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实验室水蒸气发生装置图

实验室水蒸气发生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2-04-16 16:56:09

❶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 2 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

(1)先验证制备的氯气中是否含有水蒸气,然后除去氯气,再检验是否含有氯回化氢,所以相应的装置接口连答接顺序为b,e,f,d,c,a,故答案为:e,f,d,c;
(2)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可用来检验水.
故答案为:CuSO 4
(3)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可用来吸收氯气,防止HCl干扰检验.
故答案为:吸收氯气;
(4)①装置用来检验HCl气体,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应排除氯气的干扰,在③吸收氯气之后要检验氯气是否完全除去,根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的性质,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如不变色,说明已经完全除去,
故答案为:①③;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5)HCl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l 2 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若只变红不褪色,说明制Cl 2 时有HCl挥发出来.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且不褪色.

❷ 制取水蒸气的装置图

(1)蒸馏实验时,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内未与支管口的下缘相容平;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
故答案为:温度计的水银球未与支管口的下缘相平;冷却水的进出口方向反了;
(2)由仪器的结构可知:A、B、C、D分别为: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时,为防止溶液爆沸,应加入少量碎瓷片,故答案为: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❸ 还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装置

实验抄室主要用以下两款装置来完成该实验。

❹ 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完成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两种.已知:B中放入的是铁与石棉绒的混合

(1)向H中加入水没过导管口,连接好装置,微热K,若H中导管口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出现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向H中加入水没过导管口,连接好装置,微热K,若H中导管口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出现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2)提供水蒸气该同学要完成的实验是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试管中部有铁粉,故试管底部的湿沙子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故答案为:提供水蒸气;
(3)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

.

❺ 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完成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两种。 已知:B中放入的是铁与石棉绒的

(1)向H中加入水没过导管口,连接好装置,微热K,若H中导管口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出现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提供水蒸气(1分)(3)3Fe+4H 2 O
(5)铁粉可能有剩余,剩余铁粉会与Fe 3+ 反应,将Fe 3+ 溶液中完全还原为Fe 2+ 。(1分)

❻ 水蒸气蒸馏装置主要由几大部分组成

水蒸气蒸馏系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植物材料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该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

当水和有机物一起共热时,整个体系的蒸气压力根据分压定律,应为各组分蒸气压之和。即P=PA+PB,其中P为总的蒸气压,PA为水的蒸气压,PB为不溶于水的化合物的蒸气压。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蒸气压总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混合物开始沸腾。而混合物的沸点比其中任何一组分的沸点都要低些。因此,常压下应用水蒸气蒸馏,能在低于100℃的情况下将高沸点组分与水一起蒸出来。蒸馏时混合物的沸点保持不变,直到其中一组分几乎全部蒸出(因为总的蒸气压与混合物中二者相对量无关)。

该法适合以下物质: 1.不溶或难溶于水。2.在沸腾下与水长时间共存而不发生化学反应。 3.在100℃左右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水蒸气蒸馏装置通常由水蒸气发生器、蒸馏部分、接受部分组成。

如图1-a所示,一般按照水蒸气发生器、长颈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接引管和接受瓶的次序依次安装。

水蒸气发生器一般是用金属制成,通常其盛水量以其容积的3/4为宜,如果太满,沸腾时水将冲至长颈烧瓶中,太少,则不够用。也可用三口烧瓶代替,其侧口还可安装滴液漏斗,当三口烧瓶中的水减少后,可以及时添加,如图1-b所示。

在发生器的上端插入长1 m、内径约5mm的玻璃管作为安全管。安全管需几乎插到发生器的底部。当容器内蒸气压过大时,水可沿着安全管上升,以调节体系内部压力。如果系统发生阻塞.水便会从安全玻璃管的上口喷出。

长颈圆底烧瓶的容量通常在500mL以上,烧瓶内的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1/3。烧瓶的位置应向发生器的方向倾斜45°,防止瓶中的液体因跳溅而冲入冷凝管内。也可以使用圆底烧瓶加上克氏蒸馏头来代替长颈烧瓶。如图1-c所示。

图1 水蒸气蒸馏装置
蒸气导入管的末端应弯曲,使之垂直地正对瓶底中央并伸到接近瓶底的位置。蒸气导出管(弯角约30°)的孔径最好比导入管稍大一些,一端插入双孔木塞,露出约5mm,另一端插入单孔木塞,和冷凝管连接。馏出液通过接引管进入接受瓶,接受瓶可置于冷水浴中冷却。

在水蒸气发生器与蒸气导入管之间应装上一个T形管,并在T形管下端连一个弹簧夹,以便及时除去冷凝下来的水滴。要尽量缩短水蒸气发生器与长颈圆底烧瓶之间的距离,以减少水蒸气的冷凝。

图1中所示的前三种水蒸气蒸馏装置中的水蒸气均来自于水蒸气发生器,属于间接水蒸气蒸馏装置。图1—d所示的装置则属于直接水蒸气蒸馏装置,产生水蒸气的水与被蒸馏物一起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至沸腾后.水蒸气即把蒸馏物夹带出来。当圆底烧瓶中的水减少后,可通过滴液漏斗及时添加。

❼ 【求助】急问,请教实验室如何自制水蒸气蒸馏装置

导管要始终在水面以上,注意安全。chizunxin(站内联系TA)最简单的就是你把瓶子里装水,装入你版要蒸馏的东东,权开搅拌,加热蒸馏即可,过程中不断补水进去就行。不用书上那种通直接蒸汽呀city2047(站内联系TA)加个烧瓶,加热生成水蒸气,管路直接连到反应器中,管路要保温。或者拿氮气顶过去Dragulia(站内联系TA)把水和你要蒸馏的东西放进反应瓶(单口多口都都行),然后加个分水器和冷凝管,加热至回流就行了,记得把分出来的水倒回去yhyang198(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瑞行天下 at 2011-01-11 19:38:19: 实验室没有水蒸气发生器,想问下如何自己搭建一个水蒸气蒸馏装置呢,再此表示感谢 在这里求助不如那本科有机化学实验教材看一下,教材上讲得更细致linhuier125(站内联系TA)直接用三口烧瓶加个导管就好了,三口烧瓶上要接一根长长地玻璃棒,帮助泄压,不用担心很容易的luner1803(站内联系TA)有几个要点,1.管路要保温,不再冷凝 2.加热装置要恒温,这样的饱和蒸气压一定,相对来说蒸发速率一定

❽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

(1)根据图示辨识常见仪器,正确写出仪器名称,故答案为:a蒸馏瓶,b冷凝管回,c锥形瓶;
(2)水在烧答瓶a内被加热汽化为水蒸气,冷凝管b为水蒸气液化为液态的场所,整个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答案为:a;b;物理
(3)水蒸气在冷凝管内液化为液态水流入c锥形瓶内收集起来,故答:c
(4)冷水从下部流入冷凝管,可以使管内充满冷水且停留较长时间,然后从上面流出,让热的水蒸气得到充分凝.
故答案为:冷凝;不行;冷凝效果不好

❾ 小华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水蒸气的液化

任何气体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会液化,图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板,回由气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这是通过降低温度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在温度不能降低到足够低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故答案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❿ (12分)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完成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两种。 已知B中放入的是铁与石棉

(12分)
Ⅰ.(1)向H中加入水没过导管口,连接好装置,微热K,若H中导管口出现
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出现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
(2)提供水蒸气(1分)(3)3Fe+4H 2 O==Fe 2 O 3 +4H 2 (2分)(4)冷凝水蒸气(1分)
(5)使用石棉绒,增大水蒸气与Fe粉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1分)
Ⅱ.①乙(1分)

③铁粉可能有剩余,剩余铁粉会与Fe 3+ 反应,将Fe 3+ 溶液中完全还原为Fe 2+ 。(2分)

与实验室水蒸气发生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采摘水果的小型机械装置 浏览:659
泵前泵后应该使用什么阀门 浏览:226
所有的云梯器材箱怎么打开 浏览:109
装置设计变量的压力等级数 浏览:634
苏州高中压阀门厂有限公司销售电话 浏览:529
自行车后轴轴承型号是什么 浏览:530
重庆市渝北国际五金机电城 浏览:355
低温检测报警装置 浏览:889
重力工具箱设置好了怎么没用 浏览:607
自来水管道阀门国家标准 浏览:95
天然气阀门坏了怎么开 浏览:108
电线收纳装置设计图 浏览:276
不给钱什么样的设备可以拆回来 浏览:301
赵县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如何办理 浏览:248
自行车轴承跟滚珠有什么区别 浏览:60
空调轴承脏了怎么清洗 浏览:543
犬笛怎么发出超声波的 浏览:268
仪器箱是什么材料制造的 浏览:218
五金市场布局v 浏览:827
机械能除以位移等于什么 浏览:30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