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物理装置探究实验

物理装置探究实验

发布时间:2022-04-14 14:52:34

A. 初中物理各种实验探究方法,及其代表实验有哪些.(能

物理中探究实验的方法有:
一.对比(比较法):
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研究方法叫对比,这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例研究不同色光混合及不同颜料混合;研究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研究蒸发快慢的决定因素时,在应用控制变量的同时,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比较哪一个蒸发快。
二.控制变量法
当研究的一个物理量与2个或2个以上的其它物理量有关时,常采用只改变一个物理量,而使其余物理量保持不变,从而得出被研究物理量和改变量的关系。
如研究蒸发快慢决定因素;摩擦力大小决定因素;研究压强和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动能大小和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重力势能大小和质量、举高高度的关系;物体吸热多少和物质种类、质量、升高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电流和电压及电阻之间的关系;电功和电流、电压、及通电时间的关系。
三.等效替代法
根据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这种“等效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使我们将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四.实验推理法(理想化实验)
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伽利略通过如图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
推理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下结论的?
五.转换法
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或不易直接观察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它所产生的作用或其他途径来认识它,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转换法
六.类比的方法
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某种关系上的相似叫类似,从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找出某些相似的关系的思维方法,叫类比。借助类比,常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难的问题,在物理学中,现象、属性、概念、规律、理论和描述手段等涉及的种种关系,都可以是类比的对象。
七、模型法
①为了研究的需要,把物理实体或物理过程经过科学抽象转化为一定的模型,这种转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所以这种模型叫“假想模型法”又叫“理想模型”。它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可使物理教学简单化,形象直观化,又可使具体问题普遍化,便于学生发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
②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透过现象,忽略次要因素,从本质认识和处理问题;建立模型还可以帮助人们显示复杂事物及过程,帮助人们研究不易甚到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例如:①研究分子、原子结构时,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原子核式模型(行星模型);②研究撬棒撬石块时,把撬棒当做是杠杆模型。
八、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实验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对有关物理现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所谓“自然存在的条件”,是指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预、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于观察对象、观察范围、观察条件和观察方法作了明确的选择,而不是观察能作用于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九、探究法:
探究法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深入探讨、反复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十、累积法:
在测量的量很小时,将很多规格、性质相同的物体累加起来测量,然后除以个数算出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的方法就叫累积法。
十一、比值法
17. 物理学常用“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请你参照下面给出的题例再举两个例子 (需说明定义的物理量名称及其数学表达式,讲明是什么物理量与什么物理量的比值及这个比值的物理意义)
例 速度 ,是路程与时问的比值;它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十二、分析归纳法
归纳方法是透过现象抓本质,将一定的物理事实(现象、过程)归入某个范畴,并找到支配的规律性。完成这一归纳任务的方法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审慎地考察各种事例,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关系等一系列逻辑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说,然后再运用演绎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直至最后得到物理学的普遍性结论。
十三、假设法
物理解题中的假设,从内容要素看有参量假设、现象假设和过程假设等,从运用策略看有极端假设、反面假设等.利用假设,我们可以方便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恰当地运用假设,可以起到化拙为巧、化难为易的效果。

B. 关于物理的实验装置的,探究摩擦力的

第一种来方法更好

测A的滑动摩擦力自时,只有当拉力为水平方向并且匀速拉动时,才能保证拉力等于摩擦力

如果用手直接拉弹簧测力计,不能很好的控制拉力总在水平方向上,有可能时上时下,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不便于读数,读数也可能不准确

而采用第一种方法,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挂在A上,由于弹簧测力计的一端是固定在墙上,所以在拉动B时,能保证测力计的拉力始终在水平方向上,则的匀速拉动B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基本稳定,读数准确而又方便

所以采用第一种方法好

C. 物理中探究实验的方法有那些

1、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问题的研究方法。

2、转换法(放大法):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方法。

3、等效替代法(等效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

4、理想模型法(抽象法、描述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

5、实验推理法(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有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3)物理装置探究实验扩展阅读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1、独立变量,即一个量改变不会引起除因变量以外的其他量的改变。只有将某物理量由独立变量来表达,由它给出的函数关系才是正确的。

2、非独立变量,一个量改变会引起除因变量以外的其他量改变。把非独立变量看做是独立变量,是确定物理量间关系的一大忌。

正确确定物理表达式中的物理量是常量还是变量,是独立变量还是非独立变量,不但是正确解答有关问题的前提和保障,而且还可以简化解答过程。

D. 请给我一些关于物理实验探究题。要有思路和答案的。

下面是目录
· 人体与物理 · 汉语成语与物理
·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 神奇的磁化水
· 照明节电 · 从垃圾中获得能量
· 呵气和吹气 · 电子琴的发音原理
· 潮汐产生的原因 · 潮汐发电
· 利用发光二极管种植蔬菜 · 高空的气温为什么低?
· 冰棍和冰激凌 · 失重和宇宙开发
· 测定反应时间 · 混响
· 感受向心力 · 放电现象
· 照相用闪光灯 · 无处不在的弹簧
· 静电的应用 · 磁带录音原理
· 日光灯 · 毛细现象
· 液晶 · 半导体
· 磁性材料 · 磁与生物
· 光圈指数中的规律 · 直线电机和磁悬浮列车
· 观察日光灯的闪烁 · 无线电波的传播
· 电视和雷达 · 激光
·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 光导纤维
· 蒙气差 · 噪声的作用
· 海市蜃楼 · 眼睛
· 光的电磁说 · 笔杆上的小孔有什么功用?
· 激光 · 如何确定古木的年代
· 饺子或肉丸煮熟了为什么会浮起来? · 立体电影和偏振
· 人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 打气筒在使用时为什么会变热?
· 电冰箱的原理 · 电冰箱门上的星标
· 高空的白雾带是怎样形成的? · 水烧开时不会溢出来,为什么粥烧开了却会溢泻出来呢?
· 为什么刚掀开的冷冻啤酒瓶口会冒出雾气? · 为什么罐装的自动喷剂喷了一会罐身会变凉?
· 为什么用湿布抹冰箱的冰格会被粘着? · 向手背呵气和吹气感觉有什么区别?
· 怎样把开水冷却? · 那么,米粒是怎样被扩大的呢?
· 钟表小史 · 怎样旋开玻璃瓶上太紧的铁盖?
· 饭菜扑鼻香 · 香脆的爆米花
· 暄松的馒头 · 多孔的冻豆腐
· 冰棍“冒汽” · 吃鸡蛋有诀窍
· 服装的颜色 · 怎样使服装挺括
· 关羽和张飞比力气 · 雨衣上的学问
· 巧妙的纸弹竹枪 · “爬云梯”的梯子短一些是否更安全?
· 地球隧道中石头作什么运动 · 为什么1980年迟了一秒钟
· 多米诺骨牌效应 · 旋转的乒乓球
· 爆炸时寂静区是怎样形成的? · 开水倒在地上为什么发出低沉的“扑扑”声?
· 如何减少烟尘对大气的污染 · “热得快”的奥秘
· 沙雕艺术中的物理学 · 浅谈纳米技术
· 水生细菌的磁罗盘 · 鸽子是怎么认识归家之路的?
· 三线插头是不是三相插头? · 当你站在角镜前,你的像有多少个?
· 视网膜前面的血细胞引起的幻觉 · 米格伦疑案的真相
· 有孔纸片托水 · 有趣的橡皮脸
· 火烧手绢 · 无中生有
· 纸片腾空 · 破镜重圆
· 吹掉帽子 · 不可思议的平衡表演
· 连结玻璃杯 · 气球吸杯
· 趣味拔河赛 · 大雪后为什么很寂静
· 天空的颜色与大气污染 · 肥皂泡为什么总是先上升后下降
· 闪电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 · 不祥的圣婴——厄尔尼诺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shzdwl/

E. 物理数字探究实验室一般配置哪些内容

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满足现阶段及以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促进装备配备与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的深度融合,教育部于2019年6月发布了《JY
T 0619-2019 初中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该标准代替JY/T 0386-2006(物理部分)成为当下初中物理仪器配备标准。

一、适用范围

新版初中物理仪器配备标准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学校配置物理教学仪器使用,特殊教育学校配置常规物理教学装备时可参考使用。

二、要求

初中物理仪器配备标准的执行应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基本依据,以现行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为基本参照,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基本遵循,以加强实验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实施过程中,结合校情、学情和教情实际情况,与现行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各地办学条件标准以及教育部所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和文件相协调配置学科教学装备。

威成亚物理电学实验室

【附件】多用力学轨道、二力平衡实验器、摩擦力实验器、浮力定律实验器、电磁铁实验器、压缩气体做功实验器、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气体流速实验器、焦耳定律实验器、液体汽化热实验器、机械能守恒实验器、智能机械能守恒实验器、地磁场实验器、电阻定律实验器、胡克定律实验器、机械能转换实验器、环型线圈、晶体融化实验器、远红外加热器、斜面效率实验仪、TR实验器、热传导实验器、金属热胀冷缩实验器、大气压强测量装置、玻璃导电实验器、光电计时测距系统、温差发电实验器、初中EXB系列电学实验板、音叉、螺线管。

初中物理仪器配备标准的发布旨在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进而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等,使学生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以及关键的能力,成长为新时代人才。

F. 初三物理实验方法探究

《探究设计题》专题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探究设计题》专题

1. 小明学习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明想,还有什么因素也能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呢?
请你和小明一起提出一个物理探究课题,并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探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或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1)主要器材和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

分析与论证:
如果得出的结论与你的猜想一致,则在你刚才设计的实验步骤中,所看到的现象
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
你认为你在这次设计中,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探究课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猜想或假设: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1)主要器材和装置:长方体的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
(2)实验步骤设计:
①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匀速直线运动,记下示数F1,②将木块侧放在木板上,竖放在木板上重做上述实验:分别记下示数F2、F3。

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

分析与论证:
如果得出的结论与你的猜想一致,则在你刚才设计的实验步骤中,所看到的现象
应该是:F1>F2>F3。

评估:
你认为你在这次设计中,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能否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 小明取出两块冰放在一旁准备做熔化实验,在准备好器材后,发现其中的一块开始化了,另一块没有任何变化。他用手沾了一点化成的水,尝了尝竟然是咸的。请你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并完成探究报告。
探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主要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或说明:
实验步骤设计:
进行实验:实验表格设计
分析论证:假如实验所获得的结论与你的猜想一致,则在刚才的实验中应当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
(1)在本次实验设计中你应用了哪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在本次实验中,能够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这一探究课题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可探究的内容?请你写出任意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探究课题:冰熔化的快慢与上面撒盐多少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撒盐越多,熔化越快
设计实验:
主要器材:三块质量相同的冰、盐、小勺、停表
实验装置或说明:

实验步骤设计:
将三块冰分别标记1、2、3放在桌面上,分别撒上一、二、三勺盐,用停表记下它们完全熔化所用时间t1、t2、t3。
进行实验:实验表格设计
实验次数 1 2 3
撒盐多少
熔化时间

分析论证:假如实验所获得的结论与你的猜想一致,则在刚才的实验中应当看到的现象是t1>t2>t3。
评估:
(1)在本次实验设计中你应用了哪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你认为在本次实验中,能够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盐撒得是否均匀等。
(3)除了这一探究课题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可探究的内容?请你写出任意一条:
冰的熔点与撒盐多少是否有关。

3. 小明从电视中看到:下大雪后人们在高速公路上撒上一层碳黑,他联想到一些事情。请你针对上述情景,提出一个课题,并完成探究报告。
探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或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1)主要器材和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

分析与论证:
如果得出的结论与你的猜想一致,则在你刚才设计的实验步骤中,所看到的现象
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
你认为你在这次设计中,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探究课题:物体的吸热能力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系
猜想或假设:物体表面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1)主要器材和装置:三只相同的烧瓶、水、三只温度计
(2)实验步骤设计:
将三只烧瓶分别涂上黑色、灰色、白色,里面装入相同的水,分别插入一根温度计。将三只烧瓶同时放在太阳底下,过一段时间,记录各自的温度t1、t2、t3。
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

分析与论证:
如果得出的结论与你的猜想一致,则在你刚才设计的实验步骤中,所看到的现象
应该是:t1>t2>t3。
评估:
你认为你在这次设计中,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颜料涂抹的厚度是否相同等。

G. 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1)水银;(2)甲;(3)质量;(4)减少水的质量

H. 初中阶段物理所有的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的重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可见,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有多么重要。初中物理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确地掌握物理实验的探究方法,有助于揭示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以下是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仅供参考。

一、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涉及到几个变量的物理问题时,常常采取只允许一个条件改变、其它条件不变的方法来进行探究。控制变量法常用于探究物理规律的实验教学中。例如:在研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确定对象是电流以后,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先控制一个物理量——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控制另一个物理量———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最后综合这些关系得出结论。又如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磨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教师在进行实验思想和方法的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创设情景,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并会应用。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是一种抓住两个看来不同的物理过程,寻求其相同的效果之处。用此来探究物理概念和规律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新课程改革不囿于教材,在学习了测密度的一般方法后,我设计了不能直接测量质量或体积的探究实验题型。例如用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空矿泉水瓶、细线、足量的水和牛奶,试测牛奶的密度。分析:牛奶的质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牛奶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可用水的质量和密度来替代,问题可得到解决。此后,又设计了“等质量”、“等压强”、“等浮力”的探究题型来测物质的密度,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问题转化法。

为了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使未知内容向直观、已知的问题转化,实行“变量替换”。如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电流的三大效应来检验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又如: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大气产生现象的实验来研究大气压,从小磁针N、S的偏转情况知道磁场的存在,从固体、液体、气体的扩散实验知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教学中不仅要把有关的概念、规律讲清楚,而且要教会学生探究这类问题的方法。

四、类比法。

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一些方面的类似性或同一性,以此类推出在其它方面之间也可能类似或同一。这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探究方法,它能启发和开拓我们的思维,给我们提出科学假设和探索新概念的途径,对物理学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物理有着巨大的作用。如《电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电压较抽象,不能直接实验,教学中通过水压类比得出电压,具体探究过程是:1、从水压实验总结出水压是水管中的水发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的原因;2、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电压是使电路中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3、教师总结出抽水机是提供水管两端有水压的装置;4、引导学生得出电源是提供电路两端有电压的装置。整个过程尽管多花些时间,然而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大有益处。正如前苏联学者瓦赫罗夫说:“类比像闪电一样,可以照亮学生所学学科的黑暗角落”。

五、演绎法。

从一般到个别进行推理的思维方法。应用时,往往是把一般判断作为推理的出发点(大前提),把叙述的中介判断称为小前提,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断出结果(结论)。如探究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且只有两种电荷”,的实验中,通过如下的实验事实:

1、绸子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互相排斥——它们带同种电荷。

2、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排斥——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它们带的电荷不同,所以电荷有两种。

4、各种各样的物质互相磨擦后,凡是跟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就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想吸引的就会跟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由此得出结论: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且只有两种电荷。如果教师只给出上述结论,不重视探究过程,就错过了研究方法教育的机会。

六、抽象和理想化法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抽象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初中讲动能、势能的时候,通过演示滚动的小球、举高的重锤、压缩的弹簧等实验都能做功的事实,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形成动能、势能的概念,就是抽象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

为了探究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把物质、运动的某种性质隔离出来;使实验过程理想化。

科学的理想化不同于无根据的幻想,有它的客观根据。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具有多方面的特性,处于多种条件下。但是在一定的现象中并不是所有性质、所有条件都起同样重要的作用,而是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起主要作用,其余的不起作用,或者作用很小。理想化就是突出起主要作用的性质或条件,而完全忽略其它性质或条件。例如在杠杆教学中,为什么使用的杠杆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直杆,用线把它中心位置悬挂起来的目的又是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实验用杠杆可以看作理想的轻质杠杆,杠杆上只受到动力和阻力作用,这样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问题就简单化,很容易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实验探究时,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必然要忽略一些次要矛盾,把一些理想化条件加以限制。如"研究功的原理"实验教学中,必须不考虑杠杆、滑轮的自重和受到的摩擦;"研究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时,应不考虑滚动摆受到的空气和摩擦阻力等等。有些是实物模型的理想化,如“支点”、“光滑无摩擦水平面”;不计重力的轻杆和滑轮;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公式时,假想出一个液柱;运用U型连通器时的溥液片来研究压强的关系等。有些是抽象模型的理想化,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等。

理想实验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根据逻辑法则,对过程作进一步的分析、推理。伽俐略就是在从斜槽滚下的小球滚上另一斜槽,后者坡度越小,小球滚得越远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他的理想实验的。运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认识理想化法的特点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在一定理想化条件下得出的规律,只在(或者非常接近)这些条件下适用。

七、对比法

“比较”是人们常用的探究方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研究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这样的研究方法就是对比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引出比热的概念。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用同样的电热器加热,测出它们的温度升高相同值时;所需通电时间不同,也就是吸收热量不同,这反映了物质的特性——比热;“研究物体浮沉条件”时,用同一支铅牙膏壳,先做成盒状放入水中,漂浮于水面,然后把牙膏壳挤成一团放入水中,结果沉底。通过对比得出物体浮沉的条件;对不同物质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不同做比较得出密度概念等。这样不但学习掌握起来十分容易,而且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八、图表法

图象是描述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把物理问题简化明了,使探究过程优化,有效、简捷。例如在探究奈的熔化过程中,将实验数据作出如下图象:如图(一)

很容易理解晶体熔化的特点.在综合物态变化时时。根据实验事实,综合出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吸热(放热)关系。

图表法也常用于实验教学,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观察,取得数据,然后加工整理上升为规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按下面的表格进行探究实验,很容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U) 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V) 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正立或倒立) 像的虚实

(虚像或实像)

U>2f f2f 缩小 倒立 实像

U=2f V=2f 等大 倒立 实像

F2f V>2f 放大 倒立 实像

U=2f 不成像

(一束平行光线)

U v>u 放大 正立 虚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探究方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还有其它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猜想(假说)法、对称法、公式法等。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探究方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I. 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1)水银(2)甲 (3)质量(或体积)(4)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或体积)、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答案合理即可)

J. 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


(1)甲图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大,是因为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专停的汽化,产生大属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乙图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小,是因为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
读图3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
(2)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Q =cm△t=4.2×10 3 J/(kg?°C)×100×10 -3 kg×(95℃-90℃)=2.1×10 3 J;
所以水的内能增加了2.1×10 3 J;
根据Q =mq得,m=
Q 放
q
=
Q 吸
q
=
2.1×1 0 3 J
3.0×1 0 7 J/kg
=7×10 -5 kg=0.07g.
故答案为:(1)甲;质量;(2)2.1×10 3 ;0.07.

与物理装置探究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修电动车轴承用什么胶 浏览:428
机械安全装置有 浏览:408
采摘水果的小型机械装置 浏览:659
泵前泵后应该使用什么阀门 浏览:226
所有的云梯器材箱怎么打开 浏览:109
装置设计变量的压力等级数 浏览:634
苏州高中压阀门厂有限公司销售电话 浏览:529
自行车后轴轴承型号是什么 浏览:530
重庆市渝北国际五金机电城 浏览:355
低温检测报警装置 浏览:889
重力工具箱设置好了怎么没用 浏览:607
自来水管道阀门国家标准 浏览:95
天然气阀门坏了怎么开 浏览:108
电线收纳装置设计图 浏览:276
不给钱什么样的设备可以拆回来 浏览:301
赵县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如何办理 浏览:248
自行车轴承跟滚珠有什么区别 浏览:60
空调轴承脏了怎么清洗 浏览:543
犬笛怎么发出超声波的 浏览:268
仪器箱是什么材料制造的 浏览:218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