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地对有振动的机械有什么要求
电器设备的接地要求:
1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电力设备宜接地或接零。
交流电力设备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但应校验自然接地体的热稳定。
2 、直流电力回路中,不应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电流回路的零线、接地线或接地体。
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接地体以及接地线,不应与自然接地体连接。
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3 、 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另有规定者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
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4、 如因条件限制,按本规程的要求接地有困难时,允许设置操作和维护电力设备
用的绝缘台。绝缘台的周围,应尽量使操作人员没有偶然触及外物的可能。
5、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装设能迅速反应接地故障的信号装置,必要时也可装设延时自动切除故障的装置。
6 、低压电力网的中性点可直接接地或不接地。
当安全条件要求较高,且装有能迅速而可靠地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装置时,电力网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
7、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宜采用低压接零保护,即
接零。
8、 如用电设备较少、分散,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采用低压接地保护,即接地。但如用电设备漏电,设备外壳和与其有电气连接的金属部分、变压器外壳及其接地线都可能带电,应采取装设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绝缘垫、安装围栏或采取均压等安全措施。
由同一台发电机、同一台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宜采用接零、接地两种保护方式。
在低压电力网中,全部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时,也可同时采用两种保护方式,但不接零的电力设备或线段,应装设自动节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
在城防、人防等场所或条件特别恶劣场所的供电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应采用接零保护。
9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应防止变压器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引起的危险。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上必须装设击穿保险器,低压架空电力线路和终端及其分支线的终端,还应在每个相线上装设击穿保险器。
以安全电压供电的网络中,为防止高电压窜入引起危险,应将安全电压供电网络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接地;如接地确有困难,也可与该变压器一次侧的零线连接。
10、 在确定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型式和布置时,应考虑尽可能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
在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点两相接地时,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在条件特别恶劣的场所,例如矿山井下和水田中,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允许值宜适当降低。
11 、设计接地装置时,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在四
季中均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但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可只考虑在雷季中土壤的干燥状态的影响。
2. 所有的什么金属外壳均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因为大地是最好的这个导体,所以说一定要连接大地账号才能各项安全。
3. 直流系统接地现象及处理方法
直流系统一点接地并不影响直流系统的正常工作,但将使不接地极对地电压升高,长期运行易发展形成两点接地,从而引起断路器、保护装置等误动或拒动,造成严重后果,必须及时处理。
(1)判断直流接地的极性。直流系统绝缘良好时正极对地、负极对地电压基本相等。若测量正极对地电压为正常时正负极间的电压,而负极对地电压为零,则说明为负极完全接地;若测量负极对地电压为正常时正负极间的电压,而正极对地电压为零,则说明为正极完全接地。如果为不完全接地故障,则绝缘降低的一极对地电压较低(不为零),而另一极对地电压较高。根据当时的运行方式、操作情况、气候影响、施工范围等进行判断,分析可能造成接地的原因。
(2)若站内二次回路有人工作应立即停止,检查二次接线情况,看是否有接地点。
(3)二次回路无人工作,可先将直流系统分成各自相对独立的系统,缩小查找范围。注意查找接地过程中不能使保护或控制失去直流电源。
(4)对不重要的直流负荷,例如事故照明、试验电源等,可采用瞬时停电法查找分支馈线有无接地点,即瞬时拉开某一馈线开关,然后又迅速合上,若接地信号瞬时消失,正、负极对地电压恢复正常,则接地故障点就在此范围内。
(5)对于比较重要的直流负荷,可采用转移负荷法查找接地点。例如将故障所在母线上的较重要的分路,依次转移切换到另一段直流母线上,监视“直流接地”信号是否随之转移,正、负极对地电压是否恢复正常,查出接地点在哪个分路。
(6)如果接地发生在雨天,且为非金属性接地,则应重点检查各端子箱、就地操作箱、机构箱端子排等是否进水、潮湿。若有雨水,可将其吹干,观察接地现象是否消失
4. 施工现场哪些地方必须设置重复接地装置
施工现场一抄级、二级配电箱和施工人员宿舍及施工管理办公室,在接引电源入箱、入户处做重复接地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工地上很多人对重复接地跟保护接零经常混淆,如果是保护接零,那么PE线要接到每个电箱。重复接地是指在采用接零保护系统中,将零线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做再次连接成为重复接地。是确保接零保护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
(4)机械震动地线除冰装置扩展阅读: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临时用电工程应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和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
(1)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2)导线截面应满足计算负荷要求和末端电压偏移5%的要求;
(3)电缆配线应采用有专用保护线的电缆;
(4)架空线路的导线截面一般场所不得小于100m㎡(钢线)或16m㎡(铝线),跨越公路、河道和在电力线路挡距内不得小于16m㎡(钢线)或25m㎡铝线;
(5)配电线路至配电装置的电源进线必须做固定连接,严禁做活动连接;
5. 简述飞机除冰车的主要用途
除冰车,顾名思义,除冰的~
6. 接地装置和接零装置有哪些安全要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其应用十分广泛。保护接地装置与保护接零装置可靠而良好的运行,对保障人身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接地装置与接零装置有下述的安全要求。
(1)导电的连续性
导电的连续性是要求接地或接零装置必须保证电气设备至接地体之间或电气设备至变压器低压中性点之间导电的连续性,不得有脱离现象。采用建筑物的钢结构、行车钢轨、工业管道、电缆金属外皮等自然导体做接地线时,在其伸缩缝或接头处应另加跨越接线,以保证连续可靠。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之间必须连结可靠,并保证良好的接触。
(2)连接可靠
接地装置之间一般连接时均采用焊接。扁钢的搭焊长度为宽度的2倍,且至少在三个棱边进行焊接;圆钢搭焊长度为直径的6倍。若不能采用焊接时,可采用螺栓和卡箍连接,但必须保证有良好的接触,在有振动的地方,应采取防松动的措施。
(3)足够的机械强度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考虑到防腐蚀的要求,钢接零线、接地线和接地体最小尺寸和铜、铝接零线及接地线的最小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宜采用钢接地线或接零线,有困难时可采用铜、铝接地线或接零线。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接地或接零的导线。对于便携式设备,因其工作地点不固定,因此其接地线或接零线应采用0.75~1.5mm2的多股铜芯软线为宜。
(4)有足够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
采用保护接零时,为了能达到促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的单相短路电流,零线应有足够的导电能力。在不利用自然导体作零线的情况下,保护接零的零线截面不宜低于相线的1/2。对于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校核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热稳定性,即校核其是否足以承受单相接地短路电流释放的大量热能的考验。
(5)防止机械损伤
接地线或接零线应尽量安装在人不易接触到的地方,以免意外损坏;但是又必须安装在明显处,以便检查维护。接地线或接零线穿过墙壁时,应敷设在明孔、管道或其他保护管中,与建筑物伸缩缝交叉时,应弯成弧状或增设补偿装置;当与铁路交叉时,应加钢管或角钢保护或略加弯曲并向上拱起,以便在振动时有伸缩的余地,避免断裂。
(6)防腐蚀
为防止腐蚀,钢制接地装置最好采用镀锌元件制成,焊接处涂以沥青油防腐。明设的接地线或接零线可涂以防锈漆。在有强烈腐蚀性土壤中,接地体应采用镀铜或镀锌元个制成,并适当增大其截面积。当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土壤时,应注意控制其对接地体的腐蚀性。
(7)地下安装距离
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8)接地支线不得串联
为了提高接地的可靠性,电气设备的接地支线或接零支线应单独与接地干线或接零干线或接地体相连,而不应串联连接。接地干线或接零干线应有两处同接地体直接相连,以提高可靠性。
一般工矿企业的变电所接地,既是变压器的工作接地,又是高压设备的保护接地,又是低压配电装置的重复接地,有时又作为防雷装置的防雷接地,各部分应单独与接地体相连,不得串联。变配电装置最好也有两条接地线与接地体相连。
(9)埋设深度
为了减少自然因素对接地电阻的影响,接地体上端埋人地下的深度,一般不应小于60cm,并应在冻土层以下。
来自: 安全管理网(www.safehoo.com) 详细出处: http://www.safehoo.com/Manage/Trade/Electric/200805/11877.shtml
7. 高速以及道路出现大规模积雪及凝冰,能否有一套自动除雪及凝冰处置装置,可用来提高除冰除雪效率
恐怕无法承受巨额的建造和运营费用,因为下雪的天气并非常态,而是极低频率的突发状态。实际上国外很多公路,即便是下雪天气,仍然放行,不断地派出除雪车,一边除雪,一边正常通行。
8. 高速以及道路出现大规模积雪及凝冰,能否有一套自动除雪及凝冰处置装置,这样就能够提高除冰除雪效率
目前最有效的就是撒除雪剂,扬雪机,推土机来铲雪。
你说的装置面临最大的问题:大规专模的积属雪和结冰,其中“大规模”是一个重要问题点,据2018年统计全国高速总里程484.65万公里,按南北各一半,冬天结冰的北方起码240万公里,这还不算公路道路,这要投入多少套自动除雪装置?而且这样的自动化装置肯定是需要不断保养维护,搞这样的装置要比修建高速公路还要昂贵,
9. 输电线路除冰方法有哪几种
根据本人工作经验,了解的除冰方法主要有如下:
a.热力融冰法:
目前常见的热力融冰法有过电流融冰法、短路电流融冰、直流融冰三种方法。现在110kV及以上线路主要采用直流融冰较多。
b.机械除冰法
目前机械除冰的主要方法有“adhoc”法、滑轮铲刮法、电磁力除冰法和机器人除冰法。机械除冰发在配电线路上无法采用直流融冰的线路上使用较多。
c.自然除冰法
自然除冰法是指不需外界能量而靠自然力实现除冰的方法。如在输电线路上安装阻雪环、平衡锤等装置,在积雪或覆冰达到一定程度时,借助风力、重力等作用自行脱落,这种除冰方法简单易行,但具有较强的偶然性,不能实现可靠除冰;在导线表面刷涂憎水性材料或吸热涂层的除冰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点导致应用前景受到很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