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
(1)装置Ⅰ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装置Ⅱ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放热还是吸热;装置Ⅲ只是一个铜与浓硝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的装置,不能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Ⅲ;
(2)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锥形瓶中气体受热膨胀,导致U型管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故答案为: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放热;
(3))①若M为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我放热反应,放热的热量使大试管中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右边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大试管中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右边烧杯中的导管会形成一端液柱,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说明M溶于水放出热量,由于放热反应一定属于化学变化,而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不一定为化学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如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热量,但是不属于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可能是放热反应;
③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M溶于水后导致大试管中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证明M溶于水为吸热过程,溶于水能够吸收热量的物质有:硝酸铵、氯化铵等,
故答案为:硝酸铵;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Ⅰ(或Ⅱ)进行实验,Ⅰ装置右边U型管中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或烧杯中导管中有气泡放出),证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棉花燃烧,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Ⅰ(或Ⅱ);放热.
『贰』 (2009宜春模拟)图是李华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图(①为分液漏斗,活塞可随时开关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版29.如果某气体的相权对分子质量大于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如果小于29,则密度比空气的小.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2=44,则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若锥形瓶中有50g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则碳酸钙的质量为:50g×80%=40g,设则最多可制取x二氧化碳气体.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40gx
100 |
40g |
44 |
x |
『叁』 (2014山西)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制取与性质】如图A,检查装置的
【制取与性质】
如图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为把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然后加入药品,固定装置,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如图B,现象为下层蜡烛先灭,上层蜡烛后灭,说明CO2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故填:把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手握试管;CaCO3+2HCl═CaCl2+H2O+CO2↑;下层蜡烛先灭,上层蜡烛后灭;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交流】
(1)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故填: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能够观察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比一瓶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故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肆』 CO2可用于制备碳酸饮料,人饮后有清凉感.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的CO2的含量.实验方
(1)仪器①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仪器②的名称为锥形瓶;
(2)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影响实验结果;
(3)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逸出;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碳;
(4)鼓入空气的目的是让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装置C中;
(5)C装置质量增加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yg-xg
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
yg?xg |
50mL |
『伍』 在CO2复习课上,老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CO2,又可用于探究CO2性质.说明:1.装置
(1)反应物是碳酸钙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即可,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放至导管口a处,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2)因为酸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并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湿润试纸变红,干燥的不变红,又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最下面的试纸先变红,上边的后变红,写方程式时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碳酸已经平了,把短线改成等号就行,通过这一实验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至导管口a处,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2)干燥试纸无变化,湿润试纸由下至上依次变红;CO2+H2O═H2CO3;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
『陆』 (2007肇庆)某同学用塑料瓶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蓝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B、铜丝内可以上下移动,可容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正确;
C、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不能证明醋酸比碳酸的酸性弱.故选项错误;
D、所用材料体现了资源再利用,还比较环保.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柒』 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
防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锥形瓶逃到空气中
验证一氧化碳方法是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蚀的气体,氧化铜由黑变红。
『捌』 设计能量转化装置六年级科学·急需!!!!!
准备材料:一张复10cm正方形紫色纸,小纸制花、剪刀、固体胶、小木棒、大头针。
制作步骤:
1、拿出10cm边长正方形紫色纸:
『玖』 李丽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出现了一个错误,你的纠正方法是______.锥形瓶中
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应该用向上内排空气法容收集;操作时当铜丝向上提升时,大理石和盐酸分离,反应停止,落下时接触反应开始,所以铜丝的作用是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当把铜丝换成铁丝时,铁丝可用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故答案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CaCO3+2HCl=CaCl2+H2O+CO2↑;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H2
『拾』 2、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人们的关注,请你设计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将这些新能
2、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人们的关注,请你设计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将这些新能?新能源回包括核能、太阳能、生物质答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和风能等,因其发展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与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