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动扶梯新国标与老国标区别
1 明确自动扶梯在非运行状态下不能当作固定楼梯使用
2 新标准的名义速度也即旧标准的额定速度,指设计的空载运行速度,而新标准的额定速度指实际的满载时的运行速度,应以现场实测的为准。
3 新标准中自动扶梯的名义宽度要求不变,而自动人行道要求最大不超过1.65m,但超过1.00 m时,其输送能力不会增加,因为使用者需要握住扶手带,其额外的宽度原则上是供购物车和行李车使用的。
4 围板(外饰板)强度 要求增加了
5 新标准不分普通型和公共交通型,挠度统一为1/750(即桁架的刚度增加)
6 对梯级和踏板表面、梳齿支撑板以及楼层板表面防滑性能 提出了要求和要达到的等级
7 对梯级和踏板新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强度的要求
8 扶手装置防攀爬翻越措施
9 倾斜段到水平区段过渡的曲率半径 梳齿与齿槽啮合深度 梳齿的设计角 照明 火灾防护 静电防护 绝缘电阻
错相保护 ( 以上是新增加的功能和要求)
10 检修盖板和楼层板打开的状态检测 可打开的外装饰板的电气开关。
11 梯级或踏板缺失监测装置
12 可拆卸的手动盘车装置检测
13 制动器动作监测装置
14 制停距离监测装置
15 链条断裂或过分伸长的监控
16 扶手带速度监控装置
17 新标准增加了扶手带下缘与障碍物之间的垂直距离的要求,对两台扶梯或人行道间扶手带的距离也更高,从原来的120mm改为160mm
18 在驱动端和转向站,缺失的梯级或踏板应在驶出梳齿板前被检测到,该检测装置应为手动复位的安全触点开关
Ⅱ 自动扶梯驱动装置一般由什么组成
驱动装置主要由驱动链轮、梯级链轮、扶手驱动链轮、主轴及制动轮或棘轮等组成
Ⅲ 自动扶梯尺寸及参数
(1)理论输送能力。指每小时理论输送的人数。理论输送能力(c,人/h)计算式为=3 600vk/0.4。式中,v为额定速度,m/s;k为宽度系数(梯级宽度为0.6m时取1.0,0.8m时取1.5,1.0m时取2.0)。
(2)额定速度。指梯级、踏板或胶带在空载运行下的速度,是设计确定并实际运行的速度。自动扶梯倾斜角不大于30°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75m/s,倾斜角大于30°且不大于35°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50m/s。自动人行道的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75m/s,当踏板的宽度不超过1.1m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9m/s。
(3)倾斜角。梯级、踏板或胶带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一般有27.3度,30度,35度(当提升高度不超过6m , 额定速度不超过0.50m/s时,倾斜角允许增至35°)三种。一般双梯的话梯级宽度常用1000,这样的话总宽度会达到3400——3600左右。
(4)梯级名义宽度。国内自动扶梯一般采用0.6m、0.8m、1.0m,一般双梯的话梯级宽度常用1000,这样的话总宽度会达到3400——3600左右。
(5)安全设计出人口畅通区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畅通区有密集人流穿行时,其宽度应加大;
(3)自动扶梯驱动装置标准代号扩展阅读:
扶梯分类方法很多,可从不同角度来分。
(1)按驱动方式分类:有链条式(端部驱动)和齿轮齿条式(中间驱动)两类。
(2)按使用条件分:有普通型(每周少于140h运行时间)和公共交通型(每周大于140h运行时间)。
(3)按提升高度分:有最大至8m的小提升高度,和最大至25m中提升高度以及最大可达65m的大提升高度3类。
(4)按运行速度分:有恒速和可调速两种。
(5)按梯级运行轨迹分:有直线型(传统型)、螺旋型、跑道型和回转螺旋型4类。
自动扶梯的核心部件是两根链条,它们绕着两对齿轮进行循环转动。在扶梯顶部,有一台电动机驱动传动齿轮,以转动链圈。典型的自动扶梯使用100马力的发动机来转动齿轮。发动机和链条系统都安装在桁架中,构架是指在两个楼层间延伸的金属结构。
Ⅳ 自动扶梯的驱动方式有哪些比较常规的是
摘要 一般分为双速和变频,双速就是星三角转换驱动异步曳引机。
Ⅳ 自动扶梯端部驱动装置常使用什么减速器
什么减速器?扶梯一般主机底下都是有配减速箱的,还是你说变频器?
Ⅵ 自动扶梯的驱动装置 安装在哪
安装在扶梯的上机房 就是你做扶梯上楼的 上层盖板下 部
Ⅶ 自动扶梯的分类
自动扶梯的分类
1 按驱动装置位置分类
1.1 端部驱动自动扶梯(或称链条式),驱动装置置于自动扶梯头部,并以链条为牵引构件的自动扶梯。
1.2 中间驱动自动扶梯(或称齿条式),驱动装置置于自动扶梯中部上分支与下分支之间,并以齿条为牵引构件的自动扶梯。一台自动扶梯可以装有多组驱动装置,也称多级驱动组合式自动扶梯。
2 按牵引构件型式分类
2.1 链条式自动扶梯(或称端部驱动式),以链条为牵引构件、驱动装置置于自动扶梯头部的自动扶梯。
2.2 齿条式自动扶梯(或称中间驱动式),以齿条为牵引构件、驱动装置置于自动扶梯中部上分支与下分支之间的自动扶梯。
3 按自动扶梯扶手外观分类
3.1 全透明扶手自动扶梯,扶手带只用全透明钢化玻璃支撑的自动扶梯。
3.2 半透明扶手自动扶梯,扶手带用半透明钢化玻璃及少量撑杆支撑的自动扶梯。
3.3 不透明扶手自动扶梯,扶手带采用支架并覆以不透明板材支撑的自动扶梯。
4 按自动扶梯梯路线型分类
4.1 直线型自动扶梯,扶梯梯路为直线型的自动扶梯。
4.2 螺旋型自动扶梯,扶梯梯路为螺旋型的自动扶梯。
5 自动人行道分类
5.1 踏步式自动人行道,由一系列踏步组成的活动路面、两旁装有活动扶手的自动人行道。
5.2 钢带式自动人行道,在整根钢带上覆橡胶层组成的活动路面、两旁装有活动扶手的自动人行道。
5.3 双线式自动人行道,由一根销轴垂直放置的牵引链条构成来回两分支、在水平面内的闭合轮廓,以形成一来一回2台运行方向相反的自动人行道。两旁皆有活动扶手装置。
Ⅷ 自动扶梯验收标准表格
6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安装工程质量验收
6.1 设备进场验收
主 控 项 目
6.1.1 必须提供以下资料:
1 技术资料
1)梯级或踏板的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或胶带的断裂强度证明文件复印件;
2)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有扶手带的断裂强度证书复印件。
2 随机文件
1)土建布置图;
2)产品出厂合格证。
一 般 项 目
6.1.2 随机文件还应提供以下资料;
1 装箱单;
2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3 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6.1.3 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
6.1.4 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损坏。
6.2 土建交接检验
主 控 项 目
6.2.1 自动扶梯的梯级或自动人行道的踏板或胶带上空,垂直净高度严禁小于2.3m。
6.2.2 在安装之前,井道周围必须设有保证安全的栏杆或屏障,其高度严禁小于1.2m。
一 般 项 目
6.2.3 土建工程应按照土建布置图进行施工,且其主要尺寸允许误差应为:
提升高度-15~+15mm;跨度0~+15mm。
6.2.4 根据产品供应商的要求应提供设备进场所需的通道和搬运空间。
6.2.5 在安装之前,土建施工单位应提供明显的水平基准线标识。
6.2.6 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6.3 整机安装验收
主 控 项 目
6.3.1 在下列情况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必须自动停止运行,且第4款至第11款情况下的开关断开的动作必须通过安全触点或安全电路来完成。
1 无控制电压;
2 电路接地的故障;
3 过载;
4 控制装置在超速和运行方向非操纵逆转下动作;
5 附加制动器(如果有)动作;
6 直接驱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部件(如链条或齿条)断裂或过分伸长;
7 驱动装置与转向装置之间的距离(无意性)缩短;
8 梯级、踏板或胶带进入梳齿板处有异物夹住,且产生损坏梯级、踏板或胶带支撑结构;
9 无中间出口的连续安装的多台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中的一台停止运行;
10 扶手带入口保护装置动作;
11 梯级或踏板下陷。
6.3.2 应测量不同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测量时,电子元件应断开。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Ω/V,且其值必须大于:
1 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0.5MΩ;
2 其他电路(控制、照明、信号等)0.25MΩ。
6.3.3 电气设备接地必须符合本规范第4.10.1条的规定:
一 般 项 目
6.3.4 整机安装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梯级、踏板、胶带的楞齿及梳齿板应完整、光滑;
2 在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入口处应设置使用须知的标牌;
3 内盖板、外盖板、围裙板、扶手支架、扶手导轨、护壁板接缝应平整。接缝处的凸台不应大于0.5mm;
4 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不应小于6mm;
5 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间隙不应小于4mm;
6 围裙板与梯级、踏板或胶带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4mm,两边的间隙之和不应大于7mm。当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踏板或胶带之上时,踏板表面与围裙板下端之间的垂直间隙不应大于4mm。当踏板或胶带有横向摆动时,踏板或胶带的侧边与围裙板垂直投影之间不得产生间隙。
7 梯级间或踏板间的间隙在工作区段内的任何位置,从踏面测得的两个相邻梯级或两个相邻踏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mm。在自动人行道过渡曲线区段,踏板的前缘和相邻踏板的后缘啮合,其间隙不应大于8mm;
8 护壁板之间的空隙不应大于4mm。
6.3.5 性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梯级、踏板或胶带沿运行方向空载时的速度与额定速度之间的允许偏差为±5%;
2 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速度允许偏差为0~+2%。
6.3.6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制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进行空载制动试验,制停距离应符合表6.3.6-1的规定。
表6.3.6-1 制停距离
额定速度
(m/s) 制停距离范围(m)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
0.5 0.20~1.00 0.20~1.00
0.65 0.30~1.30 0.30~1.30
0.75 0.35~1.50 0.35~1.50
0.90 - 0.40~1.70
注:若速度在上述数值之间,制停距离用插入法计算。制停距离应从电气制动装置动作开始测量。
2 自动扶梯应进行载有制动载荷的制停距离试验(除非制停距离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检验),制动载荷应符合表6.3.6-2规定,制停距离应符合表6.3.6-1的规定;对自动人行道,制造商应提供按载有表6.3.6-2规定的制动载荷计算的制停距离,且制停距离应符合表6.3.6-1的规定。
表6.3.6-2 制动载荷
梯级、踏板或胶带
的名义宽度
(m) 自动扶梯每个梯级
上的载荷
(kg) 自动人行道每0.4m
长度上的载荷
(kg)
z≤0.6 60 50
0.6<z≤0.8 90 75
0.8<z≤1.1 120 100
注:1 自动扶梯受载的梯级数量由提升高度除以最大可见梯级踢板高度求得,在试验时允许将总制动载荷分布在所求得的2/3的梯级上;
2 当自动人行道倾斜角度不大于6°,踏板或胶带的名义宽度大于1.1m时,宽度每增加0.3m,制动载荷应在每0.4m长度上增加25kg;
3 当自动人行道在长度范围内有多个不同倾斜角度(高度不同)时,制动载荷应仅考虑到那些能组合成最不利载荷的水平区段和倾斜区段。
6.3.7 电气装置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电源开关不应切断电源插座、检修和维护所必需的照明电源。
2 配线应符合本规范第4.10.4、4.10.5、4.10.6条的规定。
6.3.8 观感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上行和下行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梯级、踏板或胶带与围裙板之间应无刮碰现象(梯级、踏板或胶带上的导向部分与围裙板接触除外),扶手带外表面应无刮痕。
2 对梯级(踏板或胶带)、梳齿板、扶手带、护壁板、围裙板、内外盖板、前沿板及活动盖板等部位的外表面应进行清理。
Ⅸ 求教申龙自动扶梯故障代码
代码08 —— 代表E8 上右梳齿板异常安全开关。
代码23 —— 代表E23 下左出入口安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