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绿色植物色素提取实验装置图

绿色植物色素提取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2-01-15 08:45:10

❶ 如图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步骤①加入研钵内

(1)研磨时需要加入3种物质:10 mL的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可以增大摩擦力,使细胞和叶绿体破碎;细胞研磨破碎后,会溢出有机酸,为防止叶绿素中的镁被氢取代,破坏叶绿素,研磨时需加入少许碳酸钙中和有机酸.
(2)过滤研磨液时,漏斗基部不能用滤纸,因为色素可吸附在滤纸上.一般用一层尼龙布过滤.
(3)剪去两角的作用是防止两边色素扩散过快.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防止色素带重叠.
(4)层析时的关键技术是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会被层析液溶解,不能分离.4种色素溶于层析液中,因溶解度的差异,造成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由于层析液有毒,而且可以挥发,所以要加盖.色素带的宽度是由各种色素含量不同造成的,含量越多,色素带越宽,一般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最多,所以叶绿素a带最宽.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在色素带的最上层.
(5)叶绿素不稳定,易分解,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较稳定.
故答案为:
(1)无水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钙
(2)尼龙布
(3)防止色素带不整齐细、齐、直
(4)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防止层析液挥发叶绿素a胡萝卜素
(5)叶绿素a和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❷ 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纸带分析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层析液分离色素

❸ 叶绿素提取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提取叶绿素的方法;

2.了解薄层层析的原理,掌握薄层层析的一般操作和定性鉴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叶绿素提取

高等植物体内的叶绿体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主要包括叶绿素a (C55H72O5N4Mg)、叶绿素b(C55H70O6N4Mg)、β—胡萝卜素(C40H56)和叶黄素(C40H56O2)等4种。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为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配合物,胡萝卜素是一种橙色天然色素,属于四萜类,为一长链共轭多烯,有α、β、γ三种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含量最多。叶黄素为一种黄色色素,与叶绿素同存在于植物体中,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较易溶于乙醇,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小。根据它们的化学特性,可将它们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出来,并通过萃取、沉淀和色谱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2.薄层色谱

薄层层析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微量物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实验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而快速的特点。它是将固定相支持物均匀地铺在玻片上制成薄层板,将样品溶液点加在起点处,置于层析容器中用合适的溶剂展开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用此法分离时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可采用腐蚀性显色剂,而且可在高温下显色,特别适用于挥发性小或在较高温度下易发生反应的物质,同时也常用来跟踪有机反应或监测有机反应完成的程度。

薄层层析的器材选择:

(1)基板:玻璃、塑料、金属箔,常用玻璃板。

(2)吸附剂:

吸附剂要有合适的吸附力,并且必须与展开剂和被吸附物质均不起化学反应。可用作吸附剂的物质很多,常用的有硅胶和氧化铝,由于吸附性好,适用于各类化合物的分离,应用最广。选择吸附剂时主要根据样品的溶解度、酸碱性及极性。氧化铝一般是微碱性吸附剂,适用于碱性物质及中性物质的分离;而硅胶是微酸性吸附剂,适用于酸性物质及中性物质的分离。以下简单介绍吸附剂的几个基本参数。

种类:常用:氧化铝(强极性)、硅胶(中强极性)

不常用:硅藻土、纤维素、糖类、活性碳

符号:H——无任何添加剂;G——加有锻石膏(Gypsum,CaSO4·1/2 H2O)粘合剂;

F——加有荧光素(Fluorescein)

CMC——加有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例:硅胶GF254表示硅胶中既加有煅石膏粘合剂,也加有荧光素,可以在波长254nm的紫外光下激发出荧光

粒度:目:1cm2内的筛孔数,数目越大,颗粒越小。薄层所用吸附剂颗粒较细,氧化铝为200目,硅胶为100~150目。

μ:颗粒的平均直径,以微米表示。例如:40μ的颗粒与100目相当。

活性:

吸附剂按其含水量的多少各分为五个等级:I级含水量最少,活性最高;V级含水量最多,活性最低;但并不是活性越高分离效果越好,选用哪种活性级别的吸附剂,要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

酸碱性:

市售氧化铝有酸性(用以分离酸性化合物)、中性、碱性(用以分离生物碱等碱性化合物),其蒸馏水洗出液的pH值分别为4、7.5、9—10;其中以中性氧化铝应用最广,可用来分离各种化合物,特别是那些对酸、碱敏感的化合物。

硅胶没有酸碱性之分。

(3)展开剂

在样品组分-吸附剂-展开剂三个因素中。对一确定组分,样品的结构和性质可看作是一不变因素,吸附剂和展开剂是可变因素。而吸附剂的种类有限,因此选择合适的展开剂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展开剂的选择有以下要求:

(a)对待测组分有很好的溶解度。

(b)能使待测组分与杂质分开,与基线分离。

(c)使展开后的组分斑点圆而集中,不应有拖尾现象。

(d)使待测组分的Rf值最好在0.4~0.5,如样品中待测组分较多,Rf值则可在0.25~0.75范圈内,组分间的Rf值最好相差0.1左右。由于薄层色谱法用途非常广泛,国内外均有现成的铺有吸附剂的薄层板出售。一般实验室中也可自己制备。

(e)不与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或在某些吸附剂存在下发生聚合。

(f)具有适中的沸点和较低的粘滞度。

展开剂的极性是指与样品组分相互作用时。展开剂分子与吸附剂分子的色散作用、偶极作用、氢键作用及介电作用的总和。展开剂要根据样品的极性及溶解度,吸附剂活性等因素进行选择,总的原则是展开剂的极性能使组分的Rf值在0.5左右。常用溶剂极性次序是:石油醚<环己烷<苯<乙醚<氯仿<乙酸丁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如一种溶剂不能充分展开,可选用二元或多元溶剂系统。

4.展开槽与展开:

薄层的展开在密闭的容器即展开槽或称为层析缸中进行。

展开:

合适的展开剂用量为浸及下端硅胶,但不浸及样点;点样端向下,每次只展开一块,放在正中,以免爬斜(进而展开倾斜)。

5.显色:

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如果本身无色,可先在紫外灯光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有苯环的物质都有),用铅笔在薄层板上划出斑点的位置;对于在紫外灯光下不显色的,可放在含少量碘蒸气的容器中显色来检查色点(因为许多化合物都能和碘成黄棕色斑点),显色后,立即用铅笔标出斑点的位置。常用

普适性显色剂:浓硫酸、碘蒸气、荧光素,专用显色剂:茚三酮、三氯化铁溶液等。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半微量玻璃仪器一箱,小烧杯,层析缸(槽),载玻片(100mm×25mm)干燥器,电吹风,毛细管,移液管,研钵,布氏漏斗,抽滤装置。

试剂:硅胶,1% CMC,石油醚(60~90℃),乙醇,丙酮,乙醚,饱和NaCl溶液,无水Na2SO4

四、实验步骤

1.制板:

将硅胶加 1% CMC,调成桨状(硅胶:CMC=1:3~4)(在平铺玻璃板上能晃动但不能流动),将其涂在载玻片上(100mm×25mm)),为使其坦平,可将载玻片用手端平晃动,至平坦为止,放在干净平坦的台面上,晾干之后放入105℃烘箱活化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待用。

2、叶绿素的提取

在研钵中放入几片(约5g)菠菜叶(新鲜的或冷冻的都可以.如果是冷冻的,解冻后包在纸中轻压吸左水分)。加人10mL2:1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适当研磨。将提取液用滴管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人10 mL饱和NaCl溶液(防止生成乳浊液)除去水溶性物质,分去H2O层,再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将有机层转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加2g入无水Na2SO4干燥。干燥后的液体倾至另—锥形瓶中(如溶液颜色太浅,可在通风柜中适当蒸发浓缩)。

3、点样

用一根内径 1mm的毛细管,吸取适量提取液,轻轻地点在距薄板一端1.5cm处,平行点两点,两点相距1cm左右。若一次点样不够,可待样品溶剂挥发后.再在原处点第二次,但点样斑点直径不得越过2mm。

4、展开

先在层析缸中放入展开剂[石油醚(60~90℃)-丙酮—乙醚(体积比为3:1:1)],加盖使缸内蒸气饱10min, 再将薄层板斜靠于层析缸内壁。点样端接触展开剂但样点不能浸没于展开剂中,密闭层祈缸。待展开剂上升到距薄层板另一端约1crm时,取出平放,用铅笔或小针划前沿线位置,晾干或用电吹风吹干薄层。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制板时用注意使板上硅胶厚度尽量一致。

2.植物叶片不要研成糊状,否则会给分离造成困难

❹ 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过程

研钵就是用来研磨叶片的啊~~~还要加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研磨充分!你可以去网络上看看它长啥样的。
2、研磨液迅速倒入以及用棉塞是因为研磨要加入丙酮,丙酮很容易挥发,丙酮是用来溶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因为叶绿素能溶解在丙酮里。单层尼龙布是为了过滤充分吧,因为叶片的研磨有残渣。
3、“将干燥的定性滤纸条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是因为,你还要放到试管中,让它跑开,在后面的步骤里。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使之呈梯形,是为了防止滤液就沿两边往上跑,这样就分不开了。就象毛细管一样的那个原理。距离1cm是因为等下要放在分离液中跑,又不能让叶绿素浸到分离液中啊。用铅笔可以划得整齐,这样让每一种色素都有共同的起点,才分得开!
4、画得越细越多次,就越浓,越好跑,分得开,越清楚。

还有不懂的就看下原理:
分离要用的主要试剂是层析液。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层析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置于烧杯中的层析液中,注意千万不要将滤液细线浸没在层析液中,否则会使色素溶解而导致试验失败。层析液是挥发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并且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操作中要尽量用培养皿盖住烧杯口。
观察实验结果:最后滤纸条上将分离出四条色素带,颜色从上往下分别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四种色素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❺ 如何提取植物色素(包括:器材、药品)

一般考点
1、加入二氧化硅的原因:有利于充分研磨
2、加入碳酸钙的原因:防止色素破坏。研磨时会破坏溶酶体,溶酶体里面的有机酸会流出来而色素中有Mg,碳酸钙能和酸反应,防止酸和镁反应,破坏了色素。
3、加入无水乙醇的原因: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
4、层析液的作用:光合色素可溶于层析液中,不同的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光合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光合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最终不同的光合色素会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1)提取光合色素
用天平称取5 g绿色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放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加入10 mL无水乙醇(也可用丙酮),迅速、充分地研磨。在玻璃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漏斗插入试管。将研磨液倒入漏斗,及时用棉塞塞严盛有滤液的试管。
①剪碎和加二氧化硅的作用:利于研磨充分
②加入碳酸钙的原因:防止色素破坏。研磨时会破坏溶酶体,溶酶体里面的有机酸会流出来而色素中有Mg,碳酸钙能和酸反应,防止酸和镁反应,破坏了色素。
③加入无水乙醇(丙酮)的原因: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
④迅速研磨:防止乙醇挥发和色素的破坏。
⑤单层尼龙布的作用:过滤、去除杂质。
⑥用棉塞塞严的原因:防止乙醇(丙酮)挥发、提取液变少、变干。

(2)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此端距顶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横线。
①滤纸条的长与宽略小于试管:既能使滤纸条轻松地放入试管内,易于取出,也能防止滤纸条太小,弯曲塌陷在试管内。
②剪去滤纸条两角的作用:1.保证滤纸能立在烧杯中2.保证滤纸上的滤液线能水平向上扩展。
③1 cm:保证滤纸条有足够的长度泡在层析液中,又能使色素带不浸在层析液(分离液)中。
④用铅笔,不能用签字笔、圆珠笔、画笔的原因:签字笔、圆珠笔、画笔的笔液色素会也能溶于乙醇和层析液,污染从绿叶中提取的色素。

(3)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细线(也可用玻片较短那一端的边缘沾取滤液后,印在滤纸条上)。待滤液线干后,重复画线一两次。
①滤液线要细,要均匀:保证滤液色素在同一起始点上。
②待滤液线干后再重复画线的原因:既保证了滤液线的色素量,也防止滤液线过宽。画的次数越多,色素量越多,越好跑,色素带也就分得越开,越清楚。

(4)分离光合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分离液)倒入试管,将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迅速塞紧试管口。
①适量的层析液:保证足量用于色素的分离,防止层析液浸没滤液线,也防止空气污染(层析液易挥发、有毒),避免试剂的浪费。
②层析液的作用:色素可溶于层析液中,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最终不同的色素会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③注意不要让层析液触及滤液线。接触后会使大量滤液溶于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
④塞紧试管口的原因:层析液易挥发,且具一定的毒性。

(5)观察、记录
待层析液上缘扩散至接近滤纸条顶端时,将滤纸条取出,风干。观察滤纸条上所出现的色素带及其颜色,并做好记录。
最后滤纸条上将分离出四条色素带,颜色从上往下分别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四种色素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❻ 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A.红色B.黄色

正常绿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叶绿素a,其次是叶绿素b,第三位的是叶黄素,含量最少的是胡萝卜素,所以植物叶片是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的含量高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秋天叶子变黄的原因是叶绿素不稳定分解了,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从图中可以看出,胡萝卜素、叶黄素明显高于叶绿素a、叶绿素b,故叶片呈黄色.
故选:B.

❼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四种色素的位置从上到下依次为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四种色素的位置从上到下依次为:
橙黄色地胡萝卜素,
黄色的叶黄素,
蓝绿色的叶绿素a,
黄绿色的叶绿素b.

❽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报告.是照你的答案直接抄下去呢还是只是那个步骤啊详细点行吗!拜托拉!

活动目标

1.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

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

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

光合色素可溶于层析液中,不同的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光合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光合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最终不同的光合色素会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操作指南

1.材料 新鲜的绿色叶片(如菠菜叶,南方学校也可尝试用朱槿叶)

2.用具 定性滤纸,棉塞,试管,试管架,研钵,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天平,10 mL量筒。

3.试剂及其他药品 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4.操作要点

(1)提取光合色素

用天平称取5 g绿色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放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加入10 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地研磨。在玻璃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漏斗插入试管。将研磨液倒入漏斗,及时用棉塞塞严盛有滤液的试管。

(2)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此端距顶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横线。

(3)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细线。待滤液线干后,重复画线一两次。

(4)分离光合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将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迅速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要让层析液触及滤液线。)

(5)观察、记录

待层析液上缘扩散至接近滤纸条顶端时,将滤纸条取出,风干。观察滤纸条上所出现的色素带及其颜色,并做好记录。

5.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选择绿色较深、光合色素含量较高的植物叶片,如菠菜叶、朱槿叶等,作为实验材料,以便使滤液中色素浓度较高。

(2)画滤液细线时,要迅速,并要等滤液接近干时,再重复画线,以防滤液扩散开使滤液线过宽,影响分离效果。

(3)将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时,要避免滤液细线直接触及层析液。试管中的层析液高度不要接近或超过滤液细线所处的高度,可灵活把握层析液的用量。

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所有部位的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吗?

绿色的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体的非绿色部位(如根)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引出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光合色素。

2.提出问题

绿色的植物细胞中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有几种?

3.原理介绍

参见本实验的实验原理。

4.学生了解实验步骤

学生分小组阅读、讨论实验操作步骤,并提出他们所困惑的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

5.实验操作过程



6.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数量、颜色、排列顺序。

7.得出结论

使学生明确光合色素的种类。

8.引导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评价建议

本实验可重点针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好坏做出评价。

替代方案

实验名称:绿色植物光合色素的分离

实验目的:

1.尝试用纸层析法分离绿色植物的光合色素。

2.探索绿色植物光合色素的种类。

实验原理:(同原实验)

材料:新鲜的绿色叶片(如菠菜叶、朱槿叶等)

用具:吸水纸,定性滤纸,小烧杯,培养皿盖,垫板,硬币,量筒。

试剂:层析液

操作要点:

1.制备滤纸条

取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6 cm左右、宽1 cm左右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横线。

2.获取色素线

(1)取一片新鲜的绿色叶片。

(2)将垫板放在实验台上,把吸水纸铺在垫板上,将制备好的滤纸条放在吸水纸上。

(3)把叶片放在滤纸条上,用硬币的侧缘对准滤纸条上的铅笔细线滚压叶片,反复多次,直到在滤纸条上出现一条深绿色的色素线。

3.分离光合色素

将3 mL层析液倒入小烧杯,将滤纸条有色素线的一端向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不要让色素线浸入层析液中,不要让滤纸条贴在烧杯壁上。用培养皿盖盖在烧杯上。

4.观察结果

10 min左右取出滤纸条。待其干燥后,观察分离出的色素带有几条,分别呈什么颜色,并做好记录。

❾ 高中生物实验 绿叶色素的提取

叶绿素提取的准备工作是在一个半暗的房间里,室温保持在25℃。

提取步骤如下:

(1) 取1000克新鲜的绿叶,在韦氏搅切器中粉碎。

(2)将粉碎的1000克绿叶放进加有少量的碳酸钙的丙酮中(温度20℃)进行萃取,直到过滤、清洗后的叶子碎片为无色。

(3)将过滤后的丙酮提取液放到盛有1升石油醚和100ml丙酮的漏斗中,然后轻轻地旋转,同时加放蒸馏水直到分层为止。水层的大部分丙酮和水溶杂质被丢弃,只剩石油醚溶液。

(4)将石油醚溶液用蒸馏水再次净化后,用含有石油醚和0.01克草酸的200ml80%的甲醇溶液清洗5次以上,最后得到黄绿色悬浮液。

(5)用无水硫酸钠对悬浮液进行干燥,并将其渗入到3cm厚的蔗糖粉末制成柱中,然后用石油醚清洗沉淀的色素去掉类胡萝卜素,使之只含有天然的叶绿素。

(6)含有天然叶绿素的蔗糖柱分两层,绿层有4-10mm的叶绿素b层,另一蓝层为2-6mm的叶绿素a层。

(7)将位于蓝层正中的部分(约占蓝层的一半) 放入醚中,对此悬浮液进行过滤、洗提,用蒸馏水清洗,用硫酸钠干燥,再用器皿进行过滤后,得到叶绿素a。

(8)将(6)中的绿层中间部分移出,迅速放入醚中过滤、洗提,制成叶绿素b醚溶液。

(9)绿色植物色素提取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叶绿素的分离

色谱法是一种很好的分离纯化、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微量分析中应用的更是广泛。果蔬中色素主要包括脂溶性的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和水溶性的花青素。

在提取实验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把水溶性的花青素滤掉,继而可以利用薄层色谱、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叶绿素进行分离。

由于这三种色素的极性依次减弱,可以适当地选择单一的有机溶剂或者不同配比的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和洗脱剂,确定最佳的优化分离条件。

叶绿素-网络

阅读全文

与绿色植物色素提取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利昌源五金制品厂公司电话 浏览:735
马桶阀门怎么拆下来 浏览:833
液氨储罐阀门有什么要求 浏览:567
物质溶解实验装置图 浏览:671
电动阀门锁死怎么办 浏览:567
沸腾实验所用装置简图 浏览:32
skf轴承更换怎么取 浏览:969
坦克电动工具公司 浏览:478
玫德铸造公司孝直分厂怎么样 浏览:604
阀门目录是什么意思 浏览:622
钻车自动防喷孔装置 浏览:475
如何将机械硬盘变移动硬盘 浏览:771
湖南薄壁轴承怎么选 浏览:703
武义第29届电动工具展会 浏览:770
培林中轴轴承怎么拆 浏览:753
为什么现在不能直接制冷 浏览:420
怎么更改设备驱动 浏览:925
江苏阀门厂招生产管理 浏览:395
乙醇催化氧化装置图及作用 浏览:945
魅工具箱需要xopsed 浏览: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