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闪蒸槽低液位串气的现象如何判断及如何处理
PC脱碳工序常见事故和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序号
事故及不正常现象名称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吸收塔净化气带液
⑴液位控制太高。
⑵液位计产生假液位。
⑶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及报警系统失灵。
⑷塔内填料堵塞严重。
⑸进塔碳丙流量突然增大。
⑹塔卸压过快。
⑴开大富液出口阀。
⑵捅液位计气液相阀,排出气体,使流体流动畅通。
⑶检修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和报警系统。
⑷清洗填料。
⑸减少碳丙流量和进塔气量。
⑹卸压时要缓慢进行。
2
吸收塔富液串气
⑴液位控制过低。
⑵液位计产生假液位。
⑶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及报警系统失灵。
⑷进塔碳丙流量突然减少。
⑴暂时关闭富液出口阀,将液位恢复正常后再打开。。
⑵捅液位计气、液相阀,使液体流动畅通。
⑶检修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和报警系统。
⑷加大碳丙流量。
3
溶剂泵跳闸或电流超载
⑴外电路影响。
⑵泵或电动机发生故障。
⑶涡轮机机械故障,离合器弹性金属片断裂。
⑴打灯铃信号给合成压缩紧急停车。⑵立即开备用泵,对故障泵或电机进行检修。
⑶立即开备用泵,对故障机械进行检修。
4
带压闪蒸器液位计爆破
⑴超压或震动。
⑵玻璃管安装不当。
⑶玻璃管质量等其它原因。
⑴关液位计气液相阀,更换玻璃管,同时要消除超压和震动现象。
⑵关液位计气液相阀,更换玻璃管⑶关液位计气液相阀,更换玻璃管
5
溶剂泵抽空
⑴溶剂泵入口缓冲槽液面过低。
⑵进口阀开度太小。
⑶系统有大量炭丙泄漏或气体带液太多。
⑷开车时泵出口阀开得太大,溶剂来不及循环。
⑴提高缓冲槽液位。
⑵开大进口阀。
⑶检查并及时果断处理。
⑷开车的泵出口阀应开得小些,待溶剂开始循环后再逐渐开大碳丙流量。
6
常解气中CO2纯度降低
⑴闪蒸压力高,富液中氢、氮气在闪蒸塔内释放量减少。
⑵常解气管道法兰及洗涤塔人孔等处密封不严,造成空气漏入。
⑶碱压缩岗位控制不当,造常解气管道真空度过高或波动大。
⑴降低闪蒸压力,控制在0.5~0.6MPa范围内。
⑵查找漏点并处理。
⑶联系压缩降低真空度来减少空气漏入量。
7
碳酸丙烯酯被稀释
⑴变换气温度高,其水蒸汽分压高进入系统后,水蒸汽冷凝成水混入碳丙造成稀释。
⑵变换气带水。
⑶空气湿含量大,气提空气带入水蒸气多。
⑷稀液补充量多。
⑴降低变换气温度,且始终控制进脱碳塔变换气温度低于溶液温度,让变换气中水份进塔为一蒸发过程⑵加强变换气油水分离器的排污,防止带水。
⑶控制好稀液补充量及稀液最终浓度及气提气液比。
⑷控制好稀液补充量,及时分析系统碳丙含水量,做到定量补充。
8
净化气中CO2含量超标
⑴脱碳塔气液比太大,即进脱碳塔溶剂流量小。
⑵进脱碳塔的碳丙液温度高。
⑶进脱碳塔的碳丙流中CO2含量高
⑷碳丙液被稀释。
⑸脱碳塔压力低。
⑹脱碳塔内填料有堵塞现象,气液偏流,接触不良。
⑺生产负荷太大,超负荷运行。
⑴适当加大进脱碳塔的碳丙流量,降低塔内气液比。
⑵加大碳丙冷却器冷却水量或使用温度低的冷却水,以提高冷却效果,降低进脱碳塔碳丙温度,如果冷却器有结垢堵塞现象,应停车清洗。⑶提高气提气液比等相应措施,降低贫液中CO2含量,提高进脱碳塔的碳丙液贫度。
⑷降低碳丙液中的水含量,可补充新碳丙液或更换部分,防止碳丙液被稀释。
⑸脱碳压力控制在规定指标内。
⑹清洗脱碳塔内填料,防止气液
偏流。
⑺降低负荷,不可超负荷运行。
9
CO2吸收塔塔底液位波动大
⑴闪蒸塔压力波动大,造成富液流量波动。
⑵溶剂泵打液量不稳,系统压力波动大。
⑶空气压力低,造成吸收塔富液闪蒸塔气动阀失灵。
⑷假液位,仪表显示液位计失灵。
⑴通过补压控制闪蒸气相阀等措施稳定闪蒸塔压力。
⑵稳定溶剂泵打液量及系统压力。
⑶联系空压站迅速提高空气压力。
⑷联系相关人员修理。
2. 请问污泥回流中气提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谢谢
气提泵的原理是利用升液管内外液体的密度差,使液体得到提升的方法。气提泵没有转动部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现场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管材就地装配。气提泵的缺点是需要有压缩空气为动力源,而且效率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
气提泵由压缩空气管、布气器、升液管和气液分离箱等四部分组成,压缩空气经布气器与污水或污泥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密度比原液密度要低,密度差形成升液管内外液体的液面高度变化,密度小的混合液升高随升液管排出。为减少混合液在气提泵后渠道内的流动阻力,在升液管的最高处设置气液分离箱,将混合液中的空气释放出来。
当用气提泵提升回流污泥时,为避免相互干扰,一座污泥回流井应当只设一条升液管,而且只与一座二沉池相连,以免造成不同二沉池排泥量的相互干扰。污泥回流量可通过调节进气阀调整进气量来控制。理论上,压缩空气管的入水深度约等于污泥的提升高度,但考虑到摩擦损失,一般空气压力应大于浸没深度30cm以上,空气管的最小管径为25mm,升液管最小管径为75mm。当压缩空气压力为O.02MPa(约2m水头)时,如果要求污泥的提升高度为1.5m,压缩空气管人水深度应为1.6~1.8m,升泥管直径等于压缩空气管直径的3~4倍时效果最好。
3. 污水处理工艺有哪几种
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是针对于城市生活污水还有工业污水进行处理的有效方法,并且污水处理被普遍使用在各种行业、各种领域,比如说:建筑、能源、农业、环保、医疗等各个行业。
实际上关于污水处理工艺需要通过被处理的水质进行选择,与此同时不同的水质情况,处理工艺也不太相同。
通常,污水处理是基于不同的方式,然后将污水中包含的污染物分离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通常污水采用物理法、化学法或生物法处理。
1.化学法
使用化学反应或者是物理化学作用来处理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者是胶状物质。比如说中和法使用在中和酸性或者是碱性废水。萃取法使用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作用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能够回收酚类和重金属等。氧化还原法可以用来清除废水当中还原性或者是氧化型污染物,可以杀死天然水体中的病原菌。另外还有混凝法和化学沉淀法等。
2.物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分离和回收。例如,沉淀法(重力分离法)用于去除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固体。过滤方式(滤网砂层活性炭)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蒸发法采用非挥发性和可溶性物质在浓缩废水中进行处理,此外还有离心分离法、气浮(浮选)法、高梯度磁法等。
3.物理化学法
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膜析法、蒸发法。
4.生物法
使用微生物的生活作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比如谁,生物过滤法和活性污泥法来针对生活污水或者是有机生产废水进行处理,使得有机物转化降解成为无机盐实现净化。另外,还有生物膜法、生物塘法等。
5.污泥土地处理法
使用在有机质处理。污水灌溉,慢速下渗,快速下渗。
由于不一样的污水处理工艺所以选择的原则也不一样,通常会更具污水处理单位的水量,污染物、处理单位电耗、成本、占地面积、管理维护难易程度。
以上是关于污水处理工艺的内容介绍,若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安峰环保官网,谢谢。
4.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套大约需要多少钱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大概下来得好几万,甚至更贵了,最主要是看现场的要求,不能盲目定价。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应用在:
其主要处理手段是采用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组合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主要是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处理水质参数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质计算,进水BOD5按200mg/L计。
主要的组成部分:1.水解酸化池;2. 接触氧化池;3. 杂质沉淀池;4.消毒处理;5.污泥好氧消化池。
1. 水解酸化池
该工艺主要处理的就是对污水处理前进行预处理,将水中的废水进行一定的厌氧发酵,将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这是对污水处理前比较重要的步骤,可以直接影响后期的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时间,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减少消耗。
2. 接触氧化池
氧化池根据水处理的污染程度不同分为好几个等级,普通型和加强型。一般根据处理的时间进行判断。处理时间不大于四个小时就使用普通型的氧化池,处理时间在4-6小时之间的使用加强型的氧化池。主要是使用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至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净化,好氧菌以填料为载体,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类,从而达到净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须有足够的氧气,即污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以达到生化处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气由风机提供,池内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该填料表面积比大、使用寿命长、易挂膜、耐腐蚀,池底采用旋混式曝气器,使溶解氧的转移率高,同时有重量轻、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0.5-5 m3/h接触池为二级)
3. 杂质沉淀池
污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进一步沉淀去除脱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机及无机小颗粒,沉淀池是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当含有悬浮物的污水从下往上流动时,由重力作用,将物质沉淀下来。沉淀池上部设可调出水堰,以调节出水水位;下部设锥形沉淀区和污泥气体装置,气源由风机提供,污泥采用气提方式输送至污泥好氧消化池。
4. 消毒处理
消毒池按规范«TJ14-74»标准为30分钟,若是医院污水,消毒池增加停留时间至1-1.5小时。我公司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装置,消毒池与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大小不断改变加药量,达到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需要其它装置可另行配制。(如用于工业污水,消毒池与消毒装置可以不要。)
5. 污泥好氧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池中进行好氧消化稳定处理,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较少,清理时可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到污泥池底部进行抽吸后外运即可(半年清理一次)。污泥好氧消化池上部设上清液回流装置,使上清液溢流至水解酸化池。
5.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有A/O工艺、SBR工艺、AAO工艺、MBR工艺。其主要处理手段为采用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组合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主要是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处理水质参数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质计算。
主要的组成部分: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杂质沉淀池;消毒处理;污泥好氧消化池。
1、水解酸化池
该工艺主要处理的就是对污水处理前进行预处理,将水中的废水进行一定的厌氧发酵,将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这是对污水处理前比较重要的步骤,可以直接影响后期的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时间,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减少消耗。
2、接触氧化池
氧化池根据水处理的污染程度不同分为好几个等级,普通型和加强型。一般根据处理的时间进行判断。处理时间不大于四个小时就使用普通型的氧化池,处理时间在4-6小时之间的使用加强型的氧化池。
3、杂质沉淀池
污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进一步沉淀去除脱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机及无机小颗粒,沉淀池是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当含有悬浮物的污水从下往上流动时,由重力作用,将物质沉淀下来。
沉淀池上部设可调出水堰,以调节出水水位;下部设锥形沉淀区和污泥气体装置,气源由风机提供,污泥采用气提方式输送至污泥好氧消化池。
4、消毒处理
消毒池按规范标准为30分钟,若是医院污水,消毒池增加停留时间至1-1.5小时。
5、污泥好氧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池中进行好氧消化稳定处理,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较少,清理时可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到污泥池底部进行抽吸后外运即可(半年清理一次)。污泥好氧消化池上部设上清液回流装置,使上清液溢流至水解酸化池。
(5)气提装置设计计算扩展阅读
产品特点
1、其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2、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断,产泥量少,仅需三个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粪车抽吸或脱水成泥饼外运)。
3、整个设备处理系统配有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和设备故障报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