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万能表的使用物理实验预习报告
万能表的使用物理实验预习报告
一. 实验器材
机械万用表一只、数字万用表一只、干电池一个、二极管两只、色环电阻若干、电阻箱一个,导线若干
二.实验步骤
(一)用机械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测定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
1,机械万用表
(1)首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机械零位上,如不指在零位时,可旋转表盖
的调零器使指针指示在零位上(机械调零)
(2)将测试棒红黑插头分别插入"+" "-"插座中,先将表棒搭在一起短路,使指针向右偏转转,随即调整“Ω”调零旋钮(称欧姆调零),使指针恰好指到0(若不能指示欧姆零位,则说明电池电压不足,应更换电池)
(3)根据需要测量的对象,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测量交流电时,表笔不分正负,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等,选择对应的合适的量程,注意选用合适的量程时,使用试触法。
(4)根据指针偏转情况,准确读出相应的读数
2.数字万用表
测定交直流电压
(1)红表笔插入V Ω孔
(2)黑表笔插入COM孔
(3)量程旋钮打到V-或V~适当位置
(4)读出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
测定直流电流
(1)断开电路
(2)黑表笔插入com端口,红表笔插入mA或者20A端口
(3)功能旋转开关打至A~(交流)或A-(直流),并选择 合适 的量程 断开被测线路,将数字万用表串联入被测 线路中,被测线路中电流
(4)从一端流入红表笔,经万用表黑表笔流出,再流入被测线路中
(5)接通电路
(6)读出LCD显示屏数字
(二)用数字万用表测定色环电阻的阻值,并计算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
1.首先将红表笔插入V Ω孔 黑表笔插入COM孔 2. 量程旋钮打到“Ω”量程档适当位置。
3选取三个色环电阻,分别用红黑表笔接到电阻两端金属部分,测量其阻值,若屏幕上显示“1”则换取较大的量程,若显示为“0”,则换取较小的量程
4.读出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即为此色环电阻的测定值
5.准确读出色环电阻的标准值,并与测定值相比较.
Ⅱ 万用表的组装实验报告,怎么写得,越详细越好!!!急
万用表的组装实验报告 - 만능계의 조립실헙 보고
Ⅲ 急求:电子元件的认识与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二 晶体管元件的认识和测量(教案)
实验目的(讲解时间2分钟、重点讲解目的要求及意义)
1、掌握用数字万用表鉴别晶体管的性能;
2、了解晶体管特殊性图示仪的简单原理及使用方法,用晶体管的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3、绘制小功率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并运用特性曲线求参数。
实验器材(讲解时间1分钟、重点介绍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优点)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XJ4810 一台; 数字万用表 UT56 一只; 晶体三极管 3AX31、9014、9015 各一只; 稳压管 2CW 一只。
实验原理(讲解时间15分钟)
1、常用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外形图(讲解时间2分钟、重点介绍类型、外形结构、主要性能指标)
2、用数字万用表鉴别晶体三极管(讲解时间3分钟、重点讲解用数字万用表鉴别晶体三极管管脚)
(1)晶体管的管脚和类型的识别:
①先判断基级
②判别类型
③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断
(2)晶体管性能好坏的检查
3、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及其逐点测量法示意图(讲解时间1分钟、重点讲解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4、三极管特性图示仪组成方框图(讲解时间1分钟、重点讲解单元电路的作用)
5、图示法测三极管输出特性基本原理(讲解时间2分钟、重点讲解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的时间关系)
6、运用晶体管特性曲线求参数 (讲解时间2分钟、重点讲解如何利用输出特性曲线求hfe)
7、XJ4810型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 (讲解时间4分钟、重点介绍面板控制旋钮的作用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讲解时间7分钟)
1、用数字万用表鉴别晶体三极管的性能(讲解时间1分钟)
(1)先判断晶体管的基极;
(2)判断晶体管的集电极;
(3)判断晶体管的类型;
(4)利用数字万用表测晶体管hfe值。
2、用XJ4810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与参数(讲解时间6分钟、重点讲解如何利用参数内容来调节相关旋钮)
(1)测稳压管理费WC4正反向伏安特性,在方格纸上记下图示仪所显示的特性曲线,并记录稳定电压VZ。
(2)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测量。
①测出3AX31和9014两管共发射极连接的输出特性曲线族,并用方格纸记下曲线分别估算线性区的hfe值。
②分别求出二管子在VCE=3V,IC=5mA情况下管子的hfe值。
(3)晶体三极管输入特性测量
①测出3AX31和9014两管共发射极连接的输入特性曲线,在方格纸上记下图示仪所显示的特性曲线族。
②从输入特性曲线上求取VBE=0.6V(硅管)、VBE=0.20V(锗管)的输入电阻hie值。
(4)晶体三极管反向击穿电压BVCEO的测量。测出3AX31和9014两管的BVCEO将击穿曲线记录于方格纸上,并求取BVCEO的值。
(5)晶体管穿透电流的测量。测出3AX31的ICEO曲线,用方格纸记录图示仪的ICEO曲线。
注意事项(讲解时间2分钟)
1、注意晶体管引脚。
2、集电极扫描电压不能加的太高,一般小功率管在几十伏。以免击穿晶体管。
3、基极电流不能太大,一般小功率管在微安级。
4、注意晶体三极管导电类型
实验报告要求(讲解时间1分钟)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被测各类特性曲线(共7条曲线)。
2、从实验结果分析锗、硅管的不同点。
Ⅳ 求文档: 浙江海洋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报告—万用表和示波器使用
这个东西你应该找学长,没这门课,帮不上忙
Ⅳ 电工的实验报告怎么写
电工的实验报告怎么写?这个要自己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写啊,你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实验呢?准备了一些什么材料啊?都写出来就好了呀,实验过程最后结果都写上。
Ⅵ 电子技术 焊接以及组装万用表实习报告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06-2-27~2006-3-3
二、实习地点:湖南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实验室
三、指导老师:杨老师、李老师
四、实习目的:
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子实习,使我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具体如下: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五、实习内容:
星期
任务
讲课
操作
一
上午
1.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2.讲解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分发与清点工具。
2
1
0.5
下午
练习焊接
3.0
二
上午
1. 讲解印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2. 讲解印制电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3. 讲解了印制电路图的识图方法。
4. 练习焊接;
5. 分发与清点元件。
2.7
0.6
0.2
下午
绘制调光电路印制电路的原理与印制图。
3.0
三
上午
绘制调光电路印制电路的原理与印制图
3.0
下午
1. 讲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2. 讲解收音机元器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
3. 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
3.0
四
上午
组装、焊接与调试收音机。
3.5
下午
1. 组装、焊接与调试收音机;
2. 上交产品与评分。
3.0
五
上午
将焊接产品交给老师评分,收拾桌面,打扫卫生。
3.5
下午
答疑
3.0
六、对焊接实习的感受:
在一周的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能力的一项训练就是焊接。焊接是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又“三步法”)——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刚开始的焊点只能用“丑不忍睹”这四个字来形容,但焊接考核逼迫我们用仅仅一天的时间完成考核目标,可以说是必须要有质的飞跃。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骄戒躁,慢慢来。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拿着烙铁的手不抖了,送焊锡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术日趋成熟。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在这一过程当中深深的感觉到,看似简单的,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在对焊接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像实习前我只知道有电烙铁,不知道它还有好多种类,有单用式、两用式、调温式、恒温式、直热式、感应式、内热式和外热式,种类这么多。还有就是在挂锡以前不能用松香去擦拭电烙铁,这样会加快它的腐蚀并且减少空气污染,等等。但是我也遇到了很多不明白的地方,1.为什么要对焊接物进行挂锡,是为了防止氧化吗,只要我将被焊接元件的表面清洗干净不就可以了吗,不明白;2.待电烙铁加热完全后,到底是先涂助焊剂还是先挂锡,我采用后者,有人采用前者。都焊出来了,但我在焊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焊不化的状况,而采用后者不是加快它的腐蚀并且减少空气污染吗,不明白。
七、对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实习的感受
焊接挑战我得动手能力,那么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则是挑战我的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我过去一直没有接触过印制电路板图的前提下,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接受、消化老师讲的内容,不能不说是对我的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这过程中主要是锻炼了我与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因为我对电路知识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模糊。但是当我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去向其他同学请教时,即使他们正在忙于思考,也会停下来帮助我,消除我得盲点。当我有什么想法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会不因为我得无知而不采纳我得建议。在这个实习整个过程中,我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友谊的真挚。在实习过程中,我熟悉了印制电路板的工艺流程、设计步骤和方法。可是我未能独立完成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个实习迫使我相信自己的知识尚不健全,动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八、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实习的感受
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门新的学问,既是一种挑战,也学到了很多有使用价值的知识。这个实习是我最感兴趣的实习,也是我最失败的实习。从小我就喜欢组装和拆卸,可这次我却失败了一次,虽然第二次成功了,但毕竟比别人多了实习的时间。总结这个实习我感觉自己有时候十分的粗心和不自信,刚开始我得收音机是好的,可我测试的时候总是不响,问了同学才知道原来我没有打开开关。打开开关准备去检查,在检查之前自己极度不自信的再次测试一遍,这到好将接到扬声器的线弄断了,接着是重新焊接扬声器的街头,螺丝刀不小心又将扬声器焊接处给脱落了。俗话说祸不单行,然后是SP1接头断了,焊接处的铜箔融化。只好作废。哎。在这个实习环节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但也明白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十分的不足,缺乏锻炼,在这种情形下无法胜任以后的工作,所以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应该努力的将理论与实际联合起来,着重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是自己面对以后的工作时有一定的底气。
九、总结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第一,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那时不懂焊接,却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但这样一来,这东西就给废了。现在电工电子实习课正是学习如何把东西“装回去”。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第二,电工电子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一、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
作者:汪文财
参考资料:http://wencai.blogdriver.com/wencai/1150831.html
Ⅶ 常用仪器使用及实验基本操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电路实验箱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1. 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信号电压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挡开关、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进行调节。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可由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连续调节。 操作要领: 1)按下电源开关。 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 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范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 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注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 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用来测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操作要领: 1) 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测量前(即在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 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 2) 读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1”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10标度尺 上的示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3”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3标度尺上的示数。 3)仪表使用完后,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位置后,才能拆线或关机。 3.双踪示波器 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及参数的设备。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观测和比较。 操作要领: 1) 时基线位置的调节 开机数秒钟后,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 移旋钮,将时基线移至适当的位置。 2) 清晰度的调节 适当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时基线越细越好(亮度不能太亮, 一般能看清楚即可)。 3) 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示波器主要有单踪和双踪两种显示方式,属单踪显示的有“Y1”、“Y2”、“Y1+Y2”,作单踪显示时,可选择“Y1”或“Y2”其中一个按钮按下。属双踪显示的有“交替”和“断续”,作双踪显示时,为了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同时显示两个波形,采用“交替”显示方式,当被观察信号频率很低时(几十赫兹以下),可采用“断续”显示方式。 4) 波形的稳定 为了显示稳定的波形,应注意示波器面板上控制按钮的位置:a) “扫描速率”(t/div)开关------根据被观察信号的周期而定(一般信号频率低时,开关应向左旋。反之向右旋)。b)“触发源选择”开关------选内触发。c)“内触发源选择”开关------应根据示波器的显示方式来定,当显示方式为单踪时,应选择相应通道(如使用Y1通道应选择Y1内触发源)的内触发源开关按下。当显示方式为双踪时,可适当选择三个内触发源中的一个开关按下。d)“触发方式”开关------常置于“自动”位置。当波形稳定情况较差时,再置于“高频”或“常态”位置,此时必须要调节电平旋钮来稳定波形。 5)在测量波形的幅值和周期时,应分别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和扫描速率“微 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顺时针旋到底)。 三、实验设备 1、信号发生器 2、双踪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示波器内的校准信号 用机内校准信号(方波:f=1KHz VP—P=1V)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 输入并调出校准信号波形 ①校准信号输出端通过专用电缆与Y1(或Y2)输入通道接通,根据实验原理中有关示波器的描述,正确设置和调节示波器各控制按钮、有关旋钮,将校准信号波形显示在荧光屏上。 ②分别将触发方式开关置“高频”和“常态”位置,然后调节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 2) 校准“校准信号”幅度 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信号幅度,记入表1—1中。 3)校准“校准信号”频率 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准信号周期,记入表1—1中。 2. 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令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分别为500Hz、1KHz、5KHz,10KHz,有效值均为1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 调节示波器扫速开关和Y轴灵敏度开关,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周期及峰峰值,计算信号频率及有效值,记入表1—2中。 3.交流电压、直流电压及电阻的测量 1) 打开模拟电路实验箱的箱盖,熟悉实验箱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将万用表水平放置,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在标尺的起点上,如果偏移了,可调节 “机械调零”,使它回到标尺的起点上。测量时注意量程选择应尽可能接近于被测之量,但不能小于被测之量。测电阻时每换一次量程,必须要重新电气调零。 3) 用交流电压档测量实验箱上的交流电源电压6V、10V、14V;用直流电压档测量实 验箱上的直流电源电压±5V、±12V;用电阻档测量实验箱上的10Ω、1KΩ、10KΩ、100KΩ电阻器,将测量结果记入自拟表格中。常用仪器使用及实验基本操作的实验报告
Ⅷ 大学物理实验《万用表的设计》的试验报告
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改装电表的原理和校准方法,设计将微安表头改装成50mA的电流表、5V的电压表和欧姆表的万用表,设计出电路并实现和校准。就可以了
Ⅸ 万用表使用实验报告 急
1’首先要进行机械调零,用螺丝刀把指针调至左边的零刻度; 2’接着进行内阻调零,即两个测笔互相接触,然后调整旋钮使指针指在左边零刻度; 3’选择合适的档位并使指针出于仪表的1/3和2/3内,然后进行测量,并把所得的读数乘以档位的倍数 4’最后把档位调至OFF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