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粮库杀虫药品库的要求
粮食熏蒸杀虫是粮食储藏保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粮仓如何进行熏蒸杀虫呢?
粮仓熏蒸杀虫可以分为七步进行:准备工作→确定方案→熏蒸作业→过程监测&(补药)→散气→效果检查→药剂残渣处理。
一、准备工作
1、粮堆处理:整理粮堆、粮面(薄膜密封)。
2、粮情检测:掌握目标虫种的抗性、密度、分布,粮食水分和温度等粮情,确保粮情(尤其是粮食水分)满足熏蒸条件。
3、粮仓气密性测定:仓房密封后,用毕托管和测压计及风机以正压测定仓房气密性。仓内压力从500Pa下降到250Pa的时间,平房仓不少于40s,浅圆仓、立筒仓不少于60s(采用膜下环流熏蒸时,应采用负压测定气密性),如不达标,需对仓房采取气密性改进措施。
4、药剂检查:熏蒸药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或具有通风装置的药品库,确保药剂有效、充足。
5、施药装置检查:施药装置可采用磷化氢发生器施药装置或钢瓶施药装置,或其它保障熏蒸安全的施药方法和装置。检查施药装置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应采取补漏措施。
6、环流装置检查:接通环流风机电源,待风机正常运转后,用风速仪分别测量仓外各环流支管路的风速,并通过调整调节阀使各支管路的风速相同。检查环流装置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应采取补漏措施。
7、浓度监测点设置:房式仓每间内设置气体取样点应不少于5个,即在仓房的四角和中央设气体取样点(取样点深度在粮面下750px~1250px,上、中、下层均匀分布);必要时可在其它部位增设气体取样点;置于仓外的气体取样管端编号要与粮堆内的监测点编号对应。
8、浓度检测&报警装置检查:检查磷化氢检测仪、报警仪是否能正常工作;打开仓外磷化氢检测箱,将抽气泵的吸气管分别接到各气体取样阀口上,打开取样阀,启动抽气泵或检测仪,检查取样管和回气管是否通畅。
9、监测虫笼设置:在熏蒸前设置监测虫笼,以监测熏蒸中的杀虫效果和确定散气时间;虫笼采用透气且能防止害虫进出的牢固容器和透气封口;虫笼的设置位置要方便操作,每次熏蒸宜设置3个以上的虫笼以供多次检查;虫笼中的害虫从拟熏蒸粮堆中筛取,选取活动正常的成虫个体,每个虫笼中的数量不少于30头,内置适当的饲料。
10、安防器具检查:确保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及滤毒罐安全有效;准备有关设备的备件,熏蒸过程如发现个别零配件损坏,应及时更换;确保工作服(长袖衣裤)和无渗透性的手套完好;备好灭火器具和中毒急救用品。
11、周边环境检查:保护或移走可能因熏蒸损坏的器材;于熏蒸现场周围20m外设置警戒标志;确保熏蒸期间供电正常,或有断电应急措施。
12、确定参与人员:负责人、操作员、安防员。熏蒸负责人必须掌握磷化氢熏蒸的基本理论知识,受过磷化氢熏蒸技术培训,能够制定规范的熏蒸方案,组织和指导熏蒸作业;熏蒸操作人员必须受过磷化氢熏蒸技术培训,熟悉操作流程,熟练操作有关熏蒸仪器设备;安全防护人员必须受过熏蒸技术培训和安全防护培训,熟练掌握急救方法,熏蒸时应安排2名以上负责安全防护的人员。
二、确定方案
制定膜下环流熏蒸方案要按照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以杀死粮堆中各种害虫的所有虫态为目的,确定施药方式、用药量和密闭时间等。
致死不同害虫的磷化氢最低浓度因粮食温度、密闭时间不同而不同,见下表。
害虫种类
温度℃
14天
21天
28天
敏感害虫:玉米象、长头谷盗、杂拟谷盗等其它敏感虫种
>25
200
150
100
20~25
250
200
150
15~20
-
250
200
耐药性害虫:谷蠹、米象、扁谷盗、赤拟谷盗、蛾类等其它抗性虫种
>25
300
250
200
20~25
350
300
250
15~20
-
350
300
注:表中温度为害虫发生部位最低粮温;当有强抗性谷蠹集中发生并导致发热或有强抗性米象和锈赤扁谷盗时,建议磷化氢浓度采用300mL/m3~500mL/m3。
根据致死害虫的磷化氢最低浓度,并考虑粮堆吸附、仓房泄漏、粮食温度、水分、种类等因素,参考下表选定单位用药量。
设定浓度
(ml/m3)
粮种
单位用药量
(g/m3)
100~300
小麦
1~3
玉米
1.5~3
稻谷
2~3.5
按照要求填写磷化氢环流熏蒸记录表,报领导审批。
三、熏蒸作业
粮仓外施药前应先开启环流风机,形成气流循环,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开始施药。当粮堆内各取样点测得的磷化氢浓度均达到设定浓度以上并基本均匀后,可停止环流。各气体取样点最低与最高浓度比在0.6以上时视为基本均匀。
磷化氢发生器施药:将磷化铝装入储药桶,控制投药速度,使发生器中磷化氢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磷化氢的重量不大于2%,相当于每1kg磷化铝片剂对应的二氧化碳用量不少于17 kg。投药开始前要用二氧化碳净化熏蒸管路5min以上。施药过程中,二氧化碳钢瓶气应连续供应,避免发生冻堵。发生器中磷化铝反应彻底后,用二氧化碳气体置换管路中气体,然后方可撤机。
磷化氢与二氧化碳钢瓶混合气施药:施药量用机械磅称计量或质量流量计计量;达到设定投药量后,关闭磷化氢混合气钢瓶阀门,用二氧化碳气体置换管路中气体。
粮面施药:
1、埋藏施药:埋藏施药采用透气的棉布袋作为施药袋盛放磷化铝,每点片剂或丸剂不超过30g,粉剂不超过20g,施药袋要捆扎完好以防药剂抛撒污染粮食,并有露于粮面的小绳连接以便清理,通过预留在膜上的投药口投入粮堆中并将投药口密封。
2、探管施药:采用探管辅助施药时,每个探管中磷化铝片剂或丸剂量不超过25g,探管插入膜下粮堆后,探管上端开口留于密封薄膜外,并用密封盖予以密封。
3、缓释施药:采用0.04mm-0.08mm厚度的吹塑聚乙烯薄膜袋分装磷化铝片剂或丸剂,每袋装磷化铝18g-20g,按散装粮1m-2.5m、包装粮4m-5m的距离均匀施放到环境中;粮食水分偏高时选用厚一些的聚乙烯薄膜,粮食水分偏低时可选用较薄的薄膜,聚乙烯薄膜袋制作要牢固,通过预留在膜上的投药口投入粮堆中并将投药口密封。采用以上施药方法时要注意避免局部磷化氢浓度过高或滞留;考虑磷化铝吸湿潮解比较慢,施药后4 小时~6 小时开始定时环流。
采用其它施药方法时,环流风机要适时开动,使产生的磷化氢气体进入粮堆,以确保熏蒸安全。
杀虫公司海恒提醒:现场操作人员要佩戴防护器具,站在上风处;施药结束后,由熏蒸指挥员清点出仓人数,然后密闭进人口,关闭仓灯;熏蒸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四、过程监测&补药
采用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或磷化氢与二氧化钢瓶混合气施药方法时,在施药结束一定时间开始检测磷化氢浓度。
膜下环流熏蒸时,施药结束2小时开始检测粮堆中磷化氢气体浓度;整仓环流时,施药结束10小时开始对环流管道和粮堆中磷化氢气体浓度进行检测;采用粮面施药时,施药结束2天开始检测磷化氢气体浓度。
气体检测开始后,前期每2小时~4小时检测一次磷化氢浓度;在各检测点的浓度基本均匀后,改为视情况每1-3天检测1次;在检测气体浓度时,应关掉环流风机,静态条件下检测磷化氢气体浓度,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熏蒸过程应对施药装置、环流装置周围(特别是接口处)进行磷化氢监测,如发现磷化氢泄漏,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同时对工作环境进行磷化氢检测,当环境中磷化氢浓度超过0.2ml/m³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在设定的熏蒸密闭时间内,如果粮堆中磷化氢浓度低于设定浓度时应补充施药;补充施药后粮堆中磷化氢最低浓度要高于设定浓度的20%以上。
五、散气
当熏蒸密闭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或预期效果后,即可散气。散气可采用自然通风散气或机械通风散气。
1、自然通风散气:散气应从仓房外部开启门窗,先开启下风方向的门窗,后开上风方向的门窗。采用自然通风散气,散气时间一般为5~7天。
2、机械通风散气:散气时间一般为3~5天。
杀虫公司海恒提醒:散气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护和防止外界害虫感染。散气后应使用磷化氢报警仪检测仓内磷化氢浓度,在检测磷化氢浓度降到0.2ml/m3(ppm)安全值时,人员才能入仓。
六、效果检查
熏蒸完成后应对粮堆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检查。在熏蒸前生虫部位随机取样1kg,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左右和防止外来害虫感染的条件下放置30天,检查是否出现活虫。
七、药剂残渣处理
熏蒸后须严格按照磷化铝残渣处理的规定,认真做好残渣处理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Ⅱ 这个是粮仓环流熏蒸系统的探头 谁知道它学名叫什么 哪里有卖的啊
什么东西呀?求图片 ~
Ⅲ 国家大型粮仓用什么方法保存粮食
粮食存储是一门科学,这里简单说明一下:电子测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 四项储粮技术。根据《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管理办法》要求。
申请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二)同一库区提出申请的仓容在2.5万吨(含2.5万吨)以上,或者罐容在3000吨(含3000吨)以上,并且仓房(植物油罐)及其配套设施质量良好、功能完备。已取得代储资格的企业同一库区需新增仓房(油罐)申请资格的,申请仓(罐)容规模不限;
(三)仓房(植物油罐)储存设施、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等应当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食仓库建设标准》《植物油库建设标准》的要求,配备必要的防火、防盗、防洪等安全设施设备;简易储粮设施不得申请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
(四)具有与粮油储存功能、仓(罐)型、进出方式、粮油品种、储存周期等相适应的仓储设备条件。基本设备应当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具有粮食装卸、输送、清理、计量、防治、通风等设备,或者具有植物油接发、油泵、计量、污水处理、管道清扫、保温等装置;
(五)具有一定数量经过专业培训的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等管理技术人员;
(六)具备检测粮油储存期间粮食温度、水分、害虫密度等条件,一般要具有测控系统、机械通风系统和适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其他保粮手段;
(七)具备粮油常规质量和储存品质检验能力,有满足相应检验项目需求的检验仪器设备和满足检验工作需要的独立检验场所;
(八)有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或临近公路,交通便利;
(九)近2年没有违反国家粮食政策法规的记录,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粮油储存事故,没有发生死亡1人以上(含1人)或财产损失超过20万元的安全生产事故;
(十)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数且不存在违反财经法规被财政、审计、税务处罚的情况,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和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及仲裁等;
(十一)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
你可以看看粮食网。
水稻不加工成大米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可以长期保存
小麦必须加工成面粉,在一定温度湿度下可以保存
其他粮食一般是轮流更换。
前两年粮食部门大检查就是查看包括这些在内的项目。
Ⅳ 检验检疫有些什么气体,需要用什么检测仪.我听东日瀛能的说。检验检疫环流熏蒸.有溴甲烷、硫酰氟。
这块主要是溴甲烷,硫酰氟,磷化氢,还有过氧化氢,主要是熏蒸用溴甲烷和硫酰氟,其浓度范围也很大,从0-100测残留。到0-240G/M3测浓度,一般测残留用紫外线吸收法,大量程用红外检测原理,这家我们用过,还可以。东日瀛能
Ⅳ 如何保障磷化氢熏蒸作业人员安全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利用环流熏蒸设备强制熏蒸气体循环,促使熏蒸气体在粮堆内快速分布的熏蒸杀虫技术。
环流熏蒸及施药方式应根据储粮情况、设施配套情况、仓房及其环境情况来确定。整仓环流或膜下环流熏蒸有四种施药方式。即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施药、磷化氢钢瓶施药、磷化铝粮面施药和通风口施药。我库目前主要采用磷化铝粮面施药和通风口施药,
(1) 密闭仓房门、窗及通风口,布臵好磷化氢浓度检测线(该仓保
管员操作,组长、防化员检查);
(2) 连接好环流风机并调试正常,检查各接口处不能漏气; (3) 按照粮面投药量在粮面上均匀布臵药碟(盘),每碟(盘)施
磷化铝片剂约100g(30粒左右),不能重叠放臵。; (4) 施药结束后,由熏蒸指挥人员清点出仓人数,然后密闭进人口,
关闭仓灯。
(5) 每12h检测一次粮堆磷化氢浓度,待有效浓度(200ppm)达48
小时以上后,开启仓外环流风机进行环流。当粮堆内各检测点的PH3浓度均达到设定浓度以上并基本均匀后停止环流,各取样点最低与最高浓度比在0.6以上时视为基本均匀。 (6) 如磷化氢有效浓度持续时间达不到要求,需要补药时,可采用通风口施药方式。
(7) 熏蒸散气:当仓内PH3浓度低于50ppm时即可开仓散气,自然
通风散气时间为5-7d;当仓内浓度降至0.2ppm以下时,人员方可进仓。
(8) 待充分散气后,由组长安排人员处理残渣,并进行熏蒸效果检
查。
熏蒸人员:
2.4.1.1熏蒸负责人:必须掌握磷化氢环流熏蒸的基本理论知识,受过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培训,能够组织和指导环流熏蒸作业,具有储粮害虫防治专业技能。
2.4.1.2熏蒸操作人员:必须受过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培训,熟悉本技术规程,能熟悉操作环流熏蒸仪器设备。
2.4.1.3安全防护人员:熏蒸时应安排两名以上人员负责安全防护。 2.4.1.4熏蒸前成立组织,做到精心操作,分工负责
Ⅵ 请教关于粮库熏蒸的问题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已经在500亿斤国家粮库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正在进行的环流熏蒸生产性试验看,其效果是很好的。然而,从经济、有效使用环流熏蒸技术与设备的角度出发,在某些情况下,并不一定非要采用全仓环流熏蒸处理。而应视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特殊处理方法。
一、局部生虫时的熏蒸处理
粮食入仓后由于入仓时粮食的自动分级、粮堆内温湿度分布不均匀、害虫局部感染等,会出现仓内个别部位生虫,甚至会引起局部发热等情况。这时若采用一般的全仓熏蒸处理的方法则开支较大,同时由于生虫部位温度远高于其它部位,熏蒸气体不易向其中运动,也难以杀死该部位的害虫。对此,应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先降低发热部位的粮温,再进行熏蒸处理。局部生虫熏蒸时,可通过气体导管将熏蒸气体引导到生虫部位的中心处,并在生虫部位上、下、左、右、中呈球面包围布置气体导管,对局部发生的害虫形成立体气体包围和中心气体熏蒸。熏蒸气体导管可借助粮食深层扦样器埋入粮堆,我们在试验中曾采用此方法将直径25mm的橡胶或塑料软管埋入粮堆10m--12m的深度。采用磷化氢进行局部熏蒸时,由于毒气自身的扩散,气体会向周围运动从而使生虫处的浓度降低,所以在局部熏蒸时要注意生虫部位的气体浓度检测,必要时要补充气体以保持生虫部位杀虫气体始终处在有效浓度水平以上。在进行局部熏蒸时,从处理措施上还要防止害虫从生虫部位向非生虫部位迁移。
二、表面熏蒸处理
在大型仓房中,有时害虫的发生仅限于粮堆表面或表层,此时只进行表层熏蒸处理即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先进行通常的粮面施药,然后密闭仓房,同时对生虫部位及其以下一定深度的部位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当粮面及其以下一定部位气体浓度低于或接近有效浓度水平时应及时利用仓外投药手段进行补充投药,直至达到所需的密闭时间,将害虫全部杀死,在进行表面熏蒸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害虫向深层转移
粮堆表面施药后有些害虫个体为了逃避熏蒸气体而向没有毒气或浓度较低的部位迁移,避免这些现象出现的方法是在粮面下一定深度未生虫的粮层中预置上投药探管或熏蒸软管,使之与表面施用的药剂同时作用于表层的害虫。
2、避免由于气体的扩散导致表层浓度过低
粮堆表面按一定剂量投药后,由于气体分子热运动和仓内气流等因素的作用,熏蒸气体的浓度会逐渐降低甚至达到或低于临界浓度,如果在未达到必要的密闭时间前出现此现象则会导致熏蒸失败。为防止此情况的发生,应进行生虫部位的毒气浓度检测,必要时要补充投药。
三、有明显死角时的熏蒸
在对环流截面较大的大跨度房式仓或浅圆仓进行环流熏蒸时,有时会出现局部浓度过低的部位,此类部位的出现就意味着熏蒸气体在仓内或粮堆内的分布均匀性不够,进而出现熏蒸死角。出现此类死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熏蒸中施用的气体量不足,也可能是风机开启或停止不当,以及受仓房漏气、仓内温度、仓内气流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仓内可能出现死角的部位,可采用打探管或埋入熏蒸软管的方法在风机停止工作时,从仓外补充投药以弥补其毒气浓度的不足。
四、大型仓房有明显冷心时的熏蒸
大型房式仓和浅圆仓在冬季入粮后或经通风降温、谷物冷却机降温等处理后底层或中心部位粮温非常低,这对整个粮堆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有害虫发生,应采用局部处理的方式,而不宜进行环流处理,以尽可能不影响整个粮堆的稳定。
Ⅶ 环流熏蒸首次施药后连续环流多长时间
环流熏蒸首次施药后连续环流的时间在48小时以上。
一般情况施药24小时后开始环流,连续环流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特殊情况视粮堆状况、粮食品种、新陈度具体而定。
施药后24小时开始检测,以后每天检测不少于两次。刚开始环流时每隔2小时检测一次,注意气体达到均衡的时间。气体均衡的确定为最低浓度与最高浓度的比率在0.8以上。
相关说明
环流熏蒸系统是根据粮食仓储理论,空气动力环流理论,化学防治理论,运用微电脑控制技术,严格按照国家 GB/T17913-1999 标准制造的一种系统功能强,安全性能好,杀虫效果理想,自动化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仓储环保产品。
环流熏蒸系统按粮面下是否设管道又可以分为整仓环流熏蒸和膜下环流熏蒸。 整仓环流熏蒸粮面不铺塑料薄膜,熏蒸气体在粮面以上空间及粮堆组成的整个仓房内循环,这种方式用于气密性好的仓房。膜下环流熏蒸是粮面下铺设管道,粮面上覆盖塑料薄膜,熏蒸气体在粮面以下的粮堆内循环,适用于各种气密性条件的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