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
(1)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碱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当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时,由于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而使封闭的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气球鼓起,故我们看到的现象为:瘪气球胀大;
(3)澄清石灰水即是氢氧化钙溶液,它可以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钙为白色沉淀,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1)NaOH+HCl═NaCl+H2O;
(2)瘪气球胀大;
(3)白色沉淀;Na2CO3+Ca(OH)2═CaCO3↓+2NaOH.
Ⅱ 根据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设计探究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实验方案,用操作示意图表示
1、取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2、取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再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3、(加酚酞后)持续通CO2至过量,观察现象。
4、分别加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暂时提供这些方案。因为设计该实验有个前提是根据碱的共性来设计,所以,对于钙离子的相关性质不必考虑。
Ⅲ 如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若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
A.氯气经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为干燥氯气,不能使有内色布条褪色,故A错误; B.氯气难容溶于饱和食盐水,经过饱和食盐水后,氯气中混有水,能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可使有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 C.氯气经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而被吸收,则有色布条不褪色,故C错误; D.氯气经过盛有NaBr溶液的洗气瓶与Na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吸收,则有色布条不褪色,故D错误. 故选B. |
Ⅳ 初中化学实验装置图!!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3%F5%D6%D0%CA%B5%D1%E9%D7%B0%D6%C3&t=3
图片很抄多,你自己看看
Ⅳ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归纳
1、 酸的化学性质
⑴酸 + 碱 ---- 盐 + 水
条件:无条件
⑵酸 + 盐--- 新酸 + 新盐
条件:产物中生成沉淀、气体、水
⑶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条件:无条件
⑷金属+ 酸 -- 盐 + 氢气
条件:酸不用浓硫酸浓硝酸;金属用氢前不用钾钙钠
⑸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2、 碱的化学性质
⑴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
条件: CO2、SO2、SO3等酸酐才能与碱反应。
⑵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条件:碱盐与盐盐,前溶后沉淀。
⑶石蕊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
3、盐的化学性质
⑴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⑵盐 + 盐 ----- 两种新盐
条件:碱盐与盐盐,前溶后沉淀。
四、习题演练
1、 下列方程符合事实的是C
A CuO + 2HCl =CuCl2 + H2O
B KNO3+ MgCl2= Mg (NO3) 2+2
C Zn + CuSO4 =ZnSO4 + Cu
D 2Fe +3 H2SO4(稀) =Fe2(SO4)3 + H2
2、下列溶液混合不能发生反应的是C
A HCl 和 NaOH B Na2CO3和 H2SO4
C KNO3 和NaCl D NaOH和 FeCl3
3、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的是B
A 浓盐酸B烧碱溶液 C 食盐水D硝酸钾
5、生成硫酸镁的是B
A MgO 和CuSO4 B Mg (OH)2 和H2SO4
C MgCl2和BaSO4 D Mg CO3和Na2 SO4
6、加盐酸后有沉淀生成的是B
A Ba(NO3) 2和Na2CO3 B BaCl2 和H2SO4
C KNO3 和Ag NO3 D FeCl3和NaOH
7、通过加盐一步实现的B
A CuO→CuCl2 B K2CO3 →KCl
C CaCO3→CaCl2 D Mg(OH)2→MgCl2
8、共存的为B
A NaCl HCl Na2CO3 B NaCl K NO3 Mg SO4
C Ag NO3 HCl HNO3 D CuSO4 K2SO4 NaOH
五、课堂小测
4、K2CO3+ BaCl2=Ba CO3↓ +2KCl
K2CO3 +CuSO4=Cu CO3↓+ K2 SO4
K2CO3+ Ca(OH)2= 2KOH +Ca CO3↓
Ca(OH)2+ H2SO4= Ca SO4+ H2O
Ca(OH)2+ K2CO3= 2KOH +Ca CO3↓
3Ca(OH)2+2 Fe(NO3)3=2 Fe(OH)3↓+ 3Ca(NO3)2
Ⅵ NaOH化学性质 实验题
你要问的关于E,左图,NAOH,与CO2反应,瓶内无气体,压强不变化b烧瓶瓶底玻璃导管无气泡产生
有图,瓶内有气体,瓶内气体CO2与NAOH反应,压强变小,CO2通入的无法补充气体,所以b烧瓶瓶底玻璃导管内有液体进入
(1)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可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气体压强减小引起的现象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解答;
(3)根据气体与液体反应,压强变小的原理解答.
解答:解:(1)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可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气体压强减小引起的现象分析
A装置中水倒流进圆底烧瓶中,B装置中水槽中NaOH溶液上升到试管中;C:气球胀大;D:塑料瓶变瘪.
(2)B中是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因此要戴上橡胶手套或用镊子等在液面下取下橡皮塞.
(3)只要是气体与液体反应,使气体压强减小即可达到上述现象,故还可用SO2(或HCl)与KOH溶液反应.
故答案为:(1)A、B、C、DA:水倒吸进圆底烧瓶中(或B:水槽中NaOH溶液上升到试管中;C:气球胀大;D:塑料瓶变瘪.)
(2)戴上橡胶手套或用镊子等在液面下取下橡皮塞.
(3)SO2(或HCl)KOH等
NaOH吸收CO2,半满和全满是一样的
Ⅶ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甲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2)
(1)氢氧化钠能够使酚酞变红,加入盐酸后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盐和水不会使酚酞变色,故答案为:烧杯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写出方程式,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4)加入氯化钙后没有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没有碳酸钠,但是,溶液呈现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甲乙丙中显碱性的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根据组合知识,故答案为:只有NaOH、NaOH和Ca(OH)2
(5)顺序颠倒过来后,盐酸就是过量的,盐酸会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氯化钠,所以一定存在氯化钠和氯化钙,故答案为:NaCl和CaCl2
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故答案为:反应物是否过量
Ⅷ 谁能告诉我碱的化学性质实验
综述:碱的化学性质共4条,又称为碱的通性。要注意的是有些性质只适用于可溶性的碱。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溶液遇紫色石蕊变蓝(现象不明显,但有变化),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现象明显)
2、碱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反应通常被称作中和反应)
举例: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氢氧化钙)中和含过多硫酸的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0
3、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举例:这类反应最常见的就是实验室里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但这类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co2+ca(oh)2=caco3↓+h2o
4、碱溶液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举例:这类反应常见的有实验室里制备氢氧化钠的反应,碱与盐的反应有两个要求,其一要求参与反应的碱与盐都要可溶于水,其二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ca(oh)2+na2co3=caco3↓+2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