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区分自润滑多层复合轴承、边界润滑轴承和青铜卷制轴承,各自的用处,优点、缺点等
自润滑多层复合轴承,是以钢板(铜板和铝板也可)为基体,中间烧结球形青铜粉,表面轧制聚四氟乙烯(PTFE)或其他耐磨材料,卷制而成的滑动轴承。它具有摩擦系数小、耐磨、抗腐蚀性好,无油润滑的特点。使用该产品能降低成本、缩小机械体积、避免咬轴现象和降低机械噪音等优点。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的滑动部位,如印刷机、升降机、纺织机、烟草机、健身器、液压搬运车、微电机、电磁阀、汽车、摩托车与农林机械等。
边界润滑轴承,是以钢板为基体(铜板和铝板也可)、中间烧结球形青铜粉,表面轧制改性聚甲醛(POM),并含有储油坑。它适用于常温条件下,低速中载的场所,取代传统铜套既降低成本又延长使用寿命。在轧钢机上使用,能节省加油频次、简化更换程序。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底盘、锻压机床、冶金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水电、轧钢行业等领域。
青铜卷制轴承,采用特殊配方的高密度铜合金带材为基体,表面可以按用户要求轧制菱形或半球形油穴、油槽。具有密度高、承载能力大、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以取代传统的铸造铜套,可以缩小机械体积,减低成本。已广泛应用于起重机械、建筑机械、汽车拖拉机底盘、机床工业及采矿机械中,还可以制成轴瓦、翻边轴套、止推垫片和球碗等形式。
这三种轴承都属于滑动轴承类别,都是卷制而成,一般壁厚从0.5mm到3mm不等,详细信息可咨询专业的复合轴承制造企业,比如嘉兴固润轴承有限公司。
2. 无油滑动轴承材料
无油滑动轴承材料主要包括三类:金属材料、多孔质金属材料以及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中的代表是高力黄铜和锡青铜镶嵌石墨轴承,这些材料因其良好的耐磨性、塑性和导热性而常用于重载、高速场合。
多孔质金属材料,通常指的是粉末冶金材料,这类材料具有多孔组织,可以有效储存润滑油,形成含油轴承,具有自润滑性能。但这类材料的韧性较差,更适合于平稳、无冲击载荷及中、小速度情况下的应用。
非金属材料中,尼龙、聚四氟乙烯等塑料材料常被用于制造无油滑动轴承。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既可使用油润滑,也可使用水润滑,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自润滑性能。然而,它们的导热性相对较差。
轴承合金,又称为白合金,主要由锡、铅、锑或其它金属组成,因其优异的耐磨性、塑性、跑合性能、导热性以及良好的抗胶性和油吸附性而广泛应用于重载、高速场合。但由于强度较小且价格较高,使用时通常需浇铸在青铜、钢带或铸铁的轴瓦上,形成较薄的涂层。
3. 自润滑轴承
自润滑轴承能够有效的解决机械设备中的高温、低速、重载、灰尘大、水冲淋和有冲击振动等润滑问题。自润滑轴承材质的选用非常关键,自润滑轴承的润滑机理是在轴与套的滑动摩擦过程中,自润滑轴承材质分子的一部分转移到轴的金属表面上,填平微小不平面,并形成了一层较稳定的固体润滑膜,造成固体润滑膜之间对磨,防止轴与套的粘着磨损。
1.轴承的构造自润滑轴承是在轴承基体的金属摩擦面上开发排列有序大小适当的孔穴,并嵌入二硫化钼、石墨等制成复合自润滑块镶嵌在金属套上,制成的复合轴承,固体润滑剂磨擦面积达25-65%。固体自润滑块能在280℃的高温下正常工作。但由于其机械强度低,承载能力弱,易产生变形,把它镶嵌在金属孔槽内便能抑制这种缺点,形成了金属部分起承载作用,自润滑块起润滑作用。这种自润滑轴承的润滑机理是在轴与套的滑动摩擦过程中,自润滑材料分子的一部分转移到轴的金属表面上,填平微小不平面,并形成了一层较稳定的固体润滑膜,造成固体润滑膜之间对磨,防止轴与套的粘着磨损。这种合理性的结合综合了铜合金与非金属减磨材料的各自互补优点,特别适合于无油、高温、高负载、低速度,防污、防蚀、强辐射环境中的运动幅,以及在水中或其它溶液浸润而根本无法加润滑油脂的特殊工况条件下使用。
2.自润滑块占面积比自润滑块占表面积的多少与运转速度、承压强度有关,运行速度低;承压强度大,金属所占面积应大一些。如抓锭小车行走行轮轴承自润滑块所占面积为25%左右,拉锭机构转轴轴承润滑要充分,承压强度不大,自润滑块所占面积为65%左右。
3.对衬套材料的技术要求衬套应选用合金铜制造,衬套要有较高的硬度,一般须热处理,其硬度不低于HRC45。
4.自润滑块的几何形状及镶嵌要求。自润滑块的形状有柱形和矩形两种,自润滑根据所占面积大小可采用柱形,反之可采用矩形。无论何种形状必须镶嵌牢固,以防在运行中脱落。
5.衬套与轴的配合间隙值自润滑块的线膨胀系数约为钢的10倍。为适应轴承温度变化,轴与衬套的间隙由原来金属件四级动配合(D4/dc4)0.032~0.15mm,增为0.45~0.5mm。自润滑块在摩擦副一侧突出衬套金属0.2~0.4mm。这样会在轴承运转的初始磨合期得到充分润滑,减少动力拖动功率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