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轴承跑外圈的原因及修复方法
轴承跑外圈指的是轴承外圈与轴承室发生滑动,其原因及修复方法如下:
目前多采用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修复,这种材料粘结强度高、综合力学性能好、抗腐蚀、易于成型、可加工,且对修复单边厚度无严格要求。以某企业轧机卷取机轴承室磨损修复为例,步骤如下:
② 电气师傅赐教·电机轴承走内圈和外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造成其走内圈和外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电机轴承走内圈是指电机轴经多次拆装造成轴径变小或轴承内圈制造超出公差(内圈直径大于轴径)、或因轴承抱死,总之就是轴比轴承内圈细,电机转动时轴承滚珠及内圈都不转动,也称“刷内圈”。可将磨损的电机轴经补焊后车回原尺寸、更换轴承即可修复。
电机轴承走外圈是指电机因多次拆装造成端盖轴承座直径大于轴承外圈直径、或轴承外圈制造超出公差(轴承外圈直径小于轴承座直径)、或因轴承抱死,总之就是轴承外圈直径小于轴承座直径,电机转动时轴承内圈、外圈均转动,也称“刷外圈”。可更换电机端盖、轴承修复。
造成电机轴承刷外圈或刷内圈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轴承缺乏润滑、抱死居多。
③ 如何判断轴承是不是跑外圈
据有些电动机轴承(nsk、skf)资料上介绍: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程度是轴承外圈得到均匀的磨损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蠕动,是指轴向的蠕动,这种蠕动是为了吸收轴向膨胀。绝不是径向蠕动,径向肯定是不好的,它破坏了轴承的滚动状态。蠕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磨损。磨损之后,轴承的相对位置和受载会变,不见得好。如果蠕动磨损是好的,就不用发明可以调整轴向伸长的轴承了。
一般而言,j5/6用于内圈,h7用于外圈,但这不是绝对的。另外,控制电机噪声,从轴承而言,就需要选择特殊的游隙和润滑脂了(如果噪声要求很高的话)。游隙可以选小一点的,不要太小,否则抱死。润滑脂选粘度低一些的。如果用的是进口轴承,一般噪声较低。对于国产轴承,噪声就没那么理想了。
轴承跑外圈的情况分以下两种情况解决:
1、用的是铝轴承室
2、一般的铸铁,或者别的铁质轴承室
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铝的膨胀系数比铁的大一倍,所以,你在安装的时候试验的正确配合,在温度升高以后就变松了,跑圈也就产生了。
有两个解决办法:
①在安装的时候加紧配合,这个办法不推荐使用。因为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安装的时候比较困难。
②使用一个橡胶圈,在轴承室内开个槽,槽深是橡胶圈厚度的0.8倍,宽1.4倍。这样就好了。
第二种情况,铝质轴承室,建议查查轴承室的配合,这个问题比第一种情况简单多了,多数是配合松了!
④ 轴承跑外圈怎办
在机器运行过程中,轴承座孔的严重磨损会导致轴承外圈与座孔产生相对移动,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这种现象被称为“轴承跑外圈”。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修复方法:
一种方法是拉毛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轴承座孔磨损不大的情况。具体操作是将轴承置于电焊机的搭铁线上,用夹在电焊机钳上的手用钢锯条与轴承外圈接触,通过摩擦在轴承外圈表面形成一层细密均匀的麻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烧灼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最好控制在100度以下。
另一种方法是镶套法。当轴承座孔磨损较大时,可以将磨损部位用铰刀加工至一定尺寸,然后根据机体孔径选择合适的衬套进行镶套。在车制衬套时,需要考虑到外径与机体孔之间的配合紧密度,以及衬套打入机体后内孔可能产生的收缩量。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备的具体要求来决定。采用拉毛法可以快速修复,但对精度要求较高;而镶套法则相对复杂,但可以提供更稳定的修复效果,适用于磨损较为严重的场合。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避免高温烫伤或其他意外伤害。此外,在修复完成后,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充分的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转。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轴承跑外圈的问题,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⑤ 轴承缺油烧坏反思
烧坏分析:设备到厂时间较长,到厂快两年后安装使用,设备安装时,厂家技术人员指导施工单位人员对齿轮打黄油,估计没怎么加进去。进行设备单试一切正常。带负荷试车两小时后听见轴承异响,轴承温度上升,现场立即停车处理。拆轴承时发现轴承顶盖的加油孔与设备加油孔不在同一位置,造成润滑油不能很好的进入。
故障解析:理论上讲,烧轴承分3种,烧内圈,烧外圈,烧中间滚子使内外抱死。从这3种程度基本可以断定轴承是在润滑油缺多少的情况下发生抱轴的。像你说的情况,应该是刚缺油的情况下就发生了烧轴。不排除这台设备运行时间已经不短了,或原来安装轴承时就很紧,使轴承内圈有一定的应力集中才会这样。
所以个人觉得这个操作工确实有点冤。但是操作工缺乏责任心也是引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是不是说谎也很好检验,检修前先拧下油杯,闻有没有煳味,放净泵内残余的油观察是否清澈。如果抱轴,应该是糊味,油质浑浊的。如果没有糊味,油质清澈,但轴承内圈变色,就是我之前说的情况。
象此类设备应定期检查,即使更换过期失效的油质,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遇到的轴承发热多数是机械故障引起:
(1)轴承疲劳松动。(2)润滑缺油。(3)轴承装配间隙过紧或过松(存在跑圈现象)(4)轴不直度增大径向跳动大。(5)电机与水泵的中心不同轴(超过1.5度)(6)基础松动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