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化学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实验
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g是H2O和CO2的质量
2NaHCO3 == Na2CO3 + ( H2O + CO2)
168 18+44=62
m(Na2CO3) 0.3g
m(Na2CO3)=0.3×168÷62=0.81g
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00-0.81=4.19g
2.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装置图
错误:①伸入试管的导气管太长 ②试管口向上倾斜 ③用焰心加热 纠正:①伸入试管的导气管一般为1 cm左右 ②管口向下倾斜 ③用外焰加热
3. 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实验装置是怎样的急~~!!在线等
大管温度高,小管温度低,若小管的碳酸氢钠都分解了,而大管中碳酸钠没有,正说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
4.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实验装置
大试管装碳酸氢钠,夹在铁架台上,口斜向下,连接橡皮塞,玻璃管,橡胶管,通入纯净石灰水内.加热放碳酸氢钠那里,最好在大试管口放点棉花,防倒吸可以不用
5.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应该是不可以完全分解。
从理论上解释,不知道你学没学过化学热力学,这种产气熵增的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完全反应严格说也不是完全不存在NaHCO3,只是它已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了,溶液中一般是10的-5次方就不计了,固体还真不清楚
从实验上解释,这种数据一般都是热重实验得出来的,就是随着温度的变化固体重量的变化曲线,所以说不到270是不会完全分解的。
至于碳酸氢钠变黑,虽然你的瓶盖是金属的,仔细观察是不是发现瓶盖内部有一层透明的光滑的塑料膜,类似于易拉罐内部的那一层,是它分解碳化了。
6. 化学实验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这时要一段一段的仔细用上述方法检验。
7.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图及描述均正确的是()A. 制取Fe(OH)2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向容器瓶中
A.阳极产生 Fe2+、阴极产生 OH-,二者能产生 Fe(OH)2,其中苯层起到隔绝空气的作回用,故A正确;
B.一般情况下答,在试管中加热固体时试管的口部应低于试管的底部,玻璃棒与瓶口不能接触,防止液体外流,导致浓度偏小,故B错误;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玻璃棒的下端应该深入到容量瓶的刻度线以下,故C错误;
D.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没有放在液体的中间且没有环形玻璃搅拌器,故D错误.
故选A.
8. 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实验完成时....
由于CO2极易溶于石灰水,所以如果你先停止加热,使得气流不再向外流,再加上热胀冷缩,石灰水会倒吸入加热NaHCO3的大试管。热的玻璃骤然碰到冷的溶液,会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