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1)根据NH3的“喷泉”实验装置(下方图I)及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喷泉”实验前,烧瓶内盛有
(1)①氨气和氯化钙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氯化钙不能干燥氨气,故答案为:否;
②氨版气极易溶于权水,形成大的压强差,所以能形成喷泉;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碱性,所以滴有酚酞的氨水呈红色,故答案为: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2)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能干燥氮气和氢气;此外还有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的作用、根据气泡判断气体流速的作用;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乙处,观察试纸是否变化.
故答案为:干燥氢气和氮气、观察气泡,以调节氢气、氮气的气流速度;使氢气和氮气均匀混合;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乙处;
(3)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必须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为进气口,故答案为:B.
6. 下列图示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进行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2NH 4 Cl+ Ca(OH) 2 4NO+6H 2 O、2NO+O 2 =2NO 2 |
7. 化学氨气喷泉实验
等于
甲进的水少,说明甲收集的氨气少;乙进的水多,说明乙收集的氨气多。但二者进入的水都是因为氨气溶于水而产生内外气压差而被压入的。既然都是氨气自己溶进去的,所以物质的量浓度应该一样。
8. 氨水喷泉实验原理
就拿氨气氯化氢喷泉实验为例
氨气和氯化氢都极易溶于水 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和500体积的氯化氢 因此二者都是极易溶于水的物质
用500ml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满氨气(NH3),瓶口用带玻璃尖嘴管的胶塞塞紧,玻璃管的另一端通过单孔胶塞插入盛有浓盐酸(HCl)的塑料瓶中(装置如图所示)。打开玻璃管上的止水夹,用手挤控塑料瓶,使塑料瓶中的氯化氢气体通过玻璃尖嘴进入圆底烧瓶内与氨气接触,即可形成白色的喷烟 。烧瓶内压强减少,浓盐酸会进入烧瓶,产生白色喷泉。
只要是反应能够造成压强差的反应 都可以设计为喷泉实验 或者是易溶于水的气体、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只要能对压强造成影响 就可以

实验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