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
(1)酒精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B
(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KMnO4
△ | .
②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_____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制气体,故选A;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和液体制气体,故选B; 用装置A制氧气,需要加热,可为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分解,故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 .
③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选用的仪器有那些
气体发生装置主要有三类:一是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氧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备氨气,选用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即可; 二是固体和液体、或液液加热制备气体,如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备氯气,选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瓶、分液漏斗等仪器; 三是固液不加热制备气体,如用锌和稀盐酸制备氢气、碳酸钙和盐酸制备二氧化碳,选用大试管(或锥形瓶、烧瓶等)、长颈漏斗等仪器
④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仪器a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⑤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
(1仪器a是酒精灯;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是固体的加热反应,可选取A作为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 △ | .
⑥ 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仪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A.反应物的状态 &...
因为发生装置的选来定与反应物自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如反应物是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反应物都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需要选用有酒精灯等加热装置的装置.故确定某种气体的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A、选择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仪器时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故选项正确. B、选择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仪器时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无需考虑反应物的颜色,故选项错误. C、选择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仪器时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无需考虑所制气体的性质,故选项错误. D、选择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仪器时除了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还与反应条件有关. 故答案为:A;反应条件.
⑦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___
(1)实验室可使用过氧化氢常温下分解制取氧气,也可使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因此发生装置既可选A也可以选择装置B;其对应的反应分别为高锰酸钾受或氯酸钾热分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常温分解;故选A(或B);2KMnO4 △ | .
⑧ 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1)请用以上仪器名称填空:制取O2、CO2时发生装置都可选用的玻璃仪器是__
(1)制取复氧气的发生装置要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用仪器有: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所以都可选用的玻璃仪器是d试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图中没有玻璃棒. 故答案为:d;玻璃棒; (2)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用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导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是:2KMnO4 加热 | .
⑨ 有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应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为固体加热反应,故发生装置选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可选D. (2)因氢气不溶于水,故产生的气体中易含酸性杂质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F洗气;因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氢气应从⑧端通入; (3)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水蒸气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②→10→11→④. 故答案为:(1)A,D;(2)F,⑧;(3)②→10→11→④.
⑩ 练: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_
(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B或A;C或E;2H 2 O 2 2H 2 O+O 2 ↑或2KClO 3 2KCl+3O 2 ↑; (2)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此操作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若想随时控制此反应的发生可以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3)实验室制取CO 2 ,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要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CaCO 3 中的Ca 2+ ,可以先加足量的盐酸,只要在反应后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现象即可;实验刚开始阶段却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则原因是碳酸钠先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然后在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若将鸡蛋壳换为锌粒,可以用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因此可以制得氢气;故答案为:BC;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钠先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然后在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Zn+2HCl=ZnCl 2 +H 2 ↑; (4)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为了获得纯净的二氧化碳,将气体先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然后通过浓硫酸吸水干燥,最后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可;故答案为:Ca(OH) 2 +CO 2 =CaCO 3 ↓+H 2 O;F;G;C; |
与选取的发生装置的实验仪器相关的资料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