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
(1)①要抄成正立的虚像,需将蜡袭烛放在焦点之内,所以要放在e点.
②要成最小的像,需要使物距最大,所以蜡烛应放在离透镜最远的地方a点.
③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蜡烛应放在2倍焦距之外的a或b点.
④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处时,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要把蜡烛放在f和2f之间的c或d点.
故答案为:①e;②a;③a、b;④c、d.
(2)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与物体的上下和左右都相反.甲上下颠倒后是C,再左右颠倒后是D.
故答案为:D.
⑵ 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图.当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那么由图可知
由图可知:u=30cm,v=20cm.且u>v;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则u=30cm>2f,2f>20cm>f,
⑶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说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判断透镜是否为凸透镜的方法_____
(1)用手摸一下,中央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或放在文字上,字能放大的是凸透镜. (2)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首先要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使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上,所以当调整光屏的位置始终光屏上没有像时,首先要想到这种可能.其次利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再考虑成的是虚像这种可能. 故答案为:蜡烛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u<f). (3)由图可知,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由此可知此时u>2f,则蜡烛所放的位置应是图中的E点; 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现欲使光屏上的像再大一些,应减小物距,即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E;照相机;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
⑷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
如图来,物距为u=40cm-10cm=30cm时,成倒立等大的自实像,u=2f,所以2f=3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5cm处,物距为u=40cm-5cm=3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物距为u=40cm-20cm=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物距为u=40cm-30cm=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5cm处,物距为u=40cm-25cm=15cm,光线平行射出,折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不能会聚成像,所以既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 故答案为;15;倒立、缩小的实;倒立、放大的实;正立、放大的虚.
⑸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
应该选D。因为在50cm处可得到等大的实像,u=2f,u=50cm-10cm=40cm,所以f=20cm.而移到30cm处u=f,得到平行光线,所以不成像。希望有帮助~
⑹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
ABD
⑺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
(1)如图,e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a,b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a较远,所成的像最小. 投影仪成像成倒立放大实像,所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c,d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照相机成像成倒立缩小实像,物距大于二倍,a,b在二倍焦距以外. (2)遮住凸透镜的一半,物体上任一点的光射向凸透镜的另一半,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答案为:(1)e,(2)a,(3)a或b,(4)c或d. |
⑻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选D。因为在光屏上要得到等大的像就说明这个像是实像。而实像都是倒立内的。所示形成倒立、等大容、实像所具备的条件就是u=2f(即物距=两倍的焦距)。所以,光屏在55cm处。(在科学课堂作业本上,蜡烛的10cm处,凸透镜在40cm处,所以物距就是30cm。相对应,焦距就是15cm.即往40后数15cm)而当蜡烛移动至30cm处时,u=10,f依然=15.所以便得到u<f。而当u<f时,光屏上看不到像。是呈正立、放大、虚像。所以选D
与水透镜成像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肇庆车床五金件
发布:2025-10-02 12:41:20
浏览:645
湖塘五金机电城
发布:2025-10-02 11:11:37
浏览:9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