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
(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
(2)有用功不可能等于总功,滑轮组效率不可能为100%,因此实验数据有错误;
由图1所示滑轮组可知,其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钩码上升的高度h=0.1m,
则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nh=3×0.1m=0.3m,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0.2错误.
(3)滑轮组的效率η=
×100%=
×100%=
×100%≈66.7%.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提升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而钩码重力不同,滑轮组效率不同,钩码重力越大,滑轮组效率越大,由此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钩码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小雪仅根据两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与片面性,为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6)①绳子与滑轮间、滑轮与轮轴间存在摩擦力,滑轮组绕法不同,提升相同重物时的摩擦力不同,可以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②实验时,对测力计读数错误,或提升物体高度读数错误,或没有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测力计都会造成滑轮组效率不同甚至错误.
故答案为:(1)竖直;(2)有用功不可能等于总功;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0.2;(3)66.7;(4)增加钩码的重力;(5)实验次数太少;(6)①滑轮组绕法不同,提升相同重物时的摩擦力不同;②测力计读数错误;提升物体高度读数错误.
❷ 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试验中,一同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
(1)根据二力平衡知,只有竖直向上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时,拉力才等内于弹簧测力容计的示数;
(2)动滑轮被3根绳子承担,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移动距离的3倍,因此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错了,应为0.3m;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
×100%≈66.7%;
(4)相同条件下,钩码的重由1N增加到4N时,有用功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故答案为:
(1)匀速;
(2)测力计上升的高度计算错误,应该是0.3m;
(3)66.7%;
(4)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