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人工制冷
在一般意义上,制冷意味着降低某对象的温度,使之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工程技术上的人工制冷实质上是利用一定的装置(制冷装置),消耗一定的能源,强制地使某一对象的温度低于周边环境介质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过程。
制冷的具体实现有许多种方法,工程上常用的有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半导体制冷等制冷方法。其中,压缩式制冷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冷方式。该制冷方式采用的装置通常由压缩机、热交换设备和节流机构等组成,这种技术装置称为制冷装置。
2. 制冷原理及设备
、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 ;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 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 什么是制冷
空调在作制冷运行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室外换热器中放热(通过冷凝器冷凝)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热量通过室外循环空气带走),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中吸热蒸发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室内空气经过换热器表面被冷却降温,达到使室内温度下降的目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再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循环。
一、采用两级压缩的原因
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综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其中,两次节流是指制冷剂从冷凝器出来要先后经过两个膨胀阀再进入蒸发器,即先由冷凝压力节流到中间压力,再由中间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而一次节流只经过一个膨胀阀,大部分制冷剂从冷凝压力直接节流到蒸发压力,相比之下,一次节流系统比较简单,且可以利用其较大的压力差实现远距离或高层冷库的供液。因此实践中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次节流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至于采用哪一种中间冷却方式,由选用制冷剂的种类来决定。通常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采用中间完全冷却,而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系统,则常采用中间不完全冷却。
4. 什么叫制冷
利用机械设备把降温对象降到所需温度的方法叫制冷。
5. 生活中常见的制冷方法 制冷方法介绍
1、实现制冷有两种方式:天然制冷和人造冷源。
2、天然制冷:深井水或天然冰冷却物体,一般能获得0℃以上的温度。
3、人造冷源:有液体汽化法、气体膨胀法、热电法、固体绝热去磁法等,不同制冷方法适用于获取不同的温度。人工制冷方式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制冷所用的能源也各有不同,有以电能为能源制冷的,如用氨、氟及其他工质实现制冷循环的压缩式制冷机;有以蒸气为能源制冷的,如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等;还有以其他热能为能源制冷的,如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直接燃烧油或天然气的溴化锂制冷机以及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等。就是消耗一定的能量来换取将低温物体的热量向高温物体传递,从而获得低温。液体汽化吸热制冷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制冷方式。
6. 制冷什么意思
一、制冷的意思:又称冷冻,将物体温度降低到或维持在自然环境温度以下。
1、实现制冷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天然冷却,一是人工制冷。天然冷却利用天然冰或深井水冷却物体,但其制冷量(即从被冷却物体取走的热量)和可能达到的制冷温度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天然冷却是一传热过程。人工制冷是利用制冷设备加入能量,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一种属于热力学过程的单元操作。
2、制冷原理:制冷原理是利用保险展示柜冷却水从主冷凝器顶部流入,混合蒸汽经冷却水淋洒后被冷凝,与冷却水一起由下部排入水池。积存在主冷凝器内的未凝结蒸汽和空气,由第一辅助喷射器抽出,经过 第一辅助冷换器的冷凝,再由第二辅助喷射器和第二辅助冷凝器抽吸冷凝后直接排入大气。
3、应用实例
二、制冷
【词语】:制冷
【拼音】:zhìlěng
【解释】: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
【出处】:胡茵《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制冷机主要是利用低沸点液体蒸发时吸收热量的原理达到制冷效果。”人工制造低温(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使用较广的制冷方法有压缩式和吸收式两种。
【例句】:想保住这些产品,需要精良的制冷设备。
【词性】:动词
7. 人工制冷的物理方法有哪些
人工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使某物体或流体冷却至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一低温。
人工制冷有以下一些基本方法。
(1)相变制冷利用物体的相变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的方法。
(2)气体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的膨胀可以实现较低温度,利用低温低压气体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的方法。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可得到冷、热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的方法。
(4)热电制冷又称温差电制冷、半导体制冷或电子制冷。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会出现半导体热电堆一端产生冷效应,另一端产生热效应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珀尔帖效应)。利用冷端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的方法即为热电制冷。
以上方法都是物理方法。
8. 制冷的方法和途径有那俩种
实现制冷有两种方式:天然制冷和人造冷源。
天然制冷:深井水或天然冰冷却物体,一般能获得0℃以上的温度。
人造冷源:有液体汽化法、气体膨胀法、热电法、固体绝热去磁法等,不同制冷方法适用于获取不同的温度。液体汽化吸热制冷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制冷方式。
(8)什么是制冷人工制冷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制冷原理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9. 什么叫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人为的方法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
人工制冷温度范围分为四种:
普通制冷:大于120K
深度制冷:120~20K
低温制冷:20~0.3K
超低温制冷:0.3K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