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制冷系统设计过程中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怎么合理设计
一、冷凝温度
1、冷凝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及流量、冷凝面积及冷凝器的形式等。降低冷凝温度,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功率消耗,从而提高制冷系数,提高运行的经 济性。
2、但冷凝温度也不应该过低(尤其在冬天需特别予以注意),否则将会影响到制冷剂的 循环量,反而使制冷量下降。
3、冷凝温度过高不仅制冷量下降,功率消耗增加,而且会使压缩 机的排气温度增高,润滑油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影响润滑效果,甚至结碳,使气阀密封性 能下降,直接影响到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 冷凝温度,必要时也应给予调整。
二、蒸发温度
1、蒸发温度是指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的温度,它与相应的蒸发压力是对应的。蒸发温度升高.蒸发压力也升高。
2、蒸发温度是制冷装置运行中最重要的参数。如果蒸发温度te过高,则满足不了被冷却对象的低温要求。被冷却对象如果为易腐食品,达不到要求的低温将影响食品质量,甚至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
3、蒸发温度过低,将使制冷装置的运行经济性下降,并带来其他一系列不良后果。在一定的冷凝温度下,蒸发温度te降低,则相应的蒸发压力P也降低。
(1)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制冷系统组成:
1、压缩机
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动力,它由电动机拖动而不停地旋转,它除了及时抽出蒸发器内蒸气,维持低温低压外,还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创造将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向外界环境介质转移的条件。即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以便能用常温的空气或水作冷却介质来冷凝制冷剂蒸气。
2、冷凝器
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设备,作用是利用环境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气的热量带走,使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值得一提的是,冷凝器在把制冷剂蒸气变为制冷剂液体的过程中,压力是不变的,仍为高压。
3、节流元件
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不能直接送入低温蒸发器、根据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对应原理,降低制冷剂液体的压力,从而降低制冷剂液体的温度。将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降压装置——节流元件,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再送入蒸发器内吸热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冰箱、空调常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
4、蒸发器
蒸发器也是一个热交换设备。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在其内蒸发(沸腾)变为蒸气,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使物质温度下降,达到冷冻、冷藏食品的目的。在空调器中,冷却周围的空气,达到对空气降温、除湿的作用。
㈡ 冰箱的制冷剂为何能从低温处吸热、在高温处放热
冰箱中的热量是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错了!是从高温传给低温!!从原理说起:制冷剂被冰箱压缩机压缩成接近常温的高压强液态。
㈢ 制冷过程中,制冷剂在蒸发器里面前中后各不同位置的状态及温度变化过程
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毛细管或者膨胀阀进入蒸发器时是液态的
由于压力的降低,制冷剂开始沸腾。
所以在蒸发器的中部是气液混合状态
在蒸发器的末端
由于温度和压力的进一步降低
制冷剂完全变成气态被压缩机抽取进入下一个循环。
㈣ 压缩机里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吸气温度,吸气过热是什么意思
压缩机系统的冷凝温度,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时的温度,该温度相对应的制冷剂蒸汽压力即冷凝压力。
冷凝温度是制冷循环中主要运行参数之一,对于实际制冷装置,由于其他设计参数变化范围较小,冷凝温度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运行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安全可靠性和能耗水平。
蒸发温度是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沸腾时的温度,它与相应的蒸发压力是对应的,蒸发温度也是制冷系统中重要的参数。
蒸发温度在理想状态下即是制冷温度,但是实际运行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比制冷的温度要稍低3到5度。
吸气温度是指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时的温度,它一般比蒸发温度高。因为蒸发温度时是制冷剂的饱和温度,而吸气温度则为过热气体的温度,此时制冷剂成为过热气体。这时的吸气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差值就是吸气过热度。
(4)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分类
压缩机按其原理可分为容积型压缩机与速度型压缩机。容积型又分为:往复式压缩机、回转式压缩机;速度型压缩机又分为:轴流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和混流式压缩机。
如今家用冰箱和空调器压缩机都是容积式,其中又可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
往复式压缩机使用的是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或活塞、曲柄、滑管机构,旋转式使用的多是滚动转子压缩机。在商用空调上,又多是离心式、涡旋式、螺杆式。
按应用范围又可分为低背压式、中背压式、高背压式。低背压式 ( 蒸发温度 -35 ~ -15 ℃ ) ,一般用于家用电冰箱、食品冷冻箱等。
中背压式 ( 蒸发温度 -20 ~ 0 ℃ ) ,一般用于冷饮柜、牛奶冷藏箱等。高背压式 ( 蒸发温度 -5 ~ 15 ℃ ) ,一般用于房间空气调节器、除湿机、热泵等。
㈤ 制冷怎么循环
制冷循环是围绕着制冷剂的基本性质,是这样实现的:
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组成。
我们从制冷循环图中可以看到, 制冷剂的有明确的流动方向,从压缩机的排气口,依次经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再回到压缩机的吸气口,完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在制冷循环过程中,各关键部件都伴随着制冷剂的压力、温度和相态的变化。
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吸收大量热量,使液态制冷剂在低压下蒸发成气态;冷凝器放出大量热量,使气态制冷剂在高压变为液态。这也是两个容器:蒸发器与冷凝器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状态变化如下:
压缩机吸收蒸发器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输入电能压缩制冷剂,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由冷凝器向周围放出热量,液化为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滤器滤除杂质,由膨胀阀(或毛细管)的节流,降低压力,形成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低温低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吸收周围的大量热量,沸腾汽化蒸发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机吸收缩排出,循环工作。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蒸发器内的制冷剂蒸发是指吸收热量而沸腾,由于制冷剂的沸点在压力控制下可以人为控制在较低的温度,所以还是低温。例如,家用空调器的蒸发沸腾温度在制冷的时候控制在+6℃左右,制热的时候控制在-3°C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