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制冷压缩机的冷凝温度是怎么来控制变化的,为什么变化会造成制冷量的变化
冷凝温度是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和冷却方式(风冷.水冷.及风量)来控制和变化的.环境温度越低或是冷却效果越好.制冷量就越大.反之制冷量就小.
⑵ 冷凝温度对制冷量有什么影响
冷凝温度对整个制冷循环有着显著的影响。
1,首先,蒸发温度一定的时候,冷凝温度越低,整个制冷循环的效率越高,也就是说,消耗一单位的电,能带来的冷量越多。
2,冷凝器主要是放出热量(数值等于压缩机的功率+蒸发器的换热量),从传热的角度来说,冷凝温度越高,传热温差越大,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越小。但冷凝温度越高,压缩机的耗功越大(因为要压缩到更高的压力),这又回到第一点,整个制冷系统的效率降低。
3,对制冷的影响,主要还是看蒸发温度,蒸发器的设计。
⑶ 制冷循环中,冷凝温度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冷凝压力高导致冷凝液液化不彻底,单位时间内通过节流装置制冷剂的质量(m)会减少,即制冷剂的循环量下降,机组的制冷量下降,理论压缩功增大,制冷系数下降.
⑷ 冷凝温度与系统制冷效果的关系是怎样的
当冷凝温度升高时,冷凝压力也会相应升高,在蒸发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不但增加了压缩机的耗电量,影响压缩机的制冷效率,而且由于冷凝温度的升高,还会导致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也随之升高,最终造成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只有系统工作于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均较低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较好的制冷效果。
⑸ 什么是冷凝温度
蒸发汽化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内一定压力条件下被冷凝成液体时相应的饱和温度称为冷凝温度,相对应的压力称为冷凝压力。冷凝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环境条件,以及压缩机允许的排气温度和压力。冷凝温度的高低对压缩机制冷量影响很大,在蒸发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冷凝温度的提高,意味着相应饱和压力的升高,压缩机的压缩比将增大,单位质量制冷剂产冷量则会减少。若蒸发温度降低,对输气系数的影响将更大。
⑹ 制冷系统的分析
如果真的做到维持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不变,当冷凝温度升高的时候,相对应的冷凝压力升高,压缩机排气压力升高,压缩机能力输出变差,所以制冷量降低。
⑺ 为什么冷凝温度过高制冷效率降低
冷凝温度过高,经过冷凝的冷媒不能全部液化,流经膨胀阀的气态冷媒由于没有液态转气态的吸热过程,是不制冷的。并且冷凝温度过高,压缩机排气压力高,电流大,所以效率下降。
⑻ 水冷却式空调器中,冷却水温度和水量对制冷量有何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冷却水温度和水量对制冷量的影响不太大,超出一定范围后,影响非常大,甚至不能开机。
例如,正常使用R22的空调机组,冷却水进水设计温度一般为30度,当冷却水进水温度低于30度时,由于压缩机单位时间内流过的冷媒体积基本一致,制冷量没有太大的变化。由于高压压力的降低,压缩机的工作电流会下降。
当冷却水进水温度高于30度,低于35度时,通过冷凝器冷却后的冷媒,不完全是液态冷媒,气态冷媒流过膨胀阀后也没制冷效果,所以,制冷量开始下降,下降多少要看各个厂家设计的冷凝器的大小、液态气态冷媒的体积比例。
当冷却水进水温度超过35度时,制冷情况开始变糟(设计运行气温在43度以上的空调除外)。当冷凝温度达到50度,压力达到20公斤时,很多使用R22的压缩机就停机保护了。
一般换热器设计温差为5度,能达到5度温差的流量为标准最小流量。
流量增加,制冷量变大,但同样由于压缩机单位时间流过的冷媒体积的限制,制冷量增加的不是很多。
流量减少,换热温差变大,冷凝温度升高,制冷量下降。同冷却水温度升高同理。
⑼ 冷凝温度提高对制冷效率有什么影响
冷凝温度的提高对制冷效率只有降低,具体的焓值我算不出来,如果要论证请绕过,如果想了解,我可以简单解释一下1、冷凝温度高对应的排气压力高,压缩比增加(相同蒸发压力下),电机的负荷升高,耗电量随之增加
2、冷凝温度高换个说法就是“过冷度”低,相同量的制冷剂经过蒸发器所产生的制冷量要少,表现出制冷能力下降或制冷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