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機械制圖中Ra和Rz,Ry有什麼區別嗎
1:六邊形尺寸是特殊特性尺寸(比較重要的尺寸),有的公司用<H>,有的用(專B),QC……
2:S是球屬的意思,diameter是直徑
3:Rz和Ra是粗糙度的表示符號,咱們常用的是Ra1.6、3.2、6.4、12.5……
4:加橫線是球直徑的基本尺寸
5:W在這里意思不是很清楚,提供個參考:右邊W於8號尺寸都有個W,表示W尺寸是由提取導出要素的虛擬位置點(右側的球心)測出的數據,(左側希望能看到那個X的局部圖,才能斷定)
『貳』 機械制圖中圖紙上的各種符號代表什麼意思
機械制圖中各種符號的含義
1. 光潔度(25H8 的意思是孔的直徑范圍為 25.000--25.033 。
『叄』 圖紙上的Ra3.2是什麼意思
是表面粗糙度值,根據圖形不同,規定了加工方法。3.2是表面粗糙程度,單位是微米。
『肆』 ra是什麼意思
Ra是用來反映表面微觀不平度高度特性的,後面都會標出具體數值,數值愈大,則表面越粗糙。在機械制圖中,用來表示Ra值的符號通常為帶柄的倒三角形,上面標有數值,這是表示通過加工的方法得到的,如果是一個對號裡面帶個圈,則表示不加工表面。
Ra,表面粗糙度的一種計量單位。屬於一維形貌參數。
Ra稱為輪廓算術平均偏差或稱中心線平均值。它是輪廓上各點高度在測量長度范圍內的算術平均值。
(4)機械制圖Ra表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但粗糙度評定參數及其數值的使用,真正成為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標准還是從40年代各國相應的國家標准發布以後開始的。首先是美國在1940年發布了ASA B46.1國家標准,之後又經過幾次修訂,成為現行標准ANSI/ASME B46. 1-1988《表面結構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紋度和加工紋理》,該標准採用中線制,並將Ra作為主參數;
接著前蘇聯在1945年發布了GOCT2789-1945《表面光潔度、表面微觀幾何形狀、分級和表示法》國家標准,而後經過了3 次修訂成為GOCT2789-1973《表面粗糙度參數和特徵》,該標准也採用中線制,並規定了包括輪廓均方根偏差 即現在的Rq)在內的6個評定參數及其相應的參數值。
另外,其它工業發達國家的標准大多是在50年代制定的, 如聯邦德國在1952年2月發布了DIN4760和DIN4762有關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和術語等方面的標准等。
『伍』 機械制圖中的Ra3.2是什麼意思
Ra3.2表示輪廓算術平均偏差為3.2。
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在取樣長度(lr)內輪廓偏距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在實際測量中,測量點的數目越多,Ra越准確。
輪廓算術平均偏差為表面粗糙度的一種。屬於一維形貌參數。
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採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過程中刀具與零件表面間的摩擦、切屑分離時表面層金屬的塑性變形以及工藝系統中的高頻振動等。由於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跡的深淺、疏密、形狀和紋理都有差別。
(5)機械制圖Ra表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比較法
比較法測量簡便,使用於車間現場測量,常用於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測量。方法是將被測量表面與標有一定數值的粗糙度樣板比較來確定被測表面粗糙度數值的方法。 比較時可以採用的方法: Ra > 1.6μm 時用目測,Ra1.6~Ra0.4μm 時用放大鏡,Ra < 0.4μm 時用比較顯微鏡。
2、觸針法
利用針尖曲率半徑為2微米左右的金剛石觸針沿被測表面緩慢滑行,金剛石觸針的上下位移量由電學式長度感測器轉換為電信號,經放大、濾波、計算後由顯示儀表指示出表面粗糙度數值,也可用記錄器記錄被測截面輪廓曲線。
3、光切法
雙管顯微鏡測量表面粗糙度,可用作Ry與Rz參數評定,測量范圍0.5~50。
4、干涉法
利用光波干涉原理 (見平晶、激光測長技術)將被測表面的形狀誤差以干涉條紋圖形顯示出來,並利用放大倍數高 (可達500倍)的顯微鏡將這些干涉條紋的微觀部分放大後進行測量,以得出被測表面粗糙度。
『陸』 機械制圖中一些符號都表示什麼意思
請提供具體的圖紙,按你說的應該是特別標注序號的意思
『柒』 機械制圖里的R是什麼意思啊
表示的來是該弧形或者圓自形的半徑。標注半徑時,應在尺寸數字前加註符號「R」。
另外的尺寸標註:
1、標注直徑時,應在尺寸數字前加註符號「Φ」;
2、標注球面的直徑或半徑時,應在符號「Φ 」或「R」前再加註符號「S」;
3、對於螺釘、鉚釘的頭部,軸(包括螺桿)的端部以及手柄的端部等,在不致引起誤解的情況下可省略符號「S」;
4、標注弧長時,應在尺寸數字上方加註符號「⌒ 」;
5、標注參考尺寸時,應將尺寸數字加上圓括弧;
6、標注剖面為正方形結構的尺寸時,可在正方形邊長尺寸數字前加符號「□ 」或用B×B」注出;
7、標注板狀零件的厚度時,可在尺寸數字前加註符號「t 」。
(7)機械制圖Ra表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國標規定,圖樣上標注的尺寸,除標高及總平面圖以米(m)為單位外,其餘一律以毫米(mm)為單位,圖上尺寸數字都不再注寫單位。本書文字和止插圖中的數字,如沒有特別註明單位的,也一律以毫米為單位。圖樣上的尺寸,應以所注尺寸數字為准,不得從圖上直接量取。
『捌』 機械制圖時我們標注的表面粗糙度是Ra還是Rz
Ra
Ra
是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偏距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
Rz
是在取樣長度內最大的輪廓峰高的內平均值與五個容最大的輪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Ry
是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峰頂線和輪廓谷底線之間的距離
為什麼是Ra呢,是因為平均值好測量吧
『玖』 關於機械制圖中表面粗糙度Ra的值,什麼是它的是上限值,什麼又是它的最大值
粗糙度,一般常用的就是0.8、1.6、3.2、6.3、12.5、25這些,根據不同用途,不同配合選取使用,不用知道他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吧~
『拾』 機械製造業中「RA」代表什麼
Ra為評定機械部品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之一的輪廓算數平均偏差
無論是機械加工的零件表面,或者是用鑄、鍛等方法獲得的零件表面,總是會存在著具有較小間距和峰谷的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輪廓微觀不平度)。這種較小的間距和峰谷的微觀幾何形狀特性稱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有三個,分別是
Ra:輪廓算數平均偏差:
輪廓算數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樣長度L內,被測輪廓上各點到基準線的距離Yi的絕對值的算數平均平均值。
Rz.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
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z是指在取樣長度L內,被測輪廓上五個最大輪廓峰高Ypi的平均值與五個最大輪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Ry.輪廓最大高度:
輪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樣長度L內,被測輪廓的峰頂線與輪谷線之間的距離。
表徵微觀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評定參數Ra、Rz、Ry的數值愈大,則表面越粗糙。在高度評定參數中,Ra的概念頗為直觀,Ra值反應實際輪廓微觀幾何形狀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觸針式電動輪廓儀測量比較容易。因此對於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採用Ra作為評定參數。但受測量儀器的限制,極光滑和極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評定。
機械制圖規定:圖中不註明參數(省略情況下)的粗糙度為Ra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