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醫院內部如何稱呼放射科內的儀器 一般都怎麼叫
放射科一般有普放的拍片設備,數字的叫DR,用IP板的叫CR(不過CR其實特指成像回部分),答水洗片的拍片機。
還有透視用的透視機,根據使用科室不同有叫造影室(比如泌尿造影,輸卵管造影)的造影設備或者造影機,有做鋇餐的胃腸機,有做體檢胸部透視的胸透機。有根據成像模式不同,叫數字透視,模擬透視。其實都是不同叫法,都是做透視用的。
還有把移動拍片設備單獨分出來的,叫床頭機或者床旁機。就是拍片設備的一種,因為比較小巧,可以移動,一般在重症,或者手術室,病房使用。
Ⅱ 核磁共振和CT區別是什麼對人體有輻射嗎
CT主要通過骨頭、肌肉和脂肪之間不同的對比度來診斷,同時解析度很高,是最常用的的診斷方式,可以看成是三維版本的胸透,但缺點是輻射劑量很高。MRI的成像原理完全不同於CT,MRI對軟組織的對比度相當好,所以常被用來做腦組織以及肝臟的成像。不過其解析度比CT低很多,而且成像時間長。但是MRI絕對的優勢在於對人體沒有輻射,相比起CT是很安全的診斷手段。目前使用的核磁共振儀有連續波(CN)及脈沖傅里葉(PFT)變換兩種形式。連續波核磁共振儀主要由磁鐵、射頻發射器、檢測器和放大器、記錄儀等組成(見圖8-5)。磁鐵用來產生磁場,主要有三種:永久磁鐵,磁場強度14000G,頻率60MHz;電磁鐵,磁場強度23500G,頻率100MHz;超導磁鐵,頻率可達200MHz以上,最高可達500~600MHz。頻率大的儀器,解析度好、靈敏度高、圖譜簡單易於分析。磁鐵上備有掃描線圈,用它來保證磁鐵產生的磁場均勻,並能在一個較窄的范圍內連續精確變化。射頻發射器用來產生固定頻率的電磁輻射波。檢測器和放大器用來檢測和放大共振信號。記錄儀將共振信號繪製成共振圖譜。將數目相等的碳原子和氫原子放在外磁場強度、溫度都相同的同一核磁共振儀中測定,碳的核磁共振信號只有氫的1/6000,這說明不同原子核在同一磁場中被檢出的靈敏度差別很大。13C的天然豐度只有12C的1.108%。由於被檢靈敏度小,豐度又低,因此檢測13C比檢測1H在技術上有更多的困難。
Ⅲ PET-CT和X光、B超、CT、MRI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