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測量天體坐標位置常用的儀器是什麼
測量天體坐標位置常用的儀器是渾儀。
它由瞄準待測天體的窺管、反映各種坐標系統的讀數環、支承結構和轉動部件等構成。當窺管對准待測天體後,就可以從多組環圈讀出天體的幾種坐標。
渾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是以渾天說為理論基礎製造的、由相應天球坐標系各基本圈的環規及瞄準器構成的古代天文測量天體的儀器。
渾儀的製造始於漢落下閎,到了唐代,由天文學家李淳風設計了一架比較精密完善的渾天黃道儀。元代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將其簡化,創制了簡儀。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製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天體測量是天文學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空間和時間的坐標系,以促進宇宙的科學描述。它也被稱為位置天文學或球形天文學。
大多數天文測量是根據數學分支建立的標准進行的,稱為球面三角學。該學科允許通過在不確定半徑的球形表面上投射這些值來替換天體之間的實際距離。
可以通過使用球面坐標來確定恆星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對象的位置是通過從坐標系統的中心或原點和兩個角度,類似於經度和緯度地面確定其距離,通過用計劃和參考軸視線的星形成。
最常用的確定坐標的儀器是子午線圈,這是一種由安裝在天文檯子午平面上的鏡頭組成的設備,可以自由地進行圓周運動。這種裝置允許直接測量恆星高度,當它穿過子午線時,一旦已知天文台的地理緯度,就可以從那裡直接測量恆星的高度,這是由恆星的視線和恆星線的平面形成的偏角或角度。赤道。
㈡ 中國古代測量天體坐標位置常用的儀器是什麼
中國古代測量天體坐標位置常用的儀器是渾儀。
它由瞄準待測天體的窺管、反映各種坐標系統的讀數環、支承結構和轉動部件等構成。當窺管對准待測天體後,就可以從多組環圈讀出天體的幾種坐標。
渾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是以渾天說為理論基礎製造的、由相應天球坐標系各基本圈的環規及瞄準器構成的古代天文測量天體的儀器。渾儀的製造始於漢落下閎,到了唐代,由天文學家李淳風設計了一架比較精密完善的渾天黃道儀。元代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將其簡化,創制了簡儀。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製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理論背景
渾天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重要宇宙理論,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蛋丸,地如雞中黃",天內充滿了水,天靠氣支撐著,地則浮在水面上。天的大圓分為365.25度,渾天旋軸兩端分別稱為南極、北極,赤道垂直於天極,黃道斜交著天的大圓,黃赤道交角為23.25度。
㈢ 現在工地上面測量基本是用什麼儀器
工地上面測量用的儀器有以下幾種:全站儀,水準儀,紅外投測儀,激光鉛錘儀。
全站儀用於坐標測量、距離及角度測量;
經緯儀(或電子經緯儀)用於角度測量;
水準儀用於標高測量;
紅外投測儀用於水平線與垂直線的投測較為方便;
激光鉛垂儀用於樓層垂直引線等。
一項土建工程從開始到竣工及竣工後,需要進行多項測量工作,主要分以下三個階段:
1.工程開工前的測量工作
(1)施工場地測量控制網的建立;
(2)場地的土地平整及土方計算;
(3)建築物、構築物的定位。
2.施工過程中的測量工作
(1)建築物、構築物的細部定位測量和標高測量;
(2)高層建築物的軸線投測;
(3)構、配件的安裝定位測量;
(4)施工期間重要建築物、構築物的變形測量。
3.竣工後的測量工作
(1)竣工圖的測量及編繪;
(2)後續重要建築物、構築物的變形測量
㈣ 怎樣用全站儀測坐標
全站儀的功能介紹
1、角度測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進行水平角、豎直角的測量。
(2)方法:與經緯儀相同,若要測出水平角∠ AOB ,則:
1)當精度要求不高時:
瞄準 A 點——置零( 0 SET )——瞄準 B 點,記下水平度盤 HR 的大小。
2)當精度要求高時: —— 可用測回法( 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驟同用經緯儀操作一樣,只是配置度盤時,按「置盤」( H SET )。
2、距離測量( 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設置 —— 測距、測坐標、放樣前。
1)棱鏡常數(PSM )的設置。
一般: PRISM=0 (原配棱鏡),-30mm (國產棱鏡)
2)大氣改正數( PPM )(乘常數)的設置。
輸入測量時的氣溫( TEMP )、氣壓( PRESS ),或經計算後,輸入 PPM 的值。
(1)功能:可測量平距 HD 、高差 VD 和斜距 SD (全站儀鏡點至棱鏡鏡點間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準棱鏡點,按「測量」( MEAS )。
3、坐標測量( 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測量目標點的三維坐標( X , Y , H )。
(2)測量原理
若輸入:方位角 ,測站坐標( , );測得:水平角 和平距 。則有:
方位角:
坐標:
若輸入:測站 S 高程 ,測得:儀器高 i ,棱鏡高 v ,平距 ,豎直角 ,則有:
高程:
(3)方法:
輸入測站 S ( X , Y ,H ),儀器高 i ,棱鏡高 v ——瞄準後視點 B ,將水平度盤讀數設置為 ——瞄準目標棱鏡點 T ,按「測量」,即可顯示點 T 的三維坐標。
4、點位放樣 (Layout)
(1)功能:根據設計的待放樣點 P 的坐標,在實地標出 P 點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樣原理
1)在大致位置立棱鏡,測出當前位置的坐標。
2)將當前坐標與待放樣點的坐標相比較,得距離差值 dD 和角度差 dHR 或縱向差值Δ X 和橫向差值Δ Y 。
3)根據顯示的 dD 、dHR 或ΔX 、ΔY ,逐漸找到放樣點的位置。
5、程序測量( programs )
(1)數據採集 (data collecting)
(2)坐標放樣 (layout)
(3)對邊測量(MLM)、懸高測量(REM)、面積測量(AREA)、後方交會(RESECTION) 等。
(4)數據存儲管理。包括數據的傳輸、數據文件的操作(改名、刪除、查閱)。
§ 7.2 TOPCON GTS-312 全站儀使用簡介
一、儀器面板外觀和功能說明
面板上按鍵功能如下:
——進入坐標測量模式鍵。
◢ ——進入距離測量模式鍵。
ANG ——進入角度測量模式鍵。
MENU ——進入主菜單測量模式鍵。
ESC ——用於中斷正在進行的操作,退回到上一級菜單。
POWER ——電源開關鍵
◢ ◣ ——游標左右移動鍵
▲ ▼ ——游標上下移動、翻屏鍵
F1 、 F2 、 F3 、 F4 ——軟功能鍵,其功能分別對應顯示屏上相應位置顯示的命令。
顯示屏上顯示符號的含義:
V ——豎盤讀數;HR ——水平讀盤讀數(右向計數);HL ——水平讀盤讀數(左向計數);
HD ——水平距離; VD ——儀器望遠鏡至棱鏡間高差; SD ——斜距; * ——正在測距;
N ——北坐標,x ; E ——東坐標,y ; Z ——天頂方向坐標,高程H 。
二、全站儀幾種測量模式介紹
1、角度測量模式
功能:按 ANG 進入,可進行水平角、豎直角測量,傾斜改正開關設置。
第 1 頁
F1 OSET :設置水平讀數為:0°00ˊ00"。
F2 HOLD :鎖定水平讀數。
F3 HSET :設置任意大小的水平讀數。
F4 P1↓: 進入第 2 頁。
第 2 頁
F1 TILT :設置傾斜改正開關。
F2 REP : 復測法。
F3 V% : 豎直角用百分數顯示。
F4 P2↓: 進入第 3 頁。
第 3 頁
F1 H-BZ :儀器每轉動水平角 90°時,是否要蜂鳴聲。
F2 R/L :右向水平讀數 HR/ 左向水平讀數 HL 切換,一般用 HR 。
F3 CMPS :天頂距 V/ 豎直角 CMPS 的切換,一般取 V 。
F4 P3↓:進入第 1 頁。
2、距離測量模式
功能:按 ◢ 進入,可進行水平角、豎直角、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及 PSM 、 PPM 、距離單位等設置。
第 1 頁
F1 MEAS :進行測量。
F2 MODE :設置測量模式, Fine/coarse/tragcking(精測/粗測/跟蹤)。
F3 S/A : 設置棱鏡常數改正值( PSM )、大氣改正值( PPM )。
F4 P1 ↓:進入第 2 頁。
第 2 頁
F1 OFSET :偏心測量方式。
F2 SO :距離放樣測量方式。
F3 m/f/i :距離單位米 / 英尺 / 英寸的切換。
F4 P2↓: 進入第 1 頁。
3、坐標測量模式
功能:按 進入,可進行坐標( N , E , H )、水平角、豎直角、斜距測量及 PSM 、 PPM 、距離單位等設置。
第 1 頁
F1 MEAS :進行測量。
F2 MODE :設置測量模式, Fine/Coarse/Tracking 。
F3 S/A :設置棱鏡改正值( PSM ),大氣改正值( PPM )常數。
F4 P1↓:進入第 2 頁。
第 2 頁
F1 R.HT :輸入棱鏡高。
F2 INS.HT :輸入儀器高。
F3 OCC :輸入測站坐標。
F4 P2↓:進入第 3 頁。
第 3 頁
F1 OFSET :偏心測量方式。
F2 ———
F3 m/f/i: 距離單位米 / 英尺 / 英寸切換。
F4 P3↓:進入第 1 頁。
4、主菜單模式
功能:按 MENU 進入,可進行數據採集、坐標放樣、程序執行、內存管理(數據文件編輯、傳輸及查詢)、參數設置等。
三、全站儀功能簡介
測量前,要進行如下設置——按 ◢ 或 ,進入距離測量或坐標測量模式,再按第 1 頁的 S/A ( F3 )。
1、棱鏡常數 PRISM 的設置——進口棱鏡多為 0 ,國產棱鏡多為-30mm。(具體見說明書)
2、大氣改正值 PPM 的設置——按「 T-P 」,分別在「 TEMP. 」和「 PRES. 」 欄,輸入測量時的氣溫、氣壓。(或者按照說明書中的公式計算出 PPM 值後,按「 PPM 」直接輸入)。
說明: PRISM 、 PPM 設置後,在沒有新設置前,儀器將保存現有設置。
(一)角度測量
按 ANG 鍵,進入測角模式(開機後默認的模式),其水平角、豎直角的測量方法與經緯儀操作方法基本相同。照準目標後,記錄下儀器顯示的水平度盤讀數 HR 和豎直度盤讀數 V 。
(二)距離測量
先按 ◢ 鍵,進入測距模式,瞄準棱鏡後,按 F1 ( MEAS ),記錄下儀器測站點至棱鏡點間的平距 HD 、鏡頭與鏡頭間的斜距 SD 和鏡頭與鏡頭間的高差 VD 。
(三)坐標測量
1、按 ANG 鍵,進入測角模式,瞄準後視點 A 。
2、按 HSET ,輸入測站 O 至後視點 A 的坐標方位角 。
如:輸入 65.4839 ,即輸入了 。
3、按 鍵, 進入坐標測量模式。按 P↓, 進入第 2 頁。
4、按 OCC ,分別在 N 、 E 、 Z 輸入測站坐標( X0 ,Y0 ,H0 )。
5、按 P↓,進入第 2 頁,在 INS.HT 欄,輸入儀器高。
6、按 P↓,進入第 2 頁,在 R.HT 欄,輸入 B 點處的棱鏡高。
7、瞄準待測量點 B ,按 MEAS ,得 B 點的( XB ,YB ,HB )。
(四)零星點的坐標放樣(不使用文件)
1、按 MENU ,進入主菜單測量模式。
2、按 LAYOUT ,進入放樣程序,再按 SKP ,略過使用文件。
3、按 OOC.PT ( F1 ),再按 NEZ ,輸入測站 O 點的坐標( X0 ,Y0 ,H0 );並在 INS.HT 一欄,輸入儀器高。
4、按 BACKSIGHT ( F2 ),再按 NE/AZ ,輸入後視點 A 的坐標( xA , yA );若不知 A 點坐標而已知坐標方位角 ,則可再按 AZ ,在 HR 項輸入 的值。瞄準 A 點,按 YES 。
5、按 LAYOUT ( F3 ),再按 NEZ ,輸入待放樣點 B 的坐標( xB , yB,HB )及測桿單棱鏡的鏡高後,按 ANGLE( F1 )。使用水平制動和水平微動螺旋,使顯示的 dHR=0°00ˊ00",即找到了 OB 方向,指揮持測桿單棱鏡者移動位置,使棱鏡位於 OB 方向上。
6、按 DIST ,進行測量,根據顯示的 dHD 來指揮持棱鏡者沿 OB 方向移動,若 dHD 為正,則向 O 點方向移動;反之若 dHD 為負,則向遠處移動,直至 dHD=0 時,立棱鏡點即為 B 點的平面位置。
7、其所顯示的 dZ 值即為立棱鏡點處的填挖高度,正為挖,負為填。
8、按 NEXT ——反復 5 、6 兩步,放樣下一個點 C 。
㈤ 紅線定點圖用什麼定位,那個坐標是用什麼儀器確定的 ,,,如果放線的話,用什麼儀器呢
今天才搞完,媽的,測了兩天。垃圾設計院,給我們的標准點都是錯的。
可以用GPS,如果你們公司有錢的話。當然一般都是用全站儀確定。根據設計圖紙給的幾個標准點,然後用全站儀測量。放樣也是用全站儀
㈥ 古代測量天體坐標位置常用的儀器是什麼
中國古代測量天體坐標位置常用的儀器是渾儀。它由瞄準待測天體的窺管、反映各種坐標系統的讀數環、支承結構和轉動部件等構成。當窺管對准待測天體後,就可以從多組環圈讀出天體的幾種坐標。
渾儀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用來測量天體坐標和兩天體間角距離的主要儀器,由於它的重要性,歷代均有研製。保存至今的明制渾儀和清制渾儀結構合理、鑄造精良、裝飾華麗,成為古代天文儀器的精品,甚至成為我國古代科技文明的象徵。
我國古代渾儀從誕生到變成歷史文物,經歷了從簡單發展到復雜又回到簡單的過程。戰國至秦或許是它的誕生時期,漢唐時期是研製、創新、定型階段,宋元時期是它的高峰,明代以後創新和鑄造的熱情明顯下降。
中國古代用什麼測繪儀器?
准繩與規矩。
據《史記》載,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 相傳夏禹在陝西龍門、華陰一帶治水時,創造並使用了准、繩、規、矩四種測量工具。「左准繩,右規矩」;就是說,他左手拿著准和繩,右手握著規和矩。
「准」和「繩」是測定物體平、直的器具,「規」是校正圓的工具,而「矩」則是畫方形的曲尺。「矩」在古代是測量高、深、平、遠的工具。「矩」的發明更具有重大意義,因為「矩」可以構成直角,而只有構成直角,才可以從事測量。
㈦ 測量方位用什麼儀器
真方位角由真北方向起算,而真北方向可採用天文測量的方法測定,如觀測太陽、北極星等,也可以用陀螺經緯儀測定.測定真北方向後順時針轉自目標方向,則是目標的真方位角.
坐標方位角是從坐標北方向起算,實用上常取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X坐標軸平行的方向為坐標北方向.坐標方位角一般不能直接測得,如果起始方向知道的話,通過全站儀測水平角可以計算得到,也可以通過坐標反算得到.如果硬要測得的話,那就先測出真方位角後,根據測點與目標點的大地經緯度坐標計算出子午線收斂角Y,然後用真方位角減去子午線收斂角就得到了坐標方位角.
實際工程應用中當然不需要這么麻煩,因為都有起始方位角的,直接用全站儀測定水平角就可以得到坐標方位角,真方位角一般是不用的.敲了半天,
㈧ 測量天體坐標位置常用的儀器有哪些
中國古代測量天體坐標位置常用的儀器是渾儀。
它由瞄準待測天體的窺管、反映各種坐標系統的讀數環、支承結構和轉動部件等構成。當窺管對准待測天體後,就可以從多組環圈讀出天體的幾種坐標。
日晷曾有效的測量時間。
中國最古老的河南登封觀星台是大型的圭表,在沒有鍾表和日歷的時代,以日影的長短來訂四時。
星盤被發明用來測量天體的高度角。
天體測量的應用導致球面幾何學的發展。
第谷小心的測量行星運動,導致刻卜勒推論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哥白尼原理。
六分儀戲劇化的被用於測量天體間的角度。
布拉德雷以精確的中星儀測量出年周光行差,證明了地球繞日公轉。
㈨ 建築施工圖上的XY用什麼儀器測量
建築施工圖中的坐標值(XY)一般採用全站儀測量的。
一般的建築工程開工前,城鄉規劃部門會使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給予工程測設若干個坐標控制點(XY)及高程式控制制點。施工承包單位根據給定的任意2個控制點(XY值)使用全站儀就可以測出任意點的坐標值(XY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