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化學學習小組設計如圖實驗裝置(夾持裝置略去)制備Cl2,並探究氯氣的相關性質.(1)若A裝置中固體葯
(1)若A裝置中固體葯品為KClO3,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KClO3+6HCl=KCl+3Cl2↑+3H2O,反應生成3molCl2,轉移電子,則反應中每生成1mol Cl2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
故答案為:
;
(2)反應過程中氯化氫和水蒸氣是氯氣中的雜質,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除去Cl
2中的HCl;裝置B亦是安全瓶,監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生堵塞,發生堵塞時B中的,壓強增大,B中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故答案為:B中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液柱;
(3)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驗證乾燥氯氣無漂白性,濕潤的有色布條中,氯氣和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選項中abc的Ⅱ中都是乾燥劑,再通入濕潤的有色布條不能驗證氯氣的漂白性,所以C中I、II、III依次放入濕潤的有色布條、無水氯化鈣(硅膠、P
2O
5),乾燥的有色布條,
故答案為:無水氯化鈣(硅膠、P
2O
5),乾燥的有色布條;
(4)氯氣和溴化鈉反應現象判斷氯氣氧化性大於溴單質,打開D裝置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E中溴單質和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單質,實驗步驟為: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時間後,D中的無色溶液變為橙色(橙紅色或黃色),說明氯的非金屬性大於溴;打開D中活塞,將D中少量溶液放入裝置E中,振盪,下層為紫紅色,說明溴的非金屬性大於碘,
故答案為: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時間後,D中的無色溶液變為橙色(橙紅色或黃色),說明氯的非金屬性大於溴;打開D中活塞,將D中少量溶液放入裝置E中,振盪,下層為紫紅色,說明溴的非金屬性大於碘;
(5)F裝置是吸收過量的氯氣,防止污染空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
2+2NaOH=NaCl+NaClO+H
2O,
故答案為:Cl
2+2NaOH=NaCl+NaClO+H
2O;
(6)亞硫酸鈉溶液中通入氯氣反應生成硫酸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
32-+Cl
2+H
2O=SO
42-+2Cl
-+2H
+,同時生成的鹽酸和亞硫酸鈉反應會生成污染氣體二氧化硫,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
32-+2H
+=SO
2↑+2H
2O,
故答案為:SO
32-+Cl
2+H
2O=SO
42-+2Cl
-+2H
+,SO
32-+2H
+=SO
2↑+2H
2O.
2. 圖為實驗室製取和收集純凈乾燥的氯氣,並進行氯氣的性質實驗的裝置圖:(1)反應前,在裝置A中______裝濃
(1)由裝抄置圖和實驗目襲的分析判斷,制備氯氣是用固體二氧化錳和液體濃鹽酸,固體在圓底燒瓶中,鹽酸在分液漏斗中;濃鹽酸有還原性,二氧化錳有氧化性,濃鹽酸和二氧化錳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
△ | .
3. 某同學設計的製取氯氣和驗證氯氣部分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其中D處放有乾燥的紫色石蕊試紙,E處
(1)濃鹽酸具有還原性,二氧化錳有氧化性,在加熱條件下,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反應方程式為4HCl(濃)+MnO2;;△;;.;MnCl2+Cl2↑+2H2O,故答案為:4HCl(濃)+MnO2;;△;;.;MnCl2+Cl2↑+2H2O;
(2)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所以製取的氯氣中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極易溶於水,氯氣也能溶於水,飽和食鹽水中有氯離子,抑制氯氣的溶解,且吸收氯化氫氣體,故答案為:氯氣中混有氯化氫氣體;
(3)氯氣不具有漂白性,所以乾燥的紫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氯氣與碘化鉀反應生成碘,碘與澱粉變藍;氯氣有毒不能直接排放的空氣中,用G吸收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過量的氯氣,反應的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為:乾燥的紫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溶液變藍;尾氣處理,吸收過量的氯氣;Cl2+2NaOH═NaCl+NaClO+H2O;
(4)關閉活塞K,生成的氯氣進入甲裝置,導致H瓶中的壓強大於大氣壓,為平衡壓強,導致I瓶中液面上升,H瓶中充滿黃綠色氣體.所以甲裝置的作用是儲存多餘的氯氣,故答案為:儲存多餘的氯氣.
4. 某化學興趣小組欲在實驗室探究氯氣的性質及模擬工業製取漂白粉,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室製取氯氣
(1)溶液變藍色 Cl 2 +2I - =2Cl - +I 2 (2)濃硫酸 (3)2Cl 2 +2Ca(OH) 2 =CaCl 2 +Ca(ClO) 2 +2H 2 O (4)2.24
5. 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實驗(部分裝置),將氯氣依次通過下列裝置以驗證氯氣的性質: (1)通入氯氣後,A中
(1)氯氣有氧化性,能和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單質,碘遇澱粉變藍色.能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氯化鐵,離子方程式為:2Fe 2+ +Cl 2 ═2Fe 3+ +2Cl - , 故答案為:溶液變藍色,2Fe 2+ +Cl 2 ═2Fe 3+ +2Cl - ; (2)氯氣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離子方程式為Cl 2 +2OH - =Cl - +ClO - +H 2 O, 故答案為:Cl 2 +2OH - =Cl - +ClO - +H 2 O; (3)步驟1:除去亞硫酸根離子,可用過量2 mol/LHCl,檢驗硫酸根離子,可用1 mol/LBaCl 2 溶液,若產生的白色沉澱,則洗氣瓶B溶液中存在SO 4 2- , 故答案為:過量2 mol/LHCl和1 mol/LBaCl 2 溶液,振盪; 步驟2:除去亞硫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可用過量1 mol/LBaCl 2 溶液, 故答案為:過量l mol/LBa(NO 3 ) 2 溶液,振盪,靜置; 步驟3:檢驗氯離子,可用0.1mol/LAgNO 3 溶液和過量的2mol/LHNO 3 ,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洗氣瓶B溶液中存在Cl - , 故答案為:0.1mol/LAgNO 3 溶液和過量的2mol/LHNO 3 ,振盪;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洗氣瓶B溶液中存在Cl - ; (4)m(HCL)=0.1L×2mol/L×36.5g/mol=1.19g/mL×v(HCL)×36.5%,v(HCL)=16.8mL, 故答案為:16.8. |
6. 某小組准備在實驗室中製取乾燥、純凈的氯氣並驗證氯氣的性質,設計了如下的實驗裝置圖:(一) 製取純凈
(一)(1)濃鹽酸有還原性,二氧化錳有氧化性,濃鹽酸和二氧化錳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 故答案為:MnO2+4HCl(濃) △ | .
7. 某化學興趣小組欲在實驗室探究氯氣的性質及模擬工業製取漂白粉,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室製取氯氣
(1)氯氣與碘化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l2+2I-=2Cl-+I2 ,生成的單質碘遇到澱粉變藍, 故答案為:版溶液權變藍;Cl2+2I-=2Cl-+I2 ; (2)甲中盛放濃硫酸乾燥氯氣,故答案為:濃硫酸; (3)Cl2與石灰乳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次氯酸鈣,方程式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答案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根據反應MnO2+4HCl(濃) △ | .
8. 某同學設計的製取氯氣和驗證氯氣部分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如下圖甲所示: 其中D處放有乾燥的紫色石蕊試紙
(1)A用來制備氯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 2 +4H + +2Cl - ;;△;; . ; Mn 2+ +Cl 2 ↑+2H 2 O,故答案為:MnO 2 +4H + +2Cl - ;;△;; . ; Mn 2+ +Cl 2 ↑+2H 2 O;
(2)氯氣難溶於飽和食鹽水,而HCl易溶於水,B處飽和食鹽水是為了除去HCl,濃硫酸具有吸水作用,C處濃硫酸的作用是乾燥氯氣,故答案為:HCl;乾燥氯氣;
(3)乾燥的氯氣不具有漂白性,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氣與KI反應生成單質碘,氯氣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應用NaOH溶液吸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 2 +2OH - =Cl - +ClO - +H 2 O,故答案為:不變色;先變紅,後褪色;變藍;吸收多餘的氯氣;Cl 2 +2OH - =Cl - +ClO - +H 2 O;
(4)氯氣難溶於飽和食鹽水,甲中H-I裝置可用來收集氯氣,但不能用乙裝置,原因是密閉裝置,氣體壓力大時易爆炸,故答案為:飽和食鹽水;收集氯氣;否;密閉裝置,氣體壓力大時易爆炸.
9. 某化學學習小組設計如圖實驗裝置(夾持裝置略去)制備Cl 2 ,並探究氯氣的相關性質。 (1)若A裝置中固體
(1) (2)B中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液柱 (3)無水氯化鈣(硅膠、P 2 O 5 )、乾燥的有色布條 (4)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時間後,D中的無色溶液變為橙色(橙紅色或黃色),說明氯的非金屬性大於溴;打開D中活塞,將D中少量溶液放入裝置E中,振盪,下層為紫紅色,說明溴的非金屬性大於碘 (5)Cl 2 +2NaOH=NaCl+NaClO+H 2 O (6)SO 3 2- +Cl 2 +H 2 O=SO 4 2- +2Cl - +2H + 、SO 3 2- +2H + =SO 2 ↑+H 2 O
與氯氣的性質化學實驗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州裕華閥門廠
發布:2025-05-16 05:55:53
瀏覽:84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