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
(1)結點O位置(2) F / (3)等效替代法
『貳』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某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其中,
(1)根據測力計指針的指示可讀出其示數為:2.60N; (2)以FB、FC為臨邊,作出平回行四邊形,如圖所示答,對角線表示合力:
 2.6N | 4.43cm | |
=0.6N/cm=60N/m,在范圍59~61內均正確.
故答案為:(1)2.60,(2)5.1N(5.1~5.3),(3)60(59~61).
『叄』 如圖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PO為橡皮條,兩測力計通過繩子拉橡皮條一端,使橡皮條水平。拉力
(1)來AC(2)C
『肆』 (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
(1)F是通過作圖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論值,而F′是通過一個彈簧稱沿AO方向拉橡回皮條答,使橡皮條伸長到O點,使得一個彈簧稱的拉力與兩個彈簧稱的拉力效果相同,測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所以本實驗採用的等效替代法.故選B. (3)由題意可知,保持O點位置不動,即P、Q彈簧秤的拉力的合力大小、方向不變,彈簧測力計P的讀數不變,因此根據要求作出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受力分析圖如下:
 所以由圖可知α角逐漸變大時,B的示數變大,同時β角變小,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故本題答案是(1)F′;(2)B;(3)B
『伍』 如圖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PO為橡皮條,兩測力計通過繩子拉橡皮條一端,使橡皮條水平.拉力
(1)A、在同一組數據中,只有當橡皮條節點O的位置不發生變化時,兩個力的作用效版果權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才可以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故A正確;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方向不一定向下,只有把O點拉到同一位置即可,故B錯誤; C、根據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原則可知,在測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故C正確; D、F 1 、F 2 方向間夾角為90°並不能減小誤差,故D錯誤. 故選AC. (2)根據平行四邊形知識可知,合力不變(對角線不變),一個分力不變(一條邊大小方向不變),求另一個力(另一條邊)時有唯一解,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
『陸』 (6分)圖甲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測量同一組數
(1)AC(2)4.00
『柒』 (一 )、圖甲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3) 略
『捌』 圖甲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A.在測量同一組數據F 1 、F 2 和
(1)A、在同一組數據中,只有當橡皮條節點O的位置不發生變化時,兩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才可以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故A正確;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方向不一定向下,只有把O點拉到同一位置即可,故B錯誤; C、根據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原則可知,在測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故C正確; D、F 1 、F 2 方向間夾角為90°並不能減小誤差,故D錯誤. 故選AC. (2)由圖乙彈簧秤的指針指示可知,拉力F的大小為:4.00N. 故答案為:4.00. |
『玖』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合力的方法彈簧測力計a掛於固定點p下端用細
(1)彈簧測力計讀數,每1N被分成5格,則1格就等於0.2N.圖指針落在3N到4N的第3格處,所以3.6N. (2)A、彈簧測力計是測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確必須在測之前校零.故A正確; B、該實驗中不一定需要OB水平,故B錯誤; C、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分別為兩細線的力的大小,同時畫出細線的方向即為力的方向.雖懸掛重物的細線方向確定,但大小卻不知,所以要測重物重力,故C正確; D、拉線方向必須與木板平面平行,這樣才確保力的大小准確性,故D正確; E、該實驗中,改變拉力時,只要物體處於平衡狀態,兩彈簧拉力的合力與M的重力等大反向,因此O點不用每次靜止在同一位置,故E錯誤 故選:ACD 故答案為:(1)3.6;(2)ACD
『拾』 下圖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測量同一組數據F 1
(1)AC。(2)4.00.(3)等效替代。; F
與合力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綠色工具箱下載
發布:2025-05-14 00:49:26
瀏覽:47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