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示(a)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1)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 (填字母代號
(1)A、調節滑輪的高度,使牽引木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否則拉力不會等於合力,回故A正確;答
B、在調節模板傾斜度平衡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不應懸掛「重物」,故B錯誤;
C、打點計時器要「早來晚走」即實驗開始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待其平穩工作後再釋放木塊,而當實驗結束時應先控制木塊停下再停止打點計時器,故C錯誤;
D、平衡摩擦力後,有mgsinθ=μmgcosθ,即μ=tanθ,與質量無關,故通過增減木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不需要盆新調節木板傾斜度,故D正確;
選擇:AD;
(2)重物與小車一起加速運動,因此重物對小車的拉力小於重物的重力,當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的大小關系得出只有m<<M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於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因此C數據比較符合要求.
故選:C
(3)當沒有平衡摩擦力時有:F-f=ma,故a=
F-μg,即圖線斜率為
,縱軸截距的大小為μg.
觀察圖線可知m
甲小於m
乙,μ
甲大於μ
乙;
故答案為:(1)AD;(2);(3)小於,大於.
㈡ 鏌愬疄楠屽皬緇勯噰鐢ㄥ浘紺虹殑瑁呯疆鎺㈢┒鈥滃皬杞﹂熷害闅忔椂闂村彉鍖栫殑瑙勫緥鈥濓紝鍥1涓灝忚濺涓鍙鏀劇疆鐮濈爜錛屽疄楠屼腑錛屽皬杞︾板埌
錛1錛夊疄楠岃繃紼嬩腑蹇呴』鍏堟帴閫氱數婧愶紝鍐嶉噴鏀懼皬杞︼紝杞︽嫋鍔ㄧ焊甯︼紝鎵撶偣璁℃椂鍣ㄥ湪綰稿甫涓婃墦涓嬩竴緋誨垪鐐癸紝鏂寮寮鍏籌紱
錛2錛夋牴鎹鍥2鍙鐭ワ紝C鐐硅崏O鐐圭殑璺濈諱負5.10cm錛
騫沖潎閫熷害絳変簬涓闂存椂鍒葷殑鐬鏃墮熷害錛屾晠錛
vc=
錛
錛0.49m/s
錛3錛夊埄鐢ㄦ弿鐐規硶鍙鐢誨嚭閫熷害-鏃墮棿鍥捐薄錛

鈻硋 |
鈻硉 |
=0.43m/s
2錛
鏁呯瓟妗堜負錛氾紙1錛夊厛閫氱數鍚庨噴鏀懼皬鑰愬矓杞︼紱錛2錛5.10錛0.49錛涳紙3錛夊傚浘鎵紺烘ā浜╄皚錛涙棪鍩0.43
㈢ 某中學實驗小組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的關系」,實驗中先後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
(1)除了圖中已有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導線、開關、刻度尺和交流電源.
(2)使版木板適當權傾斜來平衡摩擦阻力,平衡摩擦力正確的做法是:把木板一端墊高,使木板適當傾斜,輕推一下拖著紙帶的小車後,小車能夠勻速下滑即可,故選D;
(3)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為了測量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後獲得的速度,橡皮筋做功完畢時,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各點間的距離相等,由圖示可知,應選用紙帶的CF部分進行測量
故答案為:(1)交流;(2)D;(3)CF.
㈣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某實驗小組採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把小車放在長木板上,鉤碼通過
(1)若長木板不放在水平面上,小車由於受到重力的作用,會向較低的一端運動回,對實驗效果產生影響.為了防答止其受到的重力對實驗的干擾,所以要將小車放在水平面上.
(2)鉤碼的個數相等,表示小車受到的拉力相等,根據圖示的情況,還可以確定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所以小車將處於靜止狀態.
(3)所掛鉤碼個數相等,說明拉力相等,轉動後,這兩個拉力不再在同一直線上,此時的小車受到的不再是平衡力,所以小車將運動,具體地說是轉動.最後靜止在兩個拉力同一直線上的位置.
(4)兩個力要彼此平衡必須同時滿足四個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並且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故答案為:(1)水平;
(2)靜止;
(3)運動;不在一條直線上的相等;
(4)相反、同一條直線上.
㈤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①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代號)A.
①A、調節滑輪的高度,使牽引木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否則拉力不會等於合力,故A正確;
B、實驗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再放開木塊,故B選項錯誤;
C、根據平衡條件可知,與質量大小無關,當通過增減木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調節木板傾斜度,故C選項正確;
D、在調節木板傾斜度平衡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不能將裝有砝碼的砝碼桶通過定滑輪拴木塊上,故D錯誤;
選擇:AC;
②按照教材上的理論若以砝碼桶及砝碼作為小木塊的外力,則有a=
,而實際實驗過程中砝碼桶及砝碼也與小木塊一起做勻加速運動,即對砝碼桶及砝碼有mg-T=ma,對小木塊有T=Ma.綜上有:小物塊的實際的加速度為a=
<
,只有當m<<M時,才能有效的保證實驗的准確性;
③當沒有平衡摩擦力時有:T-f=ma,故a=
T-μg,即圖線斜率為
,縱軸截距的大小為μg.
觀察圖線可知m
甲小於m
乙,μ
甲大於μ
乙;
故答案為:①AC; ②遠小於;③小於,大於.
㈥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即探究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做功與小車動能的變化之間的關系
(1)小車下滑時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為了專在實驗中能夠把細屬繩對小車的拉力視為小車的合外力,則應該用重力的下滑分量來平衡摩擦力;
(2)重物加速下滑,處於失重狀態,其對細線的拉力小於重力,設拉力為T,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對重物,有 mg-T=ma
對小車,有 T=Ma
解得
T=
故當M>>m時,有T≈mg
故答案為:平衡摩擦力;遠小於.
㈦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1)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A.調節滑輪的
(1)A、調節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故A正確.
B、在調節木板傾斜度平衡小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不能將裝有砝碼的砝碼桶通過定滑輪拴在小車上.故B錯誤.
C、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故C錯誤.
D、通過增減小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調節木板傾斜度.故D錯誤.
故選:A.
(2)對整體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a=
,則繩子的拉力F=Ma=
=
,當m<<M,即砝碼桶及桶內砝碼的總質量遠小於小車和小車上砝碼的總質量時,砝碼桶及桶內砝碼的總重力在數值上近似等於小車運動時受到的拉力.
(3)a-F圖線的斜率表示質量的倒數,可知甲的質量小於乙的質量.
(4)根據△x=aT
2,運用逐差法得,a=
=
[(66.77-36.70)-(36.70-15.50)]×10-2 |
9×0.01 |
≈0.986m/s
2.
故答案為:(1)A,(2)遠小於 (3)小於 (4)0.986.
㈧ 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1)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A.調節滑輪的高度,
(1)來A、調節滑輪的高度,使牽引木自塊的細繩與軌道保持平行,使得拉力等於小車的合力.故A正確.
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故B錯誤.
C、調節軌道傾斜度平衡摩擦力時,應把紙帶與小車連接並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故C正確.
D、平衡摩擦力時,不能將裝有砝碼的砝碼盤通過定滑輪連接在小車上.故D錯誤.
故選:AC.
(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整體的加速度a=
,則繩子的拉力F=Ma=
=
,知砝碼以及砝碼盤的質量遠小於小車和小車上鉤碼的總質量時,繩子的拉力等於砝碼和砝碼盤的重力.
故答案為:(1)AC(2)遠小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