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圖示的裝置做「噴泉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說明:①容器A里的氣壓大於大氣壓 ②容器A里的氣壓小於大氣壓
分析「來噴泉實驗」的原理可知自,球體內的氣壓只有小於外界大氣壓時,水才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進球體中,形成「噴泉」,故①說法錯誤,②說法正確;
當噴泉停止時,內外壓強平衡,此時容器中的氣壓與容器內水的壓強之和,等於外界大氣壓,故③說法錯誤;
如果噴泉最後能將水灌滿A球,說明噴泉前A球內為真空,因為大氣壓完全可以支持容器中的水柱的高度,故④說法正確.
綜上所述,②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C.
2. 鍠鋒硥鏄涓縐嶅父瑙佺殑鑷鐒剁幇璞★紝鍏朵駭鐢熺殑鍘熷洜鏄瀛樺湪鍘嬪己宸銆(1)鍒跺彇姘ㄦ皵騫跺畬鎴愬柗娉夊疄楠屻 鈶犵敤
(1)鈶犳墦寮姝㈡按澶癸紝鎸ゅ帇鑳跺ご婊寸★紱鈶℃墦寮姝㈡按澶癸紝鐢ㄧ儹姣涘肪鎹備綇鍦嗗簳鐑х摱鑷蟲湁姘旀場浠庢按涓鍐掑嚭錛岀Щ鍘葷儹姣涘肪 (2)D (3)A (4)鍑忓皬錛涘炲ぇ錛3 |
3. 用如圖所示裝置,做噴泉實驗,該實驗可說明:
2 產生噴泉時,容器A里得大氣壓小於大氣壓
4 噴泉如能將水灌滿容器A,說明噴水前A容器是真空
正確。
4.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實驗現象(如圖),其產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1)圖Ⅰ為化學教學中所用的噴泉實驗裝置
(1)該裝置中形成噴泉的條件是燒瓶中的氣壓變小;
A、HCl易溶於H2O,所以能使燒瓶中的氣體迅速減小,能形成噴泉,故A不選;
B、O2不易溶於H2O,所以不能使燒瓶中的氣體減小,不能形成噴泉,故B選;
C、S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應,能導致燒瓶中的氣體減小,所以能形成噴泉,故C不選;
D、C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應,能導致燒瓶中的氣體減小,所以能形成噴泉,故D不選;
故答案為:B;
(2)圖Ⅱ是在錐形瓶中加入的物質能導致錐形瓶中氣壓變大才能形成噴泉;
A、CaCO3與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阻止反應進一步發生,生成二氧化碳比較少,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化不大,不能形成噴泉,故A錯誤;
B、稀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不生成氣體,不能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故B錯誤;
C、鋅與稀鹽酸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所以能形成噴泉,故C正確;
D、NaCl與稀HNO3反應不生成氣體,不能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3)圖Ⅰ和圖Ⅱ兩套裝置,均產生壓強差,形成噴泉,圖Ⅰ是減小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而圖Ⅱ是增大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
故答案為:圖Ⅰ是減小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使其小於大氣壓,而圖Ⅱ是增大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使其大於大氣壓;
(4)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的原理與圖Ⅱ原理相似,故答案為:圖Ⅱ.
5. 大氣壓對許多物理實驗和化學實驗有著重要影響。下圖是噴泉實驗的裝置圖(圖中夾持裝置均已略去)。 (1
(1)2NH 4 Cl+Ca(OH) 2
![]() (3)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專,然後打開屬止水夾氨極易溶於水,使燒瓶內壓力減小,與外界形成壓力差 (4)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熱燒瓶,趕出玻璃管中的空氣,關閉止水夾;待燒瓶冷卻後,再打開止水夾即可。 6. 如圖示的裝置做「噴泉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說明:①容器A里的氣壓大於大氣壓 ②容器A里的氣壓小於大氣壓 第四點的解釋依據是根據大氣壓力的「托里拆利實驗」中,大氣壓強可內以將水銀柱維持在容760mm的高度,相當於10m高的水柱高度,也就是說如圖 在一個大氣壓力的情況下,上部真空的托里拆利管水銀柱高度高出液面可以達到760mm,而換作水柱時液面高度在10米以上才能出現真空空間,所以,在實驗中A球高度不可能達到距水面如此高度時,若能被充滿水,說明內部原來就不存在任何空氣,即處於完全真空狀態。 7. 如圖是實驗室進行氨溶於水的噴泉實驗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說明氨氣是一種極易
與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噴泉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龍蝦塘排水裝置設計圖
瀏覽:423
健身房哪些器材能讓腿變瘦
瀏覽:849
華碩主板如何找到機械硬碟
瀏覽:289
空調一直不製冷是什麼回事
瀏覽:852
上下控制的閥門叫什麼
瀏覽:32
賣饅頭需要准備什麼設備
瀏覽:127
實驗室稱重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513
五金件常見的外觀缺陷
瀏覽:234
歐洲卡車模擬2怎麼顯示儀表數據
瀏覽:278
游泳池設備用房有哪些
瀏覽:705
地下燃氣管道的閥門井是什麼
瀏覽:467
國內有核級資質的閥門廠
瀏覽:561
汽車儀表charge是什麼
瀏覽:383
安放飯勺的裝置設計
瀏覽:826
為什麼電熱水器和閥門不能直接用軟管連接
瀏覽:645
鍛煉手臂有哪些器材
瀏覽:884
建築設計和裝置藝術
瀏覽:494
廚房雙門冰箱不製冷怎麼辦
瀏覽:386
儀表盤鎖燈亮什麼意思
瀏覽:149
有什麼探測鉻金屬超標的儀器嗎
瀏覽: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