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泳和電鍍的區別是什麼
帶電顆粒在電場作用下,向著與其電性相反的電極移動,稱為電泳。利用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移動速度不同而達到分離的技術稱為電泳技術。
電鍍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或其它材料製件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從嘩察塌而起到防止金屬氧化(如銹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硫酸銅等)及增進美觀等作用。不少硬幣的外層亦為電鍍。
電鍍液有六個要素:主鹽、附加鹽、絡合劑、緩沖劑、陽極活化劑和添加劑。
電鍍原理包含四個方面:電鍍液、電鍍反應、電極與反應原理、金屬的電沉積過程。
電鍍反應中的電化學反應:下圖是電鍍裝置示意圖,被鍍的零件為陰極,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金屬陽極與直流電源的正極聯結,陽極與陰均浸入鍍液中。當在陰亂圓陽兩極間施加一定電位時,則在陰極發生如下反應:從鍍液內部擴散到電極和鍍液界面的金屬離子Mn+從陰極上獲得n個電子,還原成金屬M。另一方面,在陽極則發生與陰極完全相反的反應,即陽極界面上發生金屬M的溶解,釋放n個電子生成金屬離子Mn+。
應用領域:
電泳已日益廣泛地應用於分析化學、生物化學、臨床化學、沒嫌毒劑學、葯理學、免疫學、微生物學、食品化學等各個領域。在直流電場中,帶電粒子向帶符號相反的電極移動的現象稱為電泳。
電鍍工藝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各種領域。
第一防護裝飾領域。我們日常用的很多金屬件表面都具有美麗的外觀,都是在其表面鍍上了一層或多層金屬或合金。比如我們買的衛浴水龍頭、門把手,大多數是經過電鍍銅/鎳/鉻鍍層的;我們佩戴的人造首飾,大多是電鍍仿金、金、銀等金屬鍍層或者鋁陽極氧化。這些鍍層主要起到一個裝飾的效果,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防護性能。
第二防腐領域。這些產品主要是使用環境較差,強調產品的耐腐蝕性;工業、戶外用途為主。如鍍鋅板就是在鐵板上鍍一層鋅,提高鐵板的抗腐蝕能力;還有就是電鍍鉻,也是應用很廣的耐腐蝕鍍層,如過去老自行車的輪子鋼圈就是這種工藝;還有化學鍍鎳、陽極氧化等。
第三提升性能方面。有一些材料沒有特殊性能,通過電鍍在材料表明形成一層具備該性能的鍍層,這樣這些材料就有了這種特殊性能。比如我們知道,塑料是不導電的,但是有些特殊的要求需要塑料導電,於是就利用特殊工藝在塑料表面鍍上一層導電金屬,這樣塑料就具備了導電性能了。
Ⅱ 什麼叫電泳,電泳主要用來做什麼
帶電顆粒在電場作用下,向著與其電性相反的電極移動,稱為電泳(electrophoresis, EP)。利用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移動速度不同而達到分離的技術稱為電泳技術。
1807年,由俄國莫斯科大學的斐迪南·弗雷德里克·羅伊斯(Ferdinand Frederic Reuss)最早發現。
1936年瑞典學者A.W.K.蒂塞利烏斯設計製造了移動界面電泳儀 ,分離了馬血清白蛋白的3種球蛋白,創建了電泳技術。
電泳應用:
1、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可用做蛋白質純度的鑒定。
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同時具有電荷效應和分子篩效應,可以將分子大小相同而帶不同數量電荷的物質分離開,並且還可以將帶相同數量電荷而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質分離開。
其解析度遠遠高於一般層析方法和電泳方法,可以檢出10-9~10-12g的樣品,且重復性好,沒有電滲作用.
2、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可測定蛋白質分子量。
3、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可用於蛋白質定量。
電泳後的凝膠經凝膠掃描儀掃描,從而給出定量的結果.凝膠掃描儀主要用於對樣品單向電泳後的區帶和雙向電泳後的斑點進行掃描。
4、電泳可用於檢查蛋白質制劑的純度,分析蛋白質混合物的組分。
電泳基本原理: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多糖等大多都有陽離子和陰離子基團,稱為兩性離子。常以顆粒分散在溶液中,它們的靜電荷取決於介質的H+濃度或與其他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在電場中,帶電顆粒向陰極或陽極遷移,遷移的方向取決於它們帶電的符號,這種遷移現象即所謂電泳。
如果把生物大分子的膠體溶液放在一個沒有干擾的電場中,使顆粒具有恆定遷移速率的驅動力來自於顆粒上的有效電荷Q和電位梯度E。它們與介質的摩擦阻力f抗衡。在自由溶液中這種抗衡服從Stokes定律。
這里v是在介質粘度為η中半徑為r的顆粒的移動速度。但在凝膠中,這種抗衡並不完全符合Stokes定律。F取決於介質中的其他因子,如凝膠厚度,顆粒大小,甚至介質的內滲等。
電泳遷移率(mbility)m規定為在電位梯度E的影響下,顆粒在時間t中的遷移距離d。
遷移率的不同提供了從混合物中分離物質的基礎,遷移距離正比於遷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