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為了測定風速的大小小明設計了四種裝置如圖所示

為了測定風速的大小小明設計了四種裝置如圖所示

發布時間:2024-03-22 17:17:16

『壹』 為了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兩端開口的U形管中有適量的水,U

(1)小明用電吹風機從左側管口吹風,左側的液面將升高,出現這種現象的專原因是:流體中流速屬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如果要使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變大,小明應增大電吹風機的風速,以進一步減小左側的壓強;
(2)A、龍卷風可以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風告訴刮過,周圍空氣壓強減小,外面壓強大,就會把物體捲入其中;
B、地鐵、火車站的站台設置安全線,就是為了防止火車車速過快,周圍空氣壓強減小,把人壓入車底;
C、當房間前後兩面窗戶都打開時,屋內空氣流速加快,壓強減小,而衣櫃內的壓強較大,內外壓強差就會把衣櫃打開;
D、直升飛機懸停在空中,利用的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故選D.
故答案為:(1)左;小;增大;(2)D.

『貳』 物理選擇說理題

1.關於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C.

「長嘯一聲,山鳴谷應」是指次聲波傳 播很遠

D.

「隔牆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

考點:

聲音的傳播條件;超聲波與次聲波;響度;音色。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1)由於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不同,所以音色是辨別聲音的最主要的特徵.

(2)振幅的大小影響聲音響度的大小.

(3)次聲波是指振動頻率在20Hz以下的聲音,人耳是聽不到的.

(4)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

解答:

解:A、我們能「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因為不同的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A錯誤;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響度的大小,故B錯誤;

C、次聲波是我們的耳朵所聽不到的聲音,故C錯誤;

D、「隔牆有耳」說明固體可以傳播聲音,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全面,有聲音的傳播、聲音的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等知識點.基礎性題目,難度不大.

2.下列對物理量的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A.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B.

課桌的質量約為200g

C.

房間的門高約2m

D.

日光燈的額定電壓為40V

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質量的估測;長度的估測;電功率。

專題:

估算題。

分析:

根據自己平時的觀察和對生活常識的了解,分別作出判斷.

解答:

解:

A 人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10m/s接近百米世界記錄.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B 一隻蘋果的質量在200g左右,一張課桌的質量應該在20kg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C 正常成年人的身高在1.7m左右,門的高度更大一些,在2m左右.此選項符合實際;

D 日光燈的額定電壓為220V,額定功率為40W.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故選C.

點評:

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需要憑借生活經驗、需要簡單的計算;物理學中,對 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

3.下列常見的交通警示語中,與慣性無關的是()

A.

酒後不駕車

B.

駕車須系安全帶

C.

行車保持一定車距

D.

雨後路滑,減速慢行

考點:

慣性。[來源:學§科亂伍喊§網Z§X§X§K]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解答本題要掌握: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慣性,但也要注意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

解答:

解:A、人喝酒後反應就會遲鈍,駕車時容易造成事故,與慣性無關,符合題意;

B、車如果剎車時,人具有慣性,會保持原來 的速度向車窗沖去,故為了防止這種現象,人要系安全帶,與慣性有關,不符合題意;

C、汽車行駛過程如果緊急剎車,汽車由於慣性會繼續運動,所以要保持一定車距,與慣性有關,不符合題意;

D、當車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停車時,由於慣性車仍要向前運動,雨天,車與地面的摩擦力減小橘敏車就更不易停下來,所以要慢行,不合題意;

故選A.

點評:

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掌握慣性的知識,並要分析在具體事例中的作用.

4.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一種碳纖維產品,各項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 密度是鋼的四分之一,強度是鋼的十倍.它最適合用於製作()

A.

汽車的底盤

B.

產品包裝盒

C.

打夯的重錘

D.

航空器部件

考點:

物質的物理特徵。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碳纖維產品其密度是鋼的四分之一,在同體積的情況下質量較輕.強度是鋼的十倍耐磨,不易折斷.航空器部件就需要用這樣的材料製成.

解答:

解:A、汽車的底盤 和C、打夯的重錘都是由鋼鐵製成的,故不合題意.

B、產品包裝盒有的是由鋼鐵製成,有的是由泡沫塑料製成的,故不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物質的物理特嘩野性:強度和密度.要熟記這些新材料的特性和運用,解題時要認真辨別,注意它們在某些特別場合的運用.

5.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應進行的操作是()

A.

沿ON向後轉動板A

B.

沿ON向後轉動板B

C.

改變入射光線與ON的夾角

D.

改變反射光線與ON的夾角

考點:

光的反射定律。

專題:

實驗題。

分析:

首先要搞清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知道實驗中的操作方法.要研究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我們可以以法線為軸線轉動光屏,通過現象進行判斷.

解答:

解:

A、沿ON向後轉動板A,看不到入射光線,不能研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 一平面內,不符合題意.

B、沿ON向後轉動板B,這樣板B與ON和A不在同一個平面內,這樣就可以研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符合題意.

C、改變入射光線與ON的夾角,只是改變了入射角的大小,板A、B和ON仍在一個平面內,不能研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不符合題意.

D、改變反射光線與ON的夾角,只是改變了反射角的大小,板A、B和ON仍在一個平面內,不能研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中三線之間的關系: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在實驗中是通過折動光屏看是否能在光屏上找到反射光線的方法來進行研究的.

6.關於物理器材的使用或說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在稱量質量的過程中,可以調節天平平衡螺母

B.

滑動變阻器銘牌上的電阻值指的是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大小

C.

電能表是測量電功或記錄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儀表

D.

使用測電筆(也稱試電筆)辨別火線時,手不能接觸測電筆尾部的金屬電極

考點:

電能表參數的理解與電能的求法;測電筆的使用。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根據對滑動變阻器、電能表、測電筆、天平使用注意事項,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的了解分析答題.

解答:

解:A、天平在測量前要調節平衡螺母使之平衡,在測量質量過程中調節平衡不能通過調節平衡螺母進行,應通過移動游碼來調節平衡,故A錯誤.

B、滑動變阻器銘牌上的電阻值指的是滑動變阻器連的最大電阻,故B錯誤.

C、電能表是測量電功或記錄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儀表,故C正確.

D、使用測電筆(也稱試電筆)辨別火線時,手要接觸測電筆尾部的金屬電極,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用實驗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項、工作原理、使用的注意事項,這是我們平時應了解與注意的事項,屬於基礎知識,要注意掌握.

7.如圖所示,小明從滑梯上下滑,在這一過程中,他的()

A.

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

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C.

機械能保持不變

D.

機械能一定減少

考點:

能量轉化的現象;機械能。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勻速下滑時,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下降,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下滑時,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 為內能.

解答:

解:小明在勻速下滑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的決定因素是質量和速度.這兩個物理量都不變,所以動能不變;下滑說明高度下降,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等於動能加勢能,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小,所以機械能減小.所以小明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下滑時,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他的內能增加.

故選D.

點評:

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要知道各能量跟哪些因素有關,根據各因素的變化情況分析能量的變化情況.

8.小明在仔細觀察如圖甲所示的微型電扇結構之後,設想利用微型電扇和電流表製成簡易風速計:當風吹動風扇葉片時,電流表指針偏轉,且風速越大,電流表示數也越大,圖示乙實驗中,能說明簡易風速計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考 點:

電磁感應。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由題意可得,當風葉轉動時,會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大小,因此風速計的原理是利用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使電路中產生感應電流.分別分析各圖的原理,選出符合題意的即可.

解答:

解:A、是電磁感應實驗,即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電路中產生感應電流,與風速計的原理相同,符合題意;

該圖是內燃機的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不合題意;

B、是探究電磁鐵磁性的強弱與電流大小的關系,不合題意.

C、是探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實驗,不合題意;

D、是奧斯特實驗,說明了電流的磁效應原理.

故選A.

點評:

明確圖中的實驗原理,根據題中信息可知風速計屬於電磁感應現象,然後找出與風速計原理相同的選項.

9. 2011年11月3日,我國研製的「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官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距離地球343km的軌道上實現自動對接,如圖所示是對接時的情景,以下有關對接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對接時,「神舟八號」相對「天宮一號」的速度很小

B.

對接後,「神舟八號」相對「天官一號」是靜止的

C.

對接後,它們做圓周運動,不受外力作用

D.

對接時的圖片是通過電磁波傳播的

[來源:Zxxk.Com]

考點: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1)兩個高速飛行的航天器在對接時,必須保持相對速度很小,對接後一起運動,其相對位置不再發生變化,是相對靜止的;

(2)圓周運動是一個運動方向不斷改變的運動,因此,需要有力的作用,才能實現方向的改變.航空天器與地面進行通訊是依靠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

解答:

解:A、對接時,兩個航天器之間必須保持相對較小的運動速度,這樣才能便於操作,故正確;

B、對接後,兩個航天器的相對位置不變,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一起飛行,因此是相對靜止的,故正確;

C、對接後,兩航天器做圓周運動,說明其方向在不斷改變,因此,必須有力的作用,故該選項說法錯誤;

D、航天器通過電磁波實現與地面的通訊聯絡,故正確.

故選C.

點評:

以最新的科技成果為研究對象,考查了物體間的相對運動與靜止,力與物體運動的關系,以及電磁波在航天通訊中的應用,有一定的綜合性,但難度不大.

1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對桌面有壓力,下列有關「茶杯對桌面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於茶杯發生形變而產生的

B.

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

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就是重力

D.

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於桌面發生形變而產生的

考點:

彈力;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A壓力是從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命名的,彈力是從力的性質命名的,壓力是彈力的一種.根據彈力的產生: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可以確定該選擇項的正誤.

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施加這種作用的是施力物體,承受這種作用的是受力物體.由此可以確定該選擇項的正誤.

C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若在豎直方向上不再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其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等於其重力,但兩者不是同一個力.可以從兩個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去分析.

D從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入手結合彈力的產生可以確定該選擇項的正誤.

解答:

解:A、當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時,由於桌面對茶杯施加了一個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發生微小的彈性形變,從而使茶杯對桌面產生了向下的彈力,即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故A正確.

B、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茶杯對桌面施加了一個作用,故施力物體是茶杯,受力物體是桌面.故B錯誤.

C、茶杯對桌面的壓力,的施力物體是茶杯,受力物體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茶杯.兩個力的施力物體和施力物體都不相同,所以這兩個力不是同一個力,但兩者大小相等.故C錯誤.

D、根據A的分析可知D是錯誤的.

故選A.

點評:

(1)此題考查了彈力的產生、壓力與重力的區別、力的定義等知識點.

(2)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於物體的重力,但壓力永遠不會是重力.

(3)哪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加了壓力,該物體就發生了彈性形變.

11.小明房間門口裝有開關S1,床頭裝有開關S2,這兩個開關都能單獨控制房間里的吊燈.以下電路圖能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A.

B.

C.

D.

考點:

電路圖設計。

專題:

圖析法。

分析:

根據選項逐一分析,找到符合「這兩個開關部能單獨控制房間里的吊燈」這一條件的選項.

解答:

解:A、兩開關串聯,只與當兩開關同時閉合時吊燈才發光,不符合題意;

B、兩開關並聯,各自開關可以控制吊燈,但不能相互控制,不符合題意;

C、S1和S2為單刀雙擲開關,S1向右擲時燈泡不發光,S1向左擲時燈泡發光;S2向右擲時燈泡發光,S2向左擲時燈泡不發光,任意一個開關都可以開燈、關燈,符合題意;

D、當兩開關都向左時,會出現電源短路,不符合安全用的原則,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

(1)注意題目要求,任意一個開關都能控制燈泡的亮滅,不是指兩個開關並聯;

(2)弄清單刀雙擲開關的使用,以及在電路中的連接方式,當閘刀擲向某個方向時,電路的連接情況.

12.學習了功率的知識後,小明和幾位同學准備開展「比一比誰的功率大」的活動,他們設計了三套方案:①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用的時間和爬樓的高度,算出爬樓的功率並進行比較;②控制爬樓的時間相同,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的高度,算出爬樓做的功並進行比較;③控制爬樓的高度相同,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的時間,算出體重和時間的比值並進行比較,可行的是()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都可以

考點:

功率的測量實驗。

專題:

應用題;實驗題。

分析:

要比較功率的大小,有三種方法:

①做功時間一定,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功率大;

②做功的多少一定,做功時間短的,功率大;

③分別測出功率,進行比較.

比較功率不一定必須測出功率.

解答:

解:爬樓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功率P= = = ,

①測出各自的體重、爬樓時間和爬樓的高度,根據P= 求出功率,直接比較功率的大小;

②制爬樓的時間相同,測出各自的體重m和爬樓的高度h,若mgh越大,功率就越大;

③控制爬樓高度相同,測出各自的體重m和爬樓時間t,若 的比值越大,功率就越大;

所以三種方法都是可以的.

故選D.

點評:

功率的公式是這一實驗的原理,因此要從公式入手,找出需要測量的量,同時要注意不變的量和對應比較功率的方法.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

13.在用調節好的天平測石塊質量時,若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的質量、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石塊的質量為47.4g.在用電流表測某電路中電流時,若指針如圖乙所示,則電流為0.24A.

考點:

天平的使用;電流表的讀數方法。

專題:

定性思想。

分析:

(1)物體的質量等於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

(2)電流表的讀數:確定使用的量程,確定每一個大格和每一個小格各代表多少.

解答:

解:(1)石塊的質量:m=砝碼在質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20g+20g+5g+2.4g=47.4g.

(2)電流表使用的0~0.6A量程,每一個大格代表0.2A,每一個小格代表0.02A,電流為0.24A.

故答案為:47.4;0.24.

點評:

本題考查了天平的讀數和電流表的讀數方法,測量工具的正確使用和正確讀數經常考查,一定要熟練掌握.

14.汽車散熱器常用水作為冷卻劑,這是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的性質;當汽車散熱器散熱時,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了水的內能.

考點:

水的比熱容的特點及應用;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

專題:

簡答題。

分析:

(1)水的比熱容大,說明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

(2)改變內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熱傳遞.

解答:

解:

(1)水的比熱容最大,和其它物質比較,降低相同溫度吸收熱量多,所以汽車散熱器常用水作為冷卻劑;

(2)散熱時,在發動機和水之間發生了熱傳遞,改變了發動機的內能,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的.

故答案為:比熱容;熱傳遞.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在生活中的應用、改變內能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15.某小區樓道設有多功能電子門鈴,此裝置可以通過其內置攝像鏡頭來識別來訪者,該攝像鏡頭相當於凸透鏡,經攝像鏡頭所成的是倒立(選填「正立」或「倒立」)、縮小(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若鏡頭的焦距為l0cm,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鏡頭的距離應大於20cm.

考點:

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凸透鏡成像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於照相機和攝像頭.

解答:

解:攝像頭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攝像頭是根據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來工作的.

鏡頭的焦距是10cm,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鏡頭的距離應大於鏡頭的二倍焦距20cm.

故答案為:倒立;縮小;20.

點評:

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是凸透鏡成像習題的重要依據,一定要熟練掌握: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於照相機和攝像頭.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於幻燈機和投影儀.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於放大鏡和老花鏡.

16.各種原子都有相似的結構,根據盧瑟福 原子結構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原子核周圍帶負電的電子繞核運動.

考點:

原子結構、元電荷與帶電情況。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解決本題應掌握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為:原子是原子核及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解答:

解: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原子是由位於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繞原子核做圓周運動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故答案為:質子,電子.

點評:

本題考查了原子的結構,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屬於識記性內容,比較簡單.

17.地溝油中含有雜質及有毒物質,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應該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為了驗證這種猜想,小明找到質量為0.46kg的地溝油,測出其體積為0.5L,該地溝油的密度是0.92×103kg/m3;能否用密度這一指標來鑒別地溝油,請說明理由不能.地溝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范圍之內.(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約為0.91×103 kg/m3~0.93×103 kg/m3

考點:

密度的計算。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1)知道地溝油的質量和體積,利用密度公式ρ= 求地溝油的密度;

(2)和正常食用油密度大小范圍比較得出答案.

解答:

解:

(1)地溝油的體積:

V=0.5升=5×1043

地溝油的密度:

ρ= ,

=

=0.92×103千克/米3

(2)∵地溝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密度范圍之內,

∴不能用密度這一指標來鑒別地溝油.

答:該地溝油的密度為0.92×103千克/米3,因為在正常食用油密度范圍之內,不能用密度這一指標來鑒別地溝油.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地溝油、劣質油,不能通過密度大小與正常食用油比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18.小明發現,在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碘的升華實驗時,很容易造成碘的 熔化.針對上述不足,小明與他的同學們討論後將實驗進行改進:將裝有固態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氣產生,並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實驗表明在碘升華和熔化時需要吸收熱量.是什麼因素影響碘的升華或熔化,你的猜想是碘的溫度

考點:

生活中的升華現象;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解決此題需掌握:物體由固態變為氣態叫升華;物體由氣態變為固態叫凝華;在物態變化的六個過程中,熔化、汽化和升華過程都需要吸收熱量,凝固、液化和凝華過程都需要放出熱量.聯系生活中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即可解答此題.

解答:

解:碘由固態變為碘蒸氣,是升華現象,需要吸收熱量;碘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板會放出熱量直接變成固態的碘,這是凝華現象.可見溫度對碘的升華和凝華有影響.

故答案為:吸收;碘的溫度;

點評:

此類題目是考查學生對物態變化過程及其吸熱和放熱情況的理解.熟練掌握物態變化過程是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

19.如圖所示是列車上常用的手推車,車內貨物均勻擺放.車前行時,需經過障礙物.當車的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下按扶把,這時手推車可以視為杠桿,若手推車和貨物總重200N,動力臂和阻力臂之比為2:3,則服務員作用在扶把上的動力為300N.當後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豎直向上提扶把,這時支點是B(選填「A」、「B」或「C」)點,這種情況下,手推車可以視為省力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

考點:

杠桿的平衡分析法及其應用;杠桿的分類。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1)知道手推車和貨物總重(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關系,利用杠桿平衡條件求作用在扶把上的動力;

(2)支點是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判斷支點就要看杠桿繞著哪個點轉動;結合圖片和生活經驗,確定手推車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於哪種類型的杠桿.

解答:

解:

(1)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

FL=GL

∵G=200N,L:L=2:3,

∴F= G= ×200N=300N;

(2)當小推車後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上提扶把,車體是繞著B點轉動的,故B點就是支點.

因為貨物在車內擺放均勻,重心就在車箱的中心,重力是阻力,人對車的力作用在車把上,方向向上,所以手推車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故答案為:300;B;省力.

點評:

本題考查了杠桿的支點概念、杠桿的分類和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注意:在判斷支點時就要看杠桿繞著哪個點轉動.在判斷杠桿的類型時,要先判斷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

20.為比較酒精和碎紙片這兩種燃料的熱值,小明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他將一定質量的酒精和碎紙片分別放入兩個燃燒皿中,點燃它們,分別給裝有質量相等的水的兩個相 同燒杯加熱,直至酒精和碎紙片完全燃燒.

(1)小明設計了一張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其中①②兩項內容漏寫了,請你幫他補充完 整.

(2)實驗後小明根據實驗數據利用公式Q=cm△t算出了水吸收的熱量,結合「10g酒精」這一數據,算出了酒精的熱值,算出的酒精熱值是否可靠,請說明理由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不能被水全部吸收

溫度

燃 料

加熱前水溫/℃

加熱後的水溫/

10g酒精

10克碎紙片

考點:

燃料的熱值;熱量的計算。

專題:

實驗題。

分析:

解答此題要運用控制變數的思想;還要考慮實驗存在的誤差等;明確熱值的概念﹣﹣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

解答:

解:(1)①需要記錄加熱前後水的溫度,用來計算水吸收的熱量;

②根據控制變數法的思想,酒精和碎紙片的質量必須相等;

(2)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不能被水全部吸收,故算出的酒精熱值要小於真實值;

故答案為:(1)①加熱後的水溫/℃;②10克碎紙片;

(2)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不能被水全部吸收.

點評:

明確此實驗的依據﹣﹣控制變數法、水吸收的熱量代表了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可解答此題.

『叄』 如圖所示為小明同學設計的「風力測試儀」。o為轉動軸,p為金屬球,op為金屬桿,a

(1)因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在電路中相當於斷路,
所以,滑片的移動不能改變電路中的電流,但可以改變電壓表所測電阻的阻值,
當風力變化時,電路中的總電阻不變,電路中的電流不變,燈泡的實際功率不變,而電壓表的示數變化,
所以,該裝置通過觀察電壓表的示數來判斷風力的大小;
(2)無風時,電壓表被短路,示數為0V;
(3)由(1)的分析可知,滑片的移動不能改變電路中的電阻,即電路中的電流不變,
所以,不能在電路中串聯接入一個電流表,通過觀察電流表的示數來判斷風力的大小.
答:(1)電壓表的示數;
(2)無風時,電壓表被短路,示數為0V;
(3)不行,因為電路中電流大小不變.

『肆』 小明自製了一種測定風速的裝置,如圖.其中風速表由電壓表改裝而成,R為定值電阻,R1為滑動變阻器,「T」

當風速變大時,活塞上方氣壓變小,活塞向上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變大;
由U=IR可知,定值電阻兩端電壓變大,即電壓表(風速表)示數變大.
故答案為:上;大.

『伍』 為了測定風速的大小,小明設計了四種裝置,如圖所示.圖中探頭、金屬桿和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相連,可上下

A、當風速增大時,彈簧被壓縮,滑片下移,而不是上移,故與題干要求不符,故A錯誤;
B、當風速增大時,彈簧被壓縮,滑片下移,即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根據串聯電路分壓的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變大,則定值電阻兩端電壓減小,即電壓表示數變小,故B錯誤;
C、當風速增大時,彈簧被拉伸,滑片上移,即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小,根據串聯電路分壓的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變小,即電壓表示數變下小,故C錯誤;
D、當風速增大時,彈簧被拉伸,滑片上移,即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小,根據串聯電路分壓的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變小,則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增大,即電壓表示數變大,故D正確.
故選D.

閱讀全文

與為了測定風速的大小小明設計了四種裝置如圖所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佛山電動工具繞線機 瀏覽:494
消防器材哪裡賣的有 瀏覽:120
途觀輪胎被扎補胎後怎麼消除儀表 瀏覽:681
簡述車輛懸掛裝置的作用 瀏覽:942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技術規程 瀏覽:379
選擇閥門壓力主要依據是什麼 瀏覽:284
廣松空調製冷怎麼樣 瀏覽:448
pp加工設備多少錢 瀏覽:472
qq設備鎖密保手機是什麼 瀏覽:135
鑽豹125儀表盤怎麼拆 瀏覽:85
自動加葯裝置排污時間 瀏覽:998
天然氣閥門井可以在道路上嗎 瀏覽:248
機場應急設備有哪些 瀏覽:591
空調全自動加葯裝置手冊 瀏覽:872
adb連接多個設備怎麼操作 瀏覽:601
悅動換儀表盤大概多少錢 瀏覽:201
製冷系統中oc是什麼的簡稱 瀏覽:122
方向柱上的軸承怎麼取下來 瀏覽:652
在街邊賣甜品小吃需要買什麼設備 瀏覽:235
閥門中dg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