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晷是什麼,有什麼作用,什麼意義
日晷是古代計時儀器。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現代的「日晷」指的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
作用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表)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
意義: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1)日晷的裝置是什麼它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在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不斷地改變著:
第一是影子的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變。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段嫌缺子在東方。從原理上來說,根據影子的長度或方向都可以計時,但根據影子的方向來計時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計時。
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擺放角度、使用地區的不同,日晷可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種,應用范圍也不盡相同。
按晷面的擺放角度,可分為:地平式、垂直式、赤道式。
由於日晷的產生是從觀察陽光下豎直物體影子的方向變化而開始的,因此最早的日晷可能握辯是地平式日晷。但它必須在使用其他計時工具進行精確計時的條件下,根據表影隨時間變化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刻劃,這顯然是不方便的,但如果採用均勻刻劃的方法又會帶來相當大的計時誤者鄭差。
這是地平式日晷重大的缺陷。地平日晷製造容易,安裝簡便,除了把它作為一般的測時工具外,常常在城市廣場、花園、道路、小區、寺堂、學校、碼頭和游覽點等都可看到它的蹤影,顯得非常別致和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