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一重工汽車泵電子水平儀怎麼調使車更水平
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1 頁 共 11 頁 混凝土輸送泵車系列使用說明書 三一重工 混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2 頁 共 11 頁 混凝土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一節 操作人員及維修人員的資格 一持有認可的資格證書,接受過專職培訓並已被證明具備操作能力的人才能操作泵車 二隻有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售後服務人員才能維修泵車 第二節 1 本設備是可以在公路上行駛的工程機械,是根據中國道路交通法和建築機械管理法的有 關規定設計製造的,並獲得了有關部門頒發的性能及形式認可證書,用戶不論任何理由都 不得擅自對泵車外形及系統進行更改,包括更改安全壓力、運行速度設定;改用大直徑輸 送管或增加輸送管壁厚;更改控製程序或線路;對臂架及支腿的更改等等。否則由此應起 的後果本公司概不負責。 2 泵車只能用於混凝土的輸送,除此以外的任何用途(比如起吊重物)都是危險和不允許 的。3 處混凝土外,不得泵送密度大於2.4Kg/L 的物質。 4 搭載備用管等配件行駛時,載重和高寬,長,都不允許超過道路交通法規定的指標。橫 穿地下通道、橋梁、隧道或高空管道、高空電纜時,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空間和距離。 5 行駛速度不允許超過泵車技術數據表中最大速度,否則由傾翻的危險。 6 上路行駛前必須確定臂架和支腿已經完全收攏並已固定,否則不得上路行駛。 7 混凝土泵車的重心較高,轉彎時需減速以防傾翻 8 不可隨意加大砼輸送管的直徑。末端軟管的長度不可超過 3 米,作業時需注意防止軟管 折 彎堵賽,末端軟管也不能末入混凝土中,否則容易引起管線內壓力增大發生事故。 9 不允許拆除設備上的任何保護裝置,在確認料斗篩網已關閉前不得進行作業 10 泵車運行時不可將手伸進料斗、攪拌裝置、水箱內。作業臨時停止時一定要關閉發動機, 按下急停按鈕 11 泵車進入施工現場展開支腿前,應拉下手剎,並用輪擋固定車輪。澆灌混凝土時,所有 支腿應完全展開到位後才能操作臂架按泵車的操作與使用中規定的順序進行展開。車體須 保持水平狀態,前後、左右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小於3 度。且必須將臂架收攏放於臂架主 支撐上後才能收支腿。 12 移動臂架和展開支腿前,應檢查周圍是否有障礙物。要防止臂架或支腿觸及建築物或其 它障礙物。當操作員所在位置不能觀察到整個作業區或不能准確判定泵車外伸部與相鄰物 體之間距離時,應配引導員指揮。 13 按下遙控器上「緊急停止按鈕」後重新復位時,臂架、支腿和混凝土泵送裝置的所有操 作桿和開關都應置於中立位置。 14 在有電線的地方須小心操作,注意與電線保持適當距離,否則在泵車及附近或與它連接 物(遙控裝置、末端軟管等)上作業的所有人員都有致命的危險。當高壓火花出現時,設 備下及周圍就形成一個「高壓漏斗區」。隨著你離開中心,這種電壓就會減弱。往漏斗區里 每走一步都是危險的!如果你跨過不同的電壓區(跨步電壓)電位差產生的電流就會流過 人體。 15 泵車體距電線最小安全距離見下表 16 橫穿高壓線,哪怕只有接近都會跳火花,並且會使泵車和周圍區域遭到電擊。如出現火 花放電現象,不要慌,要保持鎮靜,不要移動(跨步電壓),不要碰其它東西,讓區外的人 不要接近你,會有跨步電壓。並想辦法離開電纜。 17 如果你在不能保證最小安全距離的空中電纜的周圍區域作業時,應請供電人員終止向該 空中電纜供電以確保安全。 混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3 頁 共 11 頁 18 如果泵車觸到了電線,應當採取的措施是: 不要離開駕駛室 條件允許時把泵車開出危險區 警告其它人員不要靠近或接觸泵車 通知供電專業人員切斷電源 19 安裝支腿前須確認地基支承能力是否足夠,如地基不足以支承時,須在支腿底部加支承 板及輔助方木條後再安裝支腿。請參閱泵車的操作與使用有關條款。 20 支腿支承地面必須是水平的,支腿不能支承在空穴及坑、坡上。支腿底部應與路面邊緣 保持一定安全距離。操作細則請參閱泵車的操作與使用有關條款。 21 風速超過65Km/h 或有暴風雨、龍卷風的前兆時,應停止作業,收回臂架並復位固定。 22 使用泵車臂架澆灌混凝土時,只能使用低壓泵送。使用高壓泵送時應另設輸送管道。 23 在管線加壓狀態下不得拆卸管卡。作業中途需拆卸管卡是,應先進行 3——5 次反泵以 降低管線內壓力。 24 處理混凝土阻塞時,小心提防,混凝土可能瞬間噴射而出。 25 作業時切不可站在建築物的邊緣手握末端軟管。軟管或臂架的搖擺有可能導致操作人員 墜落發生人生事故。在建築物邊緣作業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引導 末端軟管。 26 操作人員必須配佩戴安全帽和其它必要的保護措施才能進入施工場地。 27 安裝支腿時,要防止身體被夾入支腿於其它物體之間 28 清潔輸送管時,盡可能將臂架展開以便海綿球容易通過。在海綿球未被吸入時加以小心, 此時管內殘余混凝土和海綿球有瞬間噴射造成人體傷害的可能。 29 泵啟動時可能引起末端軟管突然擺動而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啟動泵時人員不要進入 危險區—末端軟管可能搖擺觸及的區域。此區域的直徑是末端軟管長度的兩倍。 30 維修時應將泵車停在平坦地方,確保泵車不會發生意外的移動,同時應收攏臂架或適當 的支撐臂架,並關閉發動機。維修液壓系統時應先釋放蓄能器壓力。 31 需要在泵車上施電焊時產生的高壓可能會損壞遙控系統和有線控制系統的電子元件,因 此施焊前必須; 拆去所有連接到無線控制接收器的電線,用蓋子蓋住連接插座 從蓄電池上拆去正負極接頭 32、處理燃油,液壓油和其它功能性液體(制動液,蓄電池電解液)時,有燃燒爆炸的可 能,請遵守相關產品的安全規范。 33、出現穩定性降低的因素必須收攏臂架,排出後重新按要求支承,降低穩定性的因素包 括: 一、雨、雪水或其它水源引起的地面條件變化 二、支承腿一側地面下沉 三、支腿油缸有泄漏 34 如果臂架出現不正常的動作,就要立即按下急停按鈕。由專業維護人員查明原因並排除 後方可繼續使用。如果沒有先固定相應的臂架就打開臂架液壓鎖,有臂架下墜傷人的危險 35 不允許用壓縮空氣清洗管道及堵賽。不能用海水或含鹽水加入洗滌室及水箱。 36 泵車使用時,不得超越泵車臂架允許的作業范圍。(見泵車臂架允許的作業范圍警告牌 或見泵車的操作與使用相關條款) 第三節 需經常檢查和注意的安全要素 混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4 頁 共 11 頁 1 混凝土泵、砼輸送管和臂架的操作狀態應根據作業條件進行定期檢查,至少每年一次。 檢查由具有專業資格的人進行並將檢查認真記錄和保存。對危及安全隱患必須加以處理。 2 軟管安全鏈(繩)與臂架連接是否牢固 3 混凝土輸送管應每天進行敲打檢查管壁磨損情況,磨損嚴重的應進行更換。但不得在加 壓狀態下敲打管線。 4 檢查所有的緊固件(連接螺栓、銷子)是否松動 5 膠管的使用壽命不超過6 年(含保存時間),即使沒有發現可見損壞也應在規定的時限內 更換液壓膠管 6 再次銷售 如有再次銷售泵車的情況下,要注意以下事項: 要交給操作新手所有的關於泵車的資料(操作規程、維護、養護指南、圖表、泵車銘牌、 檢驗證書等)。沒有這些資料的情況下,泵車是不能再次銷售的 將再銷售情況報給三一重工可確保你們得到關於泵車改建或安全方面修改的資料 要告訴操作新手操作泵車的注意事項 第三章 泵車的操作與使用 一應用安全注意事項 1 泵車只能用於混凝土的輸送,除此以外的任何用途(比如起吊重物)都是危險的。 2 泵車臂架泵送混凝土的高度和距離都是經過嚴格計算和實驗確認的,任何在末端軟管後 續接管道或將末端軟管加長超過3m都是不允許的,由此產生的風險由操作者自己承擔 3 未經授權禁止對泵車進行可能影響到安全的修改,包括更改安全壓力、運行速度設定; 改用大直徑輸送管或增加輸送管壁厚,更改控製程序或線路。對臂架及支腿的更改等等 4 泵車操作人員必須配戴好安全帽,並遵守安全法規及工地上的安全規程 二支承安全注意事項 1 支承地面必須是水平的。否則有必要做一個水平支承表面。不能支承在空穴上。 2 泵車必須支承在堅實的地面上,若支腿最大壓力大於地面許用壓力,必須用支承板或輔 助方木來增大支承表面積。 3 泵車支承在坑、坡附近時,應保留足夠的安全間距 4 支承時,須保證整機處於水平狀態,整機前後左右水平最大偏角不超過3 度。 5 在展開或收攏支腿時,支腿旋轉的范圍內都是危險區域,人員在范圍內有可能被夾傷 6 支承時,所有支腿必須伸縮和展開到規定的位置(支腿與支耳上箭頭對齊,前支腿臂與 前支腿伸出臂箭頭對齊)否則有傾翻的危險 7 必須按要求支撐好支腿才能操作臂架,必須將臂架收攏放於臂架主支撐上後才能收支腿 8 出現穩定性降低的因素必須立即收攏臂架,排除後重新按要求支承,降低穩定性的因素 包括 雨、雪水或其它水源引起的地面條件變化 支撐腿一側地面下沉 支腿油缸有泄漏 混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5 頁 共 11 頁 三伸展臂架安全注意事項 1 只有確認泵車支腿已支承妥當後,才能操作臂架,操作臂架必須按照操作規程里說明的 順序進行 2 雷雨或惡劣天氣情況下,不能使用臂架。臂架不能在大於8 級風力的天氣中使用 3 操作臂架時,臂架的全部都應在操作者的視野內 4 在高壓線附近作業時要小心觸電的危險,應保證臂架與電線的安全距離 5 臂架下方是危險區域,可能有混凝土或其它零件掉落傷人 6 末端軟管規定的范圍內不得站人,泵車啟動泵送時不得引導末端軟管,它可能會擺動傷 人或噴射出混凝土引起事故 啟動泵時的危險區就是末端軟管擺動的周圍區域。區域直徑是末端軟管長度的兩倍。末端 軟管長度最大為3m,則危險區域直徑為6m. 7 切勿折彎末端軟管,末端軟管不能末入混凝土中。 8 如果臂架出現不正常的動作,就要立即按下急停按鈕。由專業人員查明原因並排除後方 可繼續使用。 四泵送及維護安全注意事項 1 泵車運轉時,不可打開料斗篩網、水箱蓋板等安全防護設施,不可將手伸進料斗,水箱 裡面或用手抓其它運動部件 2 泵送時,必須保證料斗內的混凝土在腳板軸的位置之上,防止因吸入氣體而引起的混凝 土噴射 3 堵管時,一定要先反泵釋放管道內的壓力,然後才能拆卸輸送管道。 4 只有當泵車在穩定的地面上放置好,並確保不會發生意外的移動時,才能進行維護修理 工作 5 只有臂架被收攏或可靠的支撐,發動機關閉並固定了支腿時,才可以進行維護和修理工 作 6 進行維護前必須先停機,並釋放蓄能器壓力 7 如果沒有先固定相應的臂架就打開臂架液壓鎖,有臂架下墜傷人的危險 第二節 啟動 1 試運行應在進入工作狀態之前進行。 2 檢查水、油、燃料液面位置,如需要則應加滿。(檢查液位時,應將泵車置於水平狀態進 行) 3 泵送機構水箱應時刻加滿水。即使有結冰的危險也應加滿 4 檢查分動油箱潤滑油是否在油位線以上,否則應及時加油。 5 檢查各連接螺栓及螺母是否松動 6 每周檢查一次分動箱聯結螺栓是否松動。接近開關是否正常。 7 檢查輸送管卡 是否松動和損壞 8 檢查易損件的磨損情況(眼鏡板、切割環、輸送管、砼活塞、攪拌器葉片的磨損 S 閥的 間隙檢查及調整) 9 檢查臂架、轉台、固定轉塔、支腿焊縫是否出現裂紋,是否出現永久變形 混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6 頁 共 11 頁 10 搖動手動潤滑脂泵,直到攪拌軸兩端、S 管小軸承座處溢脂為止。並用黃油槍,對臂架 及支腿等各軸加油潤滑。 11 對五十鈴地盤(CXZ81Q)37 米泵車,在變速空檔狀態下,啟動發動機。將行使和泵送 轉換按鈕轉換到泵送位置。再按下兩作業用輔助制動裝置按鈕。腳踩離合器,汽車變速器 掛五檔。此時,泵車即進入泵送狀態。 警告:一定要在柴油機怠速、離合器脫開的情況下進行行使和泵送的換檔操作。對五十鈴 地盤(CXZ81Q)37 米泵車,分動箱在泵送位置時,汽車變速器不能掛六檔,否則將會燒 壞主油泵。對配其它型號底盤的泵車,泵送位置時,汽車變速器只能掛傳動比為1:1 的檔 位 12 發動機與油泵正常運轉時,方可打開混凝土泵和攪拌器的開關,此時料斗的柵板應為關 閉狀態 13 當液壓油油溫低於15 攝氏度時,應進行預熱。 二45 米泵車五十鈴地盤PTO 操作說明 1 PTO 開關的作用 (1)42 米五十鈴地盤(型號:CTH—50T)為電噴發動機,它提供了兩個油門供用戶控制; 一個位於駕駛室內,腳踏式,供司機操作;另一個位於駕駛室外部後側橫樑上,金屬膜電 阻式,供上裝時使用。 (2)兩個油門通過駕駛室內的PTO 開關進行切換。 2 PTO 開關的使用 (1)正常情況下,未打開PTO 時,駕駛室內腳踏油門起作用 (2)滿足下列條件的情況下,打開PTO,儀表盤上PTO 指示燈亮,腳踏油門無效,切換 到外部油門: 拉上手剎,儀表盤上手剎指示燈亮 外部油門在初始位置 (3)打開PTO 後,在發動機轉速未降至怠速(600rpm)全關閉PTO,發動機立即降至怠 速,同時,其換到腳踏油門;如須再次切換到外部油門,必須手動將外部油門鋼絲繩放鬆 至初始位置 (4)在油泵位置時,作業前,必須先切換到外部油門,並通過踩腳踏油門無效的方法進行 確認 3 常見故障分析及其處理 故障現象 在油泵作業時,發動機不能升速 故障原因 (1) PTO 切換方法不正確 (2) 初次切換時,外部油門不在初始位置。 解決辦法: (1) 按照2 項中第2 項,正確操作PTO 開關; (2) 通過電控櫃上操作面板,手動放鬆鋼絲繩,將外部油門復位至初始位置 三 運轉功能檢查 1 在油缸的上死點,檢查 S 閥是否以正常速度和位置運轉。油缸到達上死點後,將會自動 換向。應在油缸的上死點,檢查兩擺閥缸中,其中一個擺閥缸是否正確到達排出口 2 泵車運轉後,如高壓過濾器發訊器處於紅色位置,則需更換濾芯 3 檢查各開關的開關功能 4 檢查臂架泵及主油泵、恆壓泵進油口閥門是否打開 混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7 頁 共 11 頁 5 檢查水泵是否正常 6 檢查泵車各輔助配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第三節 一 支腿操作 1 支腿操作前,須預先打開支腿掛鉤 2 左側支腿操作方法;在泵車左右兩側,各有一組(五個)支腿操作閥,控制支腿的展開、 收縮及升降,面對左側閥組,從左到右的秩序依次為: 前支腿升降操作手柄 前支腿伸縮操作手柄 前支腿展開操作手柄 後支腿展開操作手柄 後支腿升降操作手柄 操作時,一隻手扳動電鈕,同時另一隻手扳動相應的操作手柄,就能操作支腿動作。支腿 的運動方向有電鈕決定。向上扳為收攏動作,向下扳為展開動作。泵車兩側的電鈕是相同 的,所以不要兩側的電鈕同時扳動,否則可能會出現支腿運動方向不確定造成危險。 操作支腿,一定要注意支腿旋轉范圍內是否有人,否則會引起意外的傷害。支腿伸展一定 要到位,否則泵車有失穩傾翻的危險。泵車支承好以後,要通過兩側的水平儀來判斷泵車 是否處於水平狀態,前後左右傾斜角度不得超過3 度,若傾斜角度超過了規定的要求,可 通過調節四個支腿升降來達到要求。 3 右側支腿操作方法:面對有側閥組,從左到右的秩序依次為: 後支腿升降操作手柄 後支腿展開操作手柄 前支腿展開操作手柄 前支腿伸縮操作手柄 前支腿升降操作手柄 左側支腿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右側支腿。 4 支腿升降操作直到泵車輪胎從地面抬起50mm為止。 5 支腿收攏時,要確認四個掛鉤均將支腿卡住,並用插銷將掛鉤固定,以免再行使過程中 彈出 二 臂架手動操作 1 臂架的展開與收攏 一定要在支腿按規范要求支撐好以後才能進行臂架操作 近控狀態,臂架是通過操作臂架多路閥的操作手柄來控制臂架的動作,多路閥有六個工作 片(五節臂泵車有七個工作片),每片控制一個執行機構,其中,控制支腿的工作片一般用 電控,不需要手動操作。控制臂架的工作片操作手柄向外拉是控制臂架展開,操作手柄向 里推是控制臂架收攏。多路閥是負載敏感比例多路閥,臂架的運動速度與手柄的扳動角度 成正比。所以在操縱臂架時(包括臂架的展開、收攏、旋轉),應該將操作手柄慢慢地過渡 到最大位置,使臂架有一個逐漸加速的過程,減少臂架的沖擊;同樣,停止時,也應緩慢 混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8 頁 共 11 頁 的松開手柄,使臂架平穩的停止。 2 末端軟管解鎖 臂架展開後,需對末端軟管解鎖:通過向上托起軟管及下拉鎖定杠,使末端軟管解鎖。 3 臂架允許的作業范圍 第四節 遙控操作 四 遙控操作 1 遙控器 泵車配置無線遙控系統,無線遙控系統由發射器和接收器組成,接收器裝於泵車駕駛室內, 通過一連接電纜與電控櫃相連。發射器由操作人員隨身攜帶,可方便的對設備進行操作。 2 操作 按下控制面板上遙控/近控切換按鈕,當按鈕左上角訊號燈亮時,表示系統處於遙控狀態, 可進行操作。 用遙控器操作前,先打開遙控器開關,檢查遙控器上得急停按鈕應處於松開狀態,當遙控 器接通指示燈閃綠光時,表示用控器處於正常工作狀態,再按下啟動按鈕,遙控器准備就 緒,所有按鈕均進入工作狀態,可進行操作。遙控器接通指示燈閃紅光時,表示電池電力 不足,應更換電池。 當遙控器進入工作狀態後,任意扳動臂架操作搖桿,發動機自動升速到 1200—1300rpm, 同時,對應的臂架開始動作。搖桿向外推,對應的臂架展開,搖桿向內扳,對應的臂架收 攏。操作的方式及注意事項與手動操作一樣。尤其注意啟動與停止的緩慢過渡。 在遙控器的工作狀態下,擰動正泵或反泵操作旋鈕,發動機轉速自動升到設定的工作轉速,, 然後系統開始正泵或反泵工作。 在沒有任何臂架動作、沒有正泵/反泵操作、也沒有手動升、降速操作的情況下,延時 10 秒鍾後,發動機轉速自動降至怠速。 遙控器在遭受同頻干擾時,會自動封鎖,此時,臂架動作停止,須重新按啟動按鈕,遙控 器才能再次進入工作狀態。 臂架動作的速度可通過遙控器上「快速/慢速」開關進行選擇。 頻道選擇按鈕選定遙控器的工作頻率,用來避免無線信號的同頻干擾。 按下「攪拌反轉」按鈕,攪拌自動反轉以後再恢復正常;當攪拌壓力過高時,攪拌自動反 轉8S 以後再恢復正轉。 扳動排量調節搖桿,可遙控調節泵送的排量。 按下「緊急停止」按鈕,所以有泵送有關的動作如泵送、臂架動作、支腿動作等都將停止, 同時,發動機降至怠速狀態。緊急停止時,文本顯示器上提示「反泵/0/正泵」旋鈕旋迴至 停止位置,並按遙控器上「啟動」按鈕,方可再次啟動遙控器。 混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9 頁 共 11 頁 五 泵送操作 1 混凝土泵的啟動 在確認輔閥組上手動換向閥處於攪拌位置,攪拌軸正常旋轉。發動機,分動箱、油泵系統 運轉正常、支腿按要求固定、臂架按規定展開,並做好一切檢查工作後,方可啟動泵送系 統。(註:泵送時,末端臂架處於水平狀態有利於泵送。因為可降低混凝土流速,從而降低 輸送管和末端軟管的磨損,且會降低臂架擺動程度) (1) 正泵按鈕,活塞開始運動,觀察主油缸、擺閥油缸換向是否正常、各管夾是否松動, 各街頭是否漏油。 (2) 當出現堵管需反泵時,按下反泵按鈕即可,但反泵不宜過多,否則堵管會更加嚴重。 (3) 工作時如遇緊急情況,直接按急停開關停機。重新開機前電櫃各按鈕及斷路器、遙 控器所以開關均處於關的位置。 2 泵送系統壓力調整及說明 (1) 注意事項 泵車工作半年或泵送30000 立方混凝土後,要對液壓系統進行調整,以保證混凝土泵的良 好作業狀態。 1 調整系統壓力,以油溫40 度到50 度為宜。 2 當需拆開液壓接頭或閥類元件時,必須關閉電機,所有電源處於關的狀態。 (2) 壓力設定 系統壓力溢流閥調定為34Mpa,主油泵調定為31.5 Mpa。 (3) 輔助閥組壓力的調整 攪拌壓力調至11 Mpa,水洗壓力調至16 Mpa 3 泵送作業 (1) 進行泵前作業之前,先將2 個海綿球塞入輸送管內,使砂漿均勻地塗在輸送管內壁。 轉動攪拌裝置,向料斗內放進砂漿。開始泵送,直到砂漿從末端軟管排出為止。 (2) 長而新的輸送管具有較大的阻力,須進行充分的砂漿作業後方可進行泵送作業。如 感覺輸送管內阻力大時,切不可強制行泵送,應反復進行正泵/反泵動作。 (3) 如果混凝土出現材料離析現象,應立即將混凝土吸入料斗內,重新混合。 (4) 混凝土離析的原因: 1 混凝土粘度太小 2 漿料混合不充分 3S 閥與眼鏡板因磨損出現間隙 4 管道漏漿 5S 閥與管線內混凝土硬結 6 混合比率不當 7 漿料規格不準確,沙量少或攪拌過程中混凝土略微硬化 (5) 泵送注意事項 1 泵送作業開始後,攪拌器應時刻保持運轉 2 暫停作業時,應進行短暫的逆向的泵送,以降低管內壓力。應經常進行正泵/反泵操作。 不得在管內保持壓力的情況下放置不管。 3 長時間停止作業時,為防止漿料的分離和凝固現象。應周期性的進行正泵/反泵操作,約 15—30 分鍾一次循環。 4 對高層建築進行澆灌吸水性地的混凝土時,應盡可能保持連續性,不要中斷。 5 對和易性較低的混凝土進行澆灌時,應降低泵送速度。 混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10 頁 共 11 頁 六 洗滌 泵送完成後,應將管道、料斗內的混凝土清洗干凈。殘留的混凝土凝固後會引起堵管。 1 水泵操作說明 將手動換向閥手柄板到水泵位置,打開水泵進油缸管閥門,此時再打開水泵閥門即可用水 槍進行清洗 警告:禁止水泵在水箱無水的情況下運行 2 吸入洗滌 1 欲停止泵送時,盡可能將料斗內的余留混凝土泵送干凈。 2 將吸有水的海綿球賽入末端軟管內 3 為使海綿球能輕易吸進去,將臂架傾斜角調至於水平約15 度 4 啟動反泵,將海綿球吸入料斗內 5 將料斗地板上的清掃口打開,清掃剩餘混凝土後,打開彎頭閘門,取出海綿球。 S 管閥、輸送砼、泵送水箱等應用高壓水槍洗干凈 6 在嚴寒的冬季,為防結冰,應將水箱、水泵清理干凈 7 洗滌時,不可打開柵板進行 3 泵出洗滌 1 盡可能將料斗內的余留混凝土泵送干凈。泵送結束後進行1—2 次反泵,消除管內壓力後, 體內停止送泵。 2 料斗地板上的清掃口打開,清掃剩餘混凝土後,打開彎頭閘門。 3 用水槍洗滌S 管閥、輸送缸直至流淌清水為止 4 清洗料斗內的余留混凝土 5 將吸滿水2—3 個海綿球塞入出料口彎管內,關緊料斗地板和彎頭閘門,使其不漏水,之 後向料斗內加滿水 6 啟動正泵,如料斗內水不夠時,為防止吸入空氣,需向料斗內加滿水或進行泵送直到海 綿球從末端軟管排出 7 臂架移至垂直位置,啟動反泵,以便洗滌水從輸送管排出 8 打開斗地板上的清掃口,排出余水 七 泵車行駛 1 將臂架收縮到行駛位置,順序與臂架站開時相反 2 收縮支腿並將支腿用支腿掛鉤固定。收縮支腿時,先收後支腿,再收前支腿 3 腳踩離合器,松開兩作業輔助制動裝置按鈕(隊CXZ81Q 五十地盤37 米泵車玲),汽車 變速器掛空檔的情況下,將泵車有泵送檔轉到行駛檔。泵車進入行駛狀態 4 行駛時,要遵守道路交通法規。 第四章 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混凝土輸送泵車使用說明書 第 11 頁 共 11 頁 1
㈡ 車載雷達怎樣實現自動調平啊
液壓支撐腳是和車底盤一體的,也就是你說的第一種方式
我不知道車載雷達是不是回需要調答平.
但要調平是很簡單的事,載重車上安裝有液壓的支腿裝置,可分別調整每個支腿,車上有水平儀,根據水平儀就可調整水平了.
和汽車起重機的調整差不多.
呵呵,好象又是你問的問題。
是採用你所說的第一種方式調平的。是先將支腿普遍升高,使輪胎不受力(輪胎不一定完全懸空,能不受力即可),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具體調節支腿高度(對於人工調平來說,為便於快速調平,防止出現反復,支腿高度調整的原則是只升不降),使車體水平。事實上對於自動調平的雷達來說,調平過程很短,首先是將支腿升起,然後微調支腿的高度,一旦水平感測器感應的水平誤差量符合要求,就自動停止調平,這個過程很短,感覺就是車身左右前後搖擺幾下後就平了。
㈢ 汽車系統有哪些
1、ABS系統,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縮寫,在遇到緊急剎車時,汽車安全經常需要汽車立刻停下來,但大力剎車容易發生車輪鎖死的狀況,如前輪鎖死引起汽車失去轉彎能力,後輪鎖死容易發生甩尾事故等等。
安裝ABS就是為解決剎車時車輪鎖死的問題,從而提高剎車時汽車的穩定性及較差路面條件下的汽車制動性能。
2、ASR系統,其全稱是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即驅動防滑系統,其目的就是要防止車輛尤其是大馬力車子,在起步、再加速時驅動輪打滑現象,以維持車輛行駛方向的穩定性。
當汽車行駛在易滑的路面上時,沒有ASR的汽車加速時驅動輪容易打滑,如果是後驅動輪打滑,車輛容易甩尾,如果是前驅動打滑,車輛方向容易失控。
3、EBD系統,電子制動力分配,ABS必須在踩下剎車至車輪抱死時才發揮作用,而EBD可以在踩下制動踏板後、在ABS起作用之前通過調節後輪制動力達到良好的制動效果,以減少不必要的ABS動作,或在ABS因特殊的故障狀態而失效時防止車輪抱死,增大了保護范圍。
4、ESC即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電子穩定程序控制系統。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想快速向左打方向,結果轉向不足,這時候ESC就會制動左後輪,讓車輛按照你的預期變換方向。如果你是轉向過度,ESC就會制動右前輪,讓你的車糾正姿勢,所以如果你的車上有這按鈕,千萬不要關掉。
5、TCS是TractionControl System,牽引力控制系統,又稱循跡控制系統。汽車在光滑路面制動時,車輪會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樣,汽車在起步或急加速時,驅動輪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還會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險。
而裝了TCS,此時電腦會檢測處驅動輪和非驅動輪之間的轉速差距過大,會通過減少噴油等方式限制動力輸出,車輛自然就會平穩提速。
㈣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各名稱代碼(英文縮寫)
AFM 空氣流量計AIC 空氣噴射控制AIS 空氣噴射系統ALT 海拔開關A/M 自動—手動ASC 自動穩定性控制AT(A/T) 自動變速器ATS 空氣溫度感測器B+ 蓄電池正極BPA 旁通空氣BPS 大氣壓力感測器BTSC 上止點前CCS 巡航控制系統CFI 中央燃油噴射CFI 連續燃油噴射CID 判缸感測器CIS (燃油)連續噴射系統CIS氣缸識別感測器(判缸感測器) CNG 天然氣CNGV 天然氣汽車CPS 輪軸位置感測器CPS 曲軸位置感測器CPU 中央處理器CTP 節氣門關閉位置CTS 冷卻液溫度感測器CYL 氣缸(感測器)DC 直流電DI 分電器點火DIS 無分電器點火系統DIAGN 診斷DLC 數據線接DLI 無分電器點火DTC 診斷故障碼ECA 電子控制點火提前ECCA發動機集中控制系統ECD 電子控制柴油機ECM 發動機控制模塊ECT 電控變速器ECT 發動機機冷卻液溫度ECU 電子控制單元(電腦)EDS 柴油機電控系EEC 發動機電子控制EFI 電控燃油噴射EGI 電控汽油噴射EGR 廢氣再循環EIS 電子點火系統EPA 環保機構ER 發動機運轉ESA 電子點火提前EST 電子點火正時EUT 電子控制燃油噴射系統EVAP燃油蒸氣排放控制裝置FP 燃油泵FTMP 燃油溫度FFM 熱膜式空氣質量流量計HAC 海拔(高度)補償閥HEI 高能點火HEUI液壓電子控制燃油噴射系統HIC 熱怠速空氣補償閥HO2S 加熱型氧感測器HZ 故障燈IAA 怠速空氣調整IAB 進氣旁通控制系統IAC 進氣控制IACV 進氣控制閥IAR 進氣諧振器IAT 進氣溫度IC 點火控制IC 集成電路ICM 點火控制模塊IDL 怠速IDM 點火診斷監控器IDM 噴油器驅動模塊IGD點火檢測信號(缸序判別)IGF 點火反饋信號IGN 點火IGSW 點火開關IGT 點火正時信號IMV 進氣歧管真空度INJ 噴油器ISA 怠速執行器ISC 怠速控制ISCA 怠速控制執行器ISCV 怠速控制閥KC 爆燃控制KS 爆燃感測器LED 發光二極體LH 熱線式空氣流量計LPGV 液化石油氣LPGV 液化石油氣汽車MAF 空氣質量流量MAP 進氣管絕對壓力感測器MAT 進氣管空氣溫度MFI 多點燃油噴射MIL 故障指示燈MPI 多點噴射N/C空檔起動開關/離合器開關NPS 空檔/駐車開關NSW 空檔起動開關O2 氧感測器OBD 隨車電腦診斷系統OC 氧化催化O2S 氧感測器OX、OXS 氧感測器PCV 曲軸箱強制通風PFI 進氣口燃油噴射P/N 停車/空檔PNP 停車/空檔位置RAM 隨機存儲器ROM 只讀存儲器SABV 二次空氣旁通閥SAE 汽車工程學會(美國)SAMC 一次空氣控制系統SEFI 順序電子燃油噴射SFI 順序燃油噴射SPI 單點噴射SPD 速度感測器SSD 專用維修工具STA 起動STJ 冷起動噴油器TAP 節氣門轉角(開度)位置TBI 節氣門體燃油噴射TC 渦輪增壓器TDC 上止點TDCL 豐田診斷插座THA 進氣溫度THW 冷卻液溫度TP 節氣門位置TPI 進氣口噴射TPS 節氣門位置感測器TWC 三元催化轉化器TRC 驅動力控制(牽引)系統VAF 葉片式空氣流量計VAF 體積式空氣劑量計VAT 進氣溫度AAS 怠速空氣調節螺絲ABV 空氣旁通閥ABS 制動防抱死系統AC 交流電A/C 空調ACC 活性炭罐ACIS 聲控進氣系統ACT 進氣溫度ACU空調怠速提升真空開關閥ACV 二次空氣噴射閥A/F 空燃比AFS 空氣流量感測器ASR 加速防滑控制系統TCS 循跡控制系統ETS 電子循跡支援系統ESP 電子穩定系統EBD 電子制動力分布EBA 電子控制制動EPS 電子方向助力系統PCM 動力控制單元
㈤ 腳踏氣開關 (調節壓縮空氣大小的開關) 。腳踏型調節氣開關:用腳操作壓縮空氣,調節氣流大小的開關。
功能前照燈類型
1、引擎系統(Automotive Engine System)
燃燒室(Combustion Chamber)
活塞到達上死點後其頂部與汽缸蓋之間的空間,燃料即在此室燃燒。
壓縮比(Compression Ratio)
活塞在下死點的汽缸之總容積除以活塞在上死點的總容積(燃燒室容積),所得的值就稱
為壓縮比。
連桿(Connecting Rod)
引擎中連接曲軸與活塞的連接桿
。
冷卻系統(Cooling System)
可藉冷卻劑的循環,將多餘的熱量移出引擎,以防止過熱的系統。在水冷式的引擎中,
包括水套、水泵、水箱及節溫器。
曲軸箱(Crankcase)
引擎下部,為曲軸運轉的地方,包括汽缸體的下部和油底殼。
曲軸(Crankshaft)
引擎的主要旋轉機件,裝上連桿後,可承接連桿的上下(往復)運動變成循環(旋轉)運動
。
曲軸齒輪(Crankshaft Gear)
裝在曲軸前端的齒輪或鍵齒輪,通常用來代動凸輪軸齒輪,鏈條或齒狀皮帶。
汽缸體(Cylinder Block)
引擎的基本結構,引擎所有的零附件都裝在該機件上,包括引擎汽缸及曲軸箱的上半部
。
汽缸蓋(Cylinder Head)
引擎的蓋子及封閉汽缺的機件,包括水套和汽門及冷卻片。
爆震(Detonation)
為火焰的撞擊或爆聲,在火花點火引擎的燃燒室內,因為壓過的空氣燃料混合氣會自燃
,於是使部份未燃的混合氣產生二次點火(在火星塞點火之後),因而發出了爆聲。
排氣量(Displacemint)
在引擎的某一循環運作中,能將全部空氣及混合氣送入所有汽缸的能力,也是指一個活
塞從一個行程運作至另一行程所能排的體積。
引擎(Engine)
一種能將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的機械:一種可將燃料燃燒產生機械動力的裝置;有時可視
為一種發動機。
風扇皮帶(Fan Belt)
一種由曲軸帶動的皮帶,其主要目的是帶動引擎風扇和水泵。
浮筒油麵高度(Float Level)
化油器浮筒室內,浮筒浮起而頂住針閥,堵住進油口,使油不再流入浮筒室時,油麵的
高度。
四行程引擎(Four-Stroke Cycle)
進氣、壓縮、動力、排氣四個行程。四個行程調一完整的循環。
墊片(Gasket)
用紙、橡皮片或銅片製成,放在兩平面之間以加強密封的材料。
齒輪潤滑油(Gear Lubricant)
一種可潤滑齒輪的機油,通常為SAE90號機油。
熱控制閥(Heat-Control Valve)
在引擎排氣歧管中一種節溫操作閥門,可在引擎未達正常工作溫度之前,將廢氣的熱導
入進氣歧管。
敲擊(Knock)
隨引擎速度出現的金屬撞擊聲,通常是因軸承松脫或磨損所產生。
主軸承(Main Bearing)
引擎內支撐曲軸的軸承。
歧管壓力(Manifold Pressure)
渦輪增壓器運作時位於進氣歧管內的壓力。
歧管真空(Manifold Vacuum)
指進氣歧管內的真空,即汽缸在進氣行程中所產生的真空。
油底殼(Oil Pan)
位於引擎下部:可拆裝,並將由軸箱密封做為貯油槽的外殼。
機油濾清器(Oil filter)
一種在機油通過時便可將污物濾下的裝置。
機油泵(Oil Pump)
在潤滑系統中,可迫使機油自油底殼送到引擎運動件的裝置。
爆聲(Ping)
引擎在加速時所產生的爆震現象,此因點火正時提前太多或燃料的辛烷值過低所致。
活塞(Piston)
一種裝在汽缸內活動的機件,能在壓力改變時接受或傳遞動力。就引擎而言是指在汽缸
內上下滑動,並藉助連桿,迫使曲軸旋轉的圓形機件。
活塞梢(Piston Pin)
一種管狀的金屬塊,可將活塞或連桿連接。
活塞環(Piston Ring)
崁入活塞槽溝的環,分為兩種:壓縮環和機油環。壓縮環可用來密封燃燒室內的壓縮空
氣;機油環則用來刮除汽缸上多餘的機油。
壓力水箱蓋(Pressure Cap)
一種附有閥門的水箱蓋,可使冷卻系統在壓力下,保持較高或更有效率的溫度。
散熱器(Radiator)
冷卻系統中,可將熱氣自冷卻器消除的裝置,亦即吸收引擎過熱的冷卻液,並將低溫冷
卻液送到引擎的裝置。
火星塞(Spark plug)
為兩電極及一絕緣體組合而成,可提供引擎汽函火花點火的一種零件。
火花測試(Spark Test)
一種點火系統的快速檢查方法。先將高壓線的金屬端接近汽函蓋6mm處,而後起動引擎,
檢查火花發生的情形。
增壓器(SuperCharger)
引擎進氣系統內,將進入的空氣或空氣燃油混合比加以壓力的泵。如此增加可燃的燃油
量,而增進引擎動力。
節溫器(Thermostat)
為一自動調溫裝置,通常含有感溫組件,借著膨脹或冷縮來開啟、關掉空氣、氣體或液
體的流動。
渦輪增壓器(Turbocharger)
藉引擎排氣所驅動的一種增壓器,馬力通常可增25~30%。
二行程循(Two-Stroke Cycle)
二行程循環引擎,其燃油進入、壓縮、燃燒與排氣陸續發生在兩活塞行程之間。
汽門間隙(Valve Clearance)
OHC引擎中,搖臂與汽門桿頂的間隙。汽門機構中,關閉的汽門之間隙。
汽門正時(Valve Tming)
配合活塞位置使汽門開或關的正時。
汽門機構(Valve Train)
引擎的汽門操值機構,從凸輪軸至汽門的機件包括在內。
減震器(Vibration Damper)
與引震曲軸相接的裝置,用來抗衡曲軸的扭轉振動(即曲軸受汽缸點火的沖擊力而扭動的
現象)。
廢汽門(Wastegate)
渦輪增壓器中的控制裝置,可限制壓力升高,以避免引擎和滑輪增壓器的損壞。
水套(Water Jackets)
指汽缸體和汽缸蓋的內外殼間之空間,冷卻液即在其間循環。
水泵(Water Pump)
在冷卻系統中,水泵的作用使冷卻液在引擎水套和水箱之間不斷循環
2、傳動系統(Drive Line System)
F.F.式車輛(Front Engine Front Drive)
表示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車輛,目前小轎車多採用此種裝置,它的優點是加速傳動較輕
快,高速行駛直線性較佳,車內空間可加大,缺點是車輛前半部較重,增加前輪的負擔
,且左右兩根傳動軸較易損壞,增加保養費。
F.R.式車輛(Front Engine Rear Drive)
表示前置引擎後輪驅動的車輛,它的優點是傳動系統較堅固耐用,爬坡性較佳保養費較
低,缺點為車內空間較小,加速較不輕快。
離合器(Clutch System)
系將來自引擎的動力,給予傳達,或予截斷的機構,使用於截斷與變速機構之連結使引
擎起動,或使引擎處於旋轉狀態停車,或變速機構的齒輪之變換,或將離合器接續做車
輛徐徐出發等。
飛輪(Flywheel)
裝置在曲柄軸的一端,是鑄鐵製造較重的輪盤,在爆發沖程傳遞回轉力,由飛輪一時吸
收儲蓄,供給在下次動力沖程,能使曲柄軸圓滑回轉作用,外環的齒環可供起動時搖轉
引擎之用,背面與離合器片接觸,成為離合器總成的組件。
離合器片(Clutch Disc, Clutch)
作為傳遞引擎動力到變速箱的媒介物。
液壓式離合器系統(Cable-Operated Control System)
利用特殊鋼繩,連接踏板與釋放桿間,作為切斷或接通的連桿機構。
手排檔變速箱(Manual Transmission)
需要離合器配合操縱的變速機構,可依車輛行走阻力的變化,變換引擎的扭矩,使車輛
正常行駛。
自動排檔變速箱(Automatic Transmission)
沒有裝置操作變速機的離合器機構,操縱機構是沒有選擇桿(Selecter),附有P(停車)、
R(倒車)、N(空檔)、D(高速)、L(低速)等記號。
速率表(Speedometer Drive)
表示輪軸回轉數的儀表,每輛汽車都必須配備,可供駕駛人員隨時注意車速,通常裝於
駕駛室,以顯示狀況,另一端連接到變速箱的輸出軸。
同步嚙合式變速機(Synchro-Mesh Type Transmission)
一般用於手排變速箱內,在齒輪嚙合前先由設置在兩齒輪的摩擦圓錐體機構接觸,使兩
個齒輪在嚙合前其回轉成一致後,同時嚙合方式的變速箱,通常在第一檔到第二檔,第
二檔到第三檔,或第三檔到第四檔時才有此種裝置,倒文件並沒有。
行星齒輪裝置(Planetary Gear System)
屬於自動變速箱內的齒輪組,如太陽系運動狀況組成的齒輪,有太陽齒輪、行星齒輪、
環齒輪、行星齒輪架所構成,由液壓控制,由選擇而可獲得各種減速比。
超速傳動(Overdrive)
使變速箱的輸出軸回轉數超過引擎的轉速,可降低燃料消耗量,噪音,震動均隨之減少
的裝置。一般稱O/D檔,即第五檔,自動變速箱亦有加裝此裝置。
差速器(Differential)
傳遞推進軸的回轉動力至後左右輪所需之差異的旋轉速度,使汽車能夠自由轉彎行駛的
一種齒輪裝置。
萬向接頭(Universal Joint)
可讓動力傳送到成一角度的二個軸,其中包括二支Y型軛及一個叫做十字軸架的十字型構
件。
滑動接頭(Slip Joint)
有外栓槽和內栓槽與二軸連接。栓槽不但可以使兩軸一起轉動,且也可以允許二軸沿軸
線作有限度的移動,亦即可應付傳動軸的長度變化。
傳動軸(Drive Shaft)
連接或裝配各項配件而可移動或轉動的圓形物體配件,一般均使用輕而抗扭性佳的合金
鋼管製成。
四輪驅動(Four-wheel Drive)
許多汽車及一些卡車使用四輪驅動,也就是說。引擎動力可傳送到四個輪子,因此車輛
可越野行駛,也可以爬陡峭的斜坡,甚至可以在崎嶇不平或泥濘的地上行駛。
車(主動)軸(Axle Shaft)
多使用在前輪驅動汽車上,除了可傳輪由變速箱來的動力到左右兩前輪外,還需配合轉
向角度的改變。
3、剎車系統(Brake System)
主剎車系統(Service Brake System)
汽車行駛時常用之剎車都是腳操作,故又稱腳剎車(Foot Brake)。駕駛人踩下剎車踏板
後即由機械或液壓將剎車力傳到車輪之制動裝置使產生磨擦作用。
駐車剎車系統(Parking Brake System)
駐車剎車又稱手剎車,為汽車停駐時,防止車輛滑行之制動裝置。一般有裝在傳動軸之
中間制動式,及直接控制後輪制動式兩種。
剎車總泵(Master Cylinder)及剎車分泵(Wheel Cylinder)
油壓剎車的主要配合部份,其上面有儲蓄剎車油的槽池,下方是汽缸內配有活塞。活塞
是在缸內受剎車踏板再經推桿起作用,將缸內的剎車油壓傳至各輪分缸,亦是油壓剎車
裝置,配置在各車輪內的制動缸。
動力剎車器(Power-Brake)
以引擎真空及油壓操縱Booster等作用補助剎車力量的剎車。
剎車來令(Brake Lining)
剎車蹄片上的制動表面所張貼的摩擦材料,一般大型汽車是以鉚釘固定,而小型車則用
粘劑加壓張貼之。
剎車蹄片(Brake Shoes)
受剎車凸輪或推桿的作用量被推向外展開壓制剎車鼓,而起制動作用的配件,其形狀似
如半月形。
鼓式剎車(Drum brakes)
由剎車底板、剎車分泵、剎車蹄片等有關連桿、彈簧、梢釘、剎車鼓所組成。目前僅普
通採用於後輪。
碟式剎車(Disc Brakes)
使用金屬塊(碟)而不用鼓輪,在剎車碟的兩邊都有一平坦的剎車蹄,當剎車總泵來的油
壓壓送到分缸,使剎車蹄向剎車碟夾住,以達到剎緊的效果,目前已普遍用於前輪,有
的高級車裝置四輪碟式剎車,其優點是作用靈敏,散熱良好,不必調整剎車間隙,保養
容易。
剎車油(Brake Fluid)
液壓剎車系統所使用的液體稱為剎車油,它必須不起化學作用,不受高溫的影響,對金
屬及橡膠不會產生腐蝕、軟化、膨脹之影響,目前所採用的有DOT3、DOT4、DOT5。
4、鋼圈與車胎(Wheel rim, Tire)
輪胎面(Tire Tread)
指輪胎面接觸在地面的部份,為防止打滑及散熱起見,在輪胎面設置有許多花紋。
無內胎輪胎(Tubeless Tires)
輪胎內未配裝內胎而此輪胎本身就有內胎構造,空氣即充填在胎中,目前已普遍採用,
取代有內胎的車輪。
內胎(Tire Tube)
以良質的橡膠製成,充填空氣支持車重,配裝在外胎內部,目前小轎車較少採用,而大
客貨車仍普遍用之。
輪胎尺寸(Tire Size)
輪胎尺寸印在胎壁上,表示方法有二種,即如34*7或7.50-20等表示之。前者為高壓輪胎
,後者為低壓輪胎。另外也有許多記號,例如D用於輕型汽車,F用於中型汽車,G指標准
型汽車,H、L、J是用於大型豪華及高性能汽車。如胎壁上加印個R,如175R13,表示輪
胎是徑輪胎,寬長175mm(6.9英吋),裝在輪圈直徑13英吋(330mm)在車輪上,一般也會刻
上RADIAL字。
鋼圈(Wheel Rim)
大多數車輛所使用的鋼圈為鋼材壓制及焊接而成,目前的鋼圈為鋼材壓制及焊接而成,
目前的鋼圈外環製造的很精確,以裝配無內胎的輪胎。
鋁合金鋼圈(Alumminum-Rim)
質輕,加工容易,是一體鑄成,不易變形,外觀多變化,目前多採用,有省油,導熱性
良好,強度分布均勻,減少滾動噪音的優點。
輪胎平衡(Wheel Balance)
是前輪定位中,對輪胎的檢查項目之一,輪胎若不平衡,會造成車輛行駛時,左右偏擺
震盪上下跳動,方向盤擺震的現象,駕駛乘座極不舒適,必須配掛重鉛塊於鋼圈的兩側
,使之平衡。
車輪定位(Wheel Alignment)
汽車的前輪,為顧及操作容易及行駛上的安全,減少輪胎的磨損,於設計時則訂定各項
角度,即前束、內傾角、外傾角、後傾角,轉向前展等五個項目,近年來車輛多採用四
輪獨立懸吊,而後輪亦做有前束及外傾角,以增加行駛的穩定及舒適性,故有後輪定位
。
偏滑測試(Side Slip Tester)
以車子行駛1公里,車子偏向橫側之公尺數表非,即m/km,一般不得超過3-5m/km。車輛
產生側滑之原因為前束、外傾角,後傾角等調整不良之結果,所以監理站做車輛安全檢
查時,只需量偏滑值即可。
5、汽車電系(Automotive Electric System)
起動馬達(Starting Motor)
利用齒輪傳動來搖動引擎或起動引擎的電動馬達。
電磁開關(Solenoid Switch)
借著電磁線圈蕊的移動而使開關合的一種小開關裝置。其蕊也會導致機械作用,如將傳
動小齒輪與飛輪的齒輪嚙合,以激活引擎。
鹵素頭燈(Halogen Headlamp)
一種燈泡內充滿鹵素的聚光大燈,其光度較一般頭燈為亮。
汽油表(Fuel Level Indicator)
分為裝在駕駛室儀錶板的表體及裝在油箱上的量油器兩部份。
機油壓力表(Oil Pressure Gauge)
通稱為機油表,指示引擎內部機油壓力的大小。至於油底殼中的機油量,需要引擎旁的
機油尺測量。現今多數汽車以警告燈代替機油壓力表。
壓縮機(Compressor)
空調系統的機件,可探冷卻劑蒸氣壓縮以增加其壓力及溫度。
冷凝器(Condenser)
空調系統的機件,能將管子中的熱量,以很快的方式,傳到管子附近的空氣,大部分的
汽車置於水箱前方。
儲液器和乾燥器(Dehydrator)
安裝在冷凝器和揮發器之間,*近冷凝器,用來儲存液體冷媒,並且將冷媒里的水份吸
掉。
冷媒(Refrigerant)
在空調系統中,透過蒸發與凝結,使熱轉移的一種物質。俗稱氟里翁(Freon)。
冷凍油(Refrigerant Oil)
潤滑空調系統里的活動機件,實施空調工作時,必須重新充填。
交流發電機(Alternator)
在汽車電系中,一種可將機械能改變成為電能的裝置。由此可充電至電瓶,並可供應各
電器的電力。
調整器(Regulator)
在充電系統中,能控制交流發電機電壓的輪出,以防電壓過高的裝置。
電瓶水(Battery Acid)
電瓶內所用的電解液:是硫酸和水的混合物。
電瓶電壓(Battery Voltage)
由電瓶極板數量決定,每一片極板為2.1伏特,一般12伏特電瓶則有六片極板。
發火線圈(Coil)
在汽車點火系統中,它可將電瓶的電壓(12v)轉變成為火星塞點火燃燒時所需的高電壓。
分電盤(Distributor)
點火系統高低壓電的轉接站,可將通往發火線圈的電路接通或切斷,而後將產生的高電
壓配送到各缸火星塞。
點火開關(Ignition Switch)
點火系統的開關(通常要使用鑰匙),可自由開啟或關閉點火線圈的主要電路,也適用於
其它電系電路。
火星塞(Spark Plug)
為兩電極及一絕緣體組合而成,可提供引擎汽缸火花點火間隙的一種零件。
分火頭(Rotor)
分電盤里的零件,跟著分電盤軸一起軸動,利用一金屬薄片,將高壓電送至火星塞.
6、轉向系統(Steering System)
轉向拉桿(Steering Linkages)
此裝置是被用來連接前輪轉向節和轉向齒輪,使方向盤轉動時,可使前輪由一邊擺向另
一邊。
輪向齒輪(Steering Gear)
固定在轉向機軸下端的齒輪和裝配在轉向臂的齒輪總稱。可將方向盤的旋轉動作,轉換
成拉桿的直線運動。有二種基本的轉向齒輪:迴旋滾珠式和齒棒小齒輪式。
迴旋滾珠式齒輪(Recirclulating-Ball Steering Gear)
此種轉向齒輪,利用內部的循環珠,使螺母和螺桿之間的接觸摩擦大大減少,讓駕駛者
操作方向盤輕巧方便。
動力轉向(Power Steering)
汽車所使用的動力轉向系統,基本上是經修改的手動轉向系統,主要的是增加一個助力
器(Power Booster),以幫助駕駛者。
7、懸吊系統(Suspension System)
鋼板彈簧(Leaf Spring)
扁平長方形的鋼板呈彎曲形,以數片疊成的底盤用彈簧,一端以梢子安裝在吊架上,另
一端使用吊耳連接到大樑上,使彈簧能伸縮。目前適用於中大型的貨卡車上。
圈狀彈簧(Coil Spring)
圈狀彈簧為獨立式懸吊裝置使用最多之彈簧,以彈簧鋼捲成螺旋狀。
扭桿彈簧(Torsion-Bar Spring)
扭桿一端固定在車架上,另一端使用臂與車輪連接,車輪上下跳動時使扭桿扭轉,以扭
轉彈力來吸收震動,構造簡單佔位置小,適合小型車使用,但材質要佳。
平穩桿(Stabilizer Bar)
平穩桿屬橫向裝置於車架與控制臂之間,其功用可減少懸吊系統的移動及車身搖擺,尤
其汽車轉彎時,因離心力作用,會使車身發生傾斜,此桿抗衡扭力的作用足以減輕汽車
偏外的程度。
避震器(Shock Absorber)
避震器的需求是由於彈簧不能馬上穩定下來,也就是說彈簧被壓縮再放開以後,它會持
續一段時間又伸又縮,所以避震器可以吸收車輪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動,使乘坐舒
適。
前懸吊(Front Suspension)
前懸吊系統使前輪可以上下移動並吸收路面震動,但是也須使車輪能左右擺動,以便汽
車轉向。除大貨卡車外,大多的車輛已普遍採用獨立式懸吊裝置,左右輪互相無關系,
為獨立動作。
後懸吊(Rear Suspension)
一般車輛後懸吊系統會採用鋼板彈簧,或螺旋彈簧,但現今的轎車為使乘坐舒適,亦采
用獨立懸吊系,與前懸吊系相同,可以使四個輪子各自獨立,為減少輪胎磨損及行駛穩
定,需作後輪定位。
自動水平控制裝置(Automatic Level Control)
自動水平控制系統為專門應付汽車後部荷重的改變,沒有自動水平控制的汽車若在後部
加重,汽車後部就會下沉,則會改變汽車的操縱特性,使頭燈上揚。
8、車體(Body)
全長(Overall Length)
自前保險桿至車尾最末端之長度。
全寬(Overall Width)
車身左右最大之寬度。
全高(Overall Height)
自地面至車身最高點之高度。
輪距(Track)
前輪胎左右中心線之距離。
軸距(Wheel Base)
前軸中心點與後軸中心點間之距離。
感應烘烤(Inction Baking)
利用靜電和電磁感應所發熱量來烘烤塗裝面的意思。
9、其它(Other)
三元觸媒轉換器(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
使用銠和其它催化轉換器,用來限制廢氣中 HC、Co和NOx等污染物的含量。
排氣系統(Exhaust System)
指收集並且排放廢氣的系統,包括排氣歧管、排氣管、滅音管、尾管以及共振器。
共振器(Resonator)
一種類似滅音管,可減少排氣噪音的裝置。
蒸氣液體分離器(Vapor-Liquid Separator)
蒸發氣排散控制系統內的裝置,可防止液體燃油經由活性碳濾罐蒸氣管流入引擎。
電子燃料噴射(Electronic Fuel-Injection System)
能將燃料噴入引擎,並能定時、測油的一種系統。
氧氣感知器(Oxygen Sensor)
排氣管的裝置之一,可測量廢氣中的含氧量,並將此訊號透過電壓訊號送至ECU,作為調
整混合比之參考。
感知器(Sensor)
任何可接收及反應訊號的裝置,如電壓的改變、溫度及壓力的變化,電子燃料噴射系統
中,各廠牌均使用了6至10個以上的感知器。
電動汽油泵(Electric Fuel Pump)
供應超額油量至分油盤以維持噴射系統的工作壓力:一般裝在油箱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