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細紗機橫動裝置的作用

細紗機橫動裝置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2-17 09:50:58

㈠ 細紗機滾盤上的紅點起什麼作用

細紗機滾盤上的紅點停止開關按鈕
各部件詳細介紹
1.機架部件
除車頭車尾外,支撐車身的主要零部件
龍筋、頭尾龍筋托座、龍筋托腳、中牆板、機梁、輔助牆板、墊塊、龍筋接板等。
龍筋分左右、分頭尾、分長短。面向車頭,左手為L,右手為R。
機梁也分左右、頭尾中。
龍筋托座分頭尾,龍筋牆板托腳一樣。
2.主傳動部件
主電機到主軸輸出端為止,還包括車尾的下半部
尾罩板、車尾側門、車尾密封板、螺桿軸承結合件、調節螺桿、連軸器、軸承座、傳動軸、電機滑座、尾牆板、頂框架、車尾底板、小牆板、地腳螺栓、軸承蓋、主軸套、皮帶輪等。
3.錠子傳動部件
主軸出來之後到齒形帶輪為止,包括滾盤到錠子
軸承座、滾盤、聯軸器、主軸、張力輪軸、軸承座橫架、齒形帶擋圈、張力輪軸架、調節座、調節塊、支臂、特種墊圈、支架螺栓、張力盤支架、調節架、平衡重錘、支圈、錠帶張力盤、錠子、
4.車頭傳動部件
大軸的齒形帶開始到輕重變換牙止,前羅拉牙止,成形變速箱止
齒形帶防油罩、中心牙變換齒輪、蝴蝶牙、捻度牙搖臂軸、左蝴蝶牙軸、各種軸套、變速箱、卷繞鏈輪軸、錐齒輪軸、各種軸承蓋、卷繞變換齒輪、頭牆板、各種軸承座、搖臂、軸承、鏈條、鏈輪等
5.牽伸傳動部件
從中心牙開始到三根羅拉頭止,包括橫動
輕重變換齒輪、軸、套、蓋、短機梁、牽伸傳動牆板、各種傳動軸、軸承、齒輪、搖臂、套、蓋等、牽伸變換羅拉座、滑座、橫動裝置結合件、羅拉軸承。
6.升降杠桿部件
成形凸輪開始到分配軸頭端
搖手、卷繞鏈條、卷繞滑輪、小馬達座、搖籃、搖籃座、蝸桿、鏈輪、級升杠桿軸、級升杠桿、級升杠桿軸座、升降杠桿、升降杠桿軸座、升降杠桿軸承座、渦輪、渦輪軸、鏈輪軸、鏈輪軸承座、級升裝置、凸輪、
7.升降分配部件
分配軸到鏈條出口、二路升降

8.升降平衡部件
分配軸尾端到扭桿之間
9.粗紗架部件
10.導軌部件
11.牽伸部件
前中後三根羅拉【分頭端、中段、尾端及左右】、搖架、羅拉座、羅拉滑座、搖架支桿座、後羅拉滑座、隔距塊、下皮圈銷、中羅拉滑座、皮圈張力架、下絨輥彈簧、搖架支桿、下絨輥結合件、喇叭口結合件、扭簧、上羅拉軸承、上皮圈銷、集合器等。
12.導紗板升降部件
接頭結合件、牽吊帶結合件、升降桿上軸承結合件、導紗板座結合件、滑輪結合件、升降桿下軸承結合件、手柄結合件、拉緊螺釘、升降橫桿、導紗板升降桿、滑輪托腳、、拉桿、拉桿接桿、導紗板角鐵座、角鐵連接板、導紗板三角鐵、導紗板、方螺母等。

㈡ 賽絡紡、精密紡和環錠環有什麼區別嗎

<1>緊密紡是在改進的新型環錠細紗機上進行紡紗的一種新型紡紗技術。其紡紗機理主要是:在環錠細紗機牽引裝置前增加了一個纖維凝聚區,基本消除了前羅拉至加捻點之間的紡紗加捻三角區。纖維須條從前羅拉前口輸出後,先經過異形吸風管外套網眼皮圈,須條在網眼皮圈上運動,由於氣流的收縮和聚合作用,通過異形管的吸風槽使須條集聚、轉動,逐步從扁平帶狀轉為圓柱體,纖維的端頭均捻入紗線內,因此成紗非常緊密,紗線外觀光潔、毛羽少。緊密紡紗線 強力較高,毛羽較少。

<2>賽絡紡是由兩根有一定間距的須條喂入細紗牽伸區,分別牽伸後加捻成紗,兩股須條存在一股斷頭後另一股跑單紗的情況,並且在紡紗張力穩定的情況下不斷頭,造成錯支紗,為保證紡紗質量,需加裝賽絡紡單紗打斷裝置,一股斷頭後打斷裝置能將另一股單紗打斷。

紐西蘭羊毛研究機構的子公司發展公司是首批授權的賽絡紡技術傳授者之一,該技術能生產單股精梳毛紗,這種紗可以不經上漿或任何後整理而直接作為經紗進行織造。無須雙股並紗或應用保護塗層面而直接織造單股紗的能力,長期來一直是精梳毛紡業追尋的目標。賽絡紡紗線顯著增加了生產效率,並為羊毛開發新的產品提供了機遇。該技術的基礎是一對附加羅拉,它與一個簡單的夾鉗一起安裝在細紗機的牽伸搖架上。這些獲專利的羅拉有一個特殊的溝槽表面,它改變了纖維捻入牽伸須條的方式,而對常規操作無任何影響。它也可以與自動落筒裝置相容。乍看起來成品紗與常規紗無任何區別,但磨損試驗清楚地顯示了它非常優越的質量。該加工過程保證纖維被牢牢地鎖入紗線的結構中,使紗線更光潔,從而能抵禦織機上的連續摩擦和磨損。然而,單紗的織造不僅僅考慮產品質量,更多的是考慮生產效率。首先,由於免去了加捻和相應的處理,整個生產過程大大縮短。

其次,與常規紗相比生產同樣數量的織物,由於賽絡紡只需提供一半長度的紗,因而顯著地提高了細紗生產率,且由於紡制兩倍於常規紗的支數,斷頭率也顯著下降。在可織單紗計劃的中試階段,義大利、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工廠將該羅拉各安裝了一台細紗機,生產出商業批量的紗,接著將這些紗織入一系列的織物中。所有的報告都反映出紡紗和織造的效率都是令人滿意的。在強力、伸長和均勻度方面,賽羅紡紗與傳統的雙股紗沒有明顯的差別。紡紗後賽絡紡紗將以普通的單股紗同樣的方式進行自動蒸壓定形、絡筒、清紗和捻接。採用賽羅紡紗技術紡股線可以省卻兩股並合和加捻的工序而降低生產成本。它在環錠精紡機上平行喂入兩根粗紗,經牽伸後在前羅拉輸出再將兩股須條加捻成紗。印度紡織科學技術研究院對滌毛混紡比為55/45的賽羅紡紗工藝參數作了研究,並且與同等紗支的單紗和雙紗作了對比。在梳毛紡紗工藝系統中,採用3d滌綸和22.5μm羊毛以55/45混紡比紡Nm20賽絡紗,用2.2d滌綸和20μm羊毛以55/45混紡比紡Nm35賽絡紗,採用6、8、10、12、14mm五種不同的須條間距和75、85、95三種不同的捻系數分別進行試驗。成紗進行CV、紗疵、毛羽、單紗強力和斷裂伸長以及耐磨性和壓縮系數的對比。同時與同等紗支的單紗和雙紗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滌毛混紡的賽絡紗的特性可以通過工藝參變數的選擇而優化。須條間距為10mm時成紗CV和耐磨性較好,然而間距增大會使細節增多。當須條間距為12mm時強力和斷裂伸長最大。須條間距不同對成紗毛羽因紗支而異,間距增加到10mm,則長短毛羽趨向減少。須條間距對成紗壓縮系數沒有影響。一般捻系數較大則成紗不勻,毛羽和壓縮系數較低,強力和耐磨性較好。除CV、紗疵和斷裂伸長外,賽絡紗的其他性能比同等紗支的單紗或雙紗更好。在賽絡紡紗線結構中成紗與單股均有一定的捻度,其成紗過程中實際進行了二次加捻,其單股與成紗具有同向加捻的效果,從而紗線外表光潔、平滑、毛羽少、耐磨性能好,雖然是單紗但有股線的效果,可部分取代股線,因而減少了工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企業經濟效益。賽絡紡與普通環錠紗相比,毛羽大大減少,為後道工序的織造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由於雙粗紗喂入,細紗機上的吊錠需要增加一倍,另外每一股粗紗的定重要比同實紡支數的傳統單紗的粗紗輕一半,而且賽絡紡必須有切斷裝置,在紡紗過程中,萬一有一股纖維束斷裂,必須及時將另一股纖維束切斷,否則會造成紗疵。有不少文章討論賽絡紡粗紗間距大小問題,筆者認為粗紗間距確實對紡紗質量有很大的<BR>關系,但卻不能有一個定值。為什麼?因為這粗紗間距的確定還受原料情況的制約。假設粗紗間距定14毫米,如果你的原料強力較差,或者段毛較多,設備狀態較差那就很容易產生條干不勻以及斷頭增加,相反地你適當將開檔縮小一點,那紗線條干質量斷頭數量就會有所改善。反過來說,你定了粗紗間距以後,你必須控制你的原料物理指標使其符合紡紗要求。賽絡紡一般都配置打斷器,打斷器都依據粗紗間距來設計的,當須條間距變小後,紗線斷頭時打斷器可能檢測不出(無斷頭信號)從而不能打攪斷另一股纖維束以致產生跑單紗的紗疵。

介紹了賽絡紡紗技術的原理,在棉紡細紗機上的實現方法,賽絡紡純棉精梳紗、混紡紗和滌粘復合紗的紡紗工藝,對比分析了賽絡紡成紗質量與環錠紡成紗質量。認為賽絡紗的成紗毛羽、條干、強力優於環錠紗,但細節差於環錠紗。

傳統環錠紡紗成紗毛羽多,毛羽不僅影響紗線本身的表面光潔度和纖維強力利用系數,而且影響後工序加工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隨著織造技術進步,無梭織機對成紗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毛羽問題更為突出。為了減少成紗毛羽,可以在原料選配、工藝優化、器材選擇和操作管理等方面採取措施。同時,也可以應用紡紗新技術,如緊密紡紗技術、絡筒機吹捻裝置。此外,賽絡紡紗技術也可以減少成紗毛羽。該紡紗原理是1975年~1976年由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機構(CSIRO)發明,最初的目的是要減少毛紗毛羽。1978年國際羊毛局將這項科研成果推向實用化,1980年正式向世界各國推薦。賽絡紡紗主要用於羊毛、毛型滌綸、腈綸的純紡或混紡,在棉紡細紗機上也可以應用。賽絡紡紗技術在實際生產中實施起來非常簡便,對環錠細紗機稍作改動即可,改造後的紡紗機既可紡制賽絡紗線,也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方便地恢復成原來的普通環錠細紗機。

1 賽絡紡紗方法:

賽絡紗可以用於機織或針織,其工藝是將兩根具有一定間距的粗紗平行喂人到細紗機同一牽伸區進行牽伸,然後在同一個錠子上加捻卷繞。具體地說,需要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改造:(1)改裝粗紗架,增加一倍的粗紗吊錠,托錠加吊錠改裝更方便些;(2)將原來牽伸機構中的橫動喇叭口調換為雙眼形式;(3)導紗橫動裝置固定在中央位置或作小動程橫動;(4)增加斷頭自停裝置,其作用是防止紡單紗現象,即當一根粗紗條斷頭時,為避免產生長片段細節紗疵,必須將另一根紗條也及時打斷。

近年來,棉紡行業也開始引用這種紡紗方法。一般棉紡所紡紗線多為本色紗,只要減少擋車工的看台數,可以不採用價格昂貴的斷頭自停裝置。

2 賽絡紡紗實踐

2.1純棉精梳產品

在改造過的細紗機上紡CJ 14.5 tex賽絡紗,採用兩種不同的紡紗工藝流程。

賽絡紡CJ 14.5 tex與環錠紡CJ 14.5 tex成紗質鼉對比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賽絡紗的條干CV值、單紗斷裂強力、斷裂伸長率等指標優於環錠紗,但細節偏多。方案一所紡賽絡紗的條干、細節、粗節、單強、伸長率等指標優於方案二,綜合性能最佳。參照2001年烏斯特公報,方案一的成紗條干、粗節、棉結都相當於5%~25%的水平,細節相當於25%~50%的水平。

2.2混紡產品

在相同條件下紡制T/CJ 65/35 13.1 tex賽絡紗和普通環錠紗,賽絡紡紗工藝為:粗紗號數330tex,牽伸倍數(前×後)39.6倍×1.25倍,捻度34.5捻/m;細紗機前羅拉速度229 r/min,錠速17278 r/min。成紗質量對比見表2。

同細度的賽絡紗與環錠紗相比,賽絡紗單強高,百米重量CV小,毛羽減少,條干質量基本相當,細節多,粗節、棉結數量相當。

2.3 復合紗

當喂入兩根粗紗為不同原料時,紡出紗為復合紗,又稱AB紗。利用賽絡紡紗技術紡制T/R55/45 18.5 tex復合紗,細紗工藝為:滌綸粗紗定量3.9g/10 m,粘膠粗紗定量3.2g/10 m,細紗捻系數314,羅拉隔距19 mm×33 mm,後區牽伸倍數1.25倍,鉗口隔距3.0 mm,鋼絲圈型號FU5/0,前羅拉速度230 r/min,錠速14 400 r/min。成紗質量為:條干CV 13.46%,細節5個/km,粗節46個/km,棉結59個/km,單強23.3 cN/tex,單強CV值5.72%,斷裂伸長率10.86%,斷裂伸長CV5.09%。

由此可以看出,賽絡紡復合紗的質量指標比較理想。

3 結束語

賽絡紗質量較好,尤其是成紗毛羽、條干、強力指標優於環錠紗,可以滿足機織和針織用紗要求。賽絡紗的缺點是細節偏多,主要是由於從前鉗口輸出兩根紗條的匯聚點在紡紗過程中上下不斷波動,引起匯聚點至前鉗口一段紗條上的捻度大小發生變化,捻度小、意外牽伸大造成細節偏多。同時賽絡紡加工時要求細紗大牽伸、粗紗小定量,又影響到了經濟效益,這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提高。

㈢ 紡織廠細紗車間怎麼管理

細紗運轉操作實訓指導書
一、細紗工序的任務和設備
(一)細紗工序的任務
細紗工序是紡紗工藝流程中最後一道工序,細紗工序的產品是細紗。它將前一道工序生產的半製品粗紗,紡製成一定粗細並符合用戶質量要求的細紗。一般還要經過絡筒、並紗後供捻線、機織或針織使用。
細紗工序的主要任務是:
牽伸——將粗紗均勻地拉長拉細,達到後道工序需要的特數(支數)。總牽伸倍數為10~50倍。
加捻——將牽伸後的粗紗加上適當的捻度,增強纖維之間的抱合力,使成紗具有一定的強力、彈性和光澤。捻度范圍為40—100捻/10厘米。
卷繞成形——將拉長加捻後的紗條,按照成形要求卷繞在筒管上,做成管紗狀的細紗。
(二)細紗機的主要結構和作用
FA系列細紗機常用的型號有FA502、FA503、FA506、FA507、FAS08、FA541、FAl518等。
細紗機的主要結構包括喂入機構、牽伸機構、加捻機構和成形機構等。現以FA506型細紗機為例,介紹一下主要機構的作用。
1.喂入機構喂入機構由粗紗架、導紗桿、橫動裝置等組成。粗紗架部分採用吊錠支撐,將粗紗管上端吊裝在車頂板上,有單層四排或單層六排。吊錠裝置可使粗紗退繞靈活,且不增加意外牽伸,有利於條乾的均勻和縮小支數偏差。導紗桿用來引導粗紗退繞,可降低退繞時的張力。
橫動裝置的作用是在粗紗喂入羅拉後,可橫向移動,使紗條在膠輥、膠圈上均勻移動,均勻磨損,減少起槽、中凹等現象,延長膠輥膠圈的使用壽命,提高成紗質量。
2.牽伸機構牽伸機構由加壓裝置、羅拉、膠輥、膠圈和上下銷等組成。牽伸機構採用三對羅拉、上短下長的膠圈、擺動彈簧銷和搖架加壓。
當粗紗喂入牽伸機構後,由於三對羅拉的線速度由後向前逐漸增大,羅拉與膠輥握住紗條,在搖架加壓的情況下,粗紗條逐步拉長變細,達到了牽伸的目的。
加壓牽伸是細紗機的重要部位,加壓的作用是有力地握持住纖維,使紗條順利牽伸。能否有效控制纖維的牽伸,是紡出均勻度高的細紗的關鍵。
3.加捻卷繞機構加捻卷繞機構由導紗鉤、鋼領、鋼絲圈、清潔器、錠子、筒管等組成。從羅拉上輸出的紗條,必須加上捻回,才能具有一定的強力、彈性和光澤,成為有一定物理特性的細紗產品。
由前羅拉輸出的紗條,經過導紗鉤,穿過鋼領上的鋼絲圈,然後繞在筒管上,筒管插在錠子上,筒管與錠子的速度一致。鋼絲圈嵌在鋼領邊緣上,自由滑動。當錠子轉動時紗條一端受前羅拉鉗制,另一端固定在錠子上旋轉,對紗條產生張力,鋼絲圈每旋轉一圈,在鋼絲圈至羅拉間這段紗上就獲得一個捻回,產生了捻度。
鋼絲圈使紗條加捻,在單位時間內鋼絲圈的回轉數低於錠子的回轉數,便將紗卷繞在紗管上。
4.管紗成形機構為了便於細紗的生產、搬運、退繞和後加工,需將細紗卷繞在筒管上,並要求卷繞緊密、層次分清、成形良好、退繞方便等。細紗成形裝置採用牽吊式成形機構,由鋼絲繩牽吊鋼領板與導紗板升降來完成。
二、細紗運轉操作
(一)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工作是保證生產正常運行的重要環節。交接班工作要做到對口交接,交班人要主動交清,接班人應認真檢查,雙方既要團結協作,又要嚴格分清責任。
1.交班做到三清
●交清生產情況:如品種翻改、工藝變更。接清斷頭,換齊粗紗,整理好寶塔粗紗分段。
●交清設備情況:包括機械運轉、設備維修、電氣等。
●交清質量情況:樹立質量第一思想,交清公用工具,收清回花。
2.接班做到四查
●提前15分鍾上車,全面檢查上一班的生產情況,查品種翻改、工藝變更、儲備量等。
●查設備運轉情況:牽伸部分的集棉器、膠輥、搖架是否正常。其他部件是否正常,有無缺損。
●查粗紗錯支、粗紗定台、寶塔分段及斷頭情況,查筒管是否插錯及空錠情況等。
●查清潔情況及公用工具齊全。
(二)巡迴工作
巡迴工作是有計劃地組織一輪班生產的重要方法。
巡迴的過程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必須遵循巡迴路線,主動掌握生產規律,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
1.巡迴路線
採用單線巡迴、雙面照顧的巡迴方法,按一定規律看管車道,同時照顧2台車兩面的斷頭等工作。
●看管3條車道及以下的巡迴路線,如圖1所示,第二個巡迴反方向走。
●看管4條車道的巡迴路線如圖2所示。
●看管5條車道的巡迴路線如圖3所示,第二個巡迴反方向走。
●看管6條、7條、8條車道……以此類推。

㈣ 細紗運轉老師工作八個小時都干什麼

你好
(一)細紗工序的任務
細紗工序是紡紗工藝流程中最後一道工序,細紗工序的產品是細紗。它將前一道工序生產的半製品粗紗,紡製成一定粗細並符合用戶質量要求的細紗。一般還要經過絡筒、並紗後供捻線、機織或針織使用。
細紗工序的主要任務是:
牽伸——將粗紗均勻地拉長拉細,達到後道工序需要的特數(支數)。總牽伸倍數為10~50倍。
加捻——將牽伸後的粗紗加上適當的捻度,增強纖維之間的抱合力,使成紗具有一定的強力、彈性和光澤。捻度范圍為40—100捻/10厘米。
卷繞成形——將拉長加捻後的紗條,按照成形要求卷繞在筒管上,做成管紗狀的細紗。
(二)細紗機的主要結構和作用
FA系列細紗機常用的型號有FA502、FA503、FA506、FA507、FAS08、FA541、FAl518等。
細紗機的主要結構包括喂入機構、牽伸機構、加捻機構和成形機構等。現以FA506型細紗機為例,介紹一下主要機構的作用。
1.喂入機構喂入機構由粗紗架、導紗桿、橫動裝置等組成。粗紗架部分採用吊錠支撐,將粗紗管上端吊裝在車頂板上,有單層四排或單層六排。吊錠裝置可使粗紗退繞靈活,且不增加意外牽伸,有利於條乾的均勻和縮小支數偏差。導紗桿用來引導粗紗退繞,可降低退繞時的張力。
橫動裝置的作用是在粗紗喂入羅拉後,可橫向移動,使紗條在膠輥、膠圈上均勻移動,均勻磨損,減少起槽、中凹等現象,延長膠輥膠圈的使用壽命,提高成紗質量。
2.牽伸機構牽伸機構由加壓裝置、羅拉、膠輥、膠圈和上下銷

㈤ 包芯紗的紡制方法

包芯紗紡制方法有二種:一種是在普通細紗機的粗紗架上排放滌綸長絲(或其它長絲),下排放棉粗紗(或短纖粗紗),棉粗紗經橫動裝置喇叭口喂人,再經牽伸裝置。滌綸長絲引出後不經牽伸裝置,直接導入前羅拉皮輥後側的集合器與牽伸後的純棉須條一起合並,再經過加捻紡成包芯紗。第二種紡制方法是把兩根長絲在前皮輥後喂人,使兩根長絲與牽伸後的純棉須條並合加捻後而紡成包芯紗。這種紡制方法稱為改良型包芯紗或假包芯紗。第二種紡制方法的特點是:兩根長絲位於棉須條外圍兩側,增加了短纖維與長絲的抱合力,減少了由於第一種方法將棉纖維包復在紗的表面,而滌綸長絲則在紗的中間,棉纖維有長絲間抱合較差,織造時產生剝皮現象。但是,在大批量生產上,一般仍採用第一種方法,因為一根長絲容易紡成含棉量較多的包芯紗,織成的織物穿著舒適,而且一根長絲易紡成較細的包芯紗,而假包芯紗法生產的包芯紗正好相反。若芯絲用氨綸彈力絲,在紡制包芯紗時,還要在上粗紗架長絲引出部分加裝一對長絲喂人羅拉,其表面速度低於前羅拉表面速度,使彈力絲得到預牽伸,將其伸長率控制在一定程度後喂人與短纖維須條匯合加捻成包芯紗。6 細紗機改裝紡制包芯紗是在普通環錠紡細紗機上進行的,但需要對細紗機進行改裝,使用的長絲品種不同,改裝的方法也不同。a)用滌綸長絲與棉纖維紡制包芯紗:在細紗機粗紗架上排裝滌綸長絲筒子,下排裝粗紗,細紗機橫動裝置不用,滌綸長絲從皮輥上方喂人集合器與牽伸後的棉須條一起並合,經加捻紡成包芯紗:這種方法,因長絲是軸向退繞,在退繞過程中,長絲必然會沿筒管作圓周運動,在過導絲桿時,必然會產生左右擺動,其擺動幅度隨退繞直徑而變化,退繞直徑大,擺動幅度也大,在張力又小的時侯,勢必使長絲在集合器中左右擺動,不在須條正中間,使長絲與棉須條不同步,影響包覆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在皮輥上方裝一導絲鉤,這樣就把長絲固定在須條正中,使其不受客觀條件的影響而保持同步,促使包覆效果良好。b)用氨綸彈力絲與棉纖維紡制包芯紗:需要在細紗機上裝一套氨綸絲積極輸送裝置,這套輸送裝置由每面兩對滾筒,滾筒托架,隔筒片等組成,裝在粗紗架上方,頂列滾筒距地面1.8m。滾筒外徑42mm。兩節滾筒之間,設有鑄件步司並與滾筒托架連接,步司內選用1201滾動軸承。為了避免氨綸絲筒子在滾筒上橫向游移,在每對滾筒的後列滾筒上焊接∮102x厚1mm;的鋼皮隔筒片,使氨綸絲筒子在滾筒上按錠距橫向定位。同時由於氨綸絲筒子退繞橫向動程相當於棉纖維在牽伸時橫向動程的12倍左右,為了使氨綸絲與棉纖維兩者減少動程差異,在集合器的垂直上方370mm處,加裝氨綸絲橫向動程式控制制環,控制環的內徑小於或等於棉纖維橫向動程,對提高外包纖維均勻度有利。c)集合器使用:在紡制過程中,為獲得良好的包覆效果,細紗機的橫動裝置已不再使用,此時除在皮輥上方裝有固定的導絲鉤外,還要選用合適口徑的集合器,集合器的型式和堅牢度有特定要求。因為集合器的幾何形狀,對提高纖維的包覆性能關系很大。通過實踐,紡氨綸包芯紗使用79--2V型集合器,包覆性能好。在集合器開口的中間,設計一個V型導絲槽(長2.5mmx寬0.5mm:2X深0.30mm)。使包芯紗的芯絲進入集合器後能導向定位於包須條束的中間,以保證前羅拉吐出的氨綸絲軸向為外包纖維加捻三角區的角頂處,有利於外包纖維包覆均勻和降低成紗強力不勻率。d)鋼絲圈的使用:紡制包芯紗鋼絲圈的選配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鋼絲圈的紗線通道要大些,截面以薄弓形為好。重量一般比同支純棉偏重兩檔,調換周期比同支純棉縮短1/3,對改善成紗毛羽效果顯著。e)鋼領的使用:為了降低包芯紗細紗斷頭,選用邊偏寬的鋼領有利,寬邊鋼領所對應的鋼絲圈的紗線通道要大些,鉻鋼領壽命也長,對改善成紗毛羽有益。如紡18.45-16.4tex(32-36s)氨綸包芯紗和紡13.12-11.8tex(45-50s)滌綸包芯紗,採用3.2mm邊寬鋼領,效果較好,毛羽少。 接頭紡制包芯紗時細紗接頭比較困難,尤其是氨綸包芯紗其接頭更困難,特別是接頭「空芯」和「裸芯尾巴」等問題,是彈力包芯紗接頭質量的關鍵。由於包芯紗以長絲為芯,斷頭後,前羅拉輸出的長絲和外包短纖維被吸棉管吸人,時間越長吸入的氨綸絲越長,而外包棉為單纖維吸人,長絲所受拉力大於短纖維吸力,造成兩者被解體,即長絲不能保持在外包纖維中央。所以,接頭後,前羅拉至笛管口的一段裸絲偏在成紗外面,即成「裸芯尾巴」。細紗斷頭後,卷繞在筒管上的紗端捻度少而松,使氨綸芯絲向長度方向回縮,這是造成彈力包芯紗接頭「空芯」的主要原因。對包芯紗接頭操作的具體要求如下。7.1接頭長度 雙手並用:即一手接頭,一手用剪刀切斷長絲芯,是包芯紗接頭操作的主要特點。根據測試包芯紗接頭長度在40—50mm左右時,可保證接頭紗段強力與正常紗段接近,彈力芯紗接頭除強調雙手「同時」並用外,還要注意加強日常機械保養工作,做到吸棉笛管高低一致,前、中皮輥統一,以保證接頭長度的標准。7.2 裸芯尾巴 在雙手並用接頭之前,對長絲芯要預切一次,使長絲瞬時失去吸力作用而彈力回縮到外包纖維束的中央,如果充分利用長絲這個急回彈性能熟練掌握長絲復位機會接頭,就可以消滅或顯著減少接頭造成的「裸芯尾巴」。7.3接頭空芯 經過反復實踐,採用解捻後再加捻的方法,可以消滅接頭「空芯」。即將卷繞在筒管上的斷頭紗端20mm解捻,讓氨輪絲自由回縮,並拉去冒出氨綸絲的外包纖維,然後用手將被解捻紗端適當加捻,隨即接頭,這樣接頭質量好。

㈥ 紡織廠細紗車間怎麼管理

一、細紗工序的任務和設備
的主要任務是:
牽伸——將粗紗均勻地拉長拉細,達到後道工序需要的特數(支數)。總牽伸倍數為10~50倍。
加捻——將牽伸後的粗紗加上適當的捻度,增強纖維之間的抱合力,使成紗具有一定的強力、彈性和光澤。捻度范圍為40—100捻/10厘米。
卷繞成形——將拉長加捻後的紗條,按照成形要求卷繞在筒管上,做成管紗狀的細紗。


(二)細紗機的主要結構和作用


FA系列細紗機常用的型號有FA502、FA503、FA506、FA507、FAS08、FA541、FAl518等。
細紗機的主要結構包括喂入機構、牽伸機構、加捻機構和成形機構等。現以FA506型細紗機為例,介紹一下主要機構的作用。


1.喂入機構喂入機構由粗紗架、導紗桿、橫動裝置等組成。粗紗架部分採用吊錠支撐,將粗紗管上端吊裝在車頂板上,有單層四排或單層六排。吊錠裝置可使粗紗退繞靈活,且不增加意外牽伸,有利於條乾的均勻和縮小支數偏差。導紗桿用來引導粗紗退繞,可降低退繞時的張力。
橫動裝置的作用是在粗紗喂入羅拉後,可橫向移動,使紗條在膠輥、膠圈上均勻移動,均勻磨損,減少起槽、中凹等現象,延長膠輥膠圈的使用壽命,提高成紗質量。


2.牽伸機構牽伸機構由加壓裝置、羅拉、膠輥、膠圈和上下銷等組成。牽伸機構採用三對羅拉、上短下長的膠圈、擺動彈簧銷和搖架加壓。


當粗紗喂入牽伸機構後,由於三對羅拉的線速度由後向前逐漸增大,羅拉與膠輥握住紗條,在搖架加壓的情況下,粗紗條逐步拉長變細,達到了牽伸的目的。


加壓牽伸是細紗機的重要部位,加壓的作用是有力地握持住纖維,使紗條順利牽伸。能否有效控制纖維的牽伸,是紡出均勻度高的細紗的關鍵。


3.加捻卷繞機構加捻卷繞機構由導紗鉤、鋼領、鋼絲圈、清潔器、錠子、筒管等組成。從羅拉上輸出的紗條,必須加上捻回,才能具有一定的強力、彈性和光澤,成為有一定物理特性的細紗產品。
由前羅拉輸出的紗條,經過導紗鉤,穿過鋼領上的鋼絲圈,然後繞在筒管上,筒管插在錠子上,筒管與錠子的速度一致。鋼絲圈嵌在鋼領邊緣上,自由滑動。當錠子轉動時紗條一端受前羅拉鉗制,另一端固定在錠子上旋轉,對紗條產生張力,鋼絲圈每旋轉一圈,在鋼絲圈至羅拉間這段紗上就獲得一個捻回,產生了捻度。


鋼絲圈使紗條加捻,在單位時間內鋼絲圈的回轉數低於錠子的回轉數,便將紗卷繞在紗管上。


4.管紗成形機構為了便於細紗的生產、搬運、退繞和後加工,需將細紗卷繞在筒管上,並要求卷繞緊密、層次分清、成形良好、退繞方便等。細紗成形裝置採用牽吊式成形機構,由鋼絲繩牽吊鋼領板與導紗板升降來完成。



自動裝置有哪些類型,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電網中主要的安全自動裝置種類和作用?

(1)低頻、低壓解列裝置:地區功率不平衡且缺額較大時,應考慮在適當地點安裝低頻低壓解列裝置,以保證該地區與系統解列後,不因頻率或電壓崩潰造成全停事故,同時也能保證重要用戶供電。
(2)振盪(失步)解列裝置:經過穩定計算,在可能失去穩定的聯絡線上安裝振盪解列裝置,一旦穩定破壞,該裝置自動跳開聯絡線,將失去穩定的系統與主系統解列,以平息振盪。
(3)切負荷裝置:為了解決與系統聯系薄弱地區的正常受電問題,在主要變電站安裝切負荷裝置,當受電地區與主系統失去聯系時,該裝置動作切除部分負荷,以保證該區域發供電的平衡,也可以保證當一回聯絡線掉閘時,其它聯絡線不過負荷。
(4)自動低頻、低壓減負荷裝置:是電力系統重要的安全自動裝置之一,它在電力系統發生事故出現功率缺額使電網頻率、電壓急劇下降時,自動切除部分負荷,防止系統頻率、電壓崩潰,使系統恢復正常,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和對重要用戶的連續供電。
(5)大小電流聯切裝置:主要控制聯絡線正向反向過負荷而設置。
(6)切機裝置:其作用是保證故障載流元件不嚴重過負荷;使解列後的電廠或局部地區電網頻率不會過高,功率基本平衡,以防止鍋爐滅火擴大事故;可提高穩定極限。

傳動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傳動裝置的作用是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和主減速器輸入軸,並保證在兩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仍能可靠地傳遞動力。

㈨ 傳動裝置都有哪些作用

汽車傳動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與汽車發動機協同工作,以保證汽車能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為此,汽車傳動系都具備以下的功能:
1、減速和變速:
我們知道,只有當作用在驅動輪上的牽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對汽車的阻力時,汽車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駛。由實驗得知,即使汽車在平直得瀝青路面上以低速勻速行駛,也需要克服數值約相當於1.5%汽車總重力得滾動阻力。以東風EQ1090E型汽車為例,該車滿載總質量為9290kg(總重力為91135N),其最小滾動阻力約為1367N。若要求滿載汽車能在坡度為30%的道路上勻速上坡行駛,則所要克服的上坡阻力即達2734N。東風EQ1090E型汽車的6100Q-1發動機所能產生的最大扭距為353Nm(1200-1400rpm)。假設將這以扭距直接如數傳給驅動輪,則驅動輪可能得到的牽引力僅為784N。顯然,在此情況下,汽車不僅不能爬坡,即使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也不可能勻速行駛。
另一方面,6100Q-1發動機在發出最大功率99.3kW時的曲軸轉速為3000rpm。假如將發動機與驅動輪直接連接,則對應這一曲軸轉速的汽車速度將達510km/h。這樣高的車速既不實用,也不可能實現(因為相應的牽引力太小,汽車根本無法啟動)。
2、減速作用:
為解決這些矛盾,必須使傳動系具有減速增距作用(簡稱減速作用),亦即使驅動輪的轉速降低為發動機轉速的若干分之一,相應地驅動輪所得到的扭距則增大到發動機扭距的若干倍。
汽車的使用條件,諸如汽車的實際裝載量、道路坡度、路面狀況,以及道路寬度和曲率、交通情況所允許的車速等等,都在很大范圍內不斷變化。這就要求汽車牽引力和速度也有相當大的變化范圍。對活塞式內燃機來說,在其整個轉速范圍內,扭距的變化范圍不大,而功率的及燃油消耗率的變化卻很大,因而保證發動機功率較大而燃油消耗率較低的曲軸轉速范圍,即有利轉速范圍很窄。為了使發動機能保持在翻譯公司有利轉速范圍內工作,而汽車牽引力和速度有能在足夠大的范圍內變化,應當使傳動系傳動比(所謂傳動比就是驅動輪扭距與發動機扭距之比以及發動機轉速與驅動輪轉速之比)能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變化,即傳動系應起變速作用。
3、差速作用
當汽車轉彎行駛時,左右車輪在同一時間內滾過的距離不同,如果兩側驅動輪僅用以根剛性軸驅動,則二者角速度必然相同,因而在汽車轉彎時必然產生車輪相對於地面滑動的現象。這將使轉向困難,汽車的動力消耗增加,傳動系內某些零件和輪胎加速磨損。所以,我們需要在驅動橋內裝置具有差速作用的部件——差速器,使左右兩驅動輪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轉。

閱讀全文

與細紗機橫動裝置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動洗車裝置的折舊年限 瀏覽:984
勁客低配單色儀表盤怎麼使用 瀏覽:236
管道和閥門安裝順序 瀏覽:585
四缸多少個軸承 瀏覽:717
料斗式上料裝置的設計 瀏覽:161
機械表怎麼避免消磁 瀏覽:675
第五人格怎麼轉移設備 瀏覽:611
中石油天然氣閥門 瀏覽:844
理正結構工具箱70鎖 瀏覽:57
深圳轉盤軸承價格多少 瀏覽:195
網上買的汽車排氣閥門好嗎 瀏覽:150
實驗室氣體收集裝置圖 瀏覽:733
球閥門手柄上os代表著什麼 瀏覽:673
貼牆儀器精度不高怎麼調整 瀏覽:288
機械設備的磨損有哪些階段 瀏覽:727
東成電動工具廠家直銷 瀏覽:408
麵包車機械表公里數怎麼調少 瀏覽:313
摩托車啟動電機軸承多少錢 瀏覽:275
電梯機房內消防器材什麼材質 瀏覽:687
葯品檢驗哪些設備需要校驗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