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圖a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圖.其中有一個可折轉的光屏,可折轉的光屏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_
(1)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可折轉的光屏在實驗中的作用是探究入射內光線、反射光線、法容線是否共面;把光屏ON的右半邊向後折,在NOF面上將看不到反射光線OF,但是反射光線依然存在;反射光路是可逆的,當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
(2)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中,用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便於確定像的位置;眼睛既能看到物體又能看到物體的像,所以A是物體,B是物體的像.
若要研究蠟燭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還需要用光屏來承接,接到的是實像,接不到的是虛像.
故答案為:(1)探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是否共面;存在;OE.
(2)位置;B;白紙(或光屏).
⑵ 如圖所示為研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其中O為入射點,ON為法線,面板上每一格對應的角度均為10°.實
(1)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從圖中可知專,入射角依次為屬50°、40°、20°,反射角也依次為50°、40°、20°.
故答案為:
實驗序號 | 入射光線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AO | 50° | 50° |
2 | CO | 40° | 40° |
3 | EO | 20° | 20° |
⑶ 如圖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的實驗裝置圖.(1)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沿ON向前
(1)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一束紅光貼著紙板沿EO射到O點,光將沿OF方向反射版出去;如果一束權紅光沿FO方向射到O點,它被反射後沿OE方向射出;
把紙板ON的右半邊向後折時,由於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還在原來的位置,所以反射光線不能出現在紙板上;
(2)由表中數據可知,三次實驗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數相等.
故答案為:OE;不能;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⑷ 如圖所示為研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紙ENF、豎直地立在平面鏡
(1)實驗中來,我們所研究自的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因此,讀圖可知,我們應測出∠E0N和∠NOF的大小;
(2)表格數據表明,入射角分別為50°、40°、20°時,反射角也是相同的度數,並且反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圖乙中,當把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後折時,無法看到反射光線,這表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法線是在同一平面內的.
故答案為:(1)∠E0N,∠NOF;
(2)等於,增大;
(3)不能.
⑸ 如圖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過程如下:(1)調整光源的位置,使一束光沿平面紙板E
(1)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後緩慢旋轉,在F紙板上不能觀察到反射光線,版只有在權E,F板在同一平面上時,才能觀察到反射光線.則證明了反射光線、法線、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
(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應多次改變入射角光線的角度,通過多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光反射時,反射角大小等於入射角.
故答案為:(1)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2)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⑹ 如圖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沿
(1)此題主要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先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然後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減小,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與前一次實驗量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即可發現反射角和入射角關系.
(2)當把紙板F向後緩慢旋轉時,F上的反射光線將會消失,所以沿ON前後轉動板F是為了研究探究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故答案為:改變光線AO與ON的夾角;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⑺ 如圖是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的實驗裝置圖.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沿ON向前或向後折的紙
(1)一束紅光貼著紙板沿EO射到O點,光將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紙板ON的右半邊向後折,反射光線不能顯示,但是確實存在.當紙板在同一平面上時,既能看到反射光線,又能看到入射光線.實驗也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沿EO入射,沿OF反射;沿FO入射,則沿OE反射.
(3)經實驗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故答案為:存在;可逆;同一平面;法線;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