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迷你世界蓄力投擲器怎麼做
首先進入自己的世界,先製作好一個投擲裝置,需要六個桃花木、四內個竹子、兩個容金彈簧、三個絲線、六個藍色電能線。
製作好後,裝到地面上即可。
然後再製作一個開關,需要三個小木棍、一塊岩石塊。
然後將開關裝到投擲裝置旁邊。
然後再將一塊岩石塊放到投擲器上面。
放到上面後,再點擊一下開關,石塊就會飛出去,能擊倒怪物哦。
然後再點擊一下開關,投擲器就會回來。
『貳』 幼兒園自製投擲箱步驟
【設計意圖】 為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增加日常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形象性,為幼兒在操作中理解掌握知識,提高活動興趣,我們設計了教玩具多功能操作箱。這是一款集語言、藝術、科學、社會、健康五大領域的教玩具,既是多功能操作箱又是多功能操作台。箱身的四個面可以供幼兒操作;打開箱蓋上有鐵皮,供幼兒操作磁性玩具,打開箱蓋後,是兩塊可以抽拉活動的木板,這是一個孩子操作展示的平台。抽調模板後,內有兩個箱洞,可以供孩子存放操作玩具,如果孩子需要玩什麼,可以從箱洞內取出,然後把木板抽拉好在上面操作、展示。孩子不玩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蓋子蓋好,看上去就是一個大木箱,節省了不少空間,而且箱子底部有四個滑輪,可以任意推動轉動,非常方便。在設計思路上我們充分體現了多功能性,一種玩具多種玩法,讓幼兒在玩中學,做中學,感受動手操作的樂趣,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製作方法】 我們利用各種顏色的布料、木板、紙繩、珍珠棉、磁鐵、鐵皮等結合一些廢舊物品進行縫制、填充、用按扣連接,切割等方法製作了多功能操作箱和箱蓋、箱身、箱內的玩具。我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本著「科學性、實用性、操作性」等原則,按「安全衛生、就地取材、一物多玩、經久耐用」的要求,製作了此款教玩具。 【教育目的】 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及動手操作力。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開發幼兒的智力。 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投擲能力、及節奏感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玩法與用途】 1、裝扮娃娃 材料:廢舊的中國結、紙繩、各種顏色的布、毛線、珍珠棉、按扣、鞋帶 鐵絲等 玩法: (1)娃娃頭部用毛線代替頭發,可以為娃娃編編辮子。 (2)娃娃臉部,用布、按扣做了各種娃娃的眼睛、嘴巴,幼兒可以為娃娃換表情; (3)身體,利用廢舊的中國結做娃娃的身體,讓幼兒在中國結上進行穿編,為娃娃編一條漂亮的裙子; (4)四肢,用各種色彩鮮艷的布和珍珠棉做成一個個大小不同的圓柱體,然後用按扣連接成四肢,四肢都能從身體上取下來,可以進行大小、顏色排序,也可以做成毛毛蟲。 (5)手,娃娃有一雙大手,每個手指頭上都有一個數字,幼兒可以根據數字的顏色、數量在手指上套圈。 (6)腳,娃娃不會系鞋帶,請小朋友來幫忙吧! 這款玩教具,可以鍛煉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及數量關系。 2、美麗的鍾表 材料:布、珍珠棉、按扣等。 玩法: (1)幼兒可以撥動表針,認識時間。 (2)每個花瓣上都有一個符號,幼兒可以從表盤上取下數字,進行加減運算、分合式練習; (3)可以為數字排序; (4)取下數字拼特殊號碼,如:120、110、119. 孩子在玩的同時,不知不覺從中學到了數學知識,認識了特殊號碼。 3、森林大搜索 材料:布、磁鐵、鐵皮。 玩法:首先可以讓孩子觀察右下角的金魚形象,找出金魚都是由那些葉子組成的,然後再走迷宮,把需要拼貼金魚的葉子揀齊,讓幼兒自己動手拼貼一條金魚,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向日葵 材料:布、按扣、鞋帶、珍珠棉 玩法: 向日葵的花盤由很多個顏色鮮艷的小球組成,每個小球上都有一個按扣,想葵花子一樣,幼兒可以按顏色或隨意按到花盤上,讓幼兒練習按扣子,向日葵的每個花瓣上都有「鞋幫」,可以讓幼兒練習穿鞋帶、系鞋帶,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發展。 5、磁性拼拼樂 材料:鐵皮、軟性磁片、小磁鐵、漿糊布 玩法:我們做了各種形狀不同、顏色鮮艷的各種事物,有動物、植物、數字、圖形、符號等,幼兒可以拼貼風景、進行加減運算,認識圖形、顏色,還可以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幼兒也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力、創造力進行拼貼。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開拓了幼兒的視野,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6、象棋 材料:木塊、木板 玩法:幼兒用自製象棋在展示台上一決高低,還可以用象棋來搭高樓。 7、詞語接龍 材料:木塊 玩法:每塊木板上都有兩個不同的水果,兩個不同的字,孩子們可以進行水果接龍游戲或詞語接龍游戲,還可以利用木塊自由搭建。 8、編織樂 材料:各種色彩鮮艷的紙繩 玩法:我們編織了大小不同的球、投籃架、投籃筐、小鼓、彈跳篩、飛碟等,孩子們可以利用小球和彈跳篩來彈小球,比一比誰彈得高;用球進行投籃或投筐比一比誰投得准,誰的飛碟飛得高;幼兒用小鼓自己按節奏打鼓或聽音樂打鼓。這是一款綜合性的玩具,可以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投擲能力、准確力及對音樂的表現能力。 9、撲克牌 材料:硬紙板 玩法:我們製作了三套撲克牌,可以打牌、認識顏色、圖形、進行加減運算,還可以自由擺放。
『叄』 怎樣使一個普通雞蛋從5樓拋落到水泥地面上而完好不損呢可設計一裝置或其他。
科學讓雞蛋堅如磐石
——關於「高空墜蛋」的研究報告
高2005級一班 史建強
古代人常用「雞蛋碰石頭」來比喻自不量力。可見,雞蛋是極易碎的,輕輕一磕就碎了。如果說雞蛋能從十幾米高的地方落下而安然無恙,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是科學有時能將不可思議的事情變為現實。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這個神話吧。
首先,讓我們明確一下從十幾米的高空落下是一個什麼概念。不難算出,若不計空氣阻力,物體落地時的速度將達到十多米每秒。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明白這么快的速度將產生什麼樣的作用效果,我打一個比方。這就好比一輛時速達40km/h的汽車突然撞到了牆上,後果可想而知。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不要說是雞蛋,就是一塊石頭,恐怕也要粉身碎骨。
這樣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是否就不可辦到呢?不是的,科學的魅力正在於此。只要我們依據正確的科學道理,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再經過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不斷改進,是完全可以辦到的。
今天,第四屆科技節的「高空墜蛋」比賽給我們提供了自由發揮的機會。讓我們放飛想像的翅膀,來創造這個奇跡!
比賽規則:
將一個採取了一定保護措施的雞蛋從五樓陽台上扔下,使其自由下落。在雞蛋不破的前提下,整個裝置重量(不包括雞蛋)越小,落地點距指規定的地點越近,其比賽成績就越靠前。
一、科學道理:
(一)、理論依據:
1、動量定理表達式:Ft =△p
其中△p指的是動量的變化,F指的是沖力的大小,t指的是力的作用時間。
由於雞蛋在下落的過程中,動量的變化△p一定,雞蛋所受的力F與力的作用時間t成反比,即t越大,F就越小,作用在雞蛋上的力就越小。這樣,雞蛋就不容易碎了。
2、由空中垂直下落的物體所受空氣阻力f與空氣的密度ρ、物體的有效橫截面積S、下落的速率v的平方成正比,阻力的大小可表示為f=CρSv2,其中C為阻力系數,一般在0.2~0.5之間,ρ=1.2kg/m3,物體下落經過一段時間將達勻速,這稱為終極速率。
我們可以發現如下的一些日常現象:
雨滴在空氣中下落,速度越來越快,所受空氣阻力也越來越大。 當阻力增加到與雨滴所受重力相等時,二力平衡,雨滴開始勻速下落。
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張開降落傘,憑借著降落傘較大的橫截面積取得較大的空氣阻力,得以比較緩慢地降落。這些都是這個公式在生活中的應用。
明白了這以後,就不會認為裝置的加速度是9.8m/s2了。
3、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在「高空墜蛋」整個裝置落地的一瞬間,裝置靜止,然而雞蛋由於慣性,還會繼續運動,造成與裝置擠壓、碰撞,容易損壞。如何將雞蛋由於具有慣性而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解決。
(二)、規則分析:
有了理論指導,就可以分析比賽規則了。目的是在不違反比賽規則的情況下,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和應當解決的問題,以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
由於比賽規則有一個大前提就是雞蛋不破,雞蛋一旦破了,便會被淘汰,一切努力也就白費了。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雞蛋不破,然後再考慮如何使裝置重量盡可能小,使裝置穩定性盡可能高。保證雞蛋不破就要加強保護措施;重量盡可能小就要選用密度小的材料,能省就省;穩定性盡可能高,一是要投得准,二是裝置受大氣影響盡可能小。
二、方案設計:
在前面理論依據的支持下,又認真分析了比賽規則,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現在可以制定可行性方案了。
結合在同學們中的調查和全國各地舉行過類似比賽的方案來看,比較常見的、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案有以下幾種:
1、降落傘型:
降落傘型,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降落傘,增大空氣阻力,以使雞蛋連同整個裝置平穩落地。
這種方案最容易想到,因為跳傘、宇宙飛船減速,都運用了這個方法,效果很好。安全性極高,使整個裝置達到較小的速度即可勻速下落。裝置的重量也不會很重。唯一的缺點就是:受大氣擾動影響太厲害,會使實驗裝置飄忽不定,准確性較差,往往不能落到指定位置,從而影響了比賽成績。
2、外包裝型:
外包裝型,就是用較多的減震材料將雞蛋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比如泡沫、棉花、各種填充材料等。通過這些材料的緩沖作用,達到保護雞蛋的目的。
這種方案也較容易想到。平常生活中用各種填充材料保護貴重用品的方法相信大家都見到過。這的確是一個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案由於受空氣阻力影響很小,所以准確性較高。由於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密度極小的,所以可將整個裝置的重量降到最低。但美中不足的是:整個裝置是自由下落狀態,到達地面時的速度較大,因而對裝置的堅固度和緩沖效果要求較高,安全性稍差一點。
3、不倒翁型:
不倒翁型,就是使整個裝置像不倒翁一樣,把重心盡可能降低,使得裝置下落時能保持穩定狀態,確保始終讓一個面著地。那麼保護工作只需要在這一個面做好就行了,從而節省了材料。
這種方案充分考慮到了上一種方案可能出現在空中翻滾現象,經過改進形成的。其可靠性遠遠高於第一種方案,材料更節省,准確性更高。美中不足的就是為了確保裝置的重心降低,勢必要在底部放上一個質量較大的物體,這就大大加重整個裝置,將影響比賽成績。
4、多面體型:
多面體型,就是把整個裝置製作成一個多面體,將雞蛋用結實的繩子固定在多面體的中央,使整個雞蛋懸空。裝置落地後,不論哪個面著地,雞蛋都不會著地,雞蛋就完好無損了。
這種方案無需額外的材料,只需要製作多面體的骨架和幾根線即可,用料極其節省,因而重量會大大降低。因受空氣阻力較小,所以穩定性較好。但這種方案也有一個大的缺點就是多面體不易扎制,結實程度不高,落地後可能會散架,雞蛋也就岌岌可危了。
5、雙氣球型:
雙氣球型,就是將雞蛋放在一個氣球中,充入一定量空氣,在外面再套一個氣球,充入適量空氣。這樣兩層氣球之間就會形成一個氣墊,會使雞蛋免受地面的沖擊。
這種方案所用材料應該是所有方案中最省的,重量只是兩個氣球的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這種方案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兩層氣球之間有一塊是緊密接觸的,沒有氣墊的保護,如果此面著地,一切都完了。另外,由於重量太輕,受空氣擾動影響,其穩定性也不是很好。
6、螺旋槳型:
螺旋槳型,就是在整個裝置上方安置一個螺旋槳,靠流動的空氣推動或遙控,使螺旋槳旋轉起來,以提高安全性和准確度。這極像直升飛機的飛行原理。
這種方案因螺旋槳的轉動而減小了裝置下落的速度,安全性更高。如果是遙控,准確性也會很高。問題是如何保證螺旋槳始終朝上,螺旋槳一旦不朝上,准確性將無從談起。如何保證螺旋槳平穩旋轉也是一個問題。
7、滑翔機型:
滑翔機型,顧名思義,就是將雞蛋懸掛在滑翔機下方,整個裝置就會在空氣中滑翔,最後會平穩地降落。
這種方案准確性極差,降落地點不確定。如果不限制落地點的話,這無疑是一個好方案,安全性較高。在這種比賽規則下,不提倡這種方法。
8、鹽水型:
鹽水型,就是配一個密度很大的氯化鈉溶液,讓雞蛋漂浮在上面,落地後鹽水就充當了緩沖材料,保證雞蛋不破。
這種方案新穎獨特,用鹽水作緩沖,安全性較高,受到空氣阻力影響很小,准確性較高。但裝置不易控制,如果裝置在空中翻滾,鹽水灑出,就起不到保護作用了,因此,一定要保證裝置重心要穩,並且盡可能降低。這種裝置的重量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畢竟,鹽水的密度要比泡沫大得多。
9、吸管組型:
吸管組型,用幾根吸管綁在一起做成吸管組,將幾組吸管組搭成金字塔形,將雞蛋夾在中間,用膠條固定。吸管由於是中空的,可以起到緩沖作用。
這種方案材料來源廣泛,重量輕,體積小,因而准確性較好。至於安全性嘛,可能要差一點,吸管的緩沖作用畢竟有限。
10、綜合型:
綜合型,就是將幾種保護措施結合起來使用,造出的裝置也是五花八門。
綜合型裝置的安全性肯定會大大提高,這是毫無疑問的。准確性很難說究竟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裝置的總重量大大增加,可能會影響比賽成績。
… …
上面大體介紹了十種方案。其實還有很多方案,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難看出,這十種方案各有利弊,很難找出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案。而且,各種方案的偶然性較大。以上僅是從理論層面對各種方案進行了分析,實際操作中會有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三、實踐檢驗:
(一)、外界影響分析:
受當時天氣狀況、場地情況、裝置製作情況、雞蛋的大小和形狀等,都會對比賽結果產生一定影響。
1、天氣狀況的影響:
天氣狀況對這種比賽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大的。主要影響是風力的大小。理想的天氣狀況應該是幾乎沒有風,這樣才能保證一些需要藉助空氣阻力來減速的裝置能夠平穩降落。如果風太大,那麼降落傘型、螺旋槳型、雙氣球型等類型的實驗裝置就會在風中搖擺不定,准確性會很差,安全性也會大大降低。
2、場地情況的影響:
場地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比賽成績。這里的場地場地主要是指裝置落地的場地。理想的場地應該平坦、松軟,這樣會大大增加成功的幾率。遺憾的是這次比賽場地是大理石地面,平坦尚還可以,但是堅硬無比,這無疑是對裝置的一次嚴酷的考驗。這就要求我們的裝置一定要結實,緩沖效果要好。
3、裝置製作情況的影響:
裝置製作的好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試驗時試驗成功並不代表著在正式比賽中會成功。因為試驗時整個裝置從十幾米高的地方落下,會造成裝置整體或局部的損壞,如果再用試驗過的裝置去比賽,這些損壞造成的影響便會顯現出來。會讓認為安全可靠的裝置出現意外情況。如果再製作一個新的裝置,即使原理跟試驗時的裝置一模一樣也無法保證製作得和試驗時的裝置沒有差別,問題往往就出現在這細小的差別上。
4、雞蛋的大小和形狀的影響:
也許你會問:雞蛋的大小和形狀還對試驗效果有影響嗎?回答是肯定的。經請教物理老師宋老師後得知:雞蛋越小越不容易破。對此你可能會不理解,其實我也不明白。宋老師給了一個恰當的事例:將大小不等的一筐雞蛋晃幾晃,你會發現:大的雞蛋先破,小的雞蛋後破。由此可以得知:小的雞蛋更結實一點。如果拿兩個蛋殼厚薄不同不一樣的雞蛋相碰,一定是蛋殼薄的雞蛋先破。由此可以得知:蛋殼厚的雞蛋更結實一點。另外,形狀規則的雞蛋由於受力均勻,會比不規則的雞蛋結實。因此,所用雞蛋太長、太圓、太扁或鼓出一塊、凹下一塊都不行。
如果比賽規則允許自帶雞蛋的話,一定要注意以上內容。如果不讓自帶雞蛋,只好聽天由命了。
由此可以看出,這種比賽中許多不確定因素都是人們難以預料的。對於前兩種影響,對每一個參賽者都是公平的。條件好對大家都好,條件不好對大家都不好。對於後兩種影響,要求我們一定要細心,力求將裝置調試得完美無缺,比賽時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二)、臨場竅門:
一切准備工作準備就緒後,就只等著實地檢驗自己的裝置了。
正式比賽也並不意味著結局已定。經分析,這裡面還是有很多竅門的。
首先,一定要將自己的裝置對准投擲點。如果沒有對准投擲點,裝置落地時還有什麼准確度可言?對准投擲點,可以先向下扔一個小石子,看小石子落地點與起落點的關系,再根據這個確定自己裝置的起落點。可以反復試驗幾次,以找到最好的起落點。
再次,對於要求穩定下落的裝置,一定要調整好落地面朝下,確保重心穩定,裝置的這種姿態一定要求重心最低,才會避免裝置在空中翻滾、搖擺、抖動。如果重心不夠低,可臨時在裝置底面捆綁一個重物。但這樣會使裝置重量大大增加,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呀。
最後,盡量將裝置置於所允許高度的最低點,這樣下落高度就會降低,裝置落地時的速度就會降低,增加了安全性。
四、最佳方案:
在充分考慮了各中方案的利弊和外界環境對裝置影響的大小之後,我們選取了一個最佳方案,即外包裝型。選取它的理由如下:
1、外包裝型裝置選用材料密度小,重量輕,能夠以較少的材料,較輕的重量達到較好的保護效果。
2、穩定性高。因其受空氣阻力的影響較小,可以沿著一條近似豎直向下的軌跡下落,如果起落點選得准,落地點也會很准。
3、排除了裝置在空中翻滾可能造成的影響。由於雞蛋周圍各個方向的保護程度都是一樣的,因此,裝置哪一個面先著地,都會受到緩沖材料的保護。即使裝置在空中翻滾,也不會對裝置的安全性產生太大影響。
4、材料來源廣泛。因為所選材料是泡沫、棉花等常見材料,因而便於尋找,裝置的造價也不會太高。
5、成功幾率高。只要保護材料足夠厚,保護效果足夠好就可以了。無須進行各種調試,使裝置狀態最佳。在下落過程中無須手動干預,就不會因人們可能的失誤而對比賽產生影響了。
因而,「外包裝型」方案應該是最好的。最好只是相對而言,其實這種方案也有缺點,那就是落地後可能會反彈,影響了准確性。
解決的方法就是在裝置外包一層彈性較小的材料,使得裝置落地後不會彈起。另外,在裝置外面貼雙面膠也是一個好方法。
五、總結分析:
高空墜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經過一番討論分析也會變成現實。科學的魅力正在於此。它能用科學的手段解決這種類似問題。小小的高空墜蛋中竟有這么復雜的內容,竟蘊涵著這么多的科學道理,不禁想起畢達格拉斯的一句話:處處留心皆學問。
留心身邊的小事吧!其中會蘊涵著豐富的科學道理,只要我們去發現,去實踐。科學真理的大門剛剛向我們敞開,裡面充滿了神秘與未知,等待我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