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液壓傳動裝置由什麼組成
液壓傳動系統由五個部分組成: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輔助元件和液壓油(工作介質)。液壓傳動可以輸出較大的推力或大轉矩,可實現低速大噸位的運動,這是其它傳動方式所不能比的突出優點。
1、動力元件:即液壓泵,其職能是將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為液體的壓力動能(表現為壓力、流量),其作用是為液壓系統提供壓力油,是系統的動力源。
2、執行元件:指液壓缸或液壓馬達,其職能是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而對外做功,液壓缸可驅動工作機構實現往復直線運動(或擺動),液壓馬達可完成回轉運動。
3、控制元件:指各種閥利用這些元件可以控制和調節液壓系統中液體的壓力、流量和方向等,以保證執行元件能按照人們預期的要求進行工作。
4、輔助元件:包括油箱、濾油器、管路及接頭、冷卻器、壓力表等。它們的作用是提供必要的條件使系統正常工作並便於監測控制。
5、工作介質:即傳動液體,通常稱液壓油。液壓系統就是通過工作介質實現運動和動力傳遞的,另外液壓油還可以對液壓元件中相互運動的零件起潤滑作用。(圖/文/攝: 鄒婷1) @2019
⑵ 液壓傳動系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液壓系統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動力元件(油泵)、執行元件(油缸或液壓馬達)、控制元件(各種閥門)、輔助元件和工作畢宏介質。
1.動力元件(油泵)
其作用是利用液體將原動機的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是液壓傳動的動力部分。
2.致動器(油缸、液壓馬達)
它將液體的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其中油缸線性移動,電機旋轉。
3.控制元素
包括壓力閥、流量閥、方向閥等。它們的作用是根據需要無限調節液壓馬達的速度,調節和控制液壓系統中工作流體的壓力、流量和流向。
4.輔助部件
除了以上三個部分之外的其他部件,包括壓力表、濾油器、儲能器、冷卻器、管件的各種管接頭(擴口、焊接、夾緊)、高壓球閥、快換接頭、軟管總成、測壓接頭、管夾、油箱等也很重要。
5.使用介質
工作介質是指各種液壓傳動中的液壓油或乳化液,通過油泵和液壓馬達實現能量轉換。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1.液壓傳動的優點
(1)體積小重量輕,比如同樣功率的液壓馬達重量只有馬達的1020%。所以慣性力小,突然過載或停止時,不會產生大的沖擊;
(2)牽引速度可在給定范圍內平滑自動調節,實現無級調速,最大調速范圍可達1: 2000(一般為1: 100)。
(3)換向容易,不需要改變電機的旋轉方向,就可以方便地實現工作機構的旋轉和直線往復運動之間的轉換;
(4)液壓泵和液壓馬達通過油管連接,空間布置不嚴格限制;
(5)由於使用油作為工作介質,元件的相對運動面可以自我潤滑,磨損小,使用壽命長;
(6)操作控制簡單,自動化程度高;
(7)過載保護容易實現。
(8)液壓元件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便於設計、製造和使用。
2.液壓傳動的稿數螞缺點
(1)液壓傳動的使用對維護要求高鍵埋,工作油要經常保持清潔;
(2)液壓元件製造精度高,工藝復雜,成本高;
(3)液壓元件維護復雜,技術水平要求高;
(4)液壓傳動對油溫的變化很敏感,會影響其工作穩定性。因此,液壓傳動不應在很高或很低的溫度下工作,一般工作溫度在-15~60范圍內。
(5)在能量轉換過程中,特別是在節流調速系統中,液壓傳動壓力高,流量損失大,系統效率低。
⑶ 液壓傳動裝置有哪四部分組成
液壓傳動系統主要由四塊組成,分別是: 1、動力 元 件 2、執行元件 3、控制元件 4、輔助元件。
液壓傳動系統各部分的功能分別是:1、動力元件的作用是利用液體把機械能轉換成液壓力能,它是液壓傳動中的動力因素。2、執行元件是將液體的液壓能轉換成機械能,和動力原件的作用互反。油缸-直線運動,馬達-旋轉運動。3、控制元件是根據需要無級調節液動機的速度,並對液壓系統中工作液體的壓力、流量和流向進行調節控制。4、輔助元件包含壓力表、濾油器、蓄能裝置、冷卻器、管件各種管接頭,高壓球閥、快換接頭、軟管總成、測壓接頭、管夾等及油箱等,每個元件都用不同的功用。液壓元件分類:1、執行元件-液壓缸:活塞液壓缸、柱塞液壓缸、擺動液壓缸、組合液壓缸 。2、 控制元件-方向控制閥:單向閥、換向閥 器等。3、液壓馬達-齒輪式液壓馬達、葉片液壓馬達、柱塞液壓馬達 。4、動力元件- 齒輪泵、葉片泵、柱塞泵、螺桿泵。5、流量控制閥-節流閥、調速閥、分流閥。6、 輔助元件-蓄能器、過濾器、冷卻器、加熱器、油管、管接頭、油箱、壓力計、流量計、密封裝置等。
(圖/文/攝: 陳 漢 林) @2019
⑷ 液壓傳動裝置由哪些基本部分組成
1、動力裝置,液壓泵:齒輪泵,柱塞泵、螺桿泵。
2、控制機構,各種閥:溢流閥,節流閥,換向閥等。
3、執行機構:液壓缸和液壓馬達。
4、輔件:管道,接頭,過濾器,油箱等。
⑸ 液壓傳動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一個完整的、能夠正常工作的液壓系統,應該由以下五個主要部分來組成: 1.動力裝置:它是供給液壓系統壓力油,把機械能轉換成液壓能的裝置。最常見的是液壓泵。 2.執行裝置:它是把液壓能轉換成機械能的裝置。其形式有作直線運動的液壓缸,有作回轉運動的液壓馬達,它們又稱為液壓系統的執行元件。 3.控制調節裝置:它是對系統中的壓力、流量或流動方向進行控制或調節的裝置。如溢流閥、節流閥、換向閥、截止閥等。 4.輔助裝置:例如油箱,濾油器,油管等。它們對保證系統正常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5.工作介質:傳遞能量的流體,即液壓油等。 自18世紀末英國製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壓機算起,液壓傳動技術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直到20世紀30年代它才較普遍地用於起重機、機床及工程機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爭需要,出現了由響應迅速、精度高的液壓控制機構所裝備的各種軍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後液壓技術迅速轉向民用工業,液壓技術不斷應用於各種自動機及自動生產線。 本世紀60年代以後,液壓技術隨著原子能、空間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因此,液壓傳動真正的發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當前液壓技術正向迅速、高壓、大功率、高效、低雜訊握拍明、經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賀改向發展。同時,新型液壓元件和液壓系統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測試(CAT)、計算機直接控制(CDC)、機電一體化技術、可靠性技術等方面也是當前液壓傳動及控制技術發展和研究的方向。我國的液壓技術最初應用於機床和鍛壓設備上,後來又用於拖拉機和工程機械。現段告在,我國的液壓元件隨著從國外引進一些液壓元件、生產技術以及進行自行設計,現已形成了系列,並在各種機械設備上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⑹ 液壓傳動裝置由哪些基本部分組成
1.
動力裝置:將機械抄能轉換為液壓能;
2.
執行裝置:包括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液壓執行器;
3.
控制裝置:控制液體的壓力、流量和方向的各種液壓閥;
4.
輔助裝置:包括儲存液體的液壓箱,輸送液位的管路和接頭,保證液體清潔的過濾器等;
5.
工作介質:液壓液,是動力傳遞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