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防雷接地檢測有哪些步驟 能否簡單說明下
防雷接地檢測之前,首先要了解被檢建築物的接地電阻允許值,例如電子信息機房的接地允許值應小於4歐姆,加油站接地電阻值小於等於10歐姆。具體檢測步驟可參看《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檢測要求如下:
⑵ 加油站怎麼防電磁脈沖
伴隨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的機動車輛也在迅速增加,城市機動車公共加油站這一為之提供能源的配套服務設施也在的速度的增加。加油站在城市交通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災害救助中的重要能源基地,但是近年來加油站的雷電災害事故頻繁發生,直接威脅到加油站周圍人群和建築物的安全,削弱了加油站作為城市能源樞紐的功能,因此對加油站的雷電綜合防護是非常重要的。
1、汽車加油站的環境特點
加油站通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地理位置:加油站通常設在城區開闊地帶或郊區、山區、鄉村、高速公路等道路邊的開闊地帶;2)實施條件:無論在城區還是鄉村,這些加油站建築往往都不具備符合要求的防雷實施(包括外部防雷、內部防雷和地網等等)。此外,加油站營業建築的面積一般都很小,不便於多級防雷方案的實施;3)電源系統:一般加油站的380V交流供電線路是架空明線接入至站區附近再地埋引入建築的,部分加油站是由10KV電力線架空接入,經變壓器後再地埋引入建築的。在鄉村和山區有時根本沒有地埋措施,因此非常容易感應雷電電磁脈沖;4)通信網路系統:引入加油站的ISDN等通信線路通常也是由戶外架空明線引入的,並且通常未安裝專用電涌保護器(SPD)做雷電防護措施。
從以上幾個特點不難發現,從雷電防護角度來看,加油站一般都運行於「高風險」環境下,即對於雷害風險的「暴露程度」很高,因此需要採取強有力的防護措施。根據GB50057-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15599-95《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范》、GB50074-2002《石油庫設計規范》等國家標准及IEC61312《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標准,其電源線路至少應採取兩級雷電防護,信號線路至少應採取一級雷電防護才能達到雷電防護的要求。但目前的情況是,大多數加油站都沒有進行電源線路和信號線路的雷電過電壓防護。
鑒於加油站的上述特點和要求,一般認為對於中等以上雷暴強度地區(年均雷暴日40天以上),應選用最大標稱放電電流大於15KA(10/350μS)的電涌保護器作為電源系統的第一級雷電防護,其保護水平應小於2000V,同時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才能保證加油站設備用電電源的可靠運行。通信信號線路由於多是由外部進線,因此同樣會受到雷擊的威脅,因此也需要採用專用通信信號系列電涌保護器進行雷電防護。
2、汽車加油站防雷等級的確認
依據GB50057-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建築物年預計雷擊次數按下式計算:N=kNgAe;Ng=0.024Td1.3
式中N建築物預計雷擊次數(次/a);
k雷擊次數校正系數;在此類型情況下取2;
Ng建築物所處地區雷擊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Ae與建築物截收相同雷擊次數的等效面積(km2);
Td該地區的年平均雷電日數;在下列情況下k取相應數值:
a、位於曠野孤立的建築物取2;
b、金屬屋面的磚木結構建築物取1.7;
c、位於河邊、湖邊、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電阻率較小處、地下水露頭處、土山頂部、山谷風口等處的建築物,以及特別潮濕的建築物取1.5;
根據以上年預計雷擊次數參數,對於中等以上雷暴強度地區(年均雷暴日40天以上)地區位於公路旁邊四級以下的面積3000平方米左右,建築高度小於15米的常規加油站的預計雷擊次數為:
N=kNgAe≈0.15次/a
依據以上計算,參照GB50057-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2.0.3條的要求,其屬於標准規定的「具有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因此應定為二類防雷建築物,其防爆防火等級應定為Ia(ia)ⅡAT3。
3、汽車加油站直擊雷防護設計
3.1、站區的防雷設計
依據GB50057-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由於汽車加油站的建築物的防雷類別為二類,所以用滾球設計接閃器時滾球半徑R=45m;由於加油站的建築物包括加油棚、宿舍樓及其它附屬建築物,這些建築物在設計和施工時,利用其框架結構的樁作為垂直接地體,利用地梁與承台作為水平接地體,利用樁內兩條對角主筋作為引下線,利用天面板筋作為接閃網格(通常為10m×10m或8m×12m),因此只需要沿天面四邊設避雷帶,在四角設避雷50cm短針進行防護即可。如加油站為尖頂型結構,需要在尖頂部位安裝避雷針,常規設計為高度為100cm避雷針。
3.2、油罐區的防雷設計
依據GB50074-2002《石油庫設計規范》第14.2章、防雷的要求:金屬油罐必須作環形接地,其接地點不應少於兩處,其間弧形距離不宜>30m,接地體距罐壁應不小於3m。鋼油罐頂板厚度<4mm時,應裝防直擊雷設施,當頂板厚度≥4mm,可不裝防直擊雷設施。但對於位於多雷區(年平均雷暴日數多於40天)的油罐和鋁頂油罐,應安裝獨立避雷針做防直擊雷設施。獨立避雷針與被保護油罐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3m,保護范圍應高於呼吸閥2m以上。
依據GB50057-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三章、建築物防雷設施和GB50074-2002《石油庫設計規范》第14.2章、防雷的要求:油罐區的防雷類別應設定為一類,用滾球法計算常規油罐區的保護范圍,當滾球半徑R=30m時,兩支對角線分布的等高避雷針的高度一般為9.5m,其導流面積應大於100mm2,根據安裝需要可進行焊接或螺栓緊固在避雷針鐵塔頂部。
3.3、引下線的設計
站區的避雷針和避雷帶可用建築物內的鋼筋作引下線,將屋面避雷帶按標准要求分別接在四個角上,將避雷帶與建築混凝土內的鋼筋相連。油罐區的避雷針可用鐵塔作引下線,因鐵塔已良好接地,所以只需在安裝避雷針時保證避雷針與鐵塔有良好的電氣連接,並做防腐處理即可,4=地網的設計
加油站的地網分為直擊雷保護接地(其接地電阻要求≤10Ω)、防靜電接地(其接地電阻要求≤10Ω)、電源工作接地(其接地電阻要求≤10Ω)、信號線路直流工作接地(其接地電阻要求≤4Ω)四個部分。
依據GB50057-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三章、建築物防雷設施和GB50074-2002《石油庫設計規范》第14.2章、防雷的要求:加油站的接地應採用統一接地的接地形式,並在各處做等電位連接,既油罐的罐體及罐的金屬構件以及呼吸閥、量油孔等金屬附件,電力電纜外皮和瓷瓶鐵腳,裝於鋼油罐上的信息系統的配線電纜外皮,加油機地腳螺釘等均應與接地系統做可靠的電氣連接,其統一接地電阻要求≤4Ω。
考慮到地網使用的長期性和耐腐蝕性,建議使用非金屬接地模塊製作地網。地網布置依據地形進行設計。水平接地體使用40×4mm鍍鋅扁鋼,埋深0.6米;垂直接地體使用L50×50×5×2000mm鍍鋅角鋼;垂直接地體間使用非金屬接地模塊。地網引出地網測試極到地面上,以便以後檢測地網情況。鐵塔的應通過四個腳與地網相連,機房和變電房的基礎內的鋼筋應在四角處與地網相連。
4、電源配電系統雷電防護設計
4.1、外來導體的布置
外來導體包括:金屬水管、通訊電纜線及電力電纜鎧裝外皮或電纜金屬管等。所有的水管和電纜應埋地進入機房,水管和電纜鎧裝外皮和保護金屬管應在進入機房時接地,電纜應選用鎧裝電纜或穿金屬管埋地進入機房電纜相線和中線應通過電涌保護器接地。
4.2、電源系統電涌保護器的布置和選擇:
A、電涌保護器的布置原理
如下圖所示:a)該布置是依據GB50057-94(2000版)和IEC61312的標准布置。
在LPZ0和LPZ1區交界:U2=U1-I2R2
可以看出:U2這樣就可以通過多級鉗位使殘壓逐步降低,以有效地抑制外來雷電波入侵和雷電電磁脈沖的危害。
b)通過電涌保護器的雷電流逐級減少,還為安裝電涌保護器提供了方便如(圖3)所示,我們在安裝電涌保護器時總會使用導線進行連接,而導線電感在雷電波的頻率下不能忽略,於是有:
Uc=UL1+Us+UL2Uc=Is(ZL1+ZL2)+Us
這樣的殘壓將會附加上一個額外的Is(ZL1+ZL2),如果只有一級電涌保護器,雷電流的大部將從這一級電涌保護器泄放入地則Is非常大,這樣要保證U額外Is(ZL1+ZL2),否則則ZL1+ZL2要非常地小,也即導線要非常短,在安裝時往往很難做至,安裝條件就會非常苛刻。多級布置使這個部題得至解決。
c)SPD4必須盡量靠近設備,這是因為GB50057-94(2000版)和IEC61312表明電涌保護器距被保護設備的距離過大會由於雷電波的反射效應而在被保護設備上引起高頻振盪,使得設備上的電壓超過電涌保護器上的殘壓而損壞設備。這個距離應小於10米。
B、電涌保護器的選擇
a)動作電壓的選擇
變壓器低壓側的電涌保護器其三相電壓為動作電壓;U0=400V
b)、電涌保護器的通信容量選擇
首級電涌保護器標稱放電電流的選擇
GB50057-94(2000版)和IEC61312指出:二類保護要求,應按總雷電流150KA(10×350μS波)來考慮電涌保護器選擇,按照其建議的雷電流分配方式其中50%即75KA是通過接地系統(水管、鎧裝電纜外皮或導線的我屬保護管等)直接入地;另外50%通過安裝在相線和中線上的電涌保護器入地。
依據以上標准考慮到50%雷電流分配到電源系統的最惡劣環境,按照GB50057-94(2000版)標准表6.1提供的雷電流參數電涌保護器每相上的雷電流約為:
當線路無屏蔽時,Iimp=[150KA×50%]÷4=18.75KA
當線路有屏蔽時,Iimp=[150KA×50%×30%]÷4=5.625KA
對於本系統電源線路的特點,按《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六章:第四節:第6.4.7條要求每線標稱放電電流不宜小於15KA的要求。首級電涌保護器的每相標稱放電電流應大於15KA(10/350μS)。
次級電涌保護器標稱放電電流的選擇
依據國標GB50057-94第6.4.8條:在前級按第6.4.7條要求安裝的10/350μsSPD所得到的電壓保護水平加上其兩端引線的感應電壓以及反射波效應不足以保護距其較遠處的被保護設備的情況下,尚應在被保護設備處裝設SPD。且該SPD的電壓保護水平加上其兩端引線的感應電壓小於被保護設備耐壓水平的80%。根據被保護設備的特性(如高電阻型、電容型)或開路時,反射波效應最大可將侵入的電涌電壓加倍。
依據國標GB50057-94第6.4.9條:當按第6.4.7條和第6.4.8條要求安裝的SPD之間設有配電盤時,若第一級SPD的電壓保護水平加上其兩端引線的感應電壓保護不了該配電盤內的設備,應在該盤內安裝第二級SPD。後級線路的SPD稱放電電流In的選擇應考慮到前級SPD啟動後線路殘壓和其兩端引線的感應電壓以及反射波效應。
對於本系統採用的非屏蔽電纜線路,次級電涌保護器的每相標稱放電電流應大於20KA(8/20μS)。精密設備保護需選用防雷插座,其體積小,可以與設備靠得很近。
4.3、加油站電源系統設計方案
根據IEC61312《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GB50057-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74-2002《石油庫設計規范》及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設計規范》中防雷及過電壓規范有關防雷分區的劃分和各級電源系統雷電及過電壓保護要求,針對汽車加油站配電系統的特點,可將其分為三個防雷區分別加以考慮。由於如前所述單級防雷可能會帶來因雷電流過大而導致的泄流後殘壓過大或者保護能力不足引起的設備損壞。因此選用電源系統多級保護,可防範從直擊雷到操作浪涌的各級過電壓的侵襲。
A、電源一級防雷[LPZOA-LPZ1區]:
依據《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六章:防雷電電磁脈沖;第三節屏蔽、接地和等電位連接的要求:第6.3.4條及第四節對電涌保護器和其他的要求:第6.4.7條規定,在LPZOA或LPZ0B區與LPZ1區交界處,從室外引來的線路上安裝SPD當線路有屏蔽時,每個SPD的雷電流按雷電流的幅值的30%考慮,汽車加油站為二類防雷建築物,首次雷電流幅值為150KA,電源線路為非屏蔽埋地的TN配電模式,因此首次直擊雷在低壓配電線路上每線的分配電流為:在建築物已安裝合格的防直擊雷措施後,有50%的雷電流通過引下線流入接地裝置,因此每線分配電流為:In=[150KA×50%]÷4=18.75KA,按《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六章:第四節:第6.4.7條要求每線標稱放電電流不宜小於15KA。同時,依據《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六章:第四節第6.4.4條及IEC61312《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第三部分:浪涌保護器的要求,浪涌保護器可以將數萬伏的感應雷擊過電壓限制到4KV以下。
綜上所述,應在380V低壓總配電箱安裝標稱通流容量25KA的10/350μs波形的開關型模塊式電源電涌保護器,用於整個加油站所有用電設備的第一級電源防護。筆者推薦使用採用多層石墨間隙技術和特殊的材料工藝的10/350μs波形的開關型模塊式電源電涌保護器,此類SPD較火花間隙型SPD的優點在於:1)它的雷電能量瀉放能力較強;2)它的脈沖響應時間較火花間隙型SPD短;3)它的脈沖點火電壓較火花間隙型SPD低,保護水平小於2000V,而火花間隙型SPD的保護水平等級通常為4000V;4)多層石墨間隙型SPD無工頻續流,避免了火花間隙型SPD的續流和滅弧問題,工作狀態更穩定。
B、電源二級防雷[LPZ1-LPZ2區]:
根據《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六章:防雷擊電磁脈沖;第四節,第6.4.1至6.4.12條LPZ1區對電涌保護器(SPD)的要求及GB50054-95《低壓配電設計規范》第四章的有關規定,依據雷電分流理論,需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20KA。《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六章對於配電盤、斷路器、固定安裝的電機等第Ⅲ類耐沖擊過壓,其耐壓為4KV。為防止浪涌保護器遭受雷擊後損壞後,電源對地短路,需要在浪涌保護器前安裝空氣開關作為短路保護裝置。
可在潛油泵控制線、潛油泵加油機、稅控加油機或一般加油機電源配電箱和營業大廳電源配電箱內分別安裝具有防火功能的8/20μs波形通流容量20KA的電源防雷箱,電源線選用耐油性能良好的帶塑料護套的RVV型4×2.5mm2絕緣線引入。
C、電源三級防雷[LPZ2-LPZ3區]:
根據IEC61312-3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第三部分:浪涌保護器的要求,在LPZ2-LPZ3區內,浪涌保護器可將浪涌電壓限制到一千多伏,防雷器通流容量為(8/20μs):≥10KA。可在營業大廳計算機管理設備、UPS電源、票據列印設備、加油機數據傳輸設備及其它精密設備的電源開關處使用插座式電源防雷器。
4.5、信號系統保護方案
在雷擊發生時,產生巨大瞬變電磁場,在1KM范圍內的金屬環路,如網路、信號及通訊金屬連線等都會感應到雷擊,將會影響網路、信號及通訊系統的正常運行甚至徹底破壞系統。對於網路、信號及通訊方面的防雷工作是較易被忽視的,往往是當系統受到巨大破壞、資料損失慘重時才想到應該做預先的防範。本方案中網路、信號設備防護方面,依據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YD/T5098《通信局(站)雷電過電壓保護工程設計規范》、GB2887-89《計算機場地安全要求》中信號系統雷電及過電壓防護要求,應在從營業廳液位儀檢測儀引出的液位儀控制線上安裝額定負載電流1~1.5A的大功率特殊信號電涌保護器,用於液位儀檢測儀信號線路的保護。應在從營業廳加油機總控制線上安裝精密的控制信號電涌保護器,用於加油機總控制線路的保護。應在PSTN撥號網路通訊線MODEN前和電話通訊系統進線端分別安裝電話線路通信線電涌保護器,用於各設備網卡及電話通信線路的防雷保護。
結束語
汽車加油站所屬環境為雷電高風險地區,依據GB50057-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標準的要求,應該按二類建築物雷電防護要求來考慮,其油罐區應按一類建築物雷電防護要求來考慮。該區域的直擊雷防護和接地應該嚴格按GB50057-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和GB50074-2002《石油庫設計規范》的要求進行設計。汽車加油站配電電源系統宜將其分為三個防雷區分別加以考慮,首級保護宜採用標稱放電電流值25KA的10/350μs波形的多層石墨間隙開關型模塊式電源電涌保護器。液位儀控制線、加油機總控制線、PSTN撥號網路通訊線等也應採用相應的電涌保護器進行保護
⑶ 防雷檢測時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1)未裝設防雷裝置的建築物,為防止雷電波沿低壓架空線侵入,應在入戶處或接戶桿上將絕緣子鐵腳接到接地裝置上,如無該接地裝置時,應增設接地裝置。
(2)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應採取適當的防雷措施。
(3)在一般情況下,從配電盤引出線路宜穿鋼管並裝設避雷器或空氣間隙。在線路接近接閃器的一端,還應將鋼管和防雷裝置相連。
(4)嚴禁在獨立避雷針、避雷線的支柱上懸掛通信線、廣播線及低壓架空線。
⑷ 北京檢驗檢測機構能對加油站做避雷檢測嗎,具體怎麼申請
你說的檢測問題是避雷針接地電阻的問題,這種電阻的測量不需要太高的精度,一般搖表就能測量,如果你一定要求檢測機構的測量,可以申請北京力量科學院有關科室來上門測量。
⑸ 加油站建築物的避雷方法
石油庫設計規范
Code for design of oil depot
GB 50074-2002
14.2 防雷
14.2.1 鋼油罐必須做防雷接地,接地點不應少於2處。
14.2.2 鋼油罐接地點沿油罐周長的間距,不宜大於30m,接地電阻不宜大於10Ω。
14.2.3 儲存易燃油品的油罐防雷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裝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油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頂鋼油罐的頂板厚度等於或大於4mm時,不應裝設避雷針。鋁頂油罐和頂板厚度小於4mm的鋼油罐,應裝設避雷針(網)。避雷針(網)應保護整個油罐。
2 浮頂油罐或內浮頂油罐不應裝設避雷針,但應將浮頂與罐體用2根導線做電氣連接。浮頂油罐連接導線應選用橫截面不小於25mm2的軟銅復絞線。對於內浮頂油罐,鋼質浮盤油罐連接導線應選用橫截面不小於16mm2的軟銅復絞線;鋁質浮盤油罐連接導線應選用直徑不小於1.8mm的不銹鋼鋼絲繩。
3 覆土油罐的罐體及罐室的金屬構件以及呼吸閥、量油孔等金屬附件,應做電氣連接並接地,接地電阻不宜大於10Ω。
14.2.4 儲存可燃油品的鋼油罐,不應裝設避雷針(線),但必須做防雷接地。
14.2.5 裝於地上鋼油罐上的信息系統的配線電纜應採用屏蔽電纜。電纜穿鋼管配線時,其鋼管上下2處應與罐體做電氣連接並接地。
14.2.6 石油庫內信息系統的配電線路首末端需與電子器件連接時,應裝設與電子器件耐壓水平相適應的過電壓保護(電涌保護)器。
14.2.7 石油庫內的信息系統配線電纜,宜採用鎧裝屏蔽電纜,且宜直接埋地敷設。電纜金屬外皮兩端及在進入建築物處應接地。當電纜採用穿鋼管敷設時,鋼管兩端及在進入建築物處應接地。建築物內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與防感應雷接地應共用一個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值應按其中的最小值確定。
14.2.8 油罐上安裝的信息系統裝置,其金屬的外殼應與油罐體做電氣連接。
14.2.9 石油庫的信息系統接地,宜就近與接地匯流排連接。
14.2.10 儲存易燃油品的人工洞石油庫,應採取下列防止高電位引入的措施:
1 進出洞內的金屬管道從洞口算起,當其洞外埋地長度超過2m( ρ為埋地電纜或金屬管道處的土壤電阻率Ω·m)且不小於15m時,應在進入洞口處做1處接地。在其洞外部分不埋地或埋地長度不足2m時,除在進入洞口處做1處接地外,還應在洞外做2處接地,接地點間距不應大於50m,接地電阻不宜大於20Ω。
2 電力和信息線路應採用鎧裝電纜埋地引入洞內。洞口電纜的外皮應與洞內的油罐、輸油管道的接地裝置相連。若由架空線路轉換為電纜埋地引入洞內時,從洞口算起,當其洞外埋地長度超過2m時,電纜金屬外皮應在進入處做接地。當埋地長度不足2m時,電纜金屬外皮除在進入洞口處做接地外,還應在洞外做2處接地,接地點間距不應大於50m,接地電阻不宜大於20Ω。電纜與架空線路的連接處,應裝設過電壓保護器。過電壓保護器、電纜外皮和瓷瓶鐵腳,應做電氣連接並接地,接地電阻不宜大於10Ω。
3 人工洞石油庫油罐的金屬通氣管和金屬通風管的露出洞外部分,應裝設獨立避雷針。爆炸危險1區應在避雷針的保護范圍以內。避雷針的尖端應設在爆炸危險2區之外。
14.2.11 易燃油品泵房(棚)的防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油泵房(棚)應採用避雷帶(網)。避雷帶(網)的引下線不應少於2根,並應沿建築物四周均勻對稱布置,其間距不應大於18m。網格不應大於10m×10m或12m×8m。
2 進出油泵房(棚)的金屬管道、電纜的金屬外皮或架空電纜金屬槽,在泵房(棚)外側應做1處接地,接地裝置應與保護接地裝置及防感應雷接地裝置合用。
14.2.12 可燃油品泵房(棚)的防雷,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平均雷暴日大於40d/a的地區,油泵房(棚)宜裝設避雷帶(網)防直擊雷。避雷帶(網)的引下線不應少於2根,其間距不應大於18m。
2 進出油泵房(棚)的金屬管道、電纜的金屬外皮或架空電纜金屬槽,在泵房(棚)外側應做1處接地,接地裝置宜與保護接地裝置及防感應雷接地裝置合用。
14.2.13 裝卸易燃油品的鶴管和油品裝卸棧橋(站台)的防雷,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露天裝卸油作業的,可不裝設避雷針(帶)。
2 在棚內進行裝卸油作業的,應裝設避雷針(帶)。避雷針(帶)的保護范圍應為爆炸危險1區。
3 進入油品裝卸區的輸油(油氣)管道在進入點應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於20Ω。
14.2.14 在爆炸危險區域內的輸油(油氣)管道,應採取下列防雷措施:
1 輸油(油氣)管道的法蘭連接處應跨接。當不少於5根螺栓連接時,在非腐蝕環境下可不跨接。
2 平行敷設於地上或管溝的金屬管道,其凈距小於100mm時,應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於30m。管道交叉點凈距小於100mm時,其交叉點應用金屬線跨接。
14.2.15 石油庫生產區的建築物內400V/230V供配電系統的防雷,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電源採用TN系統時,從建築物內總配電盤(箱)開始引出的配電線路和分支線路必須採用TN-S系統。
2 建築物的防雷區,應根據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劃分。工藝管道、配電線路的金屬外殼(保護層或屏蔽層),在各防雷區的界面處應做等電位連接。在各被保護的設備處,應安裝與設備耐壓水平相適應的過電壓(電涌)保護器。
14.2.16 避雷針(網、帶)的接地電阻,不宜大於10Ω。
⑹ 加油站防雷檢測主要應考慮哪幾個方面
接閃:避雷帶、網,盡量少用避雷針
等電位:所有設備、非帶電金屬物就近接地,應採用多點接地
接地電阻:盡量小,應小於1歐
防靜電:進出油口應有除靜電設施
防雷器:按規范要求配置T1、T2級防雷器,信號線路加裝D1級信號防雷器,工作場地的電源防雷器應有防起火裝置。
⑺ 加油站綜合防雷有哪些內容
加油站的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電氣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電子系統的接地、防雷器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4歐姆。地網不知依據地形設計為環形閉合防雷接地裝置。水平接地體使用40×4mm鍍鋅扁鋼,埋深0.6米;垂直接地體使用L50×50×5鍍鋅角鋼,長2.5米,埋深0.7m以上;垂直接地體間使用非金屬接地模塊。地網測試極引出地面,以便以後檢測。鐵塔通過四個腳與地網相連,機房和變電房基礎內的鋼筋在四角處與地網相連。
加油站建築物作環形接地裝置後,所有進出環形接地裝置的金屬管道、電纜金屬外皮、導線保護管均在環形接地裝置交叉處相連。加油站內的所有需接地的設備與構件,如油罐、加油機、通氣管、配電盤、電子系統配電盤、開關、燈具等都要與接地網相連接,使相鄰的金屬導體及設備外殼電位相等,防止雷電反擊火花及避免維護操作人員遭受電擊,保護設備與人身安全。加油站等電位連接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把加油站的加油機外殼、加油槍、油罐、呼吸閥、電纜金屬屏蔽層、金屬門窗等用導體直接連接起來,使整個加油站成為一個良好的等電位體;
二是在電力線或外界有聯系的導線處接上合適的過電壓保護裝置,保護裝的接地端與油站防雷地直接電氣連接。檢測時可用萬用表測量其隱蔽部分是否成等電位體。
⑻ 加油站防雷防靜電的應急預案
加油站防雷防靜電的應急預案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保不齊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為了盡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預先制定應急預案是必不可少的。應急預案應該怎麼編制才好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加油站防雷防靜電的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 直擊雷防護
1.1 儲油罐區的防直擊雷措施
汽車加油站的儲油總容量,大部分在300m3左右,多數安裝在地下室內,其介質為汽油和柴油。由於汽油是易燃液體,閃點溫度較低(-50~30℃)、易揮發。在常溫下,地下室內瀦留的油氣和儲油罐呼吸閥排出的氣體,容易達到起爆混合比值。因此,儲油罐區是加油站防雷的重點區域。根據GB50057-9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和GB15599-95《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范》的規定,結合儲油罐安置在地下室的這一特點。對儲油罐,按二類防雷要求,採用獨立避雷針。在呼吸閥上方2.5m的高度平面,提供一個半徑為5m的保護范圍,以防止雷暴直接擊中呼吸閥,引起高溫而點燃油氣。為防止避雷針對油罐及其附屬設施產生高電位反擊,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至被
保護的油罐與其有聯系的管道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3m。
1.2 售油亭的防直擊雷措施
售油亭是安置加油機,進行加油作業的地方,區域內油氣含量較高,屬二類防雷建築物。宜在亭的頂部敷設避雷帶,當長、寬>10m時,應敷設10m×10m或12m×8m的避雷網格。
2 防感應雷和防靜電
加油站的儲油罐和輸油管都採用鋼鐵材料製成,當有雷雨雲飄過其上空或在附近發生雷擊時,由於靜電或電磁感應作用,金屬罐體和輸油管都會帶上大量的電荷。另外,油品在流動、灌注、晃動等情況下,由於本身或與其它物體的相互摩擦而產生靜電荷。當雷電感應或摩擦產生靜電荷的速度高於泄放速度時,便形成同性電荷的靜電積聚。當積聚的靜電荷,其放電能量大於可燃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並在放電間隙中油品蒸汽和空氣混合物處於爆炸極限范圍時,將引起爆炸、燃燒。因此規定儲存甲、乙、丙幾類油品的油罐應作防靜電接地,為電荷提供泄放的通道。
2.1 油罐和輸油管道的防感應雷、靜電
(1)為確保接地可靠,每個金屬油罐的接地點應不少於兩點。
(2)輸油管道的始、末端和拐彎、分支處應分別接地。
(3)管道法蘭的連接螺栓少於5根時,法蘭必須用金屬導線跨接。
(4)儲油罐上的金屬構件(呼吸閥、阻火器、量油孔等)必須與油罐有良好的等電位連接。
2.2 電源、信號線路的防感應雷
加油站的輸電線路,絕大多數都採用架空線路,極易感應雷電高位,其防雷措施是:
(1)在配電房電源開關的進線端安裝防爆型電源避雷器; (2)電源線由配電房到加油機線段應套鋼管埋地,鋼管的兩端應分別與電房接地和加油機接地連接;
(3)與計算機聯網的電子計量式加油機的信號線也應套上金屬管埋地,金屬管的始、末端應接到工作地上,信號線與計算機的介面應裝上相 避雷器。
以上的管線若在線溝中架設,溝內應填充沙子,以防電氣線路故障時,溝內因瀦留油氣而引起火災。
2.3 卸油車防靜電
油槽車卸油,是加油站最大型的輸油作業。油槽車上會積聚大量的靜電荷,因此,必須在卸油場所提供防靜電接裝置,為油槽車提供靜電荷泄放的通道。
3 接地裝置
(1)避雷針採用獨立接地體,接地沖擊電阻不大於10Ω。
(2)儲油罐的接地體,圍繞儲油罐區敷設成環型,並為輸油管的始端和槽車卸油區提供接地點,接地沖擊電阻不大於10Ω。
(3)售油罩棚採用建築物基礎接地體和人工接地體聯結的混合接地裝置。其中,人工接地體圍繞加油作業區敷設成環型,以降低作業區內的跨步電壓對工作人員的危害。同時,本接地裝置為輸油管末端和加油機等電器設備提供接地點,沖擊接地電阻以最小值確定。 應的信號
(4)管道拐彎和分支處的接地體如獨立設置時,沖擊接地電阻不大於30Ω。儲油罐區的接地體應與售油罩棚的接地體做等電位連接。
4 對加油站進行整改的建議
在80年代中後期和90年代初期,已有大批加油站投入營業,由於當時管理不夠完善,這些油站的防雷設施多有先天不足的成份:①儲油罐接地不規范,只有一點接地,有的甚至沒有接地;②輸油管道的法蘭連接螺栓少於5根的,沒有作電氣連接;③油槽車卸油場所沒有安裝防靜電接地裝置。 對於②、③,還較易處理。由於油罐區不能使用電弧焊接,故對①的處理比較麻煩。建議在地下室外加裝接地體,將油罐的吊環經防銹處理後,塗上導電膏,包上一層鉛墊,再用U型螺栓將接地線壓接在吊環上。這種連接方式只有一種補救措施,在每年雷雨季節之前,做全面檢查。當其介面處的過渡電阻較大時,需要重新作防銹處理。
加油站防雷的方案設計
在避雷檢測和雷災事故調查中發現,有些加油站由於防雷設計不完善,沒有考慮加油站的綜合防雷能力,致使加油站遭受雷擊的事故時有發生。如1998年江浦加油站兩台加油機被雷擊壞,順風加油站的配電櫃被雷擊毀。1999年4~5月間永興加油站的加油機多次被雷擊壞。加油站屬第二類防雷建築物,其綜合防雷應從下述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1 建築物的防雷
加油站的建築物包括加油棚、宿舍樓及其它附屬建築物。這些建築物在設計和施工時,利用其框架結構的樁作為垂直接地體,利用地梁與汞台作為水平接地體,利用樁內兩條對角主筋作為引下線,利用天面板筋作為網路(10m×10m或8m×12m)。沿天面四邊設避雷帶,四周設避雷短
2 油罐的防雷
金屬油罐必須作環形接地,其接地點不應少於兩處,其間弧形距離不應>30m,接地體距罐壁應不小於3m。油罐頂板厚度<4mm時,應裝防直擊雷設施,當頂板厚度≥4mm,可不裝防直擊雷設施。但在多雷區(年平均雷暴日數多於40天),也可裝防直擊雷設施。獨立避雷針與被保護油罐的水平距離不應<3m,保護范圍應高於呼吸閥2m以上。
3 電源線和電話線的防雷
加油站大部分雷擊事故是雷電波通過電源線、電話線傳導
而發生的。做好電源線、電話線保護是加油站防雷的重要組成部分。
(1)電源線防雷
防止雷電波從電源線侵入的辦法是將電源線穿金屬管埋地引入,穿管長度不宜小於2ρ(ρ為當地土壤電阻率,單位為Ω*m)。在配電房設備總電源處安裝三相電源避雷器。在設備的電源輸入端安裝專用的電源避雷器。避雷器應選用防爆型產品。
A、電源一級防雷
在加油站380V低壓總配電箱內,總斷路器(熔斷器)後,漏電保護器前安裝通流量在50KA,三相開關型模塊式電源電涌保護器,用於整個加油站所有用電設備的第一級電源防護
B、電源二級防雷
在辦公機房電源配電箱內或辦公機房電源配電箱外的附加配電箱內安裝通流量在40KA三相電源電涌保護器,用於辦公機房內所有IT設備用電的第二級電源防護。在加油機電源配電箱內或加油機電源配電箱的附加配電箱內安裝通流量在40KA三相電源電涌保護器,用於加油機用電的第二級電源防護。
C、電源三級防雷
在辦公室計算機管理設備、便利店收費區稅控主機、加油
機數據傳輸設備、票據列印設備等其它精密設備的電源插座處使用插座式電源電涌保護器。
(2) 加油站信號系統防護設計
在每組加油機內數據採集器加油機控制匯流排處安裝通訊信號信息系統電涌保護器,將通訊信號電涌保護器安裝於防爆箱中,用於每組加油機內數據採集器和中控主板信號線路的防雷保護。
在便利店收款台下的稅控主機的加油機數據傳輸線上安裝通訊信號信息系統電涌保護器,用於稅控主機信號線路的防雷保護。
(3)電話線防雷
加油站大多建在開闊地帶的公路兩旁,電話線很多是架空引入的,雷電波很容易通過電話線輸入而擊毀電話機。因此有必要做好電話線的防雷。最好的辦法是在電話線進入室內前,穿金屬管埋地(埋地長度不宜小於2ρ),金屬管首尾接到地極上引入。並安裝專用的電話避 雷器。
在辦公機房ADSL網路通訊線、ISND網路通訊線、PSTN撥號網路通訊線的MODEN前,即網路通訊線路的進線端,安裝網路信號信息系統電涌保護器,用於各設備網卡及網路通信線路的防雷保護。
在辦公機房監控設備機櫃由建築外加油坪進入的攝像機視
頻傳輸線路上安裝視頻信息系統電涌保護器,用於監控設備信號線路的防雷保護。
在室外加油坪的攝像機的電源及視頻傳輸線路上安裝監控攝像機多功能電涌保護器,用於戶外監控攝像機的防雷保護
4 接 地
(1)建築物防雷接地電阻應<10Ω。
(2)獨立避雷針和油罐的兩組接地裝置的地中距離Se≥0.4Ri(Ri為沖擊接地電阻),但不得小於3m。接地電阻不大於10Ω。
(3)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避雷器接地、建築物的防雷接地宜共用一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於4Ω。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事業正日新月異,人民的生活生平不斷提高,汽車越來越多,加油站數量與日俱增,每年由於雷擊造成的事故時有發生,直接威脅到加油站周圍人群和建築物的安全,因此加強加油站的防雷工程設計工作十分重要。而那些在郊區、偏遠地方的加油站,經營者對雷電災害的防護意識仍然十分薄弱,存在著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一旦發生雷擊事故,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加油站的防雷措施應根據GB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343-2004《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及GB50156-2002《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進行防雷設計。
1 概述
雷電產生於雷暴,而雷暴往往伴隨強對流天氣而形成,是由大氣環流和當地氣象因素決定的。雷暴是積雨雲中雲與雲之間或雲與地之間產生的放電現象,並伴有火花放電,強大電流通過時,又使空氣迅速膨脹產生巨大的響聲,即雷電。雷電是一種極具破壞力的自然現象,其電壓可高達數百萬伏,瞬間電流更可高達數十萬安培。千百年來,雷電所造成的破壞可謂不計其數。因此雷電災害已成為聯合國公布的10種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根據雷電特點及性質可將雷電分為直擊雷、雷電感應及雷電波侵入。
伴隨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的機動車輛正在迅速增加,機動車公共加油站這一為之提供能源的配套服務設施也在快速增加。加油站在城市、鄉鎮交通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鄉鎮災害救助中的重要能源基地,但是近年來加油站的雷電災害事故頻繁發生,直接威脅到加油站周圍人群和建築物的安全,削弱了加油站作為城市、鄉鎮能源樞紐的功能,因此對加油站的雷電綜合防護是非常重要的。
2 加油站雷電分區
2.1 加油站環境特點
加油站一般位於公路邊,多屬於空曠地區的孤立建築物,容易遭受雷擊,而且加油站又屬於易燃易爆場所,對加油站的防雷現狀應給予特別足夠的重視,加油站通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地理位置:加油站都建在交通便利的城區開闊地帶或郊區、道路干線、主幹線、高速公路旁邊等地帶,四周較為空曠;
(2)建築物防直擊雷設計不規范:有的加油站站房、罩棚未安裝防直擊雷設施,明敷防雷引線未沿外牆最短垂直路徑接地;
(3)電源系統:一般加油站的380V交流供電線路是架空明線接入至站區附近再地埋引入建築的,部分加油站是由10KV電力線架空接入,經變壓器後再地埋引入建築。在鄉村和山區有時根本沒有地埋措施,未安裝電涌保護器及做重復接地,因此非常容易遭雷電波侵入及雷擊電磁脈沖;
(4)通信網路系統:引入加油站的ISDN、電話線、監控設備等弱電線路通常也是由戶外架空明線引入的,並且通常未安裝專用信號電涌保護器(SPD)做防閃電措施;
(5)靜電防護:加油站加油機或加油槍未能接地或接地不良,電阻偏大,不符合規范要求。加油站呼吸閥未作跨接或跨級電阻值偏大;
(6)發電機接地:不少加油站並未做發電機接地,不符合安全生產。
以上幾個特點不難發現,從雷電角度來看,加油站一般都運營於「高風險」環境下,即對雷害風險的「暴露程度」很高,因此需要採取強有力的防護措施。根據GB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343-2004《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及GB50156-2002《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等國家標准及IEC61312《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標准,其電源線路至少應採取兩級雷電防護,信號線路至少應採取一級雷電防護才能達到雷電防護的要求。但目前的情況是,部分加油站都沒有進行電源路線和信號路線的雷電過電壓防護,建築物防雷設計不規范,防雷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鑒於加油站以上特點和要求,一般認為對於中等以上雷暴強度地區(年均雷暴日40天以上),應選用最大標稱放電電流大於12.5KV(10/350μS)的電涌保護器作為電源系統的第一級雷電防護,其保護水平應小於2KV,同時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才能保證加油站設備用電電源的可靠運行。通信信號路由於多是由外部進線,因此同樣會受到雷擊威脅,因此也需要採用專用通信信號系列電涌保護器進行雷電防護。
2.2 加油站的防雷等級
依據GB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建築物年預計雷擊次數按下式計算:N=kNgAe;Ng=0.1Td式中: N建築物預計雷擊次數(次/a); K雷擊次數校正系數:
Ng建築物所處地區雷擊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Ae與建築物截收相同雷擊次數的等效面積(km2); Td該地區的年平均雷電日數;
建築物年預計雷擊次數按下式計算:N=kNgAe;Ng=0.1Td 在下列情況下k取相應數值: a.位於曠野孤立的建築物取2; b.金屬屋面的磚木結構建築物取1.7;
c.位於河邊、湖邊、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電阻較小、地下水露頭處、土山頂部、山谷風等處得建築物,以及特別潮濕的建築物取1.5。
加油站四周較空曠,在此類型情況下K值取2;根據以上年雷擊次數參數,對於中等以上雷暴強度區(年均雷暴日40天以上)位於公路旁邊四級以下的面積3000平方米左右,建築高度小於15米的常規加油站的預計雷擊次數為:N=kNgAe≈0.15次/a。
依據以上計算,並參照GB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3.0.3條的要求,「具有1區或21區爆炸危險場所的建築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因此汽車加油站防雷應按第二類防雷建築物進行設計。
3 加油站雷電防護設計
3.1 建(構)築物的防雷設計
加油站的建(構)築物一般由罩棚、辦公樓、配電室及其它附屬建築物組成。依據《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確定汽車加油站的建築物防雷類別為二類建築物,不需要單獨裝設接閃桿。辦公室和附屬建築物一般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汽車加油
站的建(構)築物防雷接閃器設計:宜採用裝設在建築物上的接閃網(帶)或
接閃桿或由其混合組成的接閃器。接閃帶應沿建築物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部位敷設,並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於10m×10m或12m×8m的'接閃網格。加油站罩棚一般採用鋼架結構,其棚頂採用金屬屋面,可直接利用其作為接閃器,不用再另設接閃桿或接閃帶(屋頂有其他需要保護的物體除外)。
汽車加油站的建(構)築物防雷引下線設計:由於站區內建(構)築物一般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架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應利用樁內兩條對角主筋作為自然引下線,引下線間距不大於18米,引下線不應少於2根,應沿建築物周圍均勻布置。引下線在適當地點設若干連接板,該連接板可作等電位連接用,將辦公室及附屬建築物內所有電器設備和金屬導體作等電位連接。
汽車加油站的建(構)築物防雷接地裝置設計:一般採用自然接地體作為接地裝置,由於一般加油站站區各接地裝置之間距離都小於5米,應將加油站的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電氣設備工作接地、保護接地、信息系統的接地、等電位連接帶、建築物金屬構件採用共用接地,以達到均壓、等電位以減少各種接地設備之間、不同系統之間的電位差。在進行建(構)築物基礎施工時將兩基礎內鋼筋進行可靠連接,每間隔18米做一次接地。當自然接地體達不到接地電阻要求時,應設置人工接地體。考慮到接地裝置使用的長期性和耐腐蝕性,建議接地裝置布置依據地形設計,人工接地體設置在散水坡1m以外,可以不破壞散水坡保護面,同時也加大了地網包圍的有效面積。在建築物外設計成閉合的環形,可以起到均壓環的作用,也可以從不同的方位引入地線作等位連接使用,同時可以作為不同位置進入建築物線纜的外屏蔽層接地線使用。水平接地通常使用40×4mm鍍鋅扁鋼,埋深0.6米(深度應大於當地凍土層);垂直接地使用L50×50×5×2500mm鍍鋅扁鋼,垂直接地體間使用非金屬接
地模塊。 接地電阻要求:加油站的地網分為直擊雷保護接地(其接地電阻要求≤10Ω)、防靜電接地(其接地電阻要求≤100Ω)、電源工作接地其接地電阻要求≤4Ω),信號線路直流工作接地其接地電阻要求≤4Ω)四個部分,當採用統一接地時,接地電阻值應按最小值確定,接地電阻要求≤4Ω。
3.2 油罐區的防雷設計
油罐區的防雷設計:一般採用呼吸閥作為接閃器(高度4-5m),當利用呼吸閥作為接閃器時,應保證呼吸閥與罐體接觸良好,防止直擊雷對呼吸閥放電不能將雷電流引入大地。埋地金屬油罐必須作環形接地,其接地點不應少於兩處,其間弧形距離不宜﹥30m,接地體距罐壁不應小於3m。鋼油罐頂板厚度﹤4mm時,應裝防直擊雷設施,當頂板厚度≥4mm,可不裝防直擊雷設施,但對位於多雷區(年平均雷暴日數多於40天)的油罐和鋁頂油罐,應安裝獨立接閃桿做防直擊雷設施。獨立接閃桿與被保護油罐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3m,按滾球方法計算,使油罐呼吸閥處於其保護范圍內,並且保護范圍應高於呼吸閥2m以上。
輸油管道的始、末端和拐彎、分支處應分別接地,每隔12米做一次接地,接地電阻≤4Ω。油罐區的接地應採用共用接地裝置,並在各處作等電位連接,即油罐的罐體及罐的金屬構件以及呼吸閥、量油孔等金屬附件,電力電纜外皮和瓷瓶鐵腳,裝於鋼油罐上的信息系統的配電線纜外皮,加油機地腳螺釘等均應與接地系統做可靠的電氣連接,其接地電阻值應≤4Ω,由於油罐車進行裝卸油時,罐內油品會產生靜電,靜電會積聚到浮盤上,此時浮盤應與罐體做電氣連接,否則,容易產生靜電火花發生火災事故。油罐車在裝卸過程中應採用專用的接地導線、夾子和接地端子將油罐和裝卸車設備相連,並將防靜電接地裝置與油罐接地相連接。加油機主體應與地溝接地裝置進行可靠連接,應保證加油槍皮管內部銅線一端與加油機主體連接,防止加油過程中由於汽油(或柴油)與加油槍摩擦產生靜電無法通過加油管進行釋放。平行敷設的管道、構架和電纜金屬外皮長金屬物,其凈距離小於100mm時,應採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於30m,交叉凈距小於100mm時,其交叉處也應跨接,各種金屬管道法蘭的連接螺銓少於5根時,法蘭必須用金屬導線跨接,跨接電阻應小於0.03Ω。
3.3 電源配電系統雷電防護設計
380/220V供配電系統宜採用TN-S配電系數:即三相五線制(單相三線制)配電方式。在這種配電方式的整個系統(包括分支線路)中,具有單獨的中性線(N)和保護接地線(PE),即在整個系統中中性線與保護接地線始終是分開的。使N線與PE線分開的目的,PE線上沒有交流電流過,在整個防雷工程的等電位連接接地系統中,它與等電位連接接地系統保持可靠的連接,所以PE線上電位處處相等。
電纜應穿鋼管埋地進入加油站,電纜金屬外皮或電纜金屬保護管兩端均應接地,在供配電系統的電源端應安裝與設備耐壓水平相適應的過電壓(電涌)保護器。供電系統電纜金屬外皮或電纜金屬保護管兩端均接地,其目的就是封鎖電磁效應,減少或削弱雷電危害,預防雷擊事故的發生。供電系統電纜應單獨布線,不得與油品、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管道、熱力管道敷設在同一溝內,防止電纜溝進入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避免電纜與管道相互影響,引起爆炸火災事故,電纜溝應充沙填實。
4 xx市高速公路旁某加油站防雷設計方案
4.1 加油站環境勘測
該加油站位於浙江省xx市,該地區屬於季風亞熱帶氣候,其土壤性質為巨板土與砂岩地,土壤電阻率較大,且不均勻。經測量其平均值為180Ω·m。年平均雷暴日為40d/年,3-9月份,雷暴發生概率較大,屬於多雷區。加油站內有加油罩棚及辦公樓,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加油罩棚長為20米、寬為20米、高8米,內有4個灌油機,各相距6m。辦公室長16米、寬23.1米、高3.5米,距辦公室10米處有兩個地下儲油庫。電源線路採用架空引入,電源系統採用TN-S系統。辦公室內有電話機、復印機、UPS、數據傳輸線及空調線機等電子設備。根據GB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可知,該加油站屬於第二類防雷建築物。
4.2 本加油站設計
根據上述得知,該建築物為二類防雷建築物,故按二類防雷建築物作防雷設計(採用TN-S系統):在罩棚和辦公樓屋頂四周及屋面採用φ10mm鍍鋅圓鋼作接閃帶進行明敷防護,並在屋面組成不大於10m×10m或12m×8m的接閃網格,且在屋頂的四角設置接閃桿做防護,接閃桿採用φ12mm鍍鋅圓鋼,高為0.3m;另外,突出屋面的金屬構件等應與屋面接閃帶做可靠焊接,突出屋面的非金屬物,當其不在接閃器的有效保護范圍內時,應加裝直擊雷防護裝置(接閃桿或接閃帶或混合接閃器)加以保護。根據建築物外部為鋼筋混凝土構架特性,當利用混凝土內鋼筋作為自然引下線並同時利用基礎接地體時,應在室內外的適當地點設連接板。可採用銅鋅合金焊、熔焊、卷邊壓接、縫接、螺釘或螺旋連接。第二類防雷建築物引下線應沿建築物四周均勻對稱布置,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應大於18m。防雷接地裝置宜充分利用樁基礎、承台結構主筋構成自然接地裝置,在樁基礎每樁利用外圍結構主筋中對角2根主筋作為垂直接地體;利用結構外圈樑主筋宜焊接連通作為水平接地體。
本工程的防靜電接地、呼吸閥、加油機、埋地油罐等露出地面的工藝管道作相互電氣連接後與防雷接地共用一個接地裝置,共用沖擊接地電阻小於1歐姆,若不符合要求,應做人工接地極。 通過環境勘測得知,該建築物的電纜是通過架空引進的,因此在進入本建築物時應採用一段金屬鎧裝電纜或護套電纜穿鋼管直接埋地引入,架空線與建築物的距離不應小於15m。
為防閃電感應,根據GB50343-2004《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要求,在電源總配電箱內裝一級浪涌保護器(技術參數:Iimp≥12.5KA、Up≤2.5KV)作防護。 5 結束語
汽車加油站作為雷電高風險區,又屬於易燃易爆場所,應按二類防雷建築物防護要求來考慮,應從外部防雷、內部防雷進行考慮,注重等電位連接與共用接地系統、屏蔽及布線、防雷與接地、安裝電涌保護器等綜合防護。在實際的防雷工程設計中,還需要根據各類設備的特點和防護對象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綜合考慮,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雷電災害。
;⑼ 防雷防靜電檢測
國家規定防雷檢測一般都是要由當地氣象部門檢測的,由當地氣象部門發專防雷合格證屬,以後出問題了都可以找他們。
不過一般的三類的防雷防靜電系統只要是專業防雷公司做的,甲方和工程方自檢沒問題,簽訂個質保就可以了。
具體情況要根據你的項目而定,最好咨詢下當地比較專業的防雷公司,聽聽他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