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裝置:(1)說出一種簡便易行的判斷透鏡是否為凸透鏡的方法______
(1)用手摸一下,中央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或放在文字上,字能放大的是凸透鏡.
(2)在做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首先要調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使燭焰的像能夠成在光屏上,所以當調整光屏的位置始終光屏上沒有像時,首先要想到這種可能.其次利用實像與虛像的區別,再考慮成的是虛像這種可能.
故答案為:蠟燭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u<f).
(3)由圖可知,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由此可知此時u>2f,則蠟燭所放的位置應是圖中的E點;
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製成的,現欲使光屏上的像再大一些,應減小物距,即將蠟燭靠近凸透鏡.
故答案為:E;照相機;將蠟燭靠近凸透鏡.
⑵ 如何利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裝置模擬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模糊的情景的操作過程
產生近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來自遠處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達到視網膜時不是一點而是模糊的光斑。 利用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裝置模擬眼睛過程:1.將蠟燭,焦距比較大的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調節它們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換另外一個比較厚(焦距較小)的凸透鏡,(不改變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不能看到蠟燭的像只看到光斑,把光屏往前移動才看到蠟燭的像,這表明像成在光屏前面,這個跟近視眼的產生原因一樣的
⑶ 如圖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1)實驗所需要的器材除了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
(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需要測量物距和像距,還要用到刻度尺. 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會聚成最小、最亮的點,這個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即為凸透鏡的焦距,由此可以測出凸透鏡的焦距. 故答案為:刻度尺(或尺子);焦距. (2)調整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為了使物體通過凸透鏡成的像能夠成在光屏上,使光屏能夠收到完整的像,便於觀察. 故答案為:同一高度;使光屏能夠收到完整的像. (3)當物距小於焦距時,光屏上接不到像,取走光屏通過凸透鏡觀察蠟燭,會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 故選C. (4)由圖可知,像距大於物距,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得,當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答案為:放大. |
⑷ 如圖所示,是專門用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1)圖中幾個原件的名稱為:A是______,B是___
(1)對照圖可知,A是帶刻度尺的光具座,用來固定元件,並可從刻度尺上讀出物距與像距,B是光屏,用來承接像,C是蠟燭,是光源,D是凸透鏡.
(2)實驗前應該首先觀察並記下凸透鏡的焦距,可以方便描述物距與像距.
故答案為:
(1)帶刻度尺的光具座;光屏;蠟燭;凸透鏡.
(2)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