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自動裝置保護的對象

自動裝置保護的對象

發布時間:2023-09-19 11:35:36

Ⅰ 廚房自動滅火系統介紹廚房自動滅火裝置與滅火系統區別

不管是餐廳還是飯店,還是我們個人的家裡,為了家人和自己的安全,在廚房當中一定要放自由滅火系統,主要就是為了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因為在廚房當中用火試比較多的,如果自己稍微不謹慎的話,廚房自動滅火系統介紹?廚房自動滅火裝置與滅火系統區別?

不管是餐廳還是飯店,還是我們個人的家裡,為了家人和自己的安全,在 廚房 當中一定要放自由滅火系統,主要就是為了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因為在廚房當中用火試比較多的,如果自己稍微不謹慎的話,引起火災我們可以及時的處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哪些系統屬於滅火的系統,那麼我就帶你來了解一下廚房自動滅火系統介紹?廚房自動滅火裝置與滅火系統區別?

廚房自動滅火系統介紹

廚房自動滅火系統介紹:當廚房烹飪設備、鍋具內的食用油或集油煙罩、煙道內的油垢達到自燃點,發生自燃,火焰產生的熱量達到感溫器動作設定值(持續時間5~10s)時,廚房滅火設備控制器會發出聲光報警,自動輸出信號切斷加熱氣源和廚房設備電源,然後啟動系統電磁閥,刺破貯氣瓶容器閥的膜片。

氣體通過連接管路推動滅火劑貯瓶里的食用油專用滅火劑經管路從噴嘴噴出,並與著火的食用油發生皂化反應,形成覆蓋層,隔絕空氣,將燃燒的食用油撲滅。在滅火劑噴射完後,電動水流閥自動打開,切換成城市自來水或消防用水進行噴射冷卻(冷卻時間大於5),使油溫降到自燃點溫度以下,防止火災復燃,以保證廚房的用火安全。

廚房自動滅火裝置與滅火系統區別

廚房滅火系統是指針對廚房建築物本身的滅火保護系統,常見的是煙感、溫感探測系統和水噴淋系統等。由於廚房火災多起因於灶台用火失控,引燃集油煙罩和排煙管道內的油垢釀成難以撲滅的通天大火。因此,廚房的熱廚加工設備:灶台、集油煙罩、排煙管道等,這些就成為廚房內的要點保護對象,而針對廚房熱廚加工設備實現局部要點滅火保護的系統稱為廚房自動滅火裝置。

通過我介紹的廚房自動滅火系統介紹?廚房自動滅火裝置與滅火系統區別?我們要知道現在滅火的系統有哪些?畢竟每個人,每和每個人的生活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想要更快的滅火,我們可以嘗試我介紹的廚房自動滅火裝置,畢竟這種場景在我們家裡都是要用到的,特別是一些普通的家庭當中,對著很不重視。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避免意外的發生。

Ⅱ 什麼是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

防止電力系統失去穩定性、防止事故擴大、防止電網崩潰、恢復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各種自動裝置總稱。一般是根據電力系統的電壓、頻率、負荷大小的變化,如引起電力網的不穩定運行,即通過這些安穩裝置切除部分負荷,保證大電網迅速回到正常運行狀態。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就是裝在兩個同步電網的聯絡線上,當兩網不能保持同步時,執行自動解列的裝置。還有自動切機功能,就是當電廠出口發生設備故障,導致輸送能力低於電廠實際功率時,切除發電機組。

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時,原動機供給發電機的功率總是等於發電機送給系統供負荷消耗的功率,當電力系統受到擾動,使上述功率平衡關系受到破壞時,電力系統應能自動地恢復到原來的運行狀態,或者憑借控制設備的作用過度到新的功率平衡狀態運行。

(2)自動裝置保護的對象擴展閱讀;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的電力設備和線路,應裝設短路故障和異常運行保護裝置。電力設備和線路短路故障的保護應有主保護和後備保護,必要時可再增設輔助保護。主保護是滿足系統穩定和設備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選擇地切除被保護設備和線路故障的保護。

後備保護是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用以切除故障的保護。後備保護可分為遠後備和近後備兩種方式。遠後備是當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由相鄰電力設備或線路的保護來實現的後備。近後備是當主保護拒動時,是當斷路器拒動時,由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實現的後備保護。

輔助保護是為補充主保護和後備保護的性能或當主保護和後備保護退出運行而增設的簡單保護。異常運行保護是反應被保護電力設備或線路異常運行狀態的保護。

Ⅲ 變電站內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具體分別是指那些裝置,兩者又有什麼區別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我們一般都連著說的,畢竟這兩樣東西都是配合使用。
繼電保護裝置故名思義,就是保證變壓器、線路、發電機等設備正常運行的保護,作用就設備正常時運行,故障時正確動作。而安全自動裝置保護的是整個電網的安全運行,提高供電可靠性的設備。
繼電保護裝置包括保護裝置、測控裝置等等。保護裝置向線路、設備(如變壓器)提供主保護和後備保護,如光纖差動保護、距離保護、母差保護等;測控裝置是控制斷路器、隔離開關動作的裝置。
安全自動裝置包括穩控裝置、低壓低周減載裝置、振盪解列裝置、重合閘、備自投裝置等等。隨著電網容量越來越大,如果高壓線路或超高壓、特高壓(一般是220kV及以上)線路發生事故跳閘,由於這些線路承擔著大量負荷,一旦發生事故會引起電源嚴重不足而負荷很大,這樣就會造成電網電壓、頻率降低,最終會引發大面積停電甚至電網崩潰,所以加裝穩控裝置,當這些線路跳閘後,穩控裝置會向下級或者下下下級(取決於穩控裝置主站安裝位置)發出某些線路的跳閘指令,甩掉部分負荷,保護電網穩定運行。穩控裝置動作肯定是場非常大的事故。
低壓、低周減載裝置原理與穩控差不多,最大的區別是低壓、低周減載只能控制所在變電站的線路。
振盪解裂裝置就是系統發生振盪時動作甩掉部分負荷。

Ⅳ 繼電保護有哪些

問題一:繼電保護有哪些內容?? 線路的三階段保護、變壓器的瓦斯、縱聯等保護,變電所一次主要設備都有相應的二次保護。

問題二:繼電保護包括哪幾種,比如線路保護等還有什麼? 按保護對象分:有線路保護、變壓器保護、母線保護、斷路器保護、電容器保護、電抗器保護、發電機保護等等。
按保護原理分:差動保護、距離保護、方向保護、過流保護、過壓保護、非電量保護,其中又各自分為不同小類。
按保護功能分:主保護、後備保護、輔助保護等。

問題三:線路繼電保護有哪些 20分 1、對於220kV線路:按雙重化配置(包括重合閘),即:雙套主保護,雙套後備保護。
主保護一般設置為能夠反映全線速動的縱聯保護,後備保護一般設置距離保護(接地距離、相間距離)及零序保護作為主保護的後備保護。220kV一般採用近後備。
2、對於110kV網來說,一般都不採用環網運御慶行,均為放射狀網路分布,因此線路不設縱聯保護,只裝設距離保護(相間、接地)零序作為本線路的主保護和下一級線路的後備保護。110kV線路均採用遠後備方式。
3、35kV、10kV負荷線路一般就配置過流作為線路的主保護(35kV:三段過流,10kV:兩段過流)

問題四:繼電保護檢修項目有哪些 全部定期檢驗項目。
1 絕緣及耐壓試驗。
a.測量保護屏內迴路之間及各迴路對地的絕緣。
b.測量整個迴路的絕緣。
2 檢驗裝置的輸入、輸出。
a.檢驗所有出口迴路、報警迴路。
b.檢驗動作信號能否正確傳送至監控系統。
c.檢驗鍵盤、撥號開關、按鈕的有關功能。
d.檢驗保護的列印機是否能聯機正常工作。
3 檢驗微機保護的模數變換系統。
a.檢驗零點漂移。
b.檢驗各電流、電壓迴路的平衡度。
c.檢驗各電流、電壓迴路的線性度。
4 整組檢驗
a.檢驗動作值與定值是否相符,檢驗裝置的動作特性與說明書是否一致。
c.與其他保護裝置的聯合動作檢驗。
5 實際帶斷路器作檢驗保護出口。
6 檢驗各組PT、CT極性是否正確。
7 投入運行前核定定值,檢驗保護方向。

問題五:什麼是繼電保護?? 研究電力系統故障和危及安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以探討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因在其發展過程中曾主要用有觸點的繼電器來保護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等),使之免遭損害,所以沿稱繼電保護。基本任務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鎮知握障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故障設備從系統中切除,或發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設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

問題六:繼電保護裝置有哪些?繼電保護都保護什麼? 繼電保護裝置就是指能反應電力系統中電氣元件發生故障或者不正常運行狀態,並動作於斷路器跳閘或發出信號的一種自動裝置。
它保護的是各種故障(短路、電壓大大降低、系統震盪等)和不正常運行狀態(過負荷、頻率降低、低電壓等),因為這些故障和不正常運行狀態,都可能在電力系統中引起事故。
各種原理的保護,通常可以由一個或者若干個繼電器連接在一起猛友組成保護裝置來實現。就一般情況而言,整套繼電保弗裝置是由測量部分、邏輯部分和執行部分組成的。因此你所說的保護裝置也就是指各種繼電器,例如:電流繼電器、阻抗繼電器、輸電線縱聯差動保護、變壓器的縱差動保護等等,隨便拿一本繼電保護書上面講的都是。
希望對你有幫助!

問題七:變壓器有哪些繼電保護?各保護作用如何? 答:變壓器是電力系統的重要設備之一,它的故障將對供電可靠性和系統的正常運行帶來嚴重影響,同時大容量的變壓器也是非常貴重的設備,因此,必須根據變壓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裝設性能良好、動作可靠的保護裝置。變壓器的故障可分為油箱內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油箱內部故障主要有:相間短路:單相匝間短路;單相接地短路等短路故障電流將產生電弧,會燒壞線圈及其絕緣和鐵芯,甚至引起絕緣材料變壓器油的強烈汽化,而導致油箱爆炸等嚴重後果。油箱外部故障有:絕緣套管和引出線上的相間短路;單相接地短路等。變壓器異常運行方式有:由於外部短路引起的過電流;由於種種原因引起的過負荷;油箱內部的油麵降低。根據變壓器的故障種類及異常運行方式應裝設如下保護裝置:(1)針對變壓器油箱內部短路和油麵降低的瓦斯保護。(2)針對變壓器繞組和引出線的多相短路,大接地電流電網側繞組和引出線的接地短路以及繞組匝間短路的縱差保護或電流速斷保護。(3)針對外部相間短路並作瓦斯保護和縱差保護(或電流速斷保護)後備的過電流保護(或復合電壓啟動的過電流保護或負序電流保護)。(4)針對大接地電流電網中外部接地短路的零序電流保護。(5)針對對稱過負荷的過負荷保護,等等。

問題八:繼電保護是干什麼的?有什麼用? 繼電維護是指研究電力系統問題和危及安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以探討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因在其發展過程中曾主要用有觸點的繼電器來維護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母線等)使之免遭損害,所以沿稱繼電維護。
電力系統繼電維護的基本任務是:當電力系統發生問題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問題裝備從系統中切除,或者給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的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裝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
繼電維護的簡史
19世紀的最後25年裡,作為最早的繼電維護裝置熔斷器已開始應用。電力系統的發展,電網結構日趨復雜,短路容量不斷增大,到20世紀初期產生了作用於斷路器的電磁型繼電維護裝置。雖然在1928年電子器件已開始被應用於維護裝置,但電子型靜態繼電器的大量推廣和生產,只是在50年代晶體管和其他固態元器件迅速發展之後才得以實現。靜態繼電器有較高的靈敏度和動作速度、維護簡單、壽命長、體積小、消耗功率小等優點,但較易受環境溫度和外界干擾的影響。1965年出現了應用計算機的數字式繼電維護。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普遍應用,極大地推動了數字式繼電維護技術的開發,目前微機數字維護正處於日新月異的研究試驗階段,並已有少量裝置正式運行。
繼電維護的基本性能
繼電維護的正確工作不僅有力地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性,並且正確使用繼電維護技術和裝置,還可能在滿足系統技術條件的前提下降低一次裝備的投資。繼電維護為完成其功能,必須具備以下5個基本性能。
①安全性:繼電維護裝置應在不該動作時可靠地不動作,即不應發生誤動作現象。
②可靠性:繼電維護裝置應在該動作時可靠地動作,即不應發生拒動作現象。
③快速性:繼電維護裝置應能以可能的最短時限將問題部分或異常工況從系統中切除或消除。
④選擇性:繼電維護裝置應在可能的最小區間將問題部分從系統中切除,以保證最大限度地向無問題部分繼續供電。
⑤靈敏性:表示繼電維護裝置反映問題的才能。通常以靈敏系數klm表示。靈敏系數有兩種表達方式,即反映問題參量上升的維護靈敏系數,klm=維護區內金屬性短路時問題參量的最小計算值/維護的動作參量;反映問題參量下降的維護靈敏系數,klm=維護的動作參量/維護區內金屬性短路時問題參量的最大計算值。
繼電維護須具備的 5個性能彼此緊密聯系。在選擇維護方案時,還應注意經濟性。所謂經濟性,不僅指維護裝置的裝備投資和運行維護費,還必須考慮由於維護裝置不完善而發生誤動或拒動時對國民經濟所造成的損失。
繼電維護可按以下4種方式分類:
①按被維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維護和主裝備維護(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維護)。
②按維護功能分類,有短路問題維護和異常運行維護。前者又可分為
主維護、後備維護和輔助維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維護、失磁維護、失步維護、低頻維護、非全相運行維護等。
③按維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維護和數字式維護。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維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維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維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維護。
④按維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維護、低電壓維護、過電壓維護、功率方向維護、距離維護、差動維護、高頻(載波)維護等。
系統維護
實現繼電維護功能的裝備稱為繼電維護裝置。雖然繼電維護有多種類型,其裝......>>

問題九:繼電保護用於哪些地方? 主要用於電力系統,是電力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句話,只要有運行的線路或設備,它就必須要有繼電保護裝置。

問題十:繼電保護的用途是什麼? 繼電保護就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出現非正常狀態時,利用一些電氣裝置去保護電氣工備不受損害和縮小事故范圍。對執行上述任務的電氣裝置稱作繼電保護裝置,其用途有三:
①當電網發生足以損壞設備或危及電網安全的故障,使被保護設皆快速脫離電網。
②對電網的非正常運行及某些設備的非正常工作狀態能及時發出警報信號,以便迅速處理恢復正常(如電流接地系統的單相接地;變壓器的過負荷等)
③實現電力系統自動化和遠動化,以及工業生產的自動控制等(如自動合閘;備用電源的自動投入;搖控、遙測、遙訊)。

Ⅳ 什麼是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談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1、對動作於跳閘的繼電保護,在技術上一般應滿足四個基本要求: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

(1)可靠性:

指保護該動作時動作,不該動作時不動作,就是既不能誤動也不能拒動,確保切除的是故障設備或線路。

(2)靈敏性:

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

保證有故障就切除。

指在規定的保護范圍內,對故障情況的反應能力。滿足靈敏性要求的保護裝置應在區內故障時,不論短路點的位置與短路的類型如何,都能靈敏地正確地反應出來。

通常,靈敏性用靈敏系數來衡量,並表示為K1m。

其中故障參數的最小、最大計算值是根據實際可能的最不利運行方式、故障類型和短路點來計算的。

在《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T14285-2016》中,對各類保護的靈敏系數K1m的要求都作了具體規定。

(3)選擇性:

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線路的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切除故障。避免大面積停電。選擇性是指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護裝置僅將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運行,以盡量縮小停電范圍。

選擇性就是故障點在區內就動作,區外不動作。當主保護未動作時,由近後備或遠後備切除故障,使停電面積最小。因遠後備保護比較完善(對保護裝置DL、二次迴路和直流電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絕動作均起後備作用)且實現簡單、經濟,應優先採用。

(4)速動性:

指保護裝置應能盡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等。

快速切除故障。提高系統穩定性;減少用戶在低電壓下的動作時間;減少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2、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之間的關系:

以上四個基本要求是設計、配置和維護繼電保護的依據,又是分析評價繼電保護的基礎。這四個基本要求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但往往又存在著矛盾。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電網的結構和用戶的性質,辯證地進行統一。

(1)四性的先後順序:

可靠性、靈敏性、選擇性、速動性。

(2)四性的矛盾性:

① 靈敏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要滿足靈敏性,保護動作定值就不能定的太高。但是保護定植如果太低,保護可能就不可靠。例如過負荷時,在受到擾動時保護就動作了。

② 選擇性和速動性是相互矛盾的。

電流保護一般分為三段式保護,其中三段有個配合的問題,靠保護定植的不同和時間的不同來配合。這樣就需要靠時間躲避保護區域交叉的問題,例如一段保護時間200ms,二段一般取500ms,當一段失靈的時候要靠二段來動作,500ms的時間無法滿足速動性的要求。

(5)自動裝置保護的對象擴展閱讀:

1、繼電保護可按以下四種方式分類:

(1)按被保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保護和主設備保護(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保護)。

(2)按保護功能分類,有短路故障保護和異常運行保護。前者又可分為主保護、後備保護和輔助保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保護、失磁保護、失步保護、低頻保護、非全相運行保護等。

(3)按保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保護和數字式保護。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保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保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保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保護。

(4)按保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過電壓保護、功率方向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縱聯保護、瓦斯保護等。

2、一般情況而言,整套繼電保護裝置由測量元件、邏輯環節和執行輸出三部分組成。

(1)測量比較部分:

測量比較部分是測量通過被保護的電氣元件的物理參量,並與給定的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給出「是」、「非」性質的一組邏輯信號,從而判斷保護裝置是否應該啟動。

(2)邏輯部分:

邏輯部分使保護裝置按一定的邏輯關系判定故障的類型和范圍,最後確定是應該使斷路器跳閘、發出信號或是否動作及是否延時等,並將對應的指令傳給執行輸出部分。

(3)執行輸出部分:

執行輸出部分根據邏輯傳過來的指令,最後完成保護裝置所承擔的任務。如在故障時動作於跳閘,不正常運行時發出信號,而在正常運行時不動作等。

3、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是:

(1)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於繼續遭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

(2)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並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如有無經常值班人員)而動作於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此時一般不要求保護迅速動作,而是根據對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規定一定的延時,以免暫短地運行波動造成不必要的動作和干擾而引起的誤動。

(3)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採取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Ⅵ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作用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作用是防止電力系統失去穩定、避免電力系統發生大面積停電。

電力系統常見的自動裝置有:

1、發電機自動勵磁-自動調節勵磁。同步發電機為了實現能量的轉換,需要有一個直流磁場而產生這個磁場的直流電流,稱為發電機的勵磁電流。根據勵磁電流的供給方式,凡是從其它電源獲得勵磁電流的發電機,稱為他勵發電機,從發電機本身獲得勵磁電源的,則稱為自勵發電機。

2、電源備自投(BZT)---備用電源自動投入。備自投是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使用裝置的簡稱,應急照明系統就是一個備自投備自投的電源系統。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使用裝置通常採用繼電接觸器作為蓄電池自投備的控制。當主電源故障,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的控制觸頭自動閉合自動將蓄電池與應急照明電路接通。

3、自動重合-自動判斷故障性質,自動合閘。自動重合閘裝置是將因故障跳開後的斷路器按需要自動投入的一種自動裝置。

4、自動准同期---自動調節,實現准同期並列。自動准同期是利用頻差檢查、壓差檢查及恆定導前時間的原理,通過時間程序與邏輯電路,按照一定的控制策略進行綜合而成的,它能圓滿地完成准同期並列的基本要求簡稱AS。

5、還有自動抄表,自動報警,自動切換,自動開啟,自動點火,自動保護,自動滅火,等等。

(6)自動裝置保護的對象擴展閱讀:

電力系統中裝設的反事故自動裝置:

①繼電保護裝置:其功能是防止系統故障對電氣設備的損壞,常用來保護線路、母線、發電機、變壓器、電動機等電氣設備。按照產生保護作用的原理,繼電保護裝置分為過電流保護、方向保護、差動保護、距離保護和高頻保護等類型。

②系統安全保護裝置:用以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防止出現系統振盪、失步解列、全網性頻率崩潰和電壓崩潰等災害性事故。系統安全保護裝置按功能分為4種形式:

一是屬於備用設備的自動投入,如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輸電線路的自動重合閘等;

二是屬於控制受電端功率缺額,如低周波自動減負荷裝置、低電壓自動減負荷裝置、機組低頻自起動裝置等;

三是屬於控制送電端功率過剩,如快速自動切機裝置、快關汽門裝置、電氣制動裝置等;

四是屬於控制系統振盪失步,如系統振盪自動解列裝置、自動並列裝置等。

閱讀全文

與自動裝置保護的對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nc自動化上料裝置前景 瀏覽:972
超聲波漫反射怎麼辦 瀏覽:928
理正結構設計工具箱軟體說明書 瀏覽:822
威馳儀表盤油耗怎麼樣 瀏覽:953
學校打鈴設備哪裡有賣的 瀏覽:244
北京標准件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687
爐襯材料廠檢測設備有哪些 瀏覽:336
自貢有哪幾家閥門廠 瀏覽:398
閥門壓差指的是什麼 瀏覽:462
中尾段閥門排氣閥門工作原理 瀏覽:686
博世電動工具中國有限公司待遇 瀏覽:92
低速凹印機軸承怎麼選 瀏覽:351
冷凍機用什麼閥門 瀏覽:828
監控設備屬於什麼行業類別 瀏覽:730
電動工具防爆 瀏覽:454
武漢航空儀表干什麼的 瀏覽:316
怎麼確定設備是否在公司名下 瀏覽:124
寶馬車工具箱里有什麼 瀏覽:669
加熱空氣設備哪個最重要 瀏覽:323
閥門按在中尾段怎麼樣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