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制動裝置,工作原理是什麼
制動裝置(制動裝備)是汽車裝設的全部制動和減速系統的總稱,其功能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減低速度或停止行駛,或使已停駛的汽車保持不動,由於制動裝置的結構和性能直接關繫到車輛、人員的安全,因而被認為是汽車的重要安全件,受到普遍的重視。
汽車以一定的車速行駛時具有一定的動能。隨著汽車行駛速度的不斷提高,要使行駛中的汽車減速或停車,就必須強制地對汽車施加一個與汽車行駛方向相反的力,這個力叫做制動力。制動裝置(汽車制動系統)就是產生制動力的裝置。
駕駛員能夠根據道路和交通等情況對制動力進行控制,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使汽車減速或停車,這一功能是制動系統的主要功能。下坡行駛時,為了使汽車維持穩定的車速,也需要制動系統起作用,這是制動系統的又一功能。另外,當汽車停下來後,需要可靠的停車(包括在坡道上停車)。使汽車原地可靠停車也是制動系統的功能之一。
由此可見制動裝置包括下列制動和減速系統:
1、行車制動系(常用制動系),即用以使行駛中的車輛減速或停駛的零部件總稱;
2、應急制動系,即在行車制動系失效的情況下,仍能使行駛中的車輛減速或停駛的零部件總稱;
3、駐車制動系,即使停駛的車輛(包括坡道停車)以機械作用保持其不動的零部件總稱;
4、輔助制動系,即為輔助行車制動系而設,能使行駛中的車輛(特別是下長坡時)持續地減低或穩定車輛速度的零部件總稱;
5、自動制動系,即當掛車與牽引車連接的制動管路滲漏或斷裂時,能使掛車自動制動的零部件總稱。
制動裝置工作原理:
汽車制動系統一般採用摩擦制動,車輪制動器利用摩擦制動車輪,輪胎與路面間的摩擦力使汽車停車。因此,制動的實質就是將汽車的動能強制地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通常是熱能),擴散到大氣環境中。
各種類型的制動系統,其工作原理類似,故可用一種簡單的液壓制動系統來說明一般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
該制動系統由鼓式制動器和液壓傳動機構組成。車輪制動器主要由旋轉部分、固定部分和張開機構組成。旋轉部分是一個以內圓面為工作表面的金屬制動鼓8它固定在車輪輪轂上,隨車輪一同旋轉。固定部分包括制動蹄10和制動底板11等。制動底板用螺栓與轉向節凸緣(前輪)或橋殼凸緣(後輪)固定在一起。在固定不動的制動底板上,有兩個支承銷12,支撐著兩個弧形制動蹄的下端。制動蹄的外圓面上鉚有摩擦片9。制動蹄上端用回位彈簧13拉緊壓靠在輪缸活塞7上,下端松套在支承銷上。
液壓傳動機構主要由制動踏板1、推桿2、制動主缸4、制動輪缸6和油管5等組成。制動踏板通常安裝在駕駛室內,踩下踏板可使推桿的一端移動,推桿的另一端支承在制動主缸活塞3上。制動主缸活塞安裝在制動主缸里,可由駕駛員通過制動踏板機構來操縱。液壓制動輪缸裝在制動底板上,用油管與裝在車架上的液壓制動主缸相連。制動主缸、油管和制動輪缸里充滿了制動液。
『貳』 求解HX3D機車彈停製動的作用原理。
通過位於操作台的旋轉開關可以對停放制動進行控制。當旋到制動位,脈沖電磁版閥的作用電磁閥得電,於是權停放制動缸制動;當旋到緩解位,脈沖電磁閥的緩解電磁閥得電,於是停放制動緩解。同時設置了停放制動和空氣制動的連鎖,即當制動缸充風制動時,自動緩解停放制動缸。
停放制動裝置的控制關系如下:
總風管→脈沖電磁閥→雙向止回閥→減壓閥→停放制動缸
↑
制動缸壓力
在發生供電故障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脈沖電磁閥的手動裝置對停放制動裝置進行手動操作。在系統無風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停放制動單元的手動緩解裝置(位於制動缸夾鉗上)緩解停放制動。手動緩解後,不能再次實施停放制動。如果需要重新實施停放制動,必須使系統總風壓力達到550kPa以上,方可實施停放制動。
『叄』 簡述車床停車制動遠原理
離合器跟剎車片,就這么簡單
『肆』 制動器的工作原理
制動器運用最廣的莫過汽車的運用。下面以汽車運用做介紹
盤式制動器又稱為碟式制動器,顧名思義是取其形狀而得名。它由液壓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動盤、分泵、制動鉗、油管等。制動盤用合金鋼製造並固定在車輪上,隨車輪轉動。分泵固定在制動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動。制動鉗上的兩個摩擦片分別裝在制動盤的兩側。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輸送來的液壓作用,推動摩擦片壓向制動盤發生摩擦制動,動作起來就好象用鉗子鉗住旋轉中的盤子,迫使它停下來一樣。這種制動器散熱快,重量輕,構造簡單,調整方便。特別是高負載時耐高溫性能好,制動效果穩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襲,在冬季和惡劣路況下行車,盤式制動比鼓式制動更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令車停下。有些盤式制動器的制動盤上還開了許多小孔,加速通風散熱提高制動效率。反觀鼓式制動器,由於散熱性能差,在制動過程中會聚集大量的熱量。制動蹄片和輪鼓在高溫影響下較易發生極為復雜的變形,容易產生制動衰退和振抖現象,引起制動效率下降。
當然,盤式制動器也有自己的缺陷。例如對制動器和制動管路的製造要求較高,摩擦片的耗損量較大,成本貴,而且由於摩擦片的面積小,相對摩擦的工作面也較小,需要的制動液壓高,必須要有助力裝置的車輛才能使用。而鼓式制動器成本相對低廉,比較經濟。
所以,汽車設計者從經濟與實用的角度出發,一般轎車採用了混合的形式,前輪盤式制動,後輪鼓式制動。四輪轎車在制動過程中,由於慣性的作用,前輪的負荷通常占汽車全部負荷的70%-80%,因此前輪制動力要比後輪大。轎車生產廠家為了節省成本,就採用前輪盤式制動,後輪鼓式制動的方式。
四輪盤式制動的中高級轎車,採用前輪通風盤式制動是為了更好地散熱,至於後輪採用非通風盤式同樣也是成本的原因。畢竟通風盤式的製造工藝要復雜得多,價格也就相對貴了。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及成本的降低,在汽車領域中,盤式制動有逐漸取代鼓式制動的趨向。
鼓式制動器是最早形式的汽車制動器,當盤式制動器還沒有出現前,它已經廣泛用於各類汽車上。但由於結構問題使它在制動過程中散熱性能差和排水性能差,容易導致制動效率下降,因此在近三十年中,在轎車領域上已經逐步退出讓位給盤式制動器。但由於成本比較低,仍然在一些經濟類轎車中使用,主要用於制動負荷比較小的後輪和駐車制動。
典型的鼓式制動器主要由底板、制動鼓、制動蹄、輪缸(制動分泵)、回位彈簧、定位銷等零部件組成。底板安裝在車軸的固定位置上,它是固定不動的,上面裝有制動蹄、輪缸、回位彈簧、定位銷,承受制動時的旋轉扭力。每一個鼓有一對制動蹄,制動蹄上有摩擦襯片。制動鼓則是安裝在輪轂上,是隨車輪一起旋轉的部件,它是由一定份量的鑄鐵做成,形狀似園鼓狀。當制動時,輪缸活塞推動制動蹄壓迫制動鼓,制動鼓受到摩擦減速,迫使車輪停止轉動。
在轎車制動鼓上,一般只有一個輪缸,在制動時輪缸受到來自總泵液力後,輪缸兩端活塞會同時頂向左右制動蹄的蹄端,作用力相等。但由於車輪是旋轉的,制動鼓作用於制動蹄的壓力左右不對稱,造成自行增力或自行減力的作用。因此,業內將自行增力的一側制動蹄稱為領蹄,自行減力的一側制動蹄稱為從蹄,領蹄的摩擦力矩是從蹄的2~2.5倍,兩制動蹄摩擦襯片的磨損程度也就不一樣。
為了保持良好的制動效率,制動蹄與制動鼓之間要有一個最佳間隙值。隨著摩擦襯片磨損,制動蹄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增大,需要有一個調整間隙的機構。過去的鼓式制動器間隙需要人工調整,用塞尺調整間隙。現在轎車鼓式制動器都是採用自動調整方式,摩擦襯片磨損後會自動調整與制動鼓間隙。當間隙增大時,制動蹄推出量超過一定范圍時,調整間隙機構會將調整桿(棘爪)拉到與調整齒下一個齒接合的位置,從而增加連桿的長度,使制動蹄位置位移,恢復正常間隙。
轎車鼓式制動器一般用於後輪(前輪用盤式制動器)。鼓式制動器除了成本比較低之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於與駐車(停車)制動組合在一起,凡是後輪為鼓式制動器的轎車,其駐車制動器也組合在後輪制動器上。這是一個機械繫統,它完全與車上制動液壓系統是分離的:利用手操縱桿或駐車踏板(美式車)拉緊鋼拉索,操縱鼓式制動器的杠件擴展制動蹄,起到停車制動作用,使得汽車不會溜動;松開鋼拉索,回位彈簧使制動蹄恢復原位,制動力消失。
『伍』 汽車剎車系統自動調節裝置的工作原理
剎車系統自動調節裝置的構造:1制動盤2制動片3制動塊底板4進液口5夾緊環6活塞7密封圈等等。內
工作原理:當踏容下制動踏板時,制動液經液口進入活塞腔,活塞在液壓作用下移
向制動盤,通過制動片壓緊制動盤使車輪制動。密封圈由O型圈及支
承環組成,安裝在制動鉗殼的槽中與活塞緊密粘合,制動時O型圈在
活塞摩擦力的作用下產生微量彈性變形,在松開制動踏板時,密封圈
的彈性變形將活塞彈返到原位。在活塞的芯桿上裝有夾緊環,夾緊環
與制動鉗殼間有一定的摩擦力,該摩擦力大於O型圈的彈力。活塞與
夾緊環之間有一定的間隙,該間隙作為一種行程極限決定摩擦片與活
塞之間的活動,當摩擦片磨損使間隙變大時,踩下制動踏板,液壓使
活塞帶動夾緊環停在新的位置上,這樣就可以達到制動間隙的自動調節。
『陸』 制動系統工作原理
制動系統工作原理 踩下制動踏板:總泵活塞右移,活塞壓縮制動液進入制動分泵,專分泵活塞推動制動蹄屬向兩邊張開,消除制動間隙,利用摩擦產生制動力,阻止車輪轉動。
松開制動踏板:踏板、總泵推桿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回位,總泵活塞、制動蹄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也回位,壓縮分泵活塞回位,制動液回到儲液罐,制動力解除,
『柒』 地鐵車輛制動原理
制動控制模塊(BCM)
電-空制動控制單元(BCU)、輔助控制單元、主風缸、制動儲風缸、空氣彈簧儲風缸等組成制動控制模塊(BCM)作為一個整體安裝在車底架上。
(一)電-空制動控制單元(BCU)
電-空制動控制單元(BCU)(參見圖7-11)主要包括模擬轉換器(B01.06.a)、緊急制動電磁閥(B01.06.e)、中繼閥(B01.06.d)、限壓閥(B01.06.c)等控制元件。
制動控制單元氣路說明(參見圖7-12):非緊急制動情況下,模擬轉換器(B01.06.a)根據EBCU的計算將空氣制動所需的電信號轉換成一定比例的預控壓力Cv,預控壓力Cv經由緊急電磁閥(B01.06.e),經過載荷限壓閥(B01.06.c)的調整到中繼閥(B01.06.d),中繼閥根據Cv壓力的大小調整開度,從而使主風管的壓縮空氣通過中繼閥向制動缸充風。緊急制動時緊急制動電磁閥(B01.06.e)失電,壓縮空氣直接通過緊急電磁閥通向限壓閥和中繼閥,按照載荷比例施加緊急制動。
(二)輔助控制單元
輔助控制單元(參見圖7-13)主要由截斷塞門(B01.07.a)、單向閥(B01.07.b)、雙向閥(B01.07.f)、停放制動脈沖閥(B01.07.e)、R壓力開關(B01.07.c)、常用制動壓力開關(B01.07.l ,B01.07.n)、停放制動壓力開關(B01.07.g)、截斷塞門(B01.07.i)組成。
輔助控制單元氣路說明(參見圖7-14):截斷塞門(B01.07.a)可以截斷主風缸對制動系統的供風;截斷塞門(B01.07.i)可以截斷主風缸對空氣懸掛系統的供風;停放制動脈沖閥(B01.07.e)控制停放制動的施加/緩解;壓力開關B01.07.l ,B01.07.n分別監測兩個轉向架的常用制動缸壓力(制動缸壓力大於1.2bar,制動施加,氣制動施加燈亮;制動缸壓力小於0.8bar,制動緩解,氣制動緩解燈亮);壓力開關B01.07.g監測整車停放制動缸的壓力(停放制動缸壓力大於4.5bar,停放制動緩解,停放制動緩解燈亮;停放制動缸壓力小於3.5bar,停放制動施加,停放制動施加燈亮);雙向閥(B01.07.f)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溝通常用制動缸和停放制動缸,以防止過大的制動力施加在輪對踏面上;R壓力開關(B01.07.c)監測本車主風管(MRE)的壓力,以確保列車在MRE的壓力低於6.0bar時能自動安全運行。如果MRE壓力低於6.0bar而車輛正在運行,那麼在下一站停車時,啟動連鎖作用會阻止車輛的運行。如果車輛靜止時MRE的壓力低於6.0bar,則啟動連鎖立即作用阻止車輛運行。當MRE的壓力高於7.0bar時,啟動連鎖自動撤消。
『捌』 制動系統工作原理是什麼
踩下制動踏板:總泵活塞右移,活塞壓縮制動液進入制動分泵,分泵活塞回推動制動蹄向兩邊張答開,消除制動間隙,利用摩擦產生制動力,阻止車輪轉動。
松開制動踏板:踏板、總泵推桿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回位,總泵活塞、制動蹄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也回位,壓縮分泵活塞回位,制動液回到儲液罐,制動力解除, 望採納。
『玖』 制動裝置的制動裝置工作原理
汽車制動系統一般採用摩擦制動,車輪制動器利用摩擦制動車輪,輪胎與路面間的摩擦力使汽車停車。因此,制動的實質就是將汽車的動能強制地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通常是熱能),擴散到大氣環境中。
各種類型的制動系統,其工作原理類似,故可用一種簡單的液壓制動系統來說明一般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該制動系統由鼓式制動器和液壓傳動機構組成。車輪制動器主要由旋轉部分、固定部分和張開機構組成。旋轉部分是一個以內圓面為工作表面的金屬制動鼓8 它固定在車輪輪轂上,隨車輪一同旋轉。固定部分包括制動蹄10 和制動底板11 等。制動底板用螺栓與轉向節凸緣(前輪)或橋殼凸緣(後輪)固定在一起。在固定不動的制動底板上,有兩個支承銷12,支撐著兩個弧形制動蹄的下端。制動蹄的外圓面上鉚有摩擦片9。制動蹄上端用回位彈簧13拉緊壓靠在輪缸活塞7上,下端松套在支承銷上。
液壓傳動機構主要由制動踏板 1、推桿2、制動主缸4、制動輪缸6 和油管5等組成。制動踏板通常安裝在駕駛室內,踩下踏板可使推桿的一端移動,推桿的另一端支承在制動主缸活塞3 上。制動主缸活塞安裝在制動主缸里,可由駕駛員通過制動踏板機構來操縱。液壓制動輪缸裝在制動底板上,用油管與裝在車架上的液壓制動主缸相連。制動主缸、油管和制動輪缸里充滿了制動液。
『拾』 電動機的剎車裝置是什麼原理
剎車片(機械制動) ;電磁抱閘,能耗制動、反接制動(電磁製動)
剎車片回的原理最簡單,解體電動答機就可以了解。
電磁抱閘:電機與電磁抱閘的電源是同步的,電磁抱閘的電源從電動機的接線盒或接觸器下端引出,電磁抱閘的工作原理:通電時,電磁力使抱閘裝置分開,電機可以轉動,停電時,由於內部失去磁力,彈簧使抱閘裝置合上,電機停轉。
能耗制動:所謂能耗制動,即在電動機脫離三相交流電源之後,定子繞組上加一個直流電壓,即通入直流電流,利用轉子感應電流與靜止磁場的作用已達到制動的目的。
反接制動:在電動機切斷正常運轉電源的同時改變電動機定子繞組的電源相序,使之有反轉趨勢而產生較大的制動力矩的方法。反接制動的實質,使電動機欲反轉而制動,因此當電動機的轉速接近零時,應立即切斷反接轉制動電源,否則電動機會反轉。實際控制中採用速度繼電器來自動切除制動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