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薄層色譜和紙色譜實驗裝置圖

薄層色譜和紙色譜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1-02-16 01:26:21

㈠ 薄層色譜法工作原理

薄層色譜法是一種吸附薄層色譜分離法,它利用各成分對同一吸附劑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動相(溶劑)流過固定相(吸附劑)的過程中,連續的產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從而達到各成分的互相分離的目的。

薄層層析可根據作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為薄層吸附層析(吸附劑)、薄層分配層析(纖維素)、薄層離子交換層析(離子交換劑)、薄層凝膠層析(分子篩凝膠)等。一般實驗中應用較多的是以吸附劑為固定相的薄層吸附層析。

吸附是表面的一個重要性質。任何兩個相都可以形成表面,吸附就是其中一個相的物質或溶解於其中的溶質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現象。在固體與氣體之間、固體與液體之間、吸附液體與氣體之間的表面上,都可能發生吸附現象。

物質分子之所以能在固體表面停留,這是因為固體表面的分子(離子或原子)和固體內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在固體內部,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力是對稱的,其力場互相抵消。

(1)薄層色譜和紙色譜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一、薄層色譜的特點:

靈敏度及解析度高、分離快速、操作方便、同時分離多個樣品、樣品預處理簡單、設備簡單。

由於這些特點,薄層色譜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十分廣泛。由於通常用薄層色譜分析法進行定量分析的過程中,薄層掃描儀是最為重要的,因此對它進行略詳的介紹。

薄層掃描儀的基本結構及主要功能基本是相同的,每台儀器都包括光源、分光器、檢測器、數據處理及信號輸出幾個部分。

二、優點

它保持了操作方便、設備簡單、顯色容易等特點,同時展開速率快,一般僅需15~20分鍾;混合物易分離,分辨力一般比以往的紙層析高10~100倍。

它既適用於只有0.01μg的樣品分離,又能分離大於500mg的樣品作制備用,而且還可以使用如濃硫酸、濃鹽酸之類的腐蝕性顯色劑。薄層層析的缺點是對生物高分子的分離效果不甚理想。

㈡ 薄層色譜法的原理是什麼。是否和紙層析法的原理相同。急急急~~!

不相同,薄層色譜法是一種吸附薄層色譜分離法,它利用各成分對同一吸附內劑吸附能力不同容,使在流動相(溶劑)流過固定相(吸附劑)的過程中,連續的產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從而達到各成分的互相分離的目的。

紙層析法又稱紙色譜法,是用紙作為載體的一種色譜法,其應用的原理是相似相溶原理,是通過分裂系的在同一介質中分散速度不同來分析的。

(2)薄層色譜和紙色譜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薄層色譜法(TLC)薄層色譜具有選用范圍廣,重現性好等優點,常用於中葯各種成分的鑒別。用固定波長對薄層展開的各斑點作薄層掃描圖譜比目測的層析圖譜更為客觀准確。

因而具有更好的指紋鑒別意義。但由於受薄層板的質量和開放式層析系統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易引起一定的實驗誤差。薄層色譜法與紙層析和紙層析比較TLC快速、分離效率高、靈敏度高、顯色方法多樣、圖像易保存。

㈢ 薄層色譜法實思考題及答案

色譜法是分離、提純和鑒定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方法,有著極其廣泛的用途。


色譜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在某一物質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親和作用性能的差異,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經該物質時進行反復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從而將各組分分開。

流動的混合物溶液稱為流動相;固定的物質稱為固定相(可以是固體或液體)。根據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為吸附色譜、分配色譜等。

吸附色譜常用氧化鋁和硅膠作固定相;分配色譜中以硅膠、硅藻土和纖維素作為支持劑,以吸收較大量的液體作固定相,而支持劑本身不起分離作用。根據操作條件不同,可分為柱色譜、紙色譜、薄層色譜、氣相色譜及高效液相色譜等類型。

(3)薄層色譜和紙色譜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利用保留值定型在特定的色譜系統中,化合物的Rf值一定,比較未知物和標准物的Rf值,能夠作為鑒定未知物的依據。定性分析通過顯色等方法定位後,測出斑點的Rf值,與同塊板上的已知對照品斑點的Rf值對比,Rf值一致,即可初步定性該斑點與對照品為同一物質。

然後更換幾種展開系統,如Rf值仍然一致,則可得到較為肯定的定性結論。這種定性方法適用於已知范圍的未知物。由於Rf值重現性差,進行定性困難,因此也常採用相對比移值RS來定性。

板上化學反應定性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反應後生成特徵顏色的化合物,藉以鑒定反應物;反應後生成復雜的、無法鑒定組分的混合物,但可根據生成物的「指紋」特徵加以鑒定。

除以上兩種定性方法外,還有板上光譜定性、TLC與其他聯用技術間接聯用定性、薄層色譜-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聯用定性以及薄層色譜-質譜聯用定性。將分離後的區帶取下,洗脫後再用其他方法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紅外分光光度法進行進一步定性。

㈣ 有機實驗,薄層色譜和紙色譜實驗中,在混合物薄層色譜中,如何判定各組分在薄層上的位置

是的,薄層色譜又叫TLC,操作的方法是:在點樣板中放入原料(如果原料是固體回需要用合適答的溶劑溶解),在反應過程中,先用毛細管取原料,在薄板下方2毫米以上處點一下(點的水平位置視要點的式樣個數決定,平均分配),再取反應液同樣點在薄板上(上述的是同一塊板),每個點代表什麼式樣要記好,然後放入爬板的容器里(容器中應在底部墊一層棉花,再倒入洗脫劑,洗脫劑的配製方法是石油醚:乙酸乙酯=7:1,倒入洗脫劑的量以剛好與底部的棉花平齊為好,薄板放入爬板容器時應直立,點樣的位置朝下,大約幾分鍾後當液體上升到薄板的3/4或2/3時,拿出薄板,在紫外燈下可看到每個點樣位置都有「東西」向上「爬」,如果反應液的位置的「東西」向上「爬」的和原料的一樣高,則說明反應液中原料是剩餘的,沒有完全反應,重復此抄作,直至反應液的位置的「東西」不與原料一樣高時,反應則終止。取樣的時間視具體實驗而定,一般為15分鍾至一個小時不等。 很不錯哦,你可以試下
gh邾選jυ觫ujυ觫lz摩h邾選e丁i衰〓64868533772011-9-15 17:21:45

㈤ 薄層色譜和紙色譜實驗中,點樣時,若樣點太靠近薄板的邊緣,展開時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因為許多時候由於邊緣的硅膠可能比較薄,液位上升得比較快一些,展開之後,點會向中央偏斜。紙色譜容易紙邊碰到展缸壁,離紙邊稍遠一點好一點。
否則就不容易觀察對比了。

㈥ 薄層色譜法實驗步驟

薄層色譜法的實驗步驟包括薄層板的制備、點樣、樣品的展開和斑點定位.

㈦ 有機實驗,薄層色譜和紙色譜中,點樣時,如果樣點太靠近薄板的邊緣,展開時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展開的點有時候會爬偏 上去後看到的結果是沿著邊緣的一個長條 根本無法辨認

㈧ 薄層色譜分析是什麼

薄層色譜法(TLC),系將適宜的固定相塗布於玻璃板、塑料或鋁基片上,成一均勻薄層。待點樣、展開後,根據比移值(Rf)與適宜的對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的比移值(Rf)作對比,用以進行葯品的鑒別、雜質檢查或含量測定的方法。薄層色譜法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也用於跟蹤反應進程。
薄層色譜法是一種吸附薄層色譜分離法,它利用各成分對同一吸附劑吸附能力不同,使在移動相(溶劑)流過固定相(吸附劑)的過程中,連續的產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從而達到各成分的互相分離的目的。
薄層層析可根據作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為薄層吸附層析(吸附劑)、薄層分配層析(纖維素)、薄層離子交換層析(離子交換劑)、薄層凝膠層析(分子篩凝膠)等。一般實驗中應用較多的是以吸附劑為固定相的薄層吸附層析。
吸附是表面的一個重要性質。任何兩個相都可以形成表面,吸附就是其中一個相的物質或溶解於其中的溶質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現象。在固體與氣體之間、固體與液體之間、吸附液體與氣體之間的表面上,都可能發生吸附現象。
物質分子之所以能在固體表面停留,這是因為固體表面的分子(離子或原子)和固體內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在固體內部,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力是對稱的,其力場互相抵消。而處於固體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是不對稱的,向內的一面受到固體內部分子的作用力大,而表面層所受的作用力小,因而氣體或溶質分子在運動中遇到固體表面時受到這種剩餘力的影響,就會被吸引而停留下來。吸附過程是可逆的,被吸附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解吸出來。在單位時間內被吸附於吸附劑的某一表面積上的分子和同一單位時間內離開此表面的分子之間可以建立動態平衡,稱為吸附平衡。吸附層析過程就是不斷地產生平衡與不平衡、吸附與解吸的動態平衡過程。

閱讀全文

與薄層色譜和紙色譜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軸承回轉支撐是什麼意思 瀏覽:426
哈爾濱亞泰水利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02
四川農業大學機械方面如何 瀏覽:359
閥門電動開關怎麼接 瀏覽:794
電動工具需要產品認證 瀏覽:840
全國最大傢具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756
離心冷水機用什麼製冷劑 瀏覽:918
超聲波清洗為什麼水發熱 瀏覽:311
測量眼睛內陷用什麼儀器 瀏覽:66
gps工具箱app 瀏覽:173
雙列圓錐滾柱軸承內孔最小是多少 瀏覽:774
壓胎檢測裝置在哪 瀏覽:531
設備簽什麼合同 瀏覽:628
電腦主播整套設備多少錢 瀏覽:291
軸承如何保證潤滑 瀏覽:705
神農飼料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8
官方雙列軸承品牌如何選擇 瀏覽:745
氣缸側面的閥門干什麼用 瀏覽:289
家裡智能設備太多如何統一管理 瀏覽:235
深圳市埃塔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