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電導法測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的速率常數的實驗的問題
1.預先恆溫,可以減少混合時溫度的波動,減少試驗誤差,因為它們一混合,反應版就 進行,所以先恆溫,權再混合,可以減少誤差。
2.濃度相同可以比較好計算反應速率,因為最後反應物沒有剩餘。至於不同的濃度,你可以去看書本介紹的內容計算,我太久沒做試驗了。。。
3.二級反應,你可以設計相同溫度下,不同濃度的乙酸乙酯與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反應,但是測量反應時間時候要改用其他的方法,如用滴定的方法測氫氧化鈉的濃度來表示。
Ⅱ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測定實驗數據處理
用origin做個圖,斜率乘以濃度的倒數就是反應速率常數
Ⅲ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思考題答案
二級反應有反應物濃度相同和不同兩種反應形式,由於兩種反應物 濃度相同時,反應速率常數回k的表達式較簡單,簡答化計算減小實驗難度,所以本實驗反應物濃度相等。若反應物濃度不相等,設起始反應物濃度分別為a,b,其動力學方程為{1/(a-b)}ln[{b(a-x)}/{a(b-x)}]=kt,其中x為t時刻的產物濃度,x可用電導儀測的G0,Gt求得
Ⅳ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K測定實驗
乙酸乙酯也叫醋酸乙酯
Ⅳ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是多少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是:
(5)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如果使用氫氧化鉀水解,得到的肥皂是軟的。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可以減小脂肪酸鹽的溶解度從而分離出脂肪酸鹽,這一過程叫鹽析。高級脂肪酸鹽是肥皂的主要成分,經填充劑處理可得塊狀肥皂。
肥皂分子有一端由許多碳和氫所組成的長鏈,另一端則為親水性的原子團。使用肥皂時,油污被親油端吸附著,再由親水端牽入水中,達到洗凈效果。
乙醇的質量分數要高,如能用無水乙醇代替質量分數為95%的乙醇效果會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濃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質量達到乙醇質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為了能除去反應中生成的水,應使濃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制備乙酸乙酯時反應溫度不宜過高,在保持在60℃~70℃之間,溫度過高時會產生乙醚和亞硫酸或乙烯等雜質。液體加熱至沸騰後,應改用小火加熱。事先可在試管中加入幾片碎瓷片,以防止液體暴沸。
Ⅵ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做lnc-t的圖有可能是負不
乙酸乙酯的皂化反應是一個典型的二級反應:
ch3cooc2h5+oh-→ch3coo-+c2h5oh
設反應物乙酸乙酯與鹼的起始濃度相同,則反應速率方程為:
r
=
=kc2
積分後可得反應速率系數表達式:
(推導)
式中:為反應物的起始濃度;c為反應進行中任一時刻反應物的濃度。為求得某溫度下的k值,需知該溫度下反應過程中任一時刻t的濃度c。測定這一濃度的方法很多,本實驗採用電導法。
用電導法測定濃度的依據是:
(1)
溶液中乙酸乙酯和乙醇不具有明顯的導電性,它們的濃度變化不致影響電導的數值。同時反應過程中na+的濃度始終不變,它對溶液的電導有固定的貢獻,而與電導的變化無關。因此參與導電且反應過程中濃度改變的離子只有oh-和ch3coo-。
(2)
由於oh-的導電能力比ch3coo-大得多,隨著反應的進行,oh-逐漸減少而ch3coo-逐漸增加,因此溶液的電導隨逐漸下降。
(3)
在稀溶液中,每種強電解質的電導與其濃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總電導等於溶液中各離子電導之和。
設反應體系在時間t=0,t=t
和t=∞時的電導可分別以g0、gt
和g∞來表示。實質上g0是
naoh溶液濃度為時的電導,gt是
naoh溶液濃度為c時的電導與ch3coona溶液濃度為-
c時的電導之和,而g∞則是產物ch3coona溶液濃度為
時的電導。即:
g0=k反c0
g∞=k產c0
gt=k反c+k產(c0-
c)
式中k反,k產是與溫度,溶劑和電解質性質有關的比例系數。
處理上面三式,可得
g0-
gt=(k反-
k產)(c0-
c)
gt-
g∞=(k反-
k產)c
以上兩式相除,得
代入上面的反應速率系數表達式,得
k=
上式可改寫為如下形式:
gt=
+
g∞
以gt對作圖,可得一直線,直線的斜率為,由此可求得反應速率系數k,由截距可求得g∞。
二級反應的半衰期t1/2
為:
t1/2=
可見,二級反應的半衰期t1/2
與起始濃度成反比。由上式可知,此處t1/2
即是上述作圖所得直線之斜率。
若由實驗求得兩個不同溫度下的速率系數k,則可利用阿累尼烏斯(arrhenius)公式:
ln=()
計算出反應的活化能ea。
你恐怕要自己代入數值計算才可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