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麗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小麗實驗中的錯誤是:①______;②______.(2)
(1)由圖一知,視抄線未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
(2)由圖2知,甲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圖象.乙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圖象.
此實驗要探究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所以還需要用到秒錶;
(3)要縮短實驗所用的時間,可以適當減少水量;或適當提高水的初溫等.
(4)①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並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圖所示:
②由圖象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水的沸點為98℃;
水的沸點低於100℃,可能是由於當時氣壓低於1標准大氣壓而造成的;
移走酒精燈,水將停止沸騰,說明水沸騰時需要吸熱.
③將三組同學所用的三支溫度計一齊放進同一杯沸騰的水中(繼續加熱),觀察三支溫度計的讀數是否一致.
故答案為:(1)①溫度計碰到容器底;②讀數時,視線沒與溫度計內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甲;秒錶;(3)適當減少水量(或適當提高水的初溫);
(4)①圖象如上;②98;保持不變;當時氣壓低於1標准大氣壓;停止;吸;③將三支溫度計一齊放進同一杯沸騰的水中(繼續加熱),觀察三支溫度計的讀數是否一致.
② 上課時,在「觀察水沸騰」實驗中,某個小組的實驗裝置及讀數方法如圖1:(1)如圖1,他們實驗中的錯誤是_
(1)如圖所示實驗中的錯誤有兩處:一是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的底部;二內是讀數的方法是錯誤的,容讀數時,視線沒有與溫度計內液柱的上表面齊平.
(2)對水加熱過程中,沸騰前氣泡上升時,遇低溫的水而出現液化變小;沸騰時,氣泡不斷上升,深度不斷減小,水壓不斷減小,氣泡逐漸變大,迅速到達液面破裂.所以乙是水沸騰前的情況,甲是沸騰後的情況;
(3)①由統計數據知,在第6min水溫比前後溫度都低,所以此數值錯誤,應該也是98℃;
②水保持沸騰的條件是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就是該液體的沸點;
③依次找出不同時間對應的溫度點,描點連線,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1)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的底部;讀數時,視線沒有與溫度計內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甲;
(3)①6;98℃;②吸;保持不變;沸點;③見上圖;(4)水的質量大(或水的初溫太低).
③ 小明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1)如圖所示,他所組裝的實驗裝置中有一處錯誤,請指出:______
(1)此圖中的溫度計玻璃泡接觸到了容器底部.
(2)先描點,再連線,具體結果見答案內.
(3)要縮短沸騰容前的加熱時間,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如:加熱的水量不要太多、水的初溫不要太低、燒杯上要蓋紙板等等.
(4)沸騰時,大量的水轉化為水蒸氣,形成大量的氣泡不斷上升,上升的過程中,周圍的水蒸氣不斷匯集過來,所以氣泡是越來越大.如果是還未沸騰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遇到周圍溫度較低的水,水蒸氣反而會液化成水,氣泡會不斷變小.
故本題答案為:
(1)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容器底部
(2)
(3)①水太多;②水的初溫過低;
(4)a
④ 觀察如圖模擬膈肌運動的實驗裝置及實驗過程,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當處於甲圖所示狀態時,
吸氣過程復:吸氣時,膈肌與制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後、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於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圖中甲膈肌舒張,膈肌頂部升高,肺縮小,表示呼氣,圖中乙膈肌收縮,膈肌頂部下降,肺擴張,表示吸氣.
A、甲圖表示呼氣,比較人的氣管、肺泡、和外界氣壓的大小為:肺泡>氣管>外界,不符合題意;
B、此實驗裝置還存在不足,因為它無法模擬胸廓前後徑和左右徑的變化.不符合題意;
C、當處於乙圖吸氣時,脅間外肌收縮,膈肌也收縮,胸廓容積擴大肺內氣壓減小,不符合題意;
D、肺通氣量是指單位時間內呼出或吸入肺的氣體總量.它與肺容量相比,能更全面地反映肺通氣功能.呼吸深度越大,肺的通氣量就越大,呼吸深度越小,肺的通氣量就越小.所以增加肺的通氣量,最有效的辦法是加深呼吸.符合題意.
故選D
⑤ 某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該同學實驗裝置及讀溫度的方法如圖甲所示,他在實驗中的錯誤是:①_
(1)①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瓶要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但不要碰到內容器底或容器壁,只容有這樣才能夠測出液體的真實溫度;
②讀數時視線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只有這樣才能夠准確測出液體的溫度.所以甲圖中出現了: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沒有正視讀數.
(2)根據題目信息可知:這個實驗所需要的器材,除圖甲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火柴和秒錶;
(3)由乙圖可知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因此此時的讀數為94℃;
(4)水沸騰時溫度的特點是:雖然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因此可以判斷第12min的溫度95℃是不正確的;
(5)沸騰前的現象:產生少量的氣泡,上升,變小.水在沸騰過程中有大量氣泡產生,並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到最後破裂.所以丙圖中先後順序為:BDAC.
故答案為:
(1)①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②沒有正視讀數;
(2)秒錶;
(3)94;
(4)95;水沸騰時溫度不變;
(5)BDAC.
⑥ 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 (1)圖(1)中裝置小明有一處明顯錯誤,請指出來:______.(2)為了節約
(1)溫度抄計在使用時,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圖中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 故答案為:溫度計的玻璃泡與容器底接觸了. (2)適當減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溫,都可以減少水的加熱時間. 故答案為:減小水的質量;用熱水進行實驗. (3)a中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全部浸沒在液體中,c中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繼續留在液體中. 故答案為:b. (4)水沸騰時有大量的氣泡產生,並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所以A是沸騰時的情景.B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情景. 故答案為:A. (5)描點,並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故答案為: ![]() (6)從圖中可以看出,水要沸騰首先要吸熱升溫達到沸點. 故答案為:吸熱;溫度達到沸點. |
⑦ 如下圖所示,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1)圖①裝置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指出來:______.(2)為了節
(1)由圖①知,來溫度計的玻璃源泡碰到了燒杯底,這樣測量結果不準確;
(2)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可以採取減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溫、給燒杯加蓋等措施;
(3)圖②中,ac溫度計的玻璃泡都未保留在水中,不正確,b正確;
(4)圖③中,B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是沸騰時的現象;
(5);
(6)水沸騰的特點是:①溫度到達沸點;②繼續吸熱.
故答案為:(1)溫度計的玻璃泡與燒杯杯底接觸了;
(2)給燒杯加個蓋(或適當的減少水量等);
(3)b;
(4)B;
(5)見上圖;
(6)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熱.
⑧ 小麗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小麗在實驗操作中有兩處錯誤,請你指出這兩處錯誤
(1)如圖,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讀數時,眼睛俯視溫度計示數,會使測量值偏大.
(2)體溫計的量程在35℃~42℃,家用寒暑表的量程是-30℃~50℃,實驗用溫度計的量程為-10℃~110℃,而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所以應選擇實驗用溫度計;故選B;
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製成的;
(3)(a)圖,氣泡上升過程中不斷變大,是水沸騰過程.(b)圖,氣泡上升時過程中不斷變小,是水沸騰前的過程.
(4)實驗中除了需要溫度計外,還要測量時間的工具是秒錶.
(5)描出時間和溫度對應點(0,90)(2,92)(3,94)(4,96)(5,98)(6,98)(7,98)各點,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下圖.
(6)由圖象知,水在沸騰時,保持98℃不變,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是98℃.
1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所以此時氣壓小於1標准大氣壓.
(7)造成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時間過長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質量太大,水的初溫太低,加熱時燒杯沒有加蓋造成了熱量的散失等.
故答案為:(1)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眼睛俯視溫度計示數;(2)B;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製成的;(3)a;(4)秒錶;(5)如上圖;(6)98;不變;小於;(7)水量太多;水的初溫太低.
⑨ 請觀察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方法、操作中是 否存在錯誤。若有,請指出並改正。 (1)滴加溶液
(1)試管傾斜,膠頭滴管插入試管內部;應豎直試管,膠頭滴管不專伸入試管內 (2)沒有用酒精燈外焰加熱,試屬管內液體體積超過了試管容積的 ![]() (3)冷凝管進水口和出水口顛倒了;應下口進水,上口出水 (4)玻璃棒下端沒靠在三層濾紙處而是放在濾紙的上方;玻璃棒應靠在三層濾紙處 |
⑩ 認真觀察下圖,分析並回答問題: (1)這是一個用來證明植物體______作用的實驗裝置.(2)這個實驗裝置
(1)在陽光下來植物的蒸騰作用源比較旺盛,會在②塑料袋內出現許多小水珠,因此這個裝置可用來證明植物體的蒸騰作用. (2)由於塑料袋把花盆也包在裡面了,花盆中的土壤內的水分也會蒸發到塑料袋內,分不清塑料袋內的小水珠是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還是土壤水分的蒸發.若要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應把塑料袋應扎在花盆以上的植物莖上,以免土壤水分的蒸發進入塑料袋內. (3)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葉的表面有透光不透水的角質層,因此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上的氣孔來進行的. (4)植物在蒸騰作用過程中,水變為水蒸氣時需要吸收熱能,因此,蒸騰作用能夠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蒸騰作用是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一個主要動力,特別是高大的植物,假如沒有蒸騰作用,由蒸騰拉力引起的吸水過程便不能產生,植株較高部分也無法獲得水分,因此蒸騰作用促進根對土壤中水分的吸收. (5)蒸騰作用通過葉片上的氣孔 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使當地的空氣保持濕潤,使氣溫降低,讓當地的雨水充沛,從而對當地的氣候有調節作用. 故答案為: (1)蒸騰; (2)塑料袋應扎在花盆以上的植物莖上; (3)氣孔; (4)降低;水分; (5)增加降雨量(減輕乾旱);調節氣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