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加急!!!「太陽能電池板的自動向日跟蹤控制系統設計」的電路圖,程序,模擬,
⑵ 基於單片機的太陽能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與製作設計展望怎麼寫
你還真是挺執著的,呵呵。如果簡單一點,可以通過時鍾來控制,不過內這個有誤差,也需容要頻繁調試。最好的是光線跟蹤和集熱管移動分開來實現。用體積較小的光敏電阻(放置在金屬管裡面,類似槍管),加萬向移動的馬達支架來尋找最佳的角度;角度確定後再啟動集熱管移動的馬達到此位置。移動頻率可以設置為一小時移動一次,如果只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話還是有點意義的,否則跟蹤本身消耗的的能量太大,就得不償失了。
⑶ 太陽能自動跟蹤太陽裝置畢業設計
那我也說兩句.
太陽能自動跟蹤系統,是通過對太陽能陣列的角度,方向調整,讓太版陽能電池陣列最大許可權度吸收直射太陽光.
可以分成兩種跟蹤系統,
1. 單軸: 設定一定角度的主軸,太陽能電池陣列面朝南方. 這種陣列設計簡單,自損耗電力小,可以將太陽能電池陣列由東向西調整.
2.雙軸,太陽能電池陣列除東西方向調整外, 還可以南北方向調整, 這種陣列設計較為復雜, 但太陽能電池發電量也更多.
呵呵, 我更傾向於單軸的, 因為它簡單,自損耗小, 而且造價更便宜.
⑷ PLC畢業設計課題 太陽自動跟蹤控制裝置
1一種太陽自動跟蹤裝置,其特徵在於由調整機構和伺服系統兩部分組成, a)調整機構:在矩形基架(2)的兩個對稱軸線上分別設置互相垂直且共面的兩組半軸x-x和y-y,半軸y-y與基座(1)轉動聯接,半軸x-x固聯於矩形控制平台 (3)且與基架(2)轉動聯接,在半軸x-x的間斷外伸軸線上對稱設置與基架(2) 固聯的外伸直桿(4)、(5),在控制平台(3)的一條幾何對稱軸線(40)的兩側對稱設置與控制平台(3)固聯的兩個外伸直桿(6)、(7),在基架(2)上對稱固聯一對U 型架(8)、(9),在基架(2)與半軸y-y的匯交點上且垂直於基架(2)所在平面的上方設置一對長度一定的立桿(10)、(11),在立桿(10)、(11)的頂部加裝平衡塊(12)、(13),在每個外伸直桿一側各對稱加裝一套伺服系統;b)伺服系統:在外伸直桿(4)的端部固聯一個拋物面鏡(14),使拋物面鏡(14)的旋轉軸線(25) 與外伸直桿(4)的軸線(38)重合,在拋物面鏡(14)的光學焦點即外伸直桿(4)上安裝一個空腔球體(18)作為集熱件,空腔球體(18)有通孔與外部相通,該通孔與導熱管(22)的一個內孔口相通,導熱管(22)的另一個內孔口與油氣缸(30)內的氣體腔(26)相通並氣密聯接,油氣缸(30)內的油體腔(31)通過柔軟導管(32) 與固定於基座(1)上的液壓缸(33)內的油體腔(34)相通,活塞桿(35)上端裝有滾輪(36),滾輪(36)接觸並抵緊控制平台(3)下底面上的滾道(37)。
參考文獻下載地址: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7-ZDHY200702008.htm
⑸ 跪求一篇《具有自動跟蹤功能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的設計》的畢業論文,急急急急急!!!!!!!!
我可以幫你寫 詳細要求發給我就行 按照你的要求做 包通過
⑹ 太陽能自動跟蹤系統設計的技術難點是什麼
軟體上的就是編程,比如考慮二維跟蹤還是一維跟蹤,一維跟蹤的根據實際布置還會有所變回動,是根據答時間計算的還是反饋控制或者結合,時間計算的會有累積誤差,反饋控制會因多雲時失效等等。還有考慮夜晚的歸位及異常天氣的應對等。
硬體就是設計合適的感光裝置,以及步進電機的選擇,使得跟蹤精度達到要求
⑺ 我要設計太陽能自動跟蹤系統,我要怎麼做求高手指導
1、先明確對象,多大的系統,精度要求多少等
2、設計目的是什麼,資金多少
3、根據1、2設計控制策略
4、選定控制器,傳動系統等
5、軟硬體實現
⑻ 太陽自動跟蹤系統的光電感測器如何設計
有很多方法。
比如在一個球體上分布上下左右前後六塊感光器,有太陽的時候,專根據各個感光片屬的電壓或者電流的不同,通過數學建模便可以得出太陽的具體方位。例如,根據東、西、上三個感測器的數據的不同可以知道太陽在東、西、上這個平面上的角度,並驅動該方向動力裝置;然後再根據南、上、北三個感測器的數據的不同可以知道太陽在南、上、北這個平面上的角度,並驅動該方向動力裝置。利用燈泡模擬一下得出數據,可以進行數學推導也可以直接進行數據的分析以模擬出一個公式並修正。
⑼ 關於太陽能自動跟蹤裝置的設計
我設計過一個方案,但和你的很不同。至於書籍就看寫太陽能電池的,回裡面有聚光太陽能電池答的章節,若是想要了解更深入,可看半導體物理(對於非物理專業的人來說有一定難度)。要是真的想把它職業化,建議讀一些前沿的論文(在網上可以找到,你若是學生的話,學校的圖書和網路資源更便利、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