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機械設計中零件的設計一般分幾個步驟
分4步:
1、打開軟體
2、設計零件
3、保存樣稿
4、關閉軟體
呵呵 開個玩笑 不會弄這玩意
B. 機械繫統設計有哪些步驟
機械繫統設計是一項周密的技術工作,獲得產品任務以後,即進入了系統的總體設計階段,包含方案設計和初步篩選、系統分解、系統分析和系統技術方案設計、機械繫統方案評價五個步驟。
(1)系統方案設計和初步篩選。根據系統功能要求,選擇設計原則和設計原理,進行方案的初步設計。比如設計孔的加工機械設備,設計原理可以是機械方法、超聲原理、電。火花原理、射流原理等,其中機械方法還有車、鑽、銑、鏜等。採用不同的原理得到的加工設備盡管功能相同,但產品的價格、加工工藝、加工成本、適用范圍(加工孔的精度和大小)、生產批量等會完全不同,因而需要對初步方案進行可行性和經濟性等評價,選出合適的方案進行下一階段設計。圖2給出了對於不同的產品批量、生產率和需要採用的對應加工方式。
方案設計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考慮的方面越廣,系統總體方案越多,方案比較、選擇和優化才有基礎。
(2)系統分解。將總系統分解成若乾子系統,對於復雜的機械繫統,有可能需要進行多級分解,可以根據前面所講的系統五大部分組成進行分解,也可以根據系統各部分的功能進行分解,分級實現,並畫出系統圖,以便對系統進行分級分析和結構設計。
(3)系統分析。不僅要根據系統的目的和要求進行技術和經濟分析,還需要分析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基本性能,這種分析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4)系統技術方案設計。繪制系統總裝配圖和電氣控制圖,提出子系統的技術要求。
(5)機械繫統方案評價。主要評價方案的完善程度、方案與設計要求的符合程度,方案是否已經達到最優以及某項具體指標是否達到最優。評價的指標體系可以歸結為三大類:技術可行性指標、經濟合理性指標和社會環境適宜性指標;評價方法通常有簡單評價法、加法評價法、連乘評價法、加權評價法和技術經濟評價法。
C. 求簡單的機械設計的大概步驟及如何實行每個步驟
機械設計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建議你確立了自己的設計方向後再著手設計,否則就是做無用功。建議如下:
第一步---因為設計一般來說都是面對產品的,所以來說,你需要首先了解下,工廠的設計到底是針對什麼產品。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規范。為自己確定一個行業范圍,也好入手在相應領域搜集資料提高自己。舉個例子,如果公司是設計生產汽車零部件的,那麼就需要遵守汽車行業的相關規范,ts16949,iso9001等等,如果是國內生產玩具的,那麼又有國標的設計規范。
第二步---確定了產品范疇,就可以為自己確定一個設計目標。確立這個目標不是異想天開的,也不是不切實際的。你可以登錄相應的設計論壇,裡面總有一些設計的例子,你可以選擇一個定一個目標。目標一定要定好,設立前考慮周全些,自己到底有沒有渠道能夠完成這個設計。
第三步---設定設計日程。設計日程即設計的時間安排,這個對於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可能很難。沒關系,你可以到網上去搜集一些設計開發日程,其中對於開發設計的步驟是對你有用的,如果有條件,你可以去問問老師。我給你推薦一個我們的日程,適用於你的機率很小,僅供參考。
外觀設計→事前成立性檢討→構想設計→構想設計經營會議→詳細設計→詳細設計經營會議→出圖→針對圖紙的會議→發圖手板。。。。。
第四步----按照你的日程進行每一步的內容。以我的為例,外觀設計是初步定自己設計的外圍尺寸,成立性檢討階段,就是檢討自己的外圍尺寸是不是合理,構想設計就是初步設計自己產品的各種機構,要開始繪制3d圖了,軟體隨便定,proe,ug,catia哪個用的熟用哪個。詳細設計就是要把構想設計的東西完善,直到沒有問題為止,出圖就是完成3d圖,並出工程2d圖紙。其中各個階段的會議,你可以利用這時間去咨詢老師,自己的設計合不合理,能不能作出來等等。
第五步----對自己的設計過程有個客觀的評價,並出份報告。
寫了這么多,不知道適用不適用,不過還是祝你成功。
D. 機械結構設計的完整流程是怎麼樣一個過程
機械設計離不開機械設計手冊,或者機械設計大典。
理工類的高校的圖書館中都有。
設計流程的話,其中也有說明。
如果沒有高校資源,在市圖書館或者縣圖書館找找吧。
E. 機械零件的設計步驟是什麼 急求啊!!
機械零件的常規設計方法有以下幾種。
1、理論設計。所謂理論設計,就是根據設計理論和實驗數據所進行的設計。它又可分為設計計算和校核計算兩類。設計計算是根據零件的工作情況,選定計算準則,按其所規定的要求計算出零件的主要幾何尺寸和參數。校核計算是先按其他方法初步擬定出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然後根據計算準則所規定的要求校核零件是否安全。由於校核計算時已知零件的有關尺寸,因此能計入影響強度的結構因素和尺寸因素,計算結果比較精確。
2、經驗設計。經驗設計是指根據已有的經驗公式或設計者本人的工作經驗,或藉助類比方法所進行的設計。它主要適用於使用要求變動不大而結構形狀已典型化的零件,如箱體、機架、傳動零件的結構要素等。
3、模型實驗設計。這種設計主要是針對一些尺寸巨大、結構復雜的重要零件,根據初步設計的結果,按比例製成小尺寸的模型,採取實驗手段對其各方面的特性進行檢驗,再根據實驗結果對原設計進行逐步修改,從而達到完善的設計。模型實驗設計是在設計理論還不成熟,已有的經驗又不足以解決設計問題時,為積累新經驗、發展新理論和獲得好結果而採用的一種設計方法。但這種設計方法費時、耗資,一般只用於特別重要的設計中。
機械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
(1)選擇零件的類型和結構要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在熟悉各種零件的類型、特點及應用范圍的基礎上進行。
(2)分析和計算載荷。根據機器的工作情況,確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載荷。
(3)選擇合適的材料。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工藝要求和經濟性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
(4)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根據對零件的失效分析和所確定的計算準則進行計算,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
(5)零件的結構設計。應根據功能要求、工藝要求、標准化要求,確定零件合理的形狀和結構尺寸。
(6)校核計算。只對重要的零件且有必要時才進行這種校核計算,以確定零件工作時的安全程度。
(7)繪制零件的工作圖。
(8)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機械零件設計是從機器的工作原理、承載能力、構造和維護等方面研究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問題,其中包括如何合理確定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如何合理選擇零件的材料以及如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藝性等。
F. 機械設計的一般流程是什麼
1、整體規劃 輸出: 計劃書
2、計劃書:說明產品開發的意義、內容、費用、期限的文件
3、設計階段 輸出:設計計劃書、設計規格書(包含計算書)
4、設計計劃書:整體設計工作如何進行的計劃書,最好利用產品的WBS文件,保證合理性;
5、規格書:表示機械基本性能的文件;這些參數部分來自於市場/客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另一部分這是通過計算形成的;這里的數據盡量准確,而且但同時又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調節范圍,因為現場情況復雜,客戶並不能給出准確的需要,又或者這種需要本身就是多樣的,
6、草圖階段 輸出:產品原理圖
7、產品原理圖:產品的原理圖/方案圖,這里盡量多給出不同的方案,比較各個方案;
8、產品原理圖+設計規格書=creo中的記事本lay文件+整機骨架文件
9、計劃圖階段 輸出:計劃圖
10、計劃圖:相當於各個功能模塊的具體設計,理論上應該產品的全部的設計信息,形狀、規格、尺寸,但是實際中工程圖信息不便於包含在三維組件中,尤其採用協同設計時,骨架文件傳遞過來的尺寸信息沒有辦法設置公差,公差配合標注也不夠方便
11、計劃圖=部件的骨架文件+組件
12、工程圖階段 輸出:零件工程圖
13、工程圖:零件的加工指定圖,包含零件的全部信息
14、裝配圖階段 輸出:裝配圖、檢驗文件、使用說明書
15、裝配圖:指明各個零件的裝配關系,模擬實際的裝配過程,發現存在的問題,裝配圖中還應該包括主要性能尺寸的標注,裝配方法的要求,裝配效果的約束,
16、對於運動方式比較簡單的產品=creo的裝配件,但是如果是比較復雜的運動=creo模擬文件
17、檢驗文件:包含內容有對裝配圖中的主要尺寸進行檢驗的說明、對設計功能進行試裝驗證的說明
18、使用說明書:產品的使用說明。
(6)設計一個機械裝置的步驟擴展閱讀:
機械設計(machine design),根據使用要求對機械的工作原理、結構、運動方式、力和能量的傳遞方式、各個零件的材料和形狀尺寸、潤滑方法等進行構思、分析和計算並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描述以作為製造依據的工作過程。
機械設計的主要流程:
1、根據用戶訂貨、市場需要和新科研成果制定設計任務。
2、初步設計。包括確定機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形式,進行運動設計、結構設計並繪制初步總圖以及初步審查。
3、技術設計。包括修改設計(根據初審意見)、繪制全部零部件和新的總圖以及第二次審查。
4、工作圖設計。包括最後的修改(根據二審意見)、繪制全部工作圖(如零件圖、部件裝配圖和總裝配圖等)、制定全部技術文件(如零件表、易損件清單、使用說明等)。
5、定型設計。用於成批或大量生產的機械。對於某些設計任務比較簡單(如簡單機械的新型設計、一般機械的繼承設計或變型設計等)的機械設計可省去初步設計程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械設計
G. 機械零件設計的方法步驟是什麼
機械零件的常規設計方法有以下幾種。
1、理論設計。所謂理論設計,就是根據設計理論和實驗數據所進行的設計。它又可分為設計計算和校核計算兩類。設計計算是根據零件的工作情況,選定計算準則,按其所規定的要求計算出零件的主要幾何尺寸和參數。校核計算是先按其他方法初步擬定出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然後根據計算準則所規定的要求校核零件是否安全。由於校核計算時已知零件的有關尺寸,因此能計入影響強度的結構因素和尺寸因素,計算結果比較精確。
2、經驗設計。經驗設計是指根據已有的經驗公式或設計者本人的工作經驗,或藉助類比方法所進行的設計。它主要適用於使用要求變動不大而結構形狀已典型化的零件,如箱體、機架、傳動零件的結構要素等。
3、模型實驗設計。這種設計主要是針對一些尺寸巨大、結構復雜的重要零件,根據初步設計的結果,按比例製成小尺寸的模型,採取實驗手段對其各方面的特性進行檢驗,再根據實驗結果對原設計進行逐步修改,從而達到完善的設計。模型實驗設計是在設計理論還不成熟,已有的經驗又不足以解決設計問題時,為積累新經驗、發展新理論和獲得好結果而採用的一種設計方法。但這種設計方法費時、耗資,一般只用於特別重要的設計中。
機械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
(1)選擇零件的類型和結構要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在熟悉各種零件的類型、特點及應用范圍的基礎上進行。
(2)分析和計算載荷。根據機器的工作情況,確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載荷。
(3)選擇合適的材料。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工藝要求和經濟性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
(4)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根據對零件的失效分析和所確定的計算準則進行計算,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
(5)零件的結構設計。應根據功能要求、工藝要求、標准化要求,確定零件合理的形狀和結構尺寸。
(6)校核計算。只對重要的零件且有必要時才進行這種校核計算,以確定零件工作時的安全程度。
(7)繪制零件的工作圖。
(8)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機械零件設計是從機器的工作原理、承載能力、構造和維護等方面研究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問題,其中包括如何合理確定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如何合理選擇零件的材料以及如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藝性等。
H. 機械零件的設計都有哪些步驟方法
一、機械零件的常規設計方法
1、理論設計
理論設計是根據設計理論和實驗數據所進行的設計。它又可分為設計計算和校核計算兩類。設計計算是根據零件的工作情況,選定計算準則,按其所規定的要求計算出零件的主要幾何尺寸和參數。校核計算是先按其他辦法初步擬定出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然後根據計算準則所規定的要求校校零件是否安全。由於校核計算時,已知零件的有關尺寸,因此能計入影響強度的結構因素和尺寸因素,計算結果比較精確。
2、經驗設計
經驗設計是根據已有的經驗公式或設計者本人的工作經驗,或藉助類比方法所進行的設計。這主要適用於使用要求不大變動而結構形狀已典型化的零件,如箱體、機架、傳動零件的結構要素等。
3、模型實驗設計
這種設計是對一些尺寸巨大、結構復雜的重要零件,根據初步設計的結果,按比例製成小尺寸的模型,經過實驗手段對其各方面的特性進行檢驗,再根據實驗結果對原設計進行逐步修改,從而達到完善的設計。模型實驗設計是在設計理論還不成熟,已有的經驗又不足以解決設計問題時,為積累新經驗、發展新理論和獲得好結果而採用的一種設計方法。但這種設計方法費時、耗資,一般只用於特別重要的設計中。
二、機械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
1)選擇零件的類型和結構。這要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在熟悉各種零件的類型、特點及應用范圍的基礎上進行。
2)分析和計算載荷。分析和計算載荷,是根據機器的工作情況,來確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載荷。
3)選擇合適的材料。要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工藝要求和經濟性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材料。
4)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根據對零件的失效分析和所確定的計算準則進行計算,便可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
5)零件的結構設計。應根據功能要求、工藝要求、標准化要求,確定零件合理的形狀和結構尺寸。
6)校核計算。只是對重要的零件且有必要時才進行這種校核計算,以確定零件工作時的安全程度。
7)繪制零件的工作圖。
8)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三、機械零件的設計計算
機械零件的主要尺寸常常需要通過理論計算確定。理論設計計算是根據零件的結構特點和工作情況,將它合理簡化成一定的物理模型,運用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摩擦學、熱力學、機械振動學等理論或利用這些理論推導出設計公式、實驗數據來進行設計。理論設計計算可分為設計計算和校核計算兩種。
1)設計計算。按設計公式直接求得零件的有關主要尺寸。
2)校核計算。已知零件各部分的尺寸,用設計公式校核它是否滿足有關的設計計算準則。
為了使設計計算的結果更符合實際,應該多方面參考過去成功的設計和實踐積累的經驗關系式、統計數據等。對於一些大型、結構復雜的重要零件,必要時還可以進行模型實驗或實物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