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小雪用該實驗裝置在室溫下

小雪用該實驗裝置在室溫下

發布時間:2022-09-16 11:55:50

1. 在學習「熔化和凝固」一課時,小雪把-5℃左右的適量碎冰放入試管中,把溫度計插在碎冰中,再把試管插在室

(1)因為實驗是探究冰的熔化和凝固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故需要測量時間的儀器--秒錶.
(2)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冰是晶體,在它熔化過程中,盡管不斷加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
(3)將新溫度計放在水中,觀察當冰熔化時,溫度計的示數是否降低(或改變).
(4)由實驗現象可知,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吸收熱量,溫度 不變.
(5)小雪只探究了冰的熔化過程,只憑一組實驗數據得出結論具有偶然性,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為:(1)秒錶;(2)溫度計示數不變;(3)將新溫度計放在水中,觀察當冰熔化時,溫度計的示數是否降低(或改變).
(4)不變;(5)小雪只探究了冰的熔化過程,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2. 物理初三 力學 綜合計算題 10道 帶答案 謝謝 練慣用的 感覺這種綜合性比較強的題比較弱

2009年中考物理專題二 有關機械效率計算專題
一、復習目標:1、了解各簡單機械——杠桿、滑輪、斜面的特點2、要做到容易解答簡單的關於機械效率的計算3、學會關於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
二、知識儲備:
1.對於簡單機械來說,提升重物時,克服___________所做的功為有用功,實際拉力做的功為________.那麼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可寫作η=_____________.
2、在力學中,功包含兩個必要的因素分別是 和 ,計算功的公式W= 。克服重力做功的公式為W= ,克服阻力做功的公式為W= 。
3、計算機械效率的公式是 。
三、典例解析:
1、簡單的有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計算
例1:用如圖1所示滑輪組將重6×102N的物體勻速提高2m,拉力所做的功為2×103J,所用的時間為20s。求:
(1)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跟蹤練習:1、如圖1是伍實同學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的圖形,重物的質量為200g,每個滑輪的質量都為50g,不計繩子與滑輪、滑輪軸之間的摩擦,使用滑輪組使鉤碼勻速直線上升10㎝,則人的拉力大小為 N,有用功為 J,額外功為 J,機械效率為 .
2、用如下圖所示的滑輪組吊起重物,不計繩重和摩擦。
(1)當物重為150N時,繩端所用的拉力是60N,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2)當所吊重物為300N時,10s內重物被勻速提高2m時,繩端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有關斜面的機械效率的計算
例題:如圖所示。斜面長1m,搞0.2m.;將10N重的物體A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斜面頂端,需要用平行於斜面的力2.5N,那麼:
(1)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2)重物上升過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多少額外功?

(3)為了提高該斜面的機械效率,同學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A、以較快的速度將重物勻速拉到斜面頂端
B、以較慢的速度將重物勻速拉到斜面頂端
C、改用光滑的、板長和高度均不變的斜面
其中建議____________(填番號)可以達到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蹤練習:1、如圖所示裝置將重為100N的物體勻速從斜面的底端拉至頂端。已知斜面的長是5m,高是2m,拉力F=50N,則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

2、如圖所示,將體積為2.0×10-3m3的木塊,沿斜面勻速上拉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松木沿斜面移動1m,上升的高度為30cm。求:
(1)松木塊的重力。
(2)斜面的機械效率。(g=10N/kg,ρ木=0.5×103kg/m3)

3、關於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
例3.一質量為6kg的石塊,沉在裝水的容器底部,某同學用一動滑輪將石塊從水中勻速提起1m,但石塊沒有露出水面,如圖所示,已知繩的自由端拉力為25N,求石塊在上升過程中:
(1)石塊受到的浮力為多少?
(2)繩的自由端拉力做功為多少?
(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ρ石=3×103kg/m3,g=10N/kg)

達標測試
1、如圖3所示,物重G為600N,用滑輪組將重物勻速提升5m,所用的拉力F為25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____;若不計摩擦,被提升的物重增加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一人師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運到汽車上。如圖5,汽車車廂高度h=1.5m,斜面長度s=3m,現用力F沿斜面把重籮筐G=1800N的重物勻速拉到車上。若不計摩擦,拉力F為______N;若實際拉力F』=1200N,則該斜面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
3、如圖6所示,用一動滑輪拉一物體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物體A重為20N,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為2.5N,則在2s內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滑輪的機械效率是______(不計滑輪重力)
4、下列關於功率和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C.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機械,效率一定高
5、關於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用功越大,機械的機械效率就越高 B.額外功越大,機械的機械效率就越低
C.總功越大,機械的機械效率就越低
D.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越大,機械的機械效率就越高
6、甲乙兩機械,甲的機械效率是70%、乙的機械效率是5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使用甲機械做功省力 B、甲機械做功快
C、相同時間內,甲機械完成的功多 D、乙機械的額外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大。
7、小雪和小紅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起組裝好如圖8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
(1)小紅____________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並由彈簧測力計讀出拉力為0.5N,同時小雪用用刻度尺測出鉤碼提升的高度為0.1m,以上測量准確無誤,其他被測物理量和計算的數據如下表:
鉤碼重(N) 彈簧測力計提升的高度(m) 有用功(J) 總功(J) 機械效率
2 0.4 0.2 0.2 100%
(2)小雪和小紅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100%,他們意識到出現了錯誤,請你幫助找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際為_____
(4)若提升的鉤碼重增加到6N,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8、如圖9所示,物體重180N,動滑輪重20N,繩重和摩擦不計.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正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求:(1)拉力F;(2)拉力做功的功率;(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9、如圖10所示,建築工地上的吊車是靠電動機來提升貨物,貨物重 103N,電動機的額定電流為 4A,電阻為20Ω;電動機正常工作時,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為500N,l分鍾內將貨物勻速提升了6m。求:(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2)電動機的額定功率是多少?

10、某人在河岸上,藉助岸邊的大樹,利用滑輪組通過拉繩使停泊在水中的船勻速靠岸.已知滑輪組是由一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和拉繩自重不計),船的總質量為7.92×103kg,船勻速移動時受到水的阻力是船重的0.01倍,船受到滑輪組的拉力與人拉繩子的力始終水平,若人的拉力是220N,船靠岸的速度是0.3m/S,(g=10N/kg)求:
(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人拉繩的功率.

答案
跟蹤練習:一、1、0.5N,0.1J,0.05J,66.7%
2、(1)83.3% (2)66
二、1、40% 2、(1)10 (2)75%
三、1、1:5 2、(1)20N,(2)50J (3)80%
達標測試:
1.80%,變大 2。10,5 3。80%,300J 4。900N,75% 5。5J,80% 6。B 7。D 8。D 9。B 10。(1)勻速豎直(2)彈簧測力計提升的高度應是0.5m(3)80%(4)變大
11.(1)100N(2)20W(3)90%
12.(1)66.7%,(2)470W(電動機消耗的電能是所做的機械能和產生的熱能的和)
13.(1)3×104N,最近(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2)7×104J,50%
14.7×104Pa,72000J
15.(1)90%,(2)264W(據推導公式P=Fv計算)
16.(1)60%,(2)1500W
17.

3. 高一物理 兩小球ab質量相等,由一根輕繩相連,a球在上,b在下,a球與天花板間由一根輕繩相連,求剪

由於繩子是沒有彈性的,所以剪斷繩子的時候,AB之間的繩子也就沒有了拉力。所以A和B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是相等的。
這個可以通過反證法來思考:
如果剪斷繩子時AB之間繩子還有拉力,那麼A和B的加速度不同,經過任意小時間t,A和B之間距離變短h,又由於一旦AB之間距離變短,繩子立即失去拉力作用,所以這個時間t是無限小,AB之間距離變短h也是無限小,無限小即為0,這個t和h不存在,也即AB之間的繩子不存在拉力。

4. 34、小雪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你沒有圖,第1小題無法完成,但是我提示你:有3段繩子,繩子的起端應掛在動滑輪上.
(2)η=W有版/W總=Gh/Fs
(3)向上勻速
勻速
(4)第一次實驗
66.7%
第二權次實驗
W有=0.3
W總=0.36
η=83.3%
(5)刻度尺
η=G/3F
(6)變大

5. 不洗手不開門的廁所的物理原理是什麼,拜託了

八年級物理期末測試題班級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如右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鍾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鬧鍾的聲音會逐漸變小,直至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聲音必須通過介質才能傳播C.聲波在玻璃罩中發生了反射D.聲波在傳播過程中能量逐漸減少姓名2.下圖所示的四個事例中,由光直線傳播形成的是()3.如圖7所示,一隻大熊貓正抱著一根竹子在鏡前欣賞自己的像。此時,它從鏡中看到的自身像應該是圖中的()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處於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可以製成()A、照相機B、幻燈機C、放大鏡D、潛望鏡5.下列連線正確的是()A.倒立放大像放大鏡B.會聚光線凹透鏡正立放大像投影儀發散光線凸透鏡C.遠視眼鏡凹面鏡D.實像不可用光屏接收近視眼鏡凸面鏡虛像可用光屏接收6.下列各種自然現象形成的過程中,要吸收熱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匯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門口飄出的「白氣」C.秋天,草叢之上晶瑩的露珠D.冬天,天上紛紛飄落的雪花7.圖5中的符號分別代表冰雹、小雪、霧和霜凍四種天氣現象,其中主要通過液化形成的是()A.冰雹B.小雪C.霧D.霜凍8.有兩個用絲線懸吊的通草球,其中一個帶電,另一個不帶電,將兩球靠近時,不可能發生的現象是()A、兩球互相排斥B、兩球互相吸引C、帶電的靠近不帶電D、不帶電的靠近帶電的9.圖4的四個電路圖中,與右邊實物圖對應的是()10.如圖4(a)所示,當開關S閉合時,兩只電流表的示數分別由(b)、(c)兩圖讀得,則電燈L1中的電流是()A、0.8AB、0.16AC、0.52AD、1.28A二、雙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9分)11.下面關於超聲波或超聲波的利用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大象能發出超聲波B.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C.可以利用超聲波的反射探測海洋深度D.可以利用B型超聲儀檢查身體12.在(1)小孔成像,(2)平面鏡成像,(3)放大鏡成像,(4)照相機成像,(5)幻燈機成像中()A.成實像的是(1)(4)(5)B.成虛像的是(2)(3)(4)C.屬於反射成像的是(2)D.屬於折射成像的是(1)(3)(5)13.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適當,要使電鈴和電燈同時有電流通過,以下做法中正確的是()A.斷開Sl,閉合S2、S3;B.斷開S3,閉合S1、S2C.閉合Sl、S3,斷開S2;D.閉合S2,斷開S1、S3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23分)14.往保溫瓶中灌開水過程中,聽聲音就能判斷瓶內水位的高低,這是因為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逐漸(填「升高」或「降低」),響度逐漸(填「增大」或「減小」)。15.一朵月季花在陽光下呈現出十分耀眼的紅色,這是因為。16.有一種液面微變監視器,基本結構原理如圖4所示,光束發射器始終以一定角度向被監視的液面發射一束細光;光束經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電轉換接收器接收,再通過顯示器顯示出來。若反射到光電轉換接收器的光點由S1移向S2,則表明被監視的液面________,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點由S2移到S3,則說明被監視的液面________(選填「上升」或「下降」)。17.聯合國大會確定2005年為「國際物理年」,以紀念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世界進行「讓物理學照耀世界」的激光傳遞活動,先在美國的普林斯頓發射第一束激光,再由青少年進行接力式傳遞.從美國發出的激光不能直接傳播到中國的原因是.如圖是辛朝同學在活動中帶的玩具激光燈,當他將燈光射到白色牆壁上出現的放大的圖像,鏡頭A是透鏡,膠片應放在A的處.但天文學家反對激光傳遞活動,認為射向夜空的激光是光污染,請列舉一個生活或生產中見到的光污染實例__________.18.請將與下列自然現象所對應的物態變化的名稱填在相應的橫線上:初春的早晨大霧彌漫____;炎熱的夏天積水乾涸_____,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_____。19.圖6是測量___________的溫度計,此時它的示數是__________.20.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碎紙屑,發現碎紙屑被吸引,這是由於;有的紙屑接觸玻璃棒後「跳開」,這又是因為。21.圖是一個簡化的電冰箱電路圖,學習了串聯和並聯電路知識,你能看懂這個電路圖嗎?其中M是壓縮機用的電動機,L是電冰箱內的照明燈泡。電路圖中的燈泡L與電動機M是串聯的還是並聯的?請寫出你的猜想和判斷方法。你的猜想:。判斷的方法:。22.五顏六色的小彩燈給街道、商店和旅遊區增添了熱鬧的氣氛。一串小彩燈的燈泡往往有四五十隻,這么多的小彩燈是如何連接的呢?小明同學草市場上買了一串小彩燈,按下列步驟進行實驗探究:⑴把所買的這串小彩燈接入電路,閉合電鍵後發現所有的小彩燈均發光。取下任意一盞小彩燈,閉合電鍵後發現全部小彩燈均不發光。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可知每盞小彩燈間是以方式連接的。⑵用電流表測量出這串小彩燈全部發光時通過每盞小彩燈的電流,則通過每盞小彩燈的電流大小有何關系。23.電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若違反安全用電的原則,就可能發生觸電事故.請根據安全用電的要求,給圖5所示的a、b兩圖配上簡要的解說詞.24.圖2告訴我們,如果發生觸電事故,應該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與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25.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飄著淡淡的白霧。請從物理學角度回答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26.美術課上,小瓊面前立著一幅「米老鼠」的簡筆畫(如圖甲所示)。她從沒學過繪畫,竟然清晰、准確地在桌面的紙上描出了畫中的「米老鼠」。請說明其中的奧妙,並作圖示意(作圖時,以圖乙中A點代表簡筆畫中的「米老鼠」)。五、探究與實驗題(27小題、28小題、29小題各8分,30小題4分,共28分)27.下圖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什麼作用?(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據發生的現象,你又可得出什麼結論?28.如圖6所示是觀察平面鏡成像的裝置。(1)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到玻璃板後面出現蠟燭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蠟燭在玻璃板後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這一實驗步驟可以觀察比較蠟燭和它成的像的____,同時還可以確定______。(2)在這個實驗中為什麼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鏡?說出你的理由。(3)某小組在實驗中,在用刻度尺測量兩支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時記錄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玻璃板前的蠟燭到板的距離玻璃板後的蠟燭到板的距離15cm5.2cm26cm6.2cm37cm7.2cm你從中發現的問題是什麼?原因是是什麼?29.某校同學在學習了眼睛和眼鏡內容後,想通過實驗探究近視眼的形成原因.他們選擇了如下器材:蠟燭、用薄膜充入水後製成水凸透鏡(與注射器相連,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鏡的厚薄可以通過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來調節.其裝置如圖8所示.(1)在此實驗裝置中,相當於人眼球中的晶狀體.相當於人眼球中視網膜.(2)請你用此實驗裝置探究近視眼的成因,要求寫出實驗過程.30.如圖,在一根橫跨河流兩岸的硬塑料管內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電線。為了辨別哪兩個線頭為同一根導線的兩端,可以用圖示的測通器來測試,其操作過程如下:⑴連接A和B,將測通器的m連接在D上。當n連接F時小燈泡發光,連接E時小燈泡不發光。由此可以確定為同一導線的兩端(填字母,下同)。⑵為了弄清另兩根導線的兩端,可連接A和C,測通器的一端必須與相連時,另一端只需接觸一根導線就能將兩兩根導線辨別開。

6. 潤物細無聲(王建紅)

                    潤物細無聲

                          ——淺談高三學生的心理疏導

第一次注意到小雪,是在一次作文講評課上。我所帶的班為高三復習班,學生均為上一年高考的失利者,他們學習自覺性強,但因來自不同的學校,師生之間不太熟悉。關注到小雪是在講評「帶著感恩上路」作文時,小雪的作文字體工整秀麗,語言流暢,感情真摯,被選為優秀作文,按慣例講評時範文由學生自己來讀。

當我點名後小雪站起來時,發現她的人和字一樣清秀,只是眼中多了些憂郁,她走上講台讀起作文:「……今年我是第三次坐在高三教室。作為一名農村女孩,能再次走進高中校園,我特別感謝我的農民父母!第一次參加高考,超了一本線2分,但因志願填報失誤,我與一本失之交臂。我在省重點中學實驗班的優秀學生,不願湊合上個二本,於是選擇在母校繼續復讀。但復讀的壓力很大,第二年的高考成績宣告我以更慘的結局失敗,離二本線整整差了40分!灰心喪氣時是父母的關愛點燃了我繼續奮斗的勇氣,三思後我選擇相對較為陌生的老家岐山中學,想再次圓了我的大學夢……」我吃驚地看著小雪,瘦小的她比其他同學多經歷了一次挫折,她在作文中提到圓夢,我暗暗提醒自己,要多一份愛給小雪。

開學一個月後,學校舉行摸底考試,小雪是班上的第六名,進入全校前一百,這比她進校時的成績前進了三百名左右,我跟她交流時她對這個成績十分滿意。但在11月的期中考試中,小雪下降到學校500多名。我與她一起分析成績時她只是流淚,偶爾說話也顯得有些偏激。她談起從小學到高三應屆時的優秀成績,談起第一年高考志願的失誤,談起第二年高考失敗的打擊,她認為生活和周圍的人都在和她作對。說她不相信努力,只相信命運。眼神中充滿了孤獨、茫然、焦慮。我明顯感覺到小雪的心理出現了輕微問題。

而這時小雪的舉動比開學初更怪異,獨來獨往,低頭快走,甚至上課時不管課表安排,自己想學哪科就學哪科。一周之內與兩位任課老師發生矛盾,老師批評後依然我行我素。於是有老師善意提醒我放棄小雪,讓家長領回家算了。但我有些不甘心,所幸經過前段時間的溝通,小雪比較信任我,心裡難受時便來找我。我們一起談《平凡的世界》,談畢淑敏,談史鐵生,我告訴她新東方的創辦者俞敏洪考了三年才考上大學,淘寶的馬雲高考三次才考上杭州師專,可現在談起新東方和淘寶誰人不曉。我們一起欣賞音樂,讓她談對美的感受,讓她在認識理解美的同時,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小雪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

分析小雪的學習基礎,我感覺只要適度減壓,放鬆去學,小雪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元月份進行了市一模,小雪的成績比期中前進了一百名。抓住這個時機,讓她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並鼓勵她和舍友、周圍同學多交流,也安排同學主動和小雪多交流。經常引導小雪多回憶漂亮的風景,多想想生活中有趣的事情,保持心情愉快,在愉悅中提高學習效率,並嘗試著通過講史鐵生、桑蘭、霍金等人的例子,幫她理解前進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一番挫折時正常的,要能夠接受並努力去挑戰失敗,送給她海明威的那句話:「人可以被打敗,但不能被打倒。」小雪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課間我偶爾去教室也能看到她與周圍的同學或者談天說話,或者討論問題。我明顯感到小雪的壓力減輕多了。

3月份的時候,進行了市二模檢測,小雪的成績又有些下降,成為班上的第12名。但當她與我一起分析失利原因的時候,她明顯比上一年11月份要平靜許多。她已能冷靜找出錯誤原因並談及後期的補救措施。我從她的眼中讀出了自信。4、5月份,小雪按照她的計劃強化理綜復習,理綜中的物理成績也逐漸提高了。並且讓我滿意的是她能夠主動找物理老師問問題,還能積極解決別的同學的疑難。

時間很快到了6月份,高考前,學校放假休整2天,但小雪說她怕見村裡人,覺得村裡人的眼光她受不了。我明白小雪的想法,也理解她的難處,馬上就要進入考場了,不能讓她再受刺激,平穩的心態是極其重要的。於是,我同意小雪留在學校。6月6日下午,我去學校查看。小雪正在和幾個同學打羽毛球。看到她輕松歡快的身影,我心裡的石頭終於放下了,小雪的心態在自然的放鬆。6月底高考成績揭曉,小雪以優異的成績被一本大學錄取。小雪笑了,笑得很美,很自然。

如今,回憶一年來與小雪相處的點點滴滴,我覺得對心理受挫學生不能一概而同地提出與其他同學一樣的要求,對這些學生應該寬容些,耐心些,更重要的是要多交流,多傾聽,要逐漸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讓他們信任你,願意把自己的心結告訴你。特別是在他們情緒激動而做出一些出格行為的時候,決不能簡單粗暴的處理,要善於換位思考,充分理解他們,嘗試與他們多溝通。要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社會和人生美好的一面,從而激發他們積極生活,快樂生活。

教育學生應該像春雨:潤物細無聲!

                      岐山高級中學 王建紅

                                  二0一八年十一月

7. 高中物理怎麼這么難學怎麼才能學好

有一句話道出了各科的特點:「物理難,化學繁,數學習題做不完」,許多學生反映物理難學,不好理解,面對著一道道的物理題,就像是霧中看花一樣,總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感,其實,我覺得難不難在於你對該科學習技巧的摸索和掌握,對如何學好物理,我說說自己的感受,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學會對物理概念的反復分析、琢磨
能不能學好物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對物理概念能否理解得透徹,物理概念因其抽象性,總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感,比如「能量」、「慣性」等等這些概念,單靠老師的「言傳」並不能傳神地表達出概念的真諦所在,而只有自己做到了「意會」才能真正領略出它的全部內涵,這種「意會」的感覺就只有靠我們對概念的反復分析、琢磨才能體會得到,所謂「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意義正在於此.例如「摩擦力」這個概念,書中是這樣下定義的:「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經過分析,我們可首先找出概念中的關鍵字句,「互相接觸」、「相對運動」、「接觸面上」「阻礙相對運動」然後琢磨、體會這些字句的含義。「互相接觸」說出了摩擦力產生的首要條件,並由此可聯想到它與重力、磁力等的不同,但是不是互相接觸的物體就一定有摩擦力呢?顯然不是,一個「當」字揭示出了「摩擦力」的產生必然是伴隨著「相對運動」,那麼什麼是「相對運動」呢?「相對」二字應該是指這「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由此意識到判斷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之間是否產生摩擦力的依據應該是看這兩個物體是否發生了「相對運動」而不是看這兩個物體是否發生了「運動」,「接觸面上」告訴了我們摩擦力產生的位置,而「阻礙相對運動」則說明了「摩擦力」的作用和方向,它的作用是阻礙「相對運動」而不是「阻礙運動」,那麼它的方向就應該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而不是與「運動」的方向相反,並由此可恍然悟到摩擦力並不總是阻力.經過這樣的反復分析、琢磨,我們對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位置、作用、方向自然就會清楚、透徹,哪裡還會有似是而非之感呢.
二、學會對物理實驗的層層剖析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縱觀課本上的實驗內容,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課後小實驗、小製作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個,由此可見物理與實驗的不可分割性,這么多的實驗如何才能搞得清,弄得明呢?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其實無論什麼樣的實驗,無外乎都有這么幾部分組成,實驗的目的、原理是什麼?需要哪些器材?分幾步進行?每一步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如何滿足?要觀察什麼?記錄什麼?如何分析觀察到的現象?整理記錄到的數據?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什麼?例如在《焦耳定律》這節課中,書中一開始就給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燈泡接入電路中時,燈泡和電線中流過相同的電流,燈泡和電線都要發熱,可是實際上燈泡熱得發光,電線的發熱卻覺察不出來,這是為什麼?」由此,需要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跟哪些因素有關系,這便是焦耳定律實驗的目的.如何進行研究呢?聯想到物體間熱傳遞的規律和溫度計的製作原理便設計出了如課本圖9-7所示的實驗裝置,由此便把電流放出熱量的多少形象地轉化成了液柱上升得高低,這便是該實驗的原理.分析可知該實驗需分三步進行,分別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大小、電流的大小、和通電時間的長短的關系,在這三步中,當我們研究電熱與電阻的關系時,就必須保證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而電阻不同;當研究電熱與電流的關系時,就必須保證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而來改變電流;當研究電熱與通電時間的關系時就應該保證電流和電阻的大小相同而通電時間不同.那麼書中又是如何達到這些要求呢?在第一步中採取的辦法是把兩個不同阻值的電阻接成了串聯電路;在第二步中採取的辦法是比較同一個燒瓶中液柱上升得高低,而用變阻器來改變它的電流;至於第三步就無須多說人人明白,然後通過觀察每一步中條件改變前後液柱的升降情況便得出了焦耳定律的內容.在平常的學習中,如果我們對每一個實驗都能這樣環環設問、層層剖析,那麼對整個實驗過程就會了如指掌、默然於胸,還有什麼能難倒我們呢?

三、學會通過實踐加深對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含義的確切理解
學習理科離不開計算,在物理公式中對各物理量間的對應性以及確切的物理含義的理解要求很高,而對於初學者而言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得透徹,因此常常出現張冠李戴、亂點鴛鴦譜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通過實踐來加深對物理量含義的確切理解.例如,對於功的計算公式W=FS中S的含義的考查有這么一道題:一位同學用50N的力,將重30N的鉛球推到7m遠處,這位同學對鉛球做的功為:A.350JB.210JC.0JD.無法判斷.初學者往往覺得選A或C,但一旦知道正確答案應為D,那麼對S的含義自然是心領神會.哲學上講,我們對事物的認知過程就是一個「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螺旋式上升過程」就體現在這里.四、學會對類似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我們常說,學習的過程就是把書由薄變厚,再由厚變薄的過程.我們前面所說的正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把書由薄變厚,但把書由薄變厚並不是我們的目的,太厚了,就會超負荷,承載不起.大千世界,紛繁復雜,但在哲學家看來,無非是物質或精神;而在生物學家看來,無非是動物或植物.可見,只要我們學會發現其共性,找出其本質,便都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學習也正如此,我們若學會了對類似知識點的歸納,總結,那麼繁雜的物理內容便化成了簡單的幾個部分,學習起來自然就會輕輕鬆鬆、游刃有餘.例如:在物理量的定義中,速度、密度、壓強、功率、電流等,它們的定義方式都是一樣的,而那麼多的演示實驗,卻幾乎都是用控制變數法,只要我們掌握了控制變數法的實質,所有的實驗便不都迎刃而解了.
五、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注重感情投資
我們都知道「感情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在學習中的作用猶如化學中的催化劑.對一個學生而言,能試著喜歡自己的老師,那將會終生受益非淺.學習的過程本就是艱辛的,甚至在大多數學生看來是個單調、枯燥的過程。如果再有情感的反面效應,那麼什麼樣的方法都將是徒勞無效的,如果我們能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寓於神奇的感情力量,那麼,我們的學習生涯不就其樂無窮了嗎?
請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小雪用該實驗裝置在室溫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力工具箱部分 瀏覽:554
深圳健身器材在哪裡 瀏覽:34
閥門用於工程什麼部位 瀏覽:801
直埋暖氣管閥門濾網檢修嗎 瀏覽:571
製冷配件什麼牌子好 瀏覽:109
實驗室加熱製取氧氣的裝置 瀏覽:430
自動反吹裝置 瀏覽:103
運動儀表盤靠什麼運轉的 瀏覽:966
家庭水電解實驗裝置圖 瀏覽:610
鄭州有哪些食品包裝機械市場 瀏覽:319
化學實驗蒸餾裝置如何安裝 瀏覽:873
機械加工要求符號有哪些 瀏覽:381
泰安市江山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27
鋼筋機械連接頭個數怎麼計算 瀏覽:730
自動供水裝置設計圖 瀏覽:785
機械手的論文提綱怎麼寫 瀏覽:970
水管閥門漏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96
軸承蛻皮怎麼 瀏覽:326
x5排氣閥門 瀏覽:491
鐵桶改成工具箱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