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理工專接本有哪些考試科目
01、先進製造系統理論及技術
02、製造系統檢測、控制、診斷與維護技 術
03、虛擬製造及網路化製造
04、計算機輔助技術
05、先進加工工藝及裝備
06、製造裝備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
(080202)★▲機械電子工程
01、機電系統理論與技術
02、智能檢測與控制技術
03、微機電系統
04、機電系統靈巧化與智能化
(080203)★機械設計及理論
01、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
02、智能機械與仿生技術
03、機器人技術及應用工程
04、新型機械傳動技術及應用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01] 英語一 [301] 數學一
[812]機械原理 ⎫任選
[823]電子技術基礎⎬ 一門
⎭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01] 英語一
[301] 數學一
[812]機械原理 ⎫任選
[823]電子技術基礎⎬ 一門
⎭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01] 英語一
[301] 數學一
[812]機械原理 ⎫任選
[823]電子技術基礎⎬ 一門
⎭
機械設計
機械設計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0204)★車輛工程
01、車輛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02、車輛電控與機電液一體化技術
03、車輛系統動力學
04、車輛安全、節能與環保技術
05、車輛動力裝置模擬、設計與優化
(0802Z1) ★工業工程
01、離散製造系統集成技術與方法
02、生產系統建模、模擬與優化技術
03、生產系統監控診斷、維護與管理技術
04、生產系統准時控制和精細管理技術
『貳』 誰有越野車分動器的設計與模擬的資料,畢業設計,急用!
分動箱·····所謂分動箱,就是將發動機的動力進行分配的裝置,可以將動力輸出到後軸,或者同時輸出到前/後軸。特點是:帶有分動箱的汽車,都是動力先由傳動軸傳遞到分動箱,在由分動箱來分別傳遞到前軸和後軸,並且可以在後驅和四驅之間切換,多使用在硬派越野車上。① 分時四驅分動箱——硬鏈接機構分時四驅汽車就是平時可以為兩驅車,越野路況轉為四驅的汽車。分時四驅分動箱是一種純機械的裝置。這種結構的分動箱在掛上4驅模式的時候,前後軸是鋼性連接,可以實現前後動力50:50的分配,對於提高車輛的通過性非常有利。另外由於它的純機械結構,可靠性很高,這對於經常在缺少救援的荒野行駛的車型是至關重要的。即使到現在,仍然有大量的硬派越野車採用這種分動箱。 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硬鏈接機構的分動箱少了一個狀態,就是用四驅狀態在正常道路上行駛。這是由於分動箱接通為四驅模式後,前後車軸的轉速就被鎖定為相同的了,這時汽車只能保持直線正常行駛,而無法正常轉彎,否則代價就是加快對輪胎的磨損,甚至發生危險。『分時四驅分動箱操作桿——純手動、純機械』早期的分時四驅是完全靠手動來切換的,當今電動切換的分時四驅裝置也紛紛出現在一些硬派越野車上,它的基本原理與手動切換的分時四驅是一樣的,只不過所有的切換是通過電機來完成罷了。優點:純機械結構可靠性很高;能實現50:50的動力分配;提高汽車的脫困性;缺點:無差速器,四驅狀態下無法轉彎;沒有同步器,只能在車輛停止時進行切換。② 超選四驅分動箱——帶有中央差速器「超選四驅分動箱」是三菱對其的稱呼,它也是一種分時四驅分動箱,結構域普通的分時四驅分動箱相似,但是要多出一個中央差速器來,當掛上4H的時候,不僅能在沙石路面上高速行駛,也能在普通公路上實現公路四驅的功能。而它提供的4HLC和4LLC選項,則是鎖上了中央差速鎖的四驅模式,這個時候,它與普通分時四驅中的4H和4L的功能是一樣的。目前三菱越野車多採用的是這種分動箱。『三菱的部分越野車採用的就是超選四驅分動箱』優點:可以實現前後軸差速功能,四驅模式下也可正常行駛;行駛中可切換二/四驅;缺點:無明顯缺點。
滿意請採納
『叄』 南京理工大學武器運用類的復試科目是什麼
不知道有沒有你要的,我南理工的。希望能幫上忙。
01 機械工程學院(聯系人:張淑華,電話:025-84315928) 招生人數:340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50404)設計藝術學
01、現代產品設計及理論
02、視覺傳達設計及理論
03、環境藝術設計及理論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一門
任選
計概論、色彩、人機工程學)
〔 〕設計理論(設計史、藝術設
〔 〕數學二
⎪⎭
⎪⎬
⎫
612
302
[811] 設計基礎(設計思維、表現技法、
設計素描)
設計創意(產品創
意設計、環境藝術
設計、視覺傳達設
計)
根據報考研究方
向選擇
① 計算機應
用設計
②創意設計
1、本專業考生必須
到南京理工大學報
名和考試。
2、本專業不招收單考
生
(0801)力學(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0104)★工程力學
01、現代工程結構振動分析
02、撞擊動力學及其應用
03、侵徹力學
04、爆炸理論及其應用
05、復雜流場的模擬技術與實驗技術
06、流體力學的工程應用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0802)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0201)★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01、先進製造系統理論及技術
02、製造系統檢測、控制、診斷與維護技
術
03、虛擬製造及網路化製造
04、計算機輔助技術
05、先進加工工藝及裝備
06、工業工程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5—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0202)★▲機械電子工程
01、機電系統理論與技術
02、智能檢測與控制技術
03、微機電系統
04、機電系統靈巧化與智能化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080203)★機械設計及理論
01、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
02、智能機械與仿生技術
03、機器人技術及應用工程
04、新型機械傳動技術及應用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080204)★車輛工程
01、車輛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02、車輛電控與機電液一體化技術
03、車輛系統動力學
04、車輛安全、節能與環保技術
05、車輛動力裝置模擬、設計與優化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汽車理論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6—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04)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0401)★精密儀器及機械
01、測控技術與儀器
02、微系統與納米技術
03、智能結構系統與技術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工程測試與感測
器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080402)★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01、測試計量理論及應用
02、現代感測技術及儀器
03、智能測試技術及儀器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工程測試與感測
器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0823)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1、交通信息工程
02、交通控制理論與技術
03、智能交通系統與控制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道路交通工程系統分析
〔 〕電子技術基礎
⎭ ⎬ ⎫ 852
823
交通工程學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7—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2304)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01、交通安全技術
02、交通噪音
03、物流技術
04、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管理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道路交通工程系統分析
〔 〕電子技術基礎
⎭ ⎬ ⎫
852
823
交通工程學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0825)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2501)飛行器設計
01、飛行器總體設計
02、飛行動力學與控制
03、結構優化設計與模擬技術
04、飛行器毀傷與評估技術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082502)★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01、火箭發動機原理與技術
02、火箭發動機設計與火箭總體技術
03、火箭增程與飛行控制技術
04、新型推進原理與技術
05、火箭武器系統分析與總體技術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8—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2503)航空宇航製造工程
01、現代加工工藝技術
02、數字化製造技術
03、檢測和控制技術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本專業不招收單考生
(082504)人機與環境工程
01、武器系統人—機—環工程
02、車輛人—機—環工程
03、人機系統計算機模擬與模擬
04、環境控制技術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0826)兵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2601)★※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
(國家重點建設學科)
01、武器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維修工程和
人機工程
02、武器系統數字化及戰場信息處理技術
03、武器系統作戰效能分析
04、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9—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2602)★※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
(國家重點建設學科)
01、火箭導彈發射理論及控制技術
02、發射系統燃氣流動分析與數值模擬
03、發射系統動力學
04、決策支持系統理論及應用
05、發射系統機電控制與實驗技術
06、發射系統輔助設計及工程分析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082603)★※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葯工程
(國家重點建設學科)
01、武器現代設計理論與總體技術
02、高射頻自動發射技術
03、超遠程火炮與彈葯技術
04、新概念、新原理、新結構武器技術
05、武器與彈葯精確化、智能化技術
06、終點效應與目標毀傷技術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一門
任選
〔 〕電子技術基礎
〔 〕機械原理
⎭ ⎬ ⎫
823
812
機械設計 ①普通物理
②微機原理
—10—
2009 年機械工程學院碩士生入學考試參考教材 (學校教材科聯系電話:025-84315283,84434074)
考試科
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教材 出版社 作 者
《工業設計史》(第3 版)(2007.12)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何人可
《設計材料與加工工藝》(2004.8) 化學工業出版社 張錫
《設計藝術概論》(2006.3) 湖北美術出版社 李研祖
《人機工程學》(第3 版)(2005.1)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丁玉蘭
612 設計理論
《設計圖學》(第3 版)(2007.7) 機械工業出版社 段齊駿
《產品設計》(2005.11)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王明旨
811 設計基礎 《產品設計原理》(2005.12) 化學工業出版社 李亦文
《工業設計程序與方法》(2005.11) 清華大學出版社 魯曉波
《機械原理》(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鄭文緯、吳克堅
812 機械原理
或《機械設計基礎》上冊 (2001 年8 月) 兵器工業出版社 王華坤、范元勛
《電工學》(第五版)下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 秦增煌
823 電子技術基礎
或《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 電子工業出版社 寇戈、蔣立平
852 道路交通工程系統分析 《道路交通工程系統分析方法》 人民交通出版社 王煒
設計創意 與考試科目《設計基礎》相同
《機械設計》(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濮良貴、紀名剛
機械設計
或《機械設計基礎》下冊 (2001 年8 月) 兵器工業出版社 王華坤、范元勛
《感測器原理及應用》 國防工業出版社 朱蘊璞
工程測試與感測器
《工程測試技術》(2006 年1 月) 清華大學出版社 王伯雄
計算機應用設計、創意設計 3DMAX、PHOTOSHOP 軟體應用
《普通物理學》(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守洙
普通物理
《物理學》(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馬文蔚
微機原理 《微型計算機IBM/XT(0520)系列原理及應清華大學出版社 周明德
交通工程學 《交通工程學》 東南大學出版社 王煒
汽車理論 《汽車理論》(第四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余志生
—11—
003 化工學院(聯系人:張聚沛,電話:025-84315506) 招生人數:270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703)化學(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70301)無機化學
01、配合物制備和磁性研究
02、無機納米材料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615] 高等數學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 普通物
理
② 初試科
目中未選
考的專業
課
本專業不招收單考生
(070302)分析化學
01、含能材料結構性能分析
02、儀器分析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615] 高等數學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 普通物
理
② 初試科
目中未選
考的專業
課
本專業不招收單考生
(070303)有機化學
01、有機合成化學
02、生物有機化學
03、應用有機化學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615] 高等數學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 普通物
理
② 初試科
目中未選
考的專業
課
—12—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70304)物理化學
01、應用量子化學
02、計算化學
03、化學動力學
04、化學熱力學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613] 物理化學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高等數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 普通物
理
② 初試科
目中未選
考的專業
課
限招10 人
(070305)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01、高分子結構與性能
02、高分子成型物理與化學
03、功能高分子
04、高分子合成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615] 高等數學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 普通物
理
② 初試科
目中未選
考的專業
課
(0801)力學(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0104)★工程力學
07、爆炸理論及作用
08、高能密度材料及應用技術
09、化學多相反應流
10、爆炸作用
11、系統安全工程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任選一門
〔 〕普通物理( )
〔 〕安全系統工程
〔 〕流體力學
⎪⎭
⎪⎬
⎫
845 B
815
834
①物理化學
②理論力學
(以上2 選1)
初試科目
中未選考
的兩門專
業課
—13—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0501)★▲材料物理與化學
01、材料結構與性能
02、材料物理化學
03、材料的表面、界面和設計組裝
[101] 政治理論
任選一門
〔 〕俄語
〔 〕英語
⎭ ⎬ ⎫
202
201
[302] 數學二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080502)★※材料學
(國家重點建設學科)
01、含能材料裝葯
02、納米材料學
03、復合材料的制備、組織和性能
04、含能高分子材料與高能推進劑
05、分子材料學
[101] 政治理論
任選一門
〔 〕俄語
〔 〕英語
⎭ ⎬ ⎫
202
201
[302] 數學二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01、超細粉體技術
02、先進材料、特殊材料研製與加工工藝
03、發射葯裝葯設計及工藝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2] 數學二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14—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07)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0706)化工過程機械
01、工業燃燒產物凈化過程與設備
02、特種化工材料制備工藝與設備
03、超細粉體的制備分級工藝與設備
04、新型高效傳熱傳質及反應設備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0817)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1701)★化學工程
01、化學反應工程
02、化工系統工程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2] 數學二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081702)★化學工藝
01、葯物中間體的合成與工藝研究
02、新型能量材料的合成及製造工藝研究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2] 數學二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15—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1703)★生物化工
01、碳水化合物化學與生物化學
02、生物質微生物降解製取蛋白研究
03、基因工程
04、微生物發酵工程
05、微生物生理生化及應用研究
06、生物信息技術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2] 數學二
817
814
863
⎫⎪⎬⎪⎭
〔 〕生物化學
〔 〕分析化學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081704)★※應用化學
(國家重點建設學科)
01、表面活性劑技術及其應用
02、精細化工
03、新型配合物研究
04、固相快速化學反應原理及應用技術
05、化學晶元技術
06、分析科學及其應用
[101] 政治理論
任選一門
〔 〕俄語
〔 〕英語
⎭ ⎬ ⎫
202
201
[302] 數學二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081705)★工業催化
01、工業催化原理
02、工業催化劑研究
[101] 政治理論
任選一門
〔 〕俄語
〔 〕英語
⎭ ⎬ ⎫
202
201
[302] 數學二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16—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1903)安全技術及工程
01、物質安全技術
02、化學反應過程的安全技術
03、消防工程
04、防火防爆工程
05、安全管理
[101] 政治理論
任選一門
〔 〕日語
〔 〕英語
⎭ ⎬ ⎫
203
201
[302] 數學二
任選一門
〔 〕安全系統工程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15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0826)兵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2604)★※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
(國家重點建設學科)
01、火工技術
02、煙火及特種彈葯技術
03、軟殺傷技術
04、火工、煙火葯劑技術
05、火工、煙火測試技術
[101] 政治理論
任選一門
〔 〕俄語
〔 〕英語
⎭ ⎬ ⎫
202
201
[301] 數學一
任選一門
〔 〕火工品原理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50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0775)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77501)環境科學(理學)
01、水污染化學與控制理論
02、大氣污染化學與控制理論
03、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評價與管理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60] 數學(理)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按理科劃分數線。
授予理學學位。
—17—
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代 碼)
初 試 科 目 復試筆試科目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 注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3002)★▲環境工程
01、水污染控制工程
02、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03、固體廢物處置及資源化
04、環境生物技術
05、膜分離理論與技術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2] 數學二
任選一門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16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0831)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83100)生物醫學工程
01、生物醫學材料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
013 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所
(083001)環境科學
01、環境監測與評價
02、膜分離理論與應用
[101]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2] 數學二
任選一門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
863
814
813
①物理化學
②化工原理
(以上2 選1)
①普通物理
② 復試中未
選考的科目
按工科劃分數線。
授予工學學位。
—18—
『肆』 車輛工程模擬與分析:基於MATLAB的實現的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了有關車輛工程各領域的實際設計模擬案例,包括車輛動力性模擬、裝有液力變矩器車輛的動力性模擬、車輛基礎制動模擬、車輛轉化系統模擬與優化、車輛懸架系統模擬、多種車輛中機械零部件(盤式制動器、離合器膜片彈簧、錐齒輪差速器等)設計與優化、專用車輛及工程車輛總成設計以及應用Simpowersystem模塊對電牽引車輛電力系統模擬等。對於每一個案例,首先對模擬的數學模型、理論計算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推導,然後針對具體問題建立相應的程序和模型進行實例模擬演示。
本書既可以作為車輛工程專業現代設計方法類的參考教材,也可以作為機械工程以及相關機電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學習MATLAB模擬的工具書,特別適合作為本科生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的參考用書,也可供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參考。
『伍』 請問南理工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考研那些研究方向比較好呢
自己選擇吧,沒什麼好不好的,只有合適不合適,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的,選擇自己認為對的、感興趣的就好了:
(080201)★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01、先進製造系統理論及技術
02、製造系統檢測、控制、診斷與維護技
術
03、虛擬製造及網路化製造
04、計算機輔助技術
05、先進加工工藝及裝備
06、製造裝備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
(080202)★▲機械電子工程
01、機電系統理論與技術
02、智能檢測與控制技術
03、微機電系統
04、機電系統靈巧化與智能化
(080203)★機械設計及理論
01、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
02、智能機械與仿生技術
03、機器人技術及應用工程
04、新型機械傳動技術及應用
(080204)★車輛工程
01、車輛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02、車輛電控與機電液一體化技術
03、車輛系統動力學
04、車輛安全、節能與環保技術
05、車輛動力裝置模擬、設計與優化
(0802Z1) ★工業工程
01、離散製造系統集成技術與方法
02、生產系統建模、模擬與優化技術
03、生產系統監控診斷、維護與管理技術
04、生產系統准時控制和精細管理技術
『陸』 怎麼樣讓一輛汽車在原有的動力上在變大呢
1.汽車燃料供給系統改裝
汽油發動機燃油供給系統從傳統化油器式燃油供給系統發展到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過程,其中還經歷了機械式燃油噴射系統和機電混合式燃油噴射系統的發展。電控燃油噴射系統則經歷了由單點噴射到多點噴射,由缸外噴射到缸內直噴的發展過程。在燃油系統不斷改進的過程中,發動機的動力性在不斷提升,油耗在不斷下降,尾氣排放向著更加嚴格的指標發展。雖然電控燃油噴射系統技術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但如果對其進行合理的改裝,仍然能夠進一步增大發動機功率。
(1)加大空氣流量,降低進氣阻力。換裝高流量的空氣濾芯可降低發動機進氣的阻力,同時提高發動機運轉時單位時間的進氣量及容積效率。如果想達到更好的效果,還可將整個空氣濾清器改裝為濾芯外露式濾清器,俗稱「香菇頭」(圖1),以進一步降低進氣阻力,增加發動機的進氣量。
圖1 「香菇頭」(濾芯外露式濾清器)(2)改變進氣道形狀,增加進氣的空氣流動速度。進氣道的改進可以從形狀及材質2個方面來進行。改變進氣道的形狀,一是為了實現進氣蓄壓,以供急加速時節氣門突然全開之需;二是增加進氣的流速。改變進氣道材質,對材質的要求原則上是不吸熱和質量輕。目前汽車改裝最常用的是碳纖維材質,其優點是具有不吸熱的特性,缺點是價格昂貴。通常賽車會同時改進進氣道形狀和材質,並將空氣濾清器一並轉移甚至乾脆拆除,將進氣口延伸至車外,以便隨車速提高增加進氣壓力,從而提高進氣量,以求獲得車輛動力性的最大提升。
(3)採用二次進氣,提高容積效率。二次進氣是除了從空氣濾清器吸入的空氣外,另外再利用進氣歧管的真空壓力差,從發動機PCV(曲軸箱強制通風)管路外接另一進氣裝置,導入適量的新鮮空氣來到達到提高容積效率的目的。二次進氣所能產生的動力提升效果最主要的是在節氣門開度較小的低轉速階段,因為在節氣門全開的高速階段,空氣大量進入使真空度降低時,二次進氣裝置所能導入的空氣量相對來說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4)改進節氣門,提升進氣效率。節氣門的改進方式有2種:①通過更換動作更快的伺服電機對電子節氣門進行改進;②將單節氣門改為多節氣門,這是針對跑車、賽車而言,改進方法是在每個進氣管各自裝一個節氣門,這種結構也稱多喉直噴式。多喉式相比與單喉式充氣效率提高很大,但改進成本也較大。
(5)加裝廢氣渦輪增壓裝置(圖2)。對於自然吸氣式發動機加裝廢氣渦輪增壓裝置,可以明顯提升發動機扭矩及功率,使其增大20%~30%,最高可達50%。加裝廢氣渦輪增壓裝置需同時加裝中冷器,這是由於空氣在被壓縮的過程中溫度會升高,影響發動機的充氣效率,而中冷器可以起到冷卻空氣的作用。此外,加裝廢氣渦輪增壓裝置的發動機一般需要將活塞更換為鍛造活塞,以適應氣缸壓力的增加。
渦輪增壓裝置
(6)增加發動機排量。通過鏜缸來加大氣缸的直徑,然後更換一組與之匹配的活塞。增大發動機排量可以有效提高其功率,但同時耗油量及廢氣排放也會增大。
(7)增大多點燃油噴射系統中的壓力,提高噴油量。調壓閥是多點燃油噴射系統中的壓力調節器,它負責保持燃油系統為噴油器提供一個固定的壓力,這個固定壓力越大,噴油器在相同的時間噴出的燃油量也越多。通過調節調壓閥提高噴油器的噴油壓力,進而使相同噴油脈寬下的噴油量增加5%~10%。需要注意的是,通過這種方法增加噴油量後,必然導致混合氣濃度增加,通常需要對發動機控制單元的控制策略進行修改,否則可能造成控制單元控制失准,並報故障碼。此外,增大噴油壓力需適度,壓力超出規定值則會造成發動機工作不穩,甚至出現爆燃等現象。
(8)更換噴油器,提高噴油量。在發動機進行了大幅改進之後,如果高速時所需的噴油時間比發動機一個進氣行程的時間還長,就會造成噴油器持續的噴油也無法提供足夠的油量,這時就需更換更大噴油量的噴油器了。
2
2提升點火系統的性能
提高點火系統的點火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發動機燃燒效率,具體方法如下。
(1)將普通高壓點火線改為高能量高壓點火線(圖3)。為了提高發動機點火能量,零件製造商專為改裝車提供一種高能量高壓點火線,即「矽導線」。這種高壓點火線比普通高壓點火線的內阻要低很多,點火電量通過性好,可以增加點火能量。
高能量高壓點火線
(2)提高高壓線圈的電壓。通過改進線圈材質,或採用次級線圈與初級線圈匝數比值更大的點火線圈,均能產生更高的點火電壓,並且能承受較高的電流輸出負荷。點火電壓的提高對增加點火能量有直接且正面的影響。
(3)更換高能火化塞。高能火化塞能承受較大的熱負荷和機械負荷,並且可以適應更高的點火電壓,使點火能量充足。如電極材料為銥合金的火花塞,可以承受極高溫度而不被熔毀,且電極耐磨能力很強,使之壽命更長。
3
3.汽車發動機及傳動系統的合理匹配
在對汽車發動機進行改進時,當汽車的總質量、質量分配、空氣阻力及輪胎滾動阻力等因素確定後,發動機與動力傳動系統的合理匹配,對保證汽車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是非常重要的。汽車的動力性是由整車動力總成的性能決定的,雖然汽車的發動機在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發動機排量和輸出功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動力總成的配合情況才是決定汽車輸出動力的最核心因素。對車輛的動力系統進行整體的優化,使發動機與變速器和主減速器合理配合,才能使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充分地釋放出來。
4
4.減輕汽車整備質量
從材料上減輕汽車整備質量。將車輛各總成改用輕質量的材料以減輕汽車整備質量,可以提高汽車動力性。例如,發動機機體採用鎂鋁合金,某些零部件使用鈦合金材料,可以達到減輕汽車整備質量的目的。
END
二、發動機控制單元(ECU)的改進
1
1.發動機控制單元程序的優化
根據汽車在不同地區的使用要求,可以通過修改發動機控制單元的程序來增加發動機功率,達到提升汽車動力性的目的。汽車出廠時,廠家對於發動機控制單元的一些參數標定留有較大的可調整餘地,改進發動機控制單元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發動機的潛在能力。發動機控制單元的程序修改後,需要使用專用儀器進行路試檢測,有條件的可以在電渦流測功機上進行檢測,以便得到更精確的數據,待完全調校好以後再裝車路試。
修改發動機控制單元程序的方法通常可以分為3種:第一種是通過換晶元、加裝機板或者重新寫入程序等方法,對原車發動機控制單元進行改進;第二種是不改動原車發動機控制單元,而是在其輸出端連接輔助裝置,從而改變原車電腦的輸出訊號,達到不同的控制效果;第三種是更換功能更強大的發動機控制單元。
2
2.可變電腦控制
可變電腦控制是指在一輛車上安裝3塊發動機控制單元,分別按照發動機低速、正常及最大功率輸出3種運轉狀態設計程序,並按照實際需要,切換相應的控制單元工作。如果這3種工作模式採用1塊控制單元來實現,程序控制難度將大幅增加,而當控制單元出現故障時,汽車就不能運行了,故從安全可靠的角度和易於實現的角度來考慮,採用3塊發動機控制單元的設計更為合理。
三、加強對汽車的養護
1.提高汽車保養技術水平
及時而正確的保養會使汽車的使用壽命延長,是保證行車安全和發揮汽車動力性的重要環節。維修企業在汽車保養過程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保證服務的質量,並提高維修人員的保養技術水平。
(1)在對車輛進行保養時,為了避免遺漏項目,維修企業應盡量採用「雙人操作」法,並要求維修人員保證每一項保養的質量都符合要求,達到技術規范。
(2)對維修技術人員進行定期培訓,討論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同時講解一些新車型、新技術知識,以達到提高汽車維修人員技術水平的目的。
(3)對於更換的零部件要使用原廠配件或符合標準的正規廠家生產的配件,保證其使用性能和壽命達到原廠規定的要求。
(4)指導用戶掌握最基本的汽車保養知識,使他們能夠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定期檢查。
2.使用優質燃油和潤滑油
(1)要選擇清潔、符合質量要求的優質燃油。不清潔的燃油會導致油路不暢,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燃油會使發動機產生積炭,甚至產生爆震或出現機件被腐蝕的情況。只有選擇正確標號、清潔以及優質的燃油才能使汽車的動力性充分發揮出來。
(2)改善潤滑油質量。潤滑油包括機油、齒輪油和油脂等產品,選用的潤滑油要符合API標准。潤滑油質量的改善更進一步保證了其在高溫、高壓下不變質,防止膠質、積炭和酸性物質生成,還可以起到增加油膜厚度、減少運動件之間磨損、保護機件不被腐蝕、增加發動機功率、降低雜訊以及延長機件使用壽命的作用。
3.合理選用添加劑
(1)汽油添加劑。在汽油中加入添加劑就可以起到清除積炭、降低油耗、避免汽車發動機金屬表面氧化、防止輸油管路及油路系統的銹蝕、清潔油路的作用。
(2)柴油添加劑。用於柴油的添加劑,如柴油防凝劑可改善柴油的低溫流動性,防止低溫時柴油凍結。
(3)機油添加劑。在機油中加入添加劑以後,有利於改善起動性能;可以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提高功率;活塞和氣缸之間的密封性提高,因此會明顯地提高氣缸壓力、從而使發動機的動力性得到提升。
(4)齒輪油添加劑。齒輪油添加劑具有以下作用:降低機械傳遞過程中的能量損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動機油耗;提高油膜強度,提升齒輪油的抗極壓性能,避免齒輪表面產生膠合、磨損、塑性變形、疲勞和斷裂等損傷。
(5)空調系統添加劑。用於空調系統的添加劑,能降低空調系統的能量消耗、減輕摩擦及雜訊、清除異味、延長壓縮機油填充周期以及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
『柒』 常思勤的主要研究方向與項目
1、車輛電子控制及機電液一體化技術
2、車輛動力裝置設計、模擬與優化
3、車輛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1、高性能電磁直線執行器及其應用
2、車輛電子控制及機電液一體化技術 1.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內燃-直線發電集成動力系統」(第一負責人)
2.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性能電磁直線執行器及其運動控制系統研發」(第一負責人)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內燃-直線發電集成動力系統中的發動機熱力學分析與優化」(第一負責人)
4.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性能磁粉離合器的研究」」(第一負責人)
5.相關科研方向的其他企業合作科研項
『捌』 用於2030年的車用動力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為了使車輛滿足降低CO2排放的目標,汽車製造商需對多種動力系統和不同車型進行分別研究,從而得出最佳的組合方式並將其轉化成實際產品。德國IAV公司目前已開發出一種開發系統,通過對車輛動力性的要求的分析就能推斷出合適的動力系統模塊。
1對未來車用動力系統的挑戰
未來,混合動力汽車將主要用於降低CO2和有害物排放。為了滿足全球CO2和有害物的排放目標,研究人員需重點考慮用戶的需求,從而使車用動力系統呈現出多樣性。
至2030年,歐洲市場汽車的CO2排放指標很大程度上可通過法規來進行調節,研究人員對其設定的排放限值約為50~70g/km。該目標通過電氣化措施就可實現,這是目前通過油箱至車輪(TtW)系統而計算出的降低CO2排放的方式。就目前而言,只有在儲備了充足的可再生能源時,到2050年才能逐步實現降低CO2排放的目標。除了降低排放之外,還要注意在進行能量回收利用時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如溫室效應等現象。研究人員為了對車用動力系統方案進行准確評價,從而需依照全生命周期(CtG)而對車輛進行全面研究。
此外,車輛在降低CO2排放的發展進程中還會面臨其他挑戰,如需對某些車型進行電氣化調整,從而在經濟層面和在技術層面上均會存在一系列問題。因此對於有著較高功率需求的移動設備(重型載貨汽車、建築機械等)而言,在未來仍會主要以內燃機(ICE)為動力來源,由此可大力推行合成燃料(E-Fuel)的應用,該類燃料是通過CO2與可再生的氫而合成的。由於該類燃料的製取效率較低,在從油井到油箱(WtT)模式下,該指標僅為45%~65%,因此針對可再生燃料的需求得以相應提升。
除了CO2排放法規之外,生產成本和用戶的接受程度對於車輛動力系統的開發也會造成一定影響。此外,車輛動力系統應具有較高的靈活性,以便能穩健地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法規調整,同時也應擴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及用戶狀況的不確定性(圖1)。
每一種車型配置(數據雲中的點)包含了車輛等級特有的動力系統,並配備有相應的CO2排放、一次能源和整車成本的相關數據。在圖6右圖中針對WtW最佳的車型示出了為此所必需的動力系統及其與車輛的組合形式。
8結論
未來,車輛採用混合動力系統可顯著降低CO2和有害物排放。採取IAV公司的車型組合方法,就能將內燃機、包括插電式在內的混合動力系統以及採用燃料電池或蓄電池的純電動力系統等5種最重要的動力系統形式分別分配給相應的車型。研究人員針對每一種車型與驅動裝置的組合都計算出了相應的CO2排放當量,而且調整了每種車型的銷售比例。通過研究方案證實,在面對混合動力系統和可再生能源的挑戰時,目前所有車型中HEV依然佔比較高,而傳統內燃機燃用E-Fuel燃料有著較好前景,同時減少PHEV、BEV和FCV的銷售比例也能降低整車成本。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分析了混合動力系統的目標導向。上述結果表明,內燃機在B級車型中仍是未來的主要發展目標,但是在其他車型中混合動力(HEV或PHEV)車型更占優勢。
作者:[德]W.WUKISIEWITSCH等
整理:范明強
編輯:伍賽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有關與adams汽車模擬碰撞或動態優化設計的外文論文的嗎(包含中文翻譯最好)
汽車是指有自身裝備的動力裝置驅動,一般具有四個或四個以上車輪,不依靠軌道或架線而在陸地行駛的車輛。汽車通常被用作載運客、貨和牽引客、貨掛車
『拾』 我今年大三,准備考研,准備考車輛工程,求各位學長給點意見(我院校定的是南京理工)
如果 你本科 讀的機械類專業,可以報一個 更好的院校(985的),如果是讀物理類專業的,南理工差不多。如果本科讀的是其他(例如經管),南理工算是一個挑戰了。這些東西說不清的,還看你的復習成果,看自己的個人能力,你說對吧,別人都是說不清的。985院校中有車輛的都很不錯,非985院校中的車輛不錯的有 南理工,合工大,江蘇大學,長安大學,等。只是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