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鼠婦(西瓜蟲)有幾對足身體有幾節有耳朵嗎研究過程研究結論還想觀察研究哪些方面
鼠婦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
鼠婦身體共分為12節,胸部分為7節,每節有1對足,所以有7對足,腹部分為5節。 鼠婦沒有耳朵,但是有眼1對,觸角2對,第一對觸角微小。共3節;第二對觸角呈鞭狀,共6節。
研究過程:1、網上查詢相關資料,主要查鼠婦的生活環境,及其主要特徵。2、向他人詢問哪裡有鼠婦存在,便於查找。3、找到鼠婦,並觀察其形態特徵,主要包括,顏色、形狀、生活環境、數量等
研究結論:
鼠婦又稱「潮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動物亞門軟甲綱等足目。鼠婦身體大多呈長瓜子形,長5—15毫米,鼠婦身體共分為12節,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受到驚嚇後會捲曲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觀察點在花園的草叢,數量不太多,大概是因為天氣炎熱,比平時乾燥,較少出來活動。
還想觀察研究:鼠婦是否對光敏感,是否在水中可以呼吸(因為資料顯示鼠婦用腮呼吸),還有鼠婦怎樣繁殖
❷ 初一生物 西瓜蟲 報告單
《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探究報告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驗證過程:
1.實驗設計:給鼠婦提供陰暗和明亮兩種環境,觀察鼠婦對環境選擇
2.實驗材料:塗成黑色的培養皿,鼠婦(10隻),蓋板
3.實驗裝置:用蓋板蓋住培養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燈光照射,使培養皿的一半處於黑暗中,另一半處於明亮處.
·實施計劃:
環境/2M/3M/4M/5M/6M/7M/8M/9M/10M/11M
明亮/10/8/8/7/5/2/1/0/0/0/0/
陰暗/0/2/2/3/5/8/9/10/10/10/10/
·得出結論:支持假設,鼠婦不喜光,趨於黑暗
·分析:本次實驗結果支持假設,但並不明顯,原因有以下三點:
1.不能保證完全給鼠婦創造了陰暗和明亮兩種環境;
2.不能保證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婦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婦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
若注意了以上幾點,實驗結果會更理想.
❸ 探究鼠婦
:(小組1):我們組提出的問題是光對鼠婦分布有影響嗎?我們做出的假設時光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我們的實驗記錄為
明亮
第1次9隻
第2次7隻
第3次7隻
第4次7隻
第5次7隻
第6次2隻
第7次2隻
第8次1隻
平均值6隻
黑暗
第1次1隻
第2次3隻
第3次3隻
第4次3隻
第5次3隻
第6次8隻
第7次8隻
第8次9隻
平均值4隻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沒有把潮濕的土壤壓實,比較疏鬆。有幾只鼠婦意外地鑽進了土裡,原來我們把它算在了明亮處,原來我們集體討論認為鑽進土裡,它選擇的環境依舊是黑暗的,所以在最後3分鍾我們把它算進了暗處,所以我們的結論為光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
(小組2):我們組的問題和假設和小組1相同,我們的實驗記錄為
明亮
第1次.6隻
第2次.4隻
第3次.4隻
第4次.2隻
第5次.2隻
第6次.2隻
第7次.1隻
第8次.0隻
平均值.3隻
黑暗
第1次.4隻
第2次.6隻
第3次.6隻
第4次.8隻
第5次.8隻
第6次.8隻
第7次.9隻
第8次.10隻
平均值7隻
我們把鼠婦放入後保持安靜的去觀察,鼠婦剛開始四處亂爬慢慢的安靜了下來最後得出了結論是光對鼠婦分布有影響,鼠婦喜歡黑暗的地方。
(小組3): 我們組的問題和假設和小組1相同,我們的實驗記錄為
明亮
第1次.6隻
第2次.6隻
第3次.7隻
第4次.6隻
第5次.6隻
第6次.6隻
第7次.6 只
第8次.6隻
平均值6隻
黑暗
第1次.4隻
第2次.4隻
第3次 3隻
第4次.4隻
第5次 4隻
第6次 4隻
第7次 4隻
第8次 4隻
平均值 4隻
實驗過程中我們觀察到鼠婦的活動沒有選擇性,對於光似乎沒有什麼影響。根據實驗數據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光對鼠婦分布沒有影響。這與我們的假設相反,我們小組集體討論了一下。又仔細觀看了我們的實驗裝置,發現我們小組的位置靠近窗戶,光線比較明亮,在盒子上把黑紙片放置在了遠離窗戶的一面,光線可以射入,使整個裝置處於明亮狀態,我們認為這樣影響實驗的准確性,我們准備課後再進行一次實驗。
(小組4):我們組提出的問題是水分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嗎?我們做出的假設是,水分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我們准備了同等數量的潮濕的土和乾燥的土進行實驗,實驗記錄為
濕土
第1次 6隻
第2次 8隻
第3次 9隻
第4次 9隻
第5次 9隻
第6次 10隻
第7次 10隻
第8次 10隻
平均值 9隻
干土
第1次 4隻
第2次 2隻
第3次 1隻
第4次 1隻
第5次 1隻
第6次 0隻
第7隻 0隻
第8次 0隻
平均值 1隻
實驗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在中間放入鼠婦後,鼠婦直接向潮濕的土壤爬去並很快的安靜下來不動了。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水分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鼠婦特別喜歡潮濕的土壤。
(小組5):我們提出的問題和假設與小組4相同。我們准備了一張濕潤的紙和一張乾燥的紙放在了鐵盒裡。我們的實驗記錄為
濕紙
第1次 6隻
第2次 8隻
第3次 10隻
第4次 10隻
第5次 10隻
第6次 10隻
第7次 10隻
第8次 10隻
平均值 9隻
干紙
第1次 4隻
第2次 2隻
第3次 0隻
第4次 0隻
第5次 0隻
第6次 0隻
第7次 0隻
第8次0隻
平均值 1隻
我們小組的實驗現象非常明顯,爬在干紙上的鼠婦很快的爬動著顯得有些焦躁,在快速的爬動中遇到了濕紙便很快的爬了上去。由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水分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
(小組6):我們的實驗與小組4大致相同。在實驗中我們發現潮濕的土壤中有一條盒子邊兒所形成的陰影,最後所有的鼠婦都趴在了潮濕土壤中的陰影部分。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鼠婦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光和水分對鼠婦的分布都有影響。
❹ 西瓜蟲的研究過程
鼠婦有耳朵嗎?,
①.你打算怎樣研究這個問題?
(分析)首先應該採用控制變數法,即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只改變需要研究的量,即聲音。我是這麽想的,具體怎麽說你自己想想。
②.你的研究方法是
,將一組鼠婦至於一暗箱內,在暗箱的一側播放音樂,觀察鼠婦的反映(就是向有音樂的一側作出反映,要麽盡量遠離那一側,幺麽靠近那一側,幺麽沒反映),根據你觀察的結果,改變音樂的音量,反復實驗。(這是概述,具體的要分步寫具體過程)
③.你的研究結果是
我也沒作過,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耳朵,
反正就是「經過我的觀察得出結果,鼠婦有/沒有耳朵
覺得有用就多給點分把~(@^_^@)~
❺ 鼠婦的生活環境 把10隻鼠婦放到一個一邊蓋著黑紙板,另一邊有濕泥土的盤子里,10分鍾後會發生什麼
《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探究報告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驗證過程:
1.實驗設計:給鼠婦提供陰暗和明亮兩種環境,觀察鼠婦對環境選擇
2.實驗材料:塗成黑色的培養皿,鼠婦(10隻),蓋板
3.實驗裝置:用蓋板蓋住培養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燈光照射,使培養皿的一半處於黑暗中,另一半處於明亮處.
·實施計劃:
環境/2M/3M/4M/5M/6M/7M/8M/9M/10M/11M
明亮/10/8/8/7/5/2/1/0/0/0/0/
陰暗/0/2/2/3/5/8/9/10/10/10/10/
·得出結論:支持假設,鼠婦不喜光,趨於黑暗
·分析:本次實驗結果支持假設,但並不明顯,原因有以下三點:
1.不能保證完全給鼠婦創造了陰暗和明亮兩種環境;
2.不能保證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婦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婦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
❻ 鼠婦實驗過程,一步一步的
《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探究報告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驗證過程:
1.實驗設計:給鼠婦提供陰暗和明亮兩種環境,觀察鼠婦對環境選擇
2.實驗材料:塗成黑色的培養皿,鼠婦(10隻),蓋板
3.實驗裝置:用蓋板蓋住培養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燈光照射,使培養皿的一半處於黑暗中,另一半處於明亮處.
·實施計劃:
環境/2M/3M/4M/5M/6M/7M/8M/9M/10M/11M
明亮/10/8/8/7/5/2/1/0/0/0/0/
陰暗/0/2/2/3/5/8/9/10/10/10/10/
·得出結論:支持假設,鼠婦不喜光,趨於黑暗
·分析:本次實驗結果支持假設,但並不明顯,原因有以下三點:
1.不能保證完全給鼠婦創造了陰暗和明亮兩種環境;
2.不能保證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婦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婦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
若注意了以上幾點,實驗結果會更理想
❼ 鼠婦對亮光反映的實驗
北京市第八中學初中部 初一(9)班 范嘉熒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驗證過程:
1.實驗設計:給鼠婦提供陰暗和明亮兩種環境,觀察鼠婦對環境選擇
2.實驗材料:塗成黑色的培養皿、鼠婦(10隻)、蓋板
3.實驗裝置:用蓋板蓋住培養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燈光照射,使培養皿的一半處於黑暗中,另一半處於明亮處。
·得出結論:支持假設,鼠婦不喜光,趨於黑暗
·分析:本次實驗結果支持假設,但並不明顯,原因有以下三點:
1.不能保證完全給鼠婦創造了陰暗和明亮兩種環境;
2.不能保證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婦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婦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
若注意了以上幾點,實驗結果會更理想。
指導教師:北京市第八中學 張素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