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擒縱裝置的種類
擒縱機構是一種機械能量傳遞的開關裝置,這個開關受「計時基準的控制,以一定的頻率開關鍾表的主傳動鏈,使指標「停-動?相間並以一定的平均速度轉動,從而指示准確的時間。擒縱機構的功能可以從兩方面理解:「擒?,將主傳動的運動鎖定(擒住),此時,鍾表的主傳動鏈是鎖定的;「縱」,就是以震盪系統的一部分勢能,開啟(放開)主傳動鏈運動,同時從主傳動鏈中取回一定的能量以維持震盪系統的工作。擒縱機構是現代機械鍾表的核心,最初的擒縱機構誕生於15世紀,逐漸進化到如今的各種樣子。仍有數百種擒縱機構在現代鍾表上使。
在我國,鍾表製造工業的起步相對較晚,因此,我國鍾表上所採用的擒縱機構種類很少,如國產手錶都有採用「叉瓦式擒縱機構?也稱為「瑞士杠桿式擒縱機構?,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擒縱機構,它的性能和工藝性較好。國內鍾表文獻中,極少涉及到其他種類的擒縱機構,「叉瓦式擒縱機構成為我國手錶的傳統擒縱機構。
擒縱機構的工作原理一般都類似,它們都是從同一原始的擒縱機構進化而來。但這些進化的原因值得一提:都是為了減小擒縱機構對時間基準的影響。
現代機械鍾表上,計時其准主要有兩種:常用於時鍾的單擺以及常用於手錶的擺輪游絲系統;這兩種時間基準在自由震盪的條件下,周期穩定。由於控制擒縱機構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而且自身的磨擦、空氣阻力等也導致能量的損耗,震盪系統需要通過擒縱機構不斷地補充損耗的能量,使擺輪(或單擺)達到能量輸入輸出的動態
平衡,這就是「傳沖?過程。
數理分析表明,這個「傳沖?過程會影響計時基準的周期,「傳沖期間,會產生一些隨機的計時誤差。但在特定條件下,這個過程對計時基準周期的影響可以減小或消除:
1.「傳部?或外部沖擊發生在平衡點(擺輪或單擺停擺時的位置)上時,計時周期不變;
2.增加自由震盪的區間,可有效減小「傳沖?這個「誤差區間?的相對大小;
3.對擺輪游絲系統來說,若能將擺幅控制在220度上,那麼,震盪系統無論受何種沖擊,震盪頻率不變。
上述條件是擒縱機構不斷改進的理論基礎。同軸擒縱機構、精密擒縱機構和恆力擒縱機構就是在上述幾種思想指導下對現有擒縱機構進行大量改進的新機構。
『貳』 機械表或是石英錶,它們的動力是怎麼提供的
石英錶:就是一款電子手錶,是依靠電池來進行供電的手錶。
優點:電池供電的手錶及時而又精準,並且工藝不復雜使得價格相對來說比較實惠,更有小巧的「身軀」非常適合女性同胞們;
缺點:任何東西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都會存在一定的瑕疵,石英錶的手錶限制於電池,一般來說,一個電池最多能維持一個手錶正常工作兩三年,而過後就是要換電池,而正常來說,石英錶的壽命在十年左右,當石英振幅減小,走時就不在精準了。
機械表:是通過機芯內部的發條轉動來提供動力的,不需要電池來提供動力。所以機械表和石英錶兩款手錶的工作原理是不一樣的,並且可以省略換電池的麻煩。
優點:機械表最大的優勢當然就是不用換電池,若當表走停了,只需扭動錶冠即可給機械表補充動力了,機械表的壽命相對來會比較長,這也是優於石英錶的地方。
缺點:機械表是由許多機械部件而組成的,這樣的結構使得機械表會比較笨重,並且要定期上弦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他們各有優點,石英錶走時精準,外觀時尚且薄,兩年左右需要換電池,機芯壽命沒有機械表的長;機械表每天誤差比較大,和石英錶相比會厚一些,但不用換電池,使用壽命相對較長,機芯的欣賞性也會比石英的強。因此很多品牌在同款式上有機械表又有石英錶。
『叄』 誰有陀飛輪原理圖解
陀飛輪的運作原理:說到陀飛輪的運作原理,首先要解釋下什麼是擒縱系統。簡單來說,擒縱裝置是機械腕錶的心臟,它使得腕錶的調節裝置——擺輪得以持續擺動,而擺輪的擺動頻率又直接影響了鍾表走時的快慢,因此擒縱裝置對腕錶來說十分重要。陀飛輪就是一門在擒縱系統上做文章的鍾表藝術,它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將原本固定的擒縱系統安置在一個框架上,並且令這個框架可以按照一定周期圍繞軸心——也就是擺輪的軸心規律性地做360度旋轉。
硅材質:具備更輕更抗磨損的性能,用來製作陀飛輪擒縱輪和游絲,不僅為飛輪減輕了「體重」,更使陀飛輪裝置更加穩定耐用,走時更加精準。雅典Freak Diavolo奇想黑魔王陀飛輪腕錶就運用了這一創新材質,將陀飛輪腕錶帶向了新的高峰。
鈦金屬及藍鋼含鈦合金:被運用在陀飛輪腕錶的表殼及機芯橋板上,使陀飛輪在視覺上更加炫耀奪目,並且更加堅固通透。雅典表推出的寶藍色陀飛輪手錶,就採用了藍鋼含鈦合金橋板,淡淡的透明的藍色賦予腕錶奪目的貴族氣質。
碳晶材質:在提高陀飛輪裝置運行性能的同時,為腕錶的外觀增添了帥氣的一筆,像是卡地亞新款碳晶材質運轉式陀飛輪腕錶,少見的全黑霸氣外觀,定然受到男士的青睞。
『肆』 機械表的齒輪運動原理
機械鍾表實現准確的勻速運動,依靠的是裡面裝置的「擒縱機構」。
機械表工作回的動力是由表內的主答發條提供的,它安裝在發條盒裡。這個盒裡還裝著第一齒輪,它負責推動中央齒桿和中央齒輪:中央齒桿和齒輪再推動第三齒桿和齒輪;第三齒桿和齒輪繼而推動第四齒桿和齒輪;第四齒輪則推動擒縱齒輪。這些齒輪的轉動速度則由擒縱裝置來控制。擒縱裝置是機械表裡最復雜的部分,主要由平衡齒輪、平衡彈簧、杠桿和擒縱齒輪構成。它將主發條產生的力量傳到平衡齒輪上,使平衡齒輪來回擺動。當平衡齒輪來回擺動時,會帶動杠桿隨著來回擺動,這樣,棘爪上的小突起就會與擒縱齒輪上的齒依序咬合、松脫。機械表工作時發出的滴答聲就是由這里的活動發出的。平衡齒輪擺動的速度和規律決定著機械表能否精確計時。
大的擺鍾,就是依靠「鍾擺」的等時擺動(相當於單擺),小的手錶,游絲的長度也是相當於單擺的「擺長」來控制擺動的周期,鍾表的時間快慢調整,就是調這兩個地方。
『伍』 機械表或是石英錶,它們的動力是怎麼提供的
機械表是靠發條儲存的彈性勢能轉遞給游絲擺輪,再通過擒縱裝置帶動齒輪組運行的。石英錶是靠微型紐扣電池提供電力,供微型電機運轉,由微型石英叉的固定高頻震盪控制頻率,電機以固定頻率帶動齒輪組運行。
『陸』 我的自動機械表為什麼時間會走快 還有就是待機時間怎麼才8小時
機械手錶採用擒縱裝置。
它的准確度取決於擺輪下面那根游絲的內長短。
雖然游絲採用熱脹冷縮容率非常小的合金製造,但誤差不會是0。所以有走時誤差。
再名貴的機械表,都是需要定時加油、清洗的。
如果誤差30分鍾,已經很不準了,該擦油了。
你要了解怎麼佩戴機械表,不是質量問題,是你戴的時間不夠,機械表是要戴在手上靠手部擺動傳遞動力,不是說全自動的手錶只要戴著就不用動了,每天最少要戴8個小時,所以你白天戴著手錶就不會停,手錶的儲存動能一般都在28-32小時,最好給手錶上鏈,就能保證手錶走時精準。
『柒』 機械表結構圖
機械表解構之概述
手錶是用來指示時間的精密儀器,其原理是利用一個周期恆定的、持續振動的振動系統做為標准。如果知道了振動系統完成一次全振動所需要的時間(振動周期),並計算出振動次數,那麼,振動這么多次之後所經歷的時間就等於振動周期乘以振動次數。即「時間=振動周期×振動次數」。
機械手錶採用擺輪游絲做為振動系統。游絲一端固定在擺輪上、另一端被固定在夾板上;擺軸上下軸頸被套在軸承內,可旋轉;游絲的彈性變形使擺輪的運動由運動變成往復運動。
擺輪游絲系統在擺動時受到軸承的摩擦力、空氣阻力及游絲的內摩擦等運動阻力的影響,擺動的幅度(振幅)將逐漸衰減、直至停止。為了使其不衰減地持續振動,就必須定期給擺輪游絲系統補充能量。
將能量周期性地補充給振動系統通過一個特殊的機構——擒縱機構來實現,擒縱機構還同時用來計算擺輪游絲系統的振動次數。所以,擺輪游絲系統和擒縱機構是機械手錶的關鍵裝置。
能源裝置、輪系、指針機構、上條撥針機構、擒縱機構、振動系統6部分的零部件全裝在主夾板上,然後用各種小夾板、壓片、壓簧分別加以支持和固定。小夾板和壓片、壓簧通過大小不一的螺釘與主夾板聯接起來,最後安裝上表盤、表針和表殼、表帶,就成為一隻完整的簡單計時手錶了。
機械表解構之能源裝置
機械手錶通常是用上緊了的發條所儲備的彈性勢能做為能源,在手錶機構正常運轉中,它又將彈性勢能轉變為機械能(條盒輪的轉動)釋放出來,從而帶動輪系轉動,並維持振動系統做不衰減的振動,以及帶動指針機構或附加機構運動。
機械表解構之輪系
能源裝置不能直接和擒縱機構相聯系,這是因為結構條件的限制,即發條工作圈數不可能太多,因而在能源裝置和擒縱機構之間需加一套傳動輪系——主傳動輪系,以延長手錶一次上條的持續工作時間。輪系的作用還有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把能源裝置的能量傳給擺輪游絲系統,再就是把計算振動系統振動次數的擒縱轉角按一定的關系傳給指針系統的時輪、分輪和秒輪。
機械表解構之指針機構
用來指示時間的機構。機械表中,分輪通過跨輪片、跨齒輪來帶動時輪。分輪與時輪之間的傳動比是一定的,即分輪轉12圈時,時輪轉過一圈。秒針、分針和時針分別安裝在秒軸、分針管和時針管上,因此形成了時針每12小時轉一圈,分針每小時轉一圈,秒針每分鍾轉一圈。
機械表解構之上條撥針機構
其作用有二,一是將柄軸的轉動通過離合輪、小鋼輪和大鋼輪傳遞給條軸,使條軸旋轉、上緊發條;另外通過拉出柄軸,將柄軸的轉動通過離合輪、撥針輪、跨輪部件、時輪、日跨輪、日歷輪、周歷輪等輪子的轉動,達到撥針對點、對日期、對星期的目的。指針機構和上條撥針機構所包含的輪系,也被稱為輔助傳動輪系。
機械表解構之擒縱機構
其作用是將輪系傳來的能量定期的、有規律的補充給振動系統,以維持其做不衰減的振動;另外,將振動系統的振動次數准確的加以計算,由擒縱輪通過秒輪等齒輪傳遞給指針機構,達到計量時間的目的。
以「海鷗表」振動周期為1/3秒(21600HZ)的機心而言,各齒軸、輪片的齒數為——擒縱輪片20齒、齒軸10齒,秒輪片90齒、齒軸8齒,三輪片80齒、齒軸11齒,分輪片66齒。
已知擺輪完成一次全振動需要1/3秒,擺輪振動一次,擒縱輪片就轉過一齒,則擒縱輪轉一圈需要20*1/3秒=20/3秒;則秒輪轉一圈的時間90/10*20/3=60秒;由於分輪片與三齒軸嚙合,通過秒齒軸對三輪片;三齒軸對分輪片的傳動比計算,分針輪轉一圈的時間為80/8*66/11*60秒=3600秒=60分=1小時。
機械表解構之振動系統
擺輪游絲系統具有相當穩定的振動周期,所以在機械手錶中,將擺輪游絲系統做為振動系統,用它產生標准時段。不同型號的機心,擺輪游絲系統的振動周期是不同的。振動周期通常有——2/5秒(18000次/小時)、4/11秒(19800次/小時)、1/3秒(21600次/小時)、1/4秒(28800次/小時)、1/5秒(36000次/小時)。通常將擒縱機構和振動系統又合稱為擒縱調速器。
機械機心的發條結構
在鍾表結構中,提供動力的發條機構其核心地位完全不亞於擒縱系統,由於發條結構自古以來鮮少有過重大的改變,同時又牽涉到深奧的材料科學,因此重要性經常被人所忽略。
早期的人們發現當韌性強化的金屬受到適當外力發生形變時,會同時產生一個反作用力來恢復原狀的現象,於是將淬過火的鋼簧加以捲曲,利用其恢復原狀的力量帶動其他機件的運轉,這就是在電力還未發明之前,大多數小型機械所使用的動力來源,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發條」。
最早期的鋼質發條不僅容易生銹或因施力過大而斷裂,同時也容易因為長期使用產生金屬彈性疲乏,而造成彈力不足導致動力供輸不均的問題。尤其當在人們愈來愈依賴腕錶提供時間的訊息時,若是每天都會使用的腕錶無法提供正確的時間,甚至是故障連連時,所造成的不便也由此可知了。
在充分享受過石英錶所帶來的精準與便利之後,人們開始懷念起由發條帶動一件件細小零件的機械表。當機械表頂著「技藝結晶」的光環重現世人面前、尤其是各大表廠開始在各種復雜功能上大做文章時,影響機械性能甚巨的發條動力穩定與持久成為重要的課題。不過,隨著材料科學的進步,不僅在斷裂或是生銹等影響發條使用壽命的問題上獲得改善,而且動力供輸的時間與品質也有所提升,因此表廠也能夠將更多心力擺在其他創新功能的研發上。
發條機制的運作原理
當上鏈時,主發條盒停止不動,而受上鏈機制驅動的大卷車轉動軸心,帶動固定在軸心的發條內端將發條沿逆時針方向向內卷緊;而當機芯在運轉時,大卷車停止不動,而固定在發條盒內壁的發條外端在釋放動力中的發條帶動之下,將發條盒以及一番車沿順時針方向轉動,驅動走時輪系。
在上滿鏈的情況之下,機芯輪系的減速力量會阻止發條從連接在發條盒內壁的外端松開,同時大卷車則從發條盒軸心阻止發條由內端松開。當大卷車沿逆時針方向為發條上鏈時,止逆子藉由與大卷車嚙合的動作阻止大卷車逆轉(順時針),使發條不至松開。
當大卷車受錶冠帶動向逆時針方向轉動上鏈時,帶動止逆子的齒脫離大卷車向順時針移動,同時止逆彈簧會給予止逆子一個持續的回位反向力;當上鏈動作停止時,在止逆彈簧的反作用力作用下迫使止逆子自動回位,使止逆子的大小2齒與大卷車完全嚙合,以防止發條逆轉松開以維持發條滿鏈的狀態。(網上摘下來的)
結構圖的地址http://www.bdrs.com.cn/bbs/attachments/otime00017a4_MVz85FvuA1sF.gif
『捌』 鍾表擒縱機構總共有幾種是哪幾種
擒縱機構種類很多,按其與振動系統聯系的程度可分為兩類。①非自由式擒縱機構:擒縱機構和振動系統經常保持運動上的聯系。它包括直進式、後退式和工字輪式擒縱機構等。②自由式擒縱機構:只有在釋放和傳沖階段,擒縱機構和振動系統才保持運動上的聯系,其餘階段振動系統處於自由運動狀態。它包括有銷釘式、叉瓦式和天文鍾式擒縱機構等。
①後退式擒縱機構(圖5):廣泛用於低精度擺鍾。它的叉瓦鎖面和沖面是同一平面(工作面);進瓦的工作面是一圓柱面,其圓心與擒縱叉的轉動中心不重合;出瓦的工作面是一平面。叉瓦和擒縱叉作成一體。傳沖後,叉瓦工作面將迫使擒縱輪後退一個角度。 機械鍾表機構 ②叉瓦式擒縱機構(圖6):應用最廣的擒縱機構之一。工作時,擒縱輪由傳動系取得能量,通過擒縱輪齒和叉瓦(進瓦或出瓦)的作用轉變為沖量傳送給擒縱叉;通過擒縱叉的叉口和雙圓盤的沖擊圓盤上的擺釘的相互作用,再將沖量傳給振動系統。雙圓盤的保險圓盤和叉頭釘,擺釘和擒縱叉的喇叭口是保證機構正常工作的保險裝置。 機械鍾表機構 ③銷釘式擒縱機構(圖7):與叉瓦式擒縱機構的不同之處是,在擒縱叉上用兩根圓柱銷釘代替叉瓦,沖量只沿擒縱輪齒沖面傳遞。這種擒縱機構結構簡單,精度要求低,製造方便,多在鬧鍾和低精度表中採用,俗稱粗馬結構。
『玖』 帝陀機械手錶擒縱叉彎了還能修復嗎
很難,還不如換一個。
擒縱機構是一種機械能量傳遞的開關裝置,這個開關受「計時基準的控制,以一定的頻率開關鍾表的主傳動鏈,使指標「停-動」相間並以一定的平均速度轉動,從而指示准確的時間。擒縱機構的功能可以從兩方面理解:「擒」,將主傳動的運動鎖定(擒住),此時,鍾表的主傳動鏈是鎖定的;「縱」,就是以震盪系統的一部分勢能,開啟(放開)主傳動鏈運動,同時從主傳動鏈中取回一定的能量以維持震盪系統的工作。擒縱機構是現代機械鍾表的核心,最初的擒縱機構誕生於15世紀,逐漸進化到如今的各種樣子。仍有數百種擒縱機構在現代鍾表上使用。
『拾』 哪位高手知道發條機械表的原理它是怎樣實現勻速運動的,謝謝
機械鍾表實現准確的勻速運動,依靠的是裡面裝置的「擒縱機構」。
機械表工作的動力是由表內的主發條提供的,它安裝在發條盒裡。這個盒裡還裝著第一齒輪,它負責推動中央齒桿和中央齒輪:中央齒桿和齒輪再推動第三齒桿和齒輪;第三齒桿和齒輪繼而推動第四齒桿和齒輪;第四齒輪則推動擒縱齒輪。這些齒輪的轉動速度則由擒縱裝置來控制。擒縱裝置是機械表裡最復雜的部分,主要由平衡齒輪、平衡彈簧、杠桿和擒縱齒輪構成。它將主發條產生的力量傳到平衡齒輪上,使平衡齒輪來回擺動。當平衡齒輪來回擺動時,會帶動杠桿隨著來回擺動,這樣,棘爪上的小突起就會與擒縱齒輪上的齒依序咬合、松脫。機械表工作時發出的滴答聲就是由這里的活動發出的。平衡齒輪擺動的速度和規律決定著機械表能否精確計時。
大的擺鍾,就是依靠「鍾擺」的等時擺動(相當於單擺),小的手錶,游絲的長度也是相當於單擺的「擺長」來控制擺動的周期,鍾表的時間快慢調整,就是調這兩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