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步驟一: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鹽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
(1)倒入氫氧化鈉溶液時,必須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減少熱量的散失,不能分幾次倒入氫專氧化鈉溶液,屬否則會導致熱量散失,影響測定結果,
故選C;
(2)使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地攪動;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不能使用溫度計攪拌;也不能輕輕地振盪燒杯,否則可能導致液體濺出或熱量散失,影響測定結果;更不能打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會有熱量散失,
故選D;
(3)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除了生成水外,還生成了BaSO4沉澱,該反應中的生成熱會影響反應的反應熱,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鹽酸測中和熱,
故答案為:不能;因為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澱的生成熱會影響反應的反應熱;
(4)由於氫氧化鈉過量,鹽酸不足,若有部分氯化氫揮發,會導致生成水的物質的量減小,反應放出的熱量減小,導致測定的中和熱偏小,故答案為:偏小.
B. 利用如圖裝置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的實驗步驟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硫
(1)倒入氫氧化鈉溶液時,必須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減少熱量的散失,不能分幾次倒入氫氧化鈉溶液,否則會導致熱量散失,影響測定結果,
故選:C;
(2)使硫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地攪動;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不能使用溫度計攪拌;也不能輕輕地振盪燒杯,否則可能導致液體濺出或熱量散失,影響測定結果;更不能打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會有熱量散失;
故選:D;
(3)3次溫度差分別為:4.4℃,3.3℃,3.5℃,第1組數據無效,溫度差平均值=3.4℃;50mL0.25mol/L硫酸與50mL0.55mol/L NaOH溶液進行中和反應生成水的物質的量為0.05L×0.25mol/L×2=0.025mol,溶液的質量為:100ml×1g/ml=100g,溫度變化的值為△T=3.4℃,則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熱量為Q=m?c?△T=100g×4.18J/(g?℃)×3.4℃=1421.2J,即1.4212KJ,所以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
1.4212KJ |
0.025mol |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C. 測定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寫出該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數值
(1)稀強酸、稀強鹼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放出57.3kJ的熱量,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4.0℃+3.9℃+4.1℃ |
3 |
D. 高中化學中的中和熱測量實驗裝置
(1)實驗用品
大燒杯(500 mL)、小燒杯(100 mL)
溫度計、量筒(50 mL)兩個、泡沫回塑料答 或紙條、泡沫塑料板或硬紙板(中心有兩個小孔)、環形玻璃攪拌棒。
(2)葯品:0.5mol/LHCI 0.55
mol/L NaOH
(3)大燒杯放碎紙,放上小燒杯,周圍隔熱材料碎紙,
(3)量取50毫升HCI於小燒杯中,測溫,記錄(4)量取55毫升NaOH,清水沖洗溫度計後測溫,記錄
(5)在小燒杯中,小心注入氫氧化鈉溶液,蓋板,溫度計,環形攪棒攪動,讀取最高溫度
(6)平行實驗三次,計算均值!
(7)計算Q=cm△t
△H=Q/n
(注意計算中單位的換算)
實驗原理:
Q=mcΔt
Q:中和反應放出的熱量。
m:反應混合液的質量。
c:反應混合液的比熱容。
Δt:反應前後溶液溫度的差值。
Q=(V酸ρ酸+V鹼ρ鹼)·c·(t2-t1)
V酸=V鹼=50 mL。
c酸=0.50 mol/L c鹼=0.55 mol/L
ρ酸=ρ鹼=1 g/cm3
c=4.18 J/(g·℃)
Q=0.418(t2-t1)kJ
E. 測定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為57.3kJmol-
(1)中和熱為57.3kJ?mol-1,而中和熱是強酸和強鹼的稀溶液完全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的熱量,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1.3376KJ |
0.025mol |
F. 測定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7所示
1、NaOH(aq)+1/2H2SO4(aq)=1/2Na2SO4(aq)+H2O(l); △H=-57.3KJ/mol
2、解:△t1=(30.1-26.1)℃=4℃
△t2=(33.3-27.2)℃=6.1℃
△t3=(29.8-25.9)℃=3.9℃
△t4=(30.4-26.3)℃=4.1℃
因為第二專組明顯誤差較大,捨去
所以屬
△t=(4++3.9+4.1)℃/3=4℃
n(NaOH)=0.05L*0.50 mol/L=0.025mol
n(H2SO4)=2*0.03L*0.50 mol/L=0.03mol
生成n(H2O)=0.025mol
m=50 mL *1 g/cm3+30ml*1 g/cm3=80g
Q=mC△t=80g*4.18J/(g·℃)*4℃=1337.6J=1.337.6KJ
△H=-1.337.6KJ/0.025mol=-53.504KJ/mol
3 ab
G. 利用下圖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量取50mL 0.25 mol/L硫酸倒入小燒杯中,測
(1)確保硫酸被完全中和 (2)B (3)用環形玻璃棒輕輕攪動 (4)H 2 SO 4 (aq)+2NaOH(aq)== Na 2 SO 4 (aq)+2H 2 O(l);ΔH=-113.6kJ·mol -1 (5)大於; 濃硫酸溶於水放出熱量 |
H.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中和熱測定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
(1)中和來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源是保溫工作,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由量熱計的構造可知該裝置的缺少儀器是環形玻璃攪拌棒;
故答案為: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環形玻璃攪拌棒;
(2)用過量的氫氧化鈉保證鹽酸反應完全,以鹽酸的量為准進行准確計算;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
故答案為:要保證鹽酸反應完全;HCl+NaOH=NaCl+H2O;
(3)三次實驗的目的是多次測量減少實驗誤差,
故答案為: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少實驗誤差.
I. 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中和熱測定實驗,請回答問題:(1)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從實
(1)中和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保溫工作,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散失,根據量熱計的構造可知該裝置的缺少儀器是環形玻璃攪拌器,故答案為: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散失;環形玻璃攪拌器;
(2)Q=△H=-△Tcm=-3.4°C×4.18J/(g?℃)×100g═1421.2J=1.42KJ/mol,△H=-Q/n(H2O)=-56.8KJ/mol,熱化學方程式為:
1 |
2 |
1 |
2 |
J.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一:用量筒量取50ml 0.50 molL -1 鹽酸倒入小燒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