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圖是二氧化碳的製取和性質實驗的微型一體化裝置圖,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擠壓膠頭,滴入稀鹽酸.______
①二氧化來碳不能支持燃燒,所源以如果氣體收集滿了則會有氣體從集氣瓶口逸出而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②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應生成碳酸,而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所以可以知道1處的現象應該是溶液變為紅色; ③擠壓膠頭會使鹽酸和大理石接觸而產生氣體,加上原本裝置中就充滿了二氧化碳,又因為二氧化碳能夠和氫氧化鈉反應,而使裝置中氣體的壓強減小而使氫氧化鈉溶液被壓入導管. 故答案為:①木條火焰熄滅; ②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③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 |
⑵ 如圖是某學生在實驗室製取CO2並檢驗CO2性質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試回答:(1)儀器名稱:a______b______,c
(1)由圖示可知,儀器的名稱為:a:長頸漏斗;b:錐形瓶;c:導氣管;
(2)鹽酸與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反應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3)濃鹽酸具有揮發性,裝置A中出來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由於氯化氫與石灰水反應,氯化氫將石灰水全部消耗,故會看到澄清石灰水不渾濁;
(4)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氯化氫兩種氣體都會發生反應,使燒瓶內的氣體壓強減小,因此氣球逐漸脹大,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NaOH+HCl=NaCl+H2O.
故答案為:(1)a:長頸漏斗;b:錐形瓶;c:導氣管;
(2)CaCO3+2HCl=CaCl2+H2O+CO2↑;
(3)由於氯化氫與石灰水反應,氯化氫將石灰水全部消耗,故會看到澄清石灰水不渾濁;
(4)氣球逐漸脹大;CO2+2NaOH=Na2CO3+H2O、NaOH+HCl=NaCl+H2O.
⑶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A、B裝置連接
(1)將A、B裝置抄連接,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因為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變紅色,故答案為: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澱和水,可以用於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故答案為:Ca(OH)2+CO2═CaCO3↓+H2O
(3)將瓶中的氣體沿D裝置燒杯左側內壁緩慢倒入,觀察到的現象是: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這些現象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故答案為: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故答案為:(1)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2)Ca(OH)2+CO2═CaCO3↓+H2O.
(3)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⑷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A、E裝置連接
(1)將A、E裝置連接時,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應將A裝置的導管a與E裝置的導管c相連接;
檢驗E裝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滿的方法是:把燃燒的木條放在b導管口,如果燃燒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
故填:c;把燃燒的木條放在b導管口,如果燃燒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
(2)將A、B裝置連接時,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因此觀察到的現象是石蕊試液變紅色,可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是:水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
給試管加熱後,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現象是石蕊試液由紅色變成紫色,化學方程式為:H2CO3
△ | .
⑸ 右圖是實驗室制備CO2的裝置圖.該裝置的特點是:打開彈簧夾,大理石和稀鹽酸接觸,發生反應;關閉彈簧夾
A、看起來行,但由於抄錐形瓶中液襲體太多,所以不適合將液體壓回的操作,故A錯誤; B、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時氣體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氣體壓強變大從而迫使稀鹽酸排出球形瓶並與大理石分離,反應停止.放開彈簧夾時,稀鹽酸進進球形瓶,並和燒杯中的液面相平同時與大理石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所以該裝置可以通過控制彈簧夾來達到使鹽酸和大理石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故B正確; C、操作錯誤導管在液面以下,不適合氣體的排出,導管應該剛露出試管塞為宜.故C錯誤; D、該裝置可以通過控制彈簧夾來達到使鹽酸和大理石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故D正確. 故選:BD.
⑹ 實驗時證明鈉能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裝置如圖所示
(1)根據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浸沒在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2)根據燒杯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時,說明集氣瓶中已集滿二氧化碳氣體; 根據向集氣瓶中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需打開活塞b,關閉止水夾a,根據集氣瓶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集氣瓶中的氣壓減小,大氣壓將燒杯中的渾濁液,壓入集氣瓶中,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 (3)根據二氧化碳易溶於水,對比實驗選的試劑為水,產生的現象與上述實驗不同的是:水從燒杯中倒吸入集氣瓶中的液體較少. 故答案為:(1)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關閉止水夾a,打開活塞b;燒杯中的混濁液體從導管倒吸入集氣瓶中,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 (3)水,從燒杯中倒吸入集氣瓶中的液體較少.
⑺ 下圖是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定性定量實驗的裝置示意圖
請在看一下題目,實驗開始時,打開K1,K2,K4,關閉K3, 注意K3是關閉的,CO2沒有和石灰水反應,這證明二氧化碳沒有經過裝有石灰水的試管,所以說二氧化碳依舊是乾燥的(其中不含有水蒸氣,石灰水裡肯定含有水啊),然後CO2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而不是NaOH,所以不用擔心NaOH腐蝕玻璃管 2 Na2O2 + 2 CO2 = 2 Na2CO3 + O2 我發現樓主真愛學化學啊,看見你好幾次了,和我一樣,我高中時就愛學化學,如有意,可加我QQ共同討論QQ1185280981
⑻ CO2在高溫下能與木炭反應生成CO.為驗證該反應,某課外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套實驗裝置,裝置圖如下(夾持裝
(1)C中裝有濃硫酸,濃硫酸有吸水性,故其作用是吸水作乾燥劑;D中裝有木版炭,作用是在高溫權下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E中裝有Na0H溶液,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CO2; (2)CO2在高溫下與木炭反應生成CO的化學方程式是CO2+C 高溫 | .
⑼ 某化學興趣小組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做有關CO2氣體的性質實驗:(1)甲同學將收集滿CO2的試管倒插入紫色石蕊
(1)將收集滿的CO2氣體倒插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時,二氧化碳和石蕊試液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因為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所以試管中的二氧化碳減少,壓強隨之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試管中的液體上升,形成一段液柱. (2)NaOH溶液滴入燒瓶中時,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隨著反應的進行,燒瓶中的二氧化碳減少,壓強隨之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氣進入氣球中,氣球膨脹. 故答案為:(1)①試管內液面上升,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②CO2+H2O═H2CO3; (2)慢慢脹大;CO2與NaOH溶液反應後,使燒瓶內氣體壓強小於外界大氣壓,使空氣進入氣球.
與與co2反應的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刀組軸承如何拆
發布:2025-09-18 15:11:40
瀏覽:966
|
|
|
|